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判緩刑是否就不用坐牢緩緩刑的年限是12個月嗎如果緩刑過後是否還要執行實刑
你好,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犯罪分子,如果確有悔改表現,不被收押的確不會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在緩刑執行期間,未發生法律規定的應當解除緩刑的情形,在緩刑執行完畢後,就不再執行原判刑罰的一種制度。
首先,緩刑是對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的犯罪分子適用的一種制度
第二,要求行為人確有悔改表現,執行緩刑不致危害社會
第三,緩刑執行期間未發生法律規定應當解除緩刑的情形
第四,緩刑執行完畢,不再執行原判刑罰
緩刑制度是對犯輕罪的人的一種懲罰,他的目的在於防止輕罪犯在監獄內部受到那些重罪犯罪分子的影響,避免沾染惡習。
緩刑執行完畢,不再執行原判的實體刑。
緩刑執行完畢,該人之後再犯罪的,不認為是累犯。
緩刑的期限,應當在原判刑罰以上,但是有期徒刑最高不超過5年,最短不少於一年。
拘役的,最短不得短於兩個月,最長不超過一年,但是也應當在原判刑罰以上。
例如,有期徒刑6個月,緩刑最短為一年。有期徒刑2年,緩刑應當在兩年以上。因為應當在原判刑罰以上。但是最長不超過5年。
❷ 緩刑時間越長處罰的程度越重還是越短越重
緩刑,是指對被判處一定刑罰的犯罪分了,在其具備法定條件的情況下,在一定的考驗期間內附條件地不執行原判刑罰的一種制度。
緩刑的考驗期限,是指對受緩刑宣告的犯罪分子進行考察的一定期限。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2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1年。
緩刑的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判決確定之日即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判決以前先行羈押的時間,不能折抵緩刑的考驗期限。
緩刑犯的考察和處理有三種情況:
第一,緩刑犯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如果又犯新罪,或者發現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按照刑法第9條的規定,實行數罪並罰。
第二、緩刑犯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如果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有關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第三,緩刑犯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如果沒有上述情況,緩刑考驗期滿,原判刑罰就不再執行,並且應當公開予以宣告。
所以緩刑完不需要執行原處罰了.
一般情況下緩刑時間越長處罰的程度越重,但並不絕對.有判一年緩一年,緩二年,緩三年的.一般情況下判刑一樣緩期時間不一樣的,認為緩期時間長的處罰重.但也有判一年緩三年的和判二年也緩三年的.緩期時間一樣判刑時間不一樣的,認為是判刑時間長的重.
❸ 實刑和緩刑有多大區別
實刑和緩刑是民間俗稱。實刑就是要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罰,一般來說就是需要實際在監獄或看守所裡面服刑。緩刑的詳細說法為暫緩量刑,主要指對已經構成犯罪的人員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一)犯罪情節較輕;(二)有悔罪表現;(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二條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一) 犯罪情節較輕;(二) 有悔罪表現;(三) 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四) 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❹ 緩刑長實刑短哪個重
實刑短更重。
緩刑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並根據罪犯在考驗期間內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而實刑是監禁於一定場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六條,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由公安機關考察,所在單位或者基層組織予以配合,如果沒有本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七條,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公安部門有關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4)緩刑和實刑年限擴展閱讀
緩刑考驗期的起算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三條,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而對刑法規定的「判決確定之日」卻存在不同的理解,以致出現了不同的緩刑考驗期限的計算方式
一種觀點認為,確定之日是指判決生效之日。理由是,確定之日就是不可更改之日,判決書只有生效後才是明確而不可更改的。
第二種觀點認為,緩刑考驗期限的確定之日是指判決宣判之日。理由是,判決書一經宣判,非經法定程序不能更改,判決的內容已經明確了,且這樣有利於確定被告人的考驗期計算。
❺ 刑法當中判一年實刑一年緩刑和兩年實刑有什麼區別嗎
區別在於緩刑不用在監獄里服刑,實刑是要在監獄里服刑。
緩刑就是暫緩量刑,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並根據罪犯在考驗期間內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簡單地說,就是一年考驗期結束後就不用再到監獄里服刑。
刑法第76條,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本法第77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
實刑,就是要在監獄里服刑。簡單地說就是要在監獄里待滿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