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萬利一礦服務年限

萬利一礦服務年限

發布時間:2021-07-11 04:36:59

⑴ 准格爾旗都有什麼煤礦

准格爾旗有:准格爾煤礦,黑岱溝露天煤礦。

准格爾黑岱溝露天煤礦最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了勘測,歷經50年的建設,目前已經是產煤量佔全國總產煤量的1/6。成為全國名副其實的煤礦基地,為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提供著最優質的原煤。

(1)萬利一礦服務年限擴展閱讀:

准格爾旗地處黃土高原邊緣地區,丘陵起伏,溝壑縱橫,南部為黃土丘陵區,西部為土石山區,北部為沙質丘陵區。全旗面積7660多平方公里,人口22.8萬,民族有蒙古、漢、回、滿、藏等。煤炭資源豐富,已探明准格爾煤田總面積約為1723平方公里,煤田總儲量為362億噸。

煤種為中灰硫長焰煤,熱量大,是工業動力的優質煤。它儲量大,質量好,又是露天煤,易開采。國家很重視准格爾煤田的開發利用,已列入國家第六個五年計劃,並且作為一項重點建設項目來對待。

計劃第一期開發規模為3000萬噸,到20世紀末計劃產量將達到6000萬噸左右,相當目前我國東北撫順西露天煤礦年產量的14.4倍,躍居全國露天煤礦之冠。

⑵ 內蒙古東部地區煤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論文。。。

煤炭是我國主要的一次能源,在能源供給結構中,煤炭一直居第1位。在產煤大區內蒙古,煤炭在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中所佔比重更高,約佔90%以上。內蒙古地區煤炭資源豐富,戰略地位重要,潛在價值巨大。然而,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在觀念和體制上尚未完全擺脫傳統發展模式。開采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忽視生態環境的傾向比較嚴重。因此,在大力推進工業化的進程中,使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和競爭優勢,使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相協調,為本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以及為中東部地區提供能源供應,從而推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應該是研究內蒙古能源問題的意義所在。
一、內蒙古煤炭資源狀況
(一)煤炭資源狀況
內蒙古是我國煤炭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區域內煤層面積大,分布范圍廣。全區118.3萬平方公里,現已查明含煤面積為12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區總面積的10%。全區101個旗縣區中,有67個旗縣區儲存煤炭資源。全區累計探明的保有儲量為2317.1億噸,佔全國保有儲量的22%。探明儲量在1億噸以上的煤田有19個,100億噸以上的煤田有6處。其中准格爾煤田儲量253億噸,錫林郭勒勝利煤田214億噸,呼倫貝爾煤田215億噸,東勝煤田736億噸。目前,內蒙古共有各類煤礦1228處,其中國有重點煤礦67處,地方國有煤礦96處,鄉鎮集體煤礦1065處。形成了烏達、海勃灣、包頭、平庄、大雁、扎賚諾爾、霍林河、伊敏、准格爾、神東等10個國有重點煤炭生產礦區以及勝利、白音花、寶日希勒、萬利等4個國家重點建設礦區。
內蒙古煤炭資源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一是資源分布廣、總量多;二是種類齊全、品質優良,以低變質煙煤和褐煤為主,低硫優質煤占總儲量的70%,低灰、低硫煙煤又占優質煤的60%;三是煤層埋藏淺、厚煤層多、地質構造和水文地質條件相對比較簡單、層位穩定、煤田規模大、易開采;四是主要煤系中的共生、伴生礦產資源豐富,為其他礦產資源的綜合開發提供了便利。
(二)煤炭生產、消費狀況
「十五」以來,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區內外能源市場需求旺盛,刺激了我區能源工業、特別是煤炭工業的快速發展,煤炭產量增長迅速。2005年全區煤炭產量達到了25607萬噸,比2004年增長20.60%,比2001年增長了313.62%,不僅大大超出了自治區「十五」規劃9500萬噸的目標,也超出了2010年年產量達到13200萬噸的遠景目標。2001~2005年的5年間,內蒙古共生產原煤8億噸,向區外輸出煤炭4.55億噸,約占總量的57%。內蒙古已成為我國煤炭資源大區、產量大區和輸出大區。截至2005年底,火力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996.69萬kw,年發電量達到1070.02億kw/h,比2000年增長了243.62%。
隨著全國能源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國內大型能源企業紛紛到我區投資建設能源項目,推進了我區煤炭工業投資主體多元化,促進了煤炭工業投資的快速增長。特別是煤電一體化、煤化工等項目的實施,推動了煤炭工業向上、下游產業延伸,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二、內蒙古煤炭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內蒙古豐富的煤炭資源曾經並將繼續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然而伴隨能源開發,特別是煤炭資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凸現了諸如能源資源問題、能源環境問題、能源效率問題、能源利益問題等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能源資源問題
現代社會廣泛使用的能源資源主體仍是煤炭、油氣等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資源,其地質資源的生成要以千百萬年計,並且這些資源的絕對量是有限的。當前,這些資源的浪費性消耗就是未來可持續發展戰略能源資源的缺失。因此,在能源資源戰略管理上,應在充分研究能源需求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認真評估能源需求以及增長、變化的規律和特點,在盡力提高能源資源的采儲比、推進能源資源節約的情況下,有效地促進能源生產和需求的平衡。在能源產業管理戰略上,鑒於小型能源生產企業的資源采儲比普遍低於大中型企業,在能源資源富集地區要限制小型能源企業的發展。
