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無固定期限雙倍補償金

無固定期限雙倍補償金

發布時間:2021-07-11 10:07:01

❶ 未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雙倍工資補償的期限有多長

目前的用工實踐中,在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方面出現的問題主要有兩種:一是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最終導致「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二是在應當按照 《勞動合同法》第14條第2款規定的三種應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情形下,由於用人單位工作疏漏,在勞動者未提出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情形下,簽訂了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已經實際履行。

對第一種情形, 《實施條例》第7條規定: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應當依照 《勞動合同法》第82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視為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當立即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根據這一規定,一旦出現用人單位超過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情形,就視為滿一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並應該支付前11個月的雙倍工資,且立即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如此時用人單位仍不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或不補償前11個月的雙倍工資,勞動者可以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根據 《勞動法》第98條之規定,責令用人單位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在第二種情形下,用人單位如果沒有證據證明是由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則適用 《勞動合同法》第82條2款規定: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但第82條2款沒有確定兩倍工資的支付期限,筆者認為,從為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的角度出發,這個期限,應從雙方應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時起,直至雙方將勞動合同期限變更為無固定期限時止。

❷ 無固定期限的兩倍賠償是從什麼時間開始計算

一、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算

二、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2、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3、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r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無固定期限雙倍補償金擴展閱讀:

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r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❸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可以要雙倍補償金嗎

如主抄動辭職就沒有,襲如符合勞動合同法第38條也是有雙倍補償金的,如果單位解除是違法的,你可以申請仲裁要求其撤消,如果你同意了,依第87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 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是有雙倍補償金的

❹ 無固定期限勞動解除,公司給予員工的是雙倍賠償嗎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賠償標准

1.若雙方協商一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2.若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是違法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支付雙倍賠償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4)無固定期限雙倍補償金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❺ 無固定期限合同同雙倍補償的一點困惑

1、你已視為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可以要求08年8月至09年6月的雙倍工資,共11個月工資。
3、雙倍工資是單位對未簽合同員工的補償,即使補簽合同,仍需要支付雙倍工資。在這一點上,樓上的回答有誤。
4、關於時效期,各地的勞動仲裁部門自由裁量權太大,兩種結果的案例都有,不過你不用擔心,即使勞動仲裁認為過了時效,不予受理,你仍可以向法院起訴。

❻ 如何理解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雙倍賠償問題

1、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這個應當之日就為滿一年後的起始日即應當之日。
2、對於支付周期,一是直到簽訂正式的無固定期限合同為止;二是最長時限雖然沒有明確規定,但應當適用第一款的11個月為最長時限。
《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❼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與雙倍賠償的矛盾

「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第一款、第二款所指的情形不一樣。第一款指的是2008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施行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未簽訂勞動合同的,應當在一個月內簽訂,超過一年不簽訂的視為已經簽訂了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即《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三款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第二款指的是《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當中應當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的三種情形。

視為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與應當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是不一樣的。因此,《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第一款、第二款所指的情形不一樣,不能混為一談。

(7)無固定期限雙倍補償金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勞動合同[1],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並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

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並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❽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賠償雙倍有上限嗎

是的,有上限。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專地區上年屬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❾ 無固定期合同,雙倍賠償最多多少個月

在一個單位工作了15年,已簽無固定合同,如果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應當賠償12個月的工資。因為法律規定,最長就是12個月的工資。

❿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賠償有仲裁時限嗎

勞動仲裁時效是一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閱讀全文

與無固定期限雙倍補償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局廉政談話講話稿 瀏覽:979
轉讓優思明 瀏覽:583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