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報關員考試中,「非一批一證」可以理解為「一批多證」嗎兩者的區別是什麼呢
非一批一證是指一份許可證件可以再在1個口岸海關多批次使用,主要是為了解決許可證上載明的數量金額不能一次進出口的情形,而一批多證是不可能的,如果一批貨物需要多份許可證(也許一份許可證件數量不夠),那麼這時就需要一證一報(填制多份報關單),如果有其他問題,可聯系我[email protected]
Ⅱ 非一批一證的計算
按照目前的規定,只能再進口100噸,不能超過證書的總數量的,不管是否一批一證;答案錯誤。
Ⅲ 哪些實施非一批一證管理
自動進出口許可證實行一證一關,一批一證(指許可證在有效期內一次報關使用),對部分貨物也可實行非一批一證管理(在有效期內可分批次累計報關使用,但累計次數不得超過6次)
Ⅳ 機電產品自動進口許可證實行「一批一證」或「非一批一證」,如何理解
就是說,在最後一批進口時計算所有超出的數量,只要總數沒有超出自動許可證的溢裝上限就可以。
Ⅳ 某單位持"非一批一證"《自動進口許可證》題目解析
所舉的第一個案例分析中引用的「對溢裝數量在貨物總量3%以內的原油、成品油、化肥、鋼材等4種大宗散裝貨物予以免證驗放」,那麼,這是指許可證項下數量(總量)的3%,也就是每一批到貨數量的允許有3%的溢裝,且如果每一批到貨不是都溢裝的話,那麼,累積不能夠超過許可證總量的3%,即如果某一批沒有溢裝,那麼可以在後續的交貨中可以突破單批數量的溢裝比例,即累積進口的溢裝比例不能夠突破許可證總量的3%。且該案例的問題是:該企業可憑該份自動進口許可證最多可進口化肥,即問的是200噸按3%的溢裝來計算,這個許可證項下可以進口多少噸化肥。而【解析】中卻以最後一批的數量來計算,也就是說,這樣計算出來的是會後一批100噸按照3%溢裝數量計算,其結果是錯誤的,即便是第一批貨物只裝了100噸,那麼,根據規定,第二批化肥可以裝200x3%+100=106噸,即兩批貨物數量相加,允許接收206噸化肥進口。所以,對於第一個案例來說,答案應該是D,即206噸,而不是答案C 203噸。
而你的問題是:沒有看清楚問題——第一個案例問的是:該企業可憑該份自動進口許可證最多可進口化肥,即問的是該許可證200噸所允許裝運的總量,而第二個案例問的是:第二次該單位最多可以免證進口的數量是多少,所以,其計算式為:5000+(10000-5000)*5%=5250,而不是:10000+(10000-5000)*5%=10250。不過按照本人的上述分析,第二個案例的計算公式應該是:5000+10000*5%=5500。
Ⅵ 非一批一證的出口許可證有效期從發證之日起多少天有效
非一批一證的出口許可證有效期從發證之日起6個月
Ⅶ 出口許可數量和許可證(「一批一證」和「非一批一證」)是應該在什麼時候申請,有效期一般是多久
出口許可證的有效期一般是6個月,不超過當年的12月31號,申請肯定是在貨物組織出口前了。
Ⅷ 報關各類許可證件的非一批一證/一批一證是什麼意思
一批一證是進出口貨物的進出口許可證只能在有效期內用一次非一批一證是在有效期內可以多次使用比如進出口許可證可以用12次
以上是我的個人理解
Ⅸ 什麼是「一批一證」「非一批一證」「自動進出口許可」請具體回答
「一批一證」指出口許可證在有效期內一次報關使用.
「非一批一證」指出口許可證在有效期內可以多次報關使用,但最多不超過12次,由海關在「海關驗放簽注欄」內逐批簽注出運數.
"自動進出口許可證"是指國家對部分自由進出口的貨物,對外貿易經營者一經向政府提出申請,即應當獲得批准,並不得附加任何其他限制條件。
Ⅹ 什麼是「非一批一證」
嗯,就是樓上說的。
舉個實例就好理解了。
以機電證為例,進口,總價USD:12000
一批一證,就是你可以一次進USD:12000,也可以一次進USD1.00
反正只要在USD12000以內都行,然後就是一次用掉,這張證就不能再用了。
非一批一證,那麼你可以第一次進USD1000,會背書,第一次用掉USD1000,剩餘USD11000.在有效期內,你最多可以分12次進,當然一次進USD12000是肯定沒問題的。
這樣應該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