(二)能源利益問題
一批中央企業在能源資源開發中擔當主力,加快了能源開發。但是由於利益分配機制尚未理順,中央企業與地方企業、政府和當地群眾之間的利益沖突正在不斷升級,已經影響了未來能源的有序開發。目前央企和地方煤礦相比,同樣采1噸煤留給縣級地方財政的實際可支配收入相差8~9倍;而且對地方長遠產業規劃缺乏統籌考慮。許多能源產區地方政府都不甘心央企從地方廉價輸出一次性能源產品,希望借開發之勢發展附加值更高的能源利用和深加工項目,保障地方的長遠利益。例如煤炭主產區希望擺布更多的電廠和高耗能項目,但從事能源一次性開採的中央企業基本上不考慮地方的規劃,許多地方的長遠產業發展規劃多年來仍然是「一紙藍圖」。
在煤炭主產區,一方面是外來資本的擴張與積累,另一方面是當地群眾和地方政府的利益爭奪。由於利益分配失衡,導致畸形的開發態勢。始於2003年下半年的晉陝蒙地區資源爭奪熱,使一些地方以割讓資源為條件飢不擇食地引進能源開發和利用項目,為今後的有序開發埋下了重大安全隱患;更有甚者,個人通過各種手段從政府那裡買下一塊資源,以便日後倒賣資源發大財,這種炒賣資源的行為不僅滋生腐敗,更重要的是擾亂了正常的開發秩序。
(三)能源環境問題
內蒙古煤炭資源富集地區均分布在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帶。這些地區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相當嚴重,植被覆蓋率低,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在煤炭的開采、加工、儲運、燃燒使用過程中,會破壞地表,污染地下水資源,排放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煙塵,造成大氣污染。火力發電需用大量的水資源,會進一步加劇水資源緊張狀況,而排出的廢水又會污染河流湖泊及地下水。資料表明,平均每開采萬噸煤炭可造成草原或農田塌陷0.2公頃,開采1噸原煤需排放2噸污水。
內蒙古西部、晉陝蒙交界地區的能源開發區生態原本就十分脆弱,隨著開發力度的加大,地質災害日漸加劇,地下水枯竭,地表植被大面積枯死。但目前采空塌陷區沒有明確的賠償機制,采空區的生態治理和恢復投資在煤炭生產成本中列支較少。
(四)能源效率問題
當前,我們的能源開采、運輸、加工轉化以及利用效率還很低,一方面是能源短缺,另一方面,能源浪費又是驚人的。從能源利用效率來看,目前我國的能源綜合利用總效率僅為33%,比發達國家低10個百分點;考慮到開采、運輸後,我國能源總效率不到10%,這就意味著90%左右的能源資源在生產、加工轉換、輸送、儲存和終端利用過程中損失和浪費掉了。2005年中國每萬元GDP能耗為1.22噸標准煤,與發達國家或發展水平相當的國家相比差距較大,每萬元產值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1倍,是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國家和地區的4.3倍,更是日本的9倍。而相關數據資料表明,內蒙古目前的能源利用效率比全國平均水平低得多。2005年內蒙古每萬元產值能耗為2.48噸標准煤,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多;單位工業增加值耗能水平為5.67噸標准煤/萬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19倍。與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廣東省相比更是分別高出3.14倍和5.25倍。我區90%的小煤礦採用非正規採煤方法,資源回採率僅為30%。
這些數據既反映了目前的能源使用浪費,但也充分表明了內蒙古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潛力是巨大的。在節能增效方面,可以大有作為。
三、推進內蒙古煤炭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思路
能源資源屬於戰略性資源。在能源資源的開發、轉換、利用過程中存在明顯的外部性,就是說能源資源不僅具有私人產品的性質,同時它也具有一定的公共產品的性質,這就決定了能源資源的開發利用不能僅僅依靠市場機制這只「看不見」的手來調節,更需要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來進行強有力的調控。事實也表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在能源問題上都有政府的介入和干預。對於煤炭這個戰略性資源的開發利用,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須統籌考慮開發規模、資源接續、產業升級、替代產業的培育、生態環境保護等問題,制定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規劃方案。
(一)堅持節能為本,盡快修改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應盡快修訂節約能源法。我國的能源形勢、管理體制和社會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現行法律已經不能適應實踐需要。許多規定過於原則化,倡導性條款多,懲戒性條款少,缺乏強制力和可操作性。通過修訂,完善政府節能管理、監督和服務體系,形成統一負責、分工協作的節能管理體制。加強節約能源法與可再生能源法的銜接,推動可再生能源在建築、交通和民用領域的應用。明確國家鼓勵節能的經濟政策和具體措施,建立「誰節能,誰受益」的機制,不能縱容個體浪費,代價卻由社會來承擔的行為。建立以節能為導向的財稅價格政策體系,將現行消費稅徵收范圍擴大到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及其產品,逐步調高稅率,使之與節能需要相適應,最終達到提高用能成本,激勵市場主體自覺節能,遏制能源浪費的政策效果。全面實施資源稅以儲量計征的辦法,規范和提高稅率,防止資源浪費和破壞性開采。
建立以節能為導向的市場准入制度。盡快制訂和完善各類產品能效標准、行業能耗准入標准和節能設計規范、公共建築用能設備運行標准。對主要耗能行業和產品要實行適度超前的能效標准,逐步提高市場准入門檻,明顯縮小與國內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促進企業加快高效節能產品的研發生產,引導社會消費。
嚴格節能目標責任制,實行節能工作問責制。各級政府在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中,要專門報告節能工作情況。建立適應節能需要的統計體系和工作制度。
(二)建立「綠色GDP」核算體系,體現資源環境成本
傳統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存在多方面的缺陷,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其建立的基礎是純粹經濟系統分析,對與經濟活動關系密切的資源環境系統沒有加以考慮,沒有體現資源價值,沒有計入生態環境污染和破壞及其損耗;其投入產出核算未涉及存量與流量之間相互關系。對於生產者而言,傳統的會計核算方法也沒有將環境資源作為生產者的資產進行核算,使生產者的經濟行為建立在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基礎上。為此,應通過「綠色GDP」和建立綠色會計系統,將資源與環境的真實價值反映在其中,將其作為考核能源開發地區和企業的指標,從制度上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機制。同時要明晰全要素產權,扭轉傳統的生產要素觀念,將產權變革的視角從資金、勞動力及其他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等領域擴展到資源、環境等生產要素,從產權上對其加以明確,並根據實際建立起市場化的產權交易規則,通過規范的市場行為和活動,實現資源、環境類生產要素產權的有序讓渡。在不斷拓寬自然資源有償使用范圍的基礎上,建立自然資源全過程有償使用制度。資源有償使用的內涵不僅要包括開采價格和附加開發成本,還要包括資源恢復、處理和更新的費用。
(三)盡快建立資源與環境損耗補償機制
能源資源(主要指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利用,必然造成資源價值的改變。如果資源的產權關系是明確的,成本結構是合理的,那麼,這種損耗就可以通過能源產品供需雙方的等價交換而得到合理的補償;反之,如果能源產品的價值與價格相背離,能源產品購買地區的經濟發展就是以犧牲能源開發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為代價的。根據可持續發展理論,一個國家或地區只有當其全部資本存量(自然資本、人力資本、產品資本)隨時間推移保持一定增長時,其發展才是可持續的。為此需要建立可持續收入的概念,即將資源的折舊也納入到產品的銷售價格中,使能源開發主體可以通過能源產品的市場交換獲得對資源進行補償的合理收入。在此可以採用用戶成本法和凈價格法,通過對資源總儲量、開采量、開采年限、開采成本、資源租金的分析,藉助資源總價值的計算來實現。
需要盡快建立地區之間合理的貿易協同關系。因為我國東、中、西部三大經濟帶的社會經濟發展呈現非均衡狀態且差距愈顯擴大,加上國內統一市場的建立和運行,有可能使建立在市場運行關系基礎上的環境問題、利益問題變得更加突出。西部欠發達地區與東部發達地區在貿易結構上的不對等,東部發達地區高新技術產業的形成與其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西移以及東部在發展過程中得到的西部地區以資源、環境、效益為代價而給予的支持,都使得各地區在環境破壞的責任、環境保護的能力、經濟利益的分配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分歧,而不同地區在經濟發展水平、科技競爭能力、人力資本存量等可持續發展方面所表現出的嚴重不對稱,又使得地區間的貿易關系日趨復雜,使西部資源輸出地的貿易條件不斷惡化。所以,建立協調各地區貿易關系的統一規則顯得十分緊迫而又非常必要。
(四)建立規范有序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內蒙古環境問題欠賬多,歷史遺留包袱重,國家應加大對內蒙古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具體規定一定時期內向內蒙古轉移支付的比例和遞增比例,以確保中央財政向內蒙古轉移支付的份額,重點支持內蒙古經濟建設和環境治理。
針對內蒙古工業發展畸重,能源工業又以煤炭開發為主的狀況,中央政府應加大投資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對地方政府所採取的結構調整政策,特別是在一些產業互補、產業替代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領域,中央政府更應給予大力扶持。應對一些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可再生能源開發產業提供低息或無息貸款政策、減免稅收政策。當前,由於地方財力有限,資金配套政策實際上限制了內蒙古爭取中央建設資金的能力。因此,從「補償」的角度出發,對有關資金配套的要求改為將項目建設資金由中央財政全額轉移支付,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五)堅持多能並舉、環境優先,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
在積極有效地推進節能增效的基礎上,通過產業政策引導,大力調整能源生產、消費結構,有計劃、有步驟地減少煤炭等常規能源的消耗,鼓勵和支持天然氣、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和新能源的生產和消費,逐步增加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構成中的比重。
中國能源消耗的70%以上來自煤炭,而採煤產生的甲烷在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中占據首位。有研究結果表明,我國煤層氣資源總量為31.46萬億立方米,相當於450億噸標准煤,其中尤以晉陝蒙含氣區煤層氣資源量最大,為17.25萬億立方米,佔全國煤層氣資源總量的1/2以上。其中,內蒙古境內2000米以上淺煤層氣資源估計儲量為7萬億立方米。如果在各個礦區對煤層氣加以開發利用,將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⑶ 誰能告訴我神東煤炭集團下屬17個礦的名稱和基本情況

神華神東煤炭集團有限公司,是神華集團的骨幹煤炭生產企業。神東擁有特大型現代化高產高效煤礦17座,其中1000萬噸以上至2000萬噸的特大型煤礦達到10座,總產能2億噸左右。

1、大柳塔煤礦。

大柳塔煤礦是神東煤炭集團所屬的年產兩千萬噸的特大型現代化高產高效礦井,是神東煤炭集團最早建成的井工礦,位於陝西省神木縣境內,兩井擁有井田面積189.9平方公里,煤炭地質儲量23.2億噸,可采儲量15.3億噸。

大井主采1-2、2-2、5-2煤層,活井主采1-2上、1-2、2-2、5-1煤層。煤質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和中高發熱量的特點,屬高揮發分的長焰煤和不粘結煤,是優質動力煤、化工和冶金用煤。

2003年大柳塔煤礦兩井合並生產原煤2076萬噸,建成了「雙井雙千萬噸」礦井,產量、工效步入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井工煤礦,礦井安全、生產、技術、經營等各項指標創中國煤炭行業最高水平。

2、補連塔煤礦

補連塔煤礦是神東煤炭集團開發建設的世界第一大井工礦井,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境內,井田面積為106.43平方公里,可采儲量15.5億噸,服務年限77年。主采1-2、2-2、3-1煤層。煤質具有為特低灰、硫、磷、中高發熱量的優質動力煤、化工和冶金煤,被譽為「綠色環保煤炭」。

補連塔煤礦採用斜井——平硐聯合開拓布置方式,生產布局為一井兩面。連續採煤機掘進,裝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大功率採煤機和高阻力液壓支架,採取長壁後退式綜合機械化開采,實現了主運輸系統皮帶化、輔助運輸膠輪化、生產系統遠程自動化控制和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自動化。

3、榆家梁煤礦

榆家梁煤礦地處陝西省神木縣店塔鎮。井田面積56.33km2,地質儲量5.04億噸,可采儲量3.84億噸。井田煤層賦存穩定、結構簡單、煤質優良,具有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高揮發分、中高發熱量等特點,屬長焰不粘煤,是優質動力、化工、工業和民用煤。

4、保德煤礦

保德煤礦位於山西省保德縣境內,井田面積55.94平方公里,地質儲量12億噸,可采儲量7.11億噸。主采8#、13#煤層。是公司石炭二迭紀煤配煤基地,具有中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揮發分、中高發熱量、低氧化鈣、高灰熔點、瓦斯含量高、煤塵具有爆炸性等特點,是優質動力用煤。

5、上灣煤礦

上灣煤礦是神東煤炭集團主力生產礦井之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內,井田面積61.8平方公里,地質儲量12.3億噸,可采儲量8.3億噸。主采1-2、2-2、3-1煤層。煤質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和中高發熱量特點,屬高揮發分長焰煤和不粘結煤,是優質動力化工和冶金用煤。

6、哈拉溝煤礦

哈拉溝煤礦是神東煤炭集團整合地方小井資源,通過技術改造建成的千萬噸礦井。位於陝西省神木縣境內,井田面積72.4平方公里,可采儲量6.8億噸,主採煤層為1-2上、1-2、2-2、3-14個煤層,煤層賦存穩定,煤質具有低灰、低硫、發熱量高的特點,是優質的動力用煤。

實現了主運系統皮帶化、輔助運輸膠輪化、生產系統遠程自動化控制和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自動化;率先實現了井下小靈通通訊、人員車輛定位系統,礦井信息化走在世界煤炭行業前列。

7、石圪台煤礦

石圪台煤礦是神東煤炭集團主力生產礦井之一,位於陝西省神木縣境內,井田面積65.25平方公里,地質儲量8.93億噸,可采儲量6.57億噸,主采1-2、2-2?煤。煤質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和中高發熱量的特點,屬高揮發分的長焰煤和不粘結煤,是優質動力煤、化工和冶金用煤。

生產布局為一井一面,採用斜井—平硐聯合開拓布置方式,連續採煤機掘進,長壁後退式綜合機械化開采。2008年生產煤炭1034萬噸,全年未發生人身重傷及二類以上重大機電事故,安全生產創出歷史最好水平。

8、烏蘭木倫煤礦

烏蘭木倫煤礦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內,井田面積44.8平方公里,地質儲量3.74億噸,可采儲量2.03億噸。主採煤層三層。煤質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和中高發熱量的特點,屬高揮發分的長焰煤和不粘結煤,是優質動力煤、化工和冶金用煤。

9、馬家塔露天煤礦

馬家塔露天煤礦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烏蘭木倫鎮境內。擁有馬家塔和後補連兩個采區,馬家塔采區2002年底已全部采完,現正開採的後補連采區已進入尾采期。後補連采區主採煤層為2-2煤,煤質具有特低灰、特低硫、中高發熱量的特點,屬不粘結煤。

10、錦界煤礦

錦界煤礦是神華國華電力公司錦界煤電一體化建設項目的組成部分,由中國神華委託神東煤炭集團進行專業化管理,負責礦井的建設和生產。

煤礦位於榆林市神木縣境內,地處榆神礦區二期規劃區的西北部,井田東西寬12km,南北長12.5km,面積137km2,探明地質儲量20.93億噸,可采儲量15.78億噸,礦井設計能力1000萬噸,服務年限為112.7年。

11、布爾台煤礦

布爾台煤礦是神華神東煤炭集團建設的生產能力、主運輸系統提升能力、煤炭洗選加工能力世界第一的大型礦井,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內,井田面積193平方公里,地質儲量33億噸,可采儲量18.5億噸,礦井設計生產能力為2000萬噸/年,服務年限71.3年。

12、寸草塔煤礦

寸草塔煤礦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內,井田面積22.64平方公里,地質儲量275.4Mt,可采儲量175.62Mt。井田內可採煤層和局部可採煤層共8層,煤質具有特低灰、