① 保證期間到底會不會中斷
符合法定情形,可以中斷。
《擔保法》
第二十五條一般保證的版保證人與債權人權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債權人已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期間適用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
② 請問:擔保法第25條第二款規定「債權人已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期間適用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
這個問題要分開討論:
第一,一般保證而言,擔保法解釋第31條變更了擔保法第25條第2款的規定,但是應當明確記住擔保法效率高於司法解釋(用司法解釋變更法律規定是否妥當不在咱們考生的考慮范圍之列了。。。)。實踐中,債權人對債務人在保證期間提起訴訟或仲裁,保證期間中斷,不然對債權人相當不公平,一般保證人保證期間可能也就6個月,打官司前前後後也要幾個月准備。
第二,對於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法解釋第31條則進一步明確了,連帶保證責任的保證期間是除斥期間,不變期間。
司法考試應該不會出這種題為難大家,2005年卷三第57題也特別強調「連帶保證」,大概也帶有迴避矛盾的意思
57.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連帶責任保證的法定保證期間屬何種期間?
A.訴訟時效期間
B.除斥期間
C.可變期間
D.不可變期間
答案:BD
③ 保證期間如何規定
保證期間規定方法:
1.保證期間為保證責任的存續期間,性質上屬於除斥期間,即不發生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和延長。保證期間事關債權人與保證人之間的債權債務能否行使或履行。如果債權人沒有在保證期間主張權利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主張權利」的方式在一般保證中表現為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在連帶責任保證中表現為向保證人要求承擔保證責任。
2.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保證期間。如果沒有約定的,在連帶責任保證的情況下,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在一般保證場合,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早於或者等於主債務履行期限的,視為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間屆滿之日起6個月。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為止等類似內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2年。
3.在保證期間中,如果債權人主張權利的,則保證責任確定,從保證責任確定的時刻起,開始起算保證的訴訟時效。保證責任的訴訟時效,由於擔保法沒有規定,因此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仍應為2年。
④ 《擔保法解釋》第三十一條:保證期間不因任何事由發生中斷、中止、延長的法律後果。 第三十
你好,第三十二條: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早於或者等於主債務履行期限的,視為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為止等類似內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二年。 這個是什麼意思哈,有誰能解釋一下呢。
應該是這個意思:
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的這個時間,過早或者是剛剛好的,都屬於沒有約定,保證的這個時間是主債務履行結束的時間只有六個月,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的這個保證責任,一直到還清債務為止
這個結果你滿意嗎?
⑤ 保證期間是否會應催收而中斷
保證期間內,債權人催收會導致保證期間轉變為訴訟時效。保證期間就不再計算了。進而開始計算債權人起訴保證人的訴訟時效。
2017年10月以後,一般的債權,訴訟時效是3年。訴訟時效會因為催收而中斷開始重新計算。但訴訟時效中斷的舉證責任在債權人,因此,債權人要保留催收中斷訴訟時效的證據。
⑥ 保證期間不因任何事由發生中斷、中止、延長,起訴後保證期間的訴訟時效
對於一般保證來看。如果在保證期間內,債權人對債務人進行了起訴仲裁的話,那麼從判決或仲裁生效之日起,開始計算的是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這個時候就沒有保證期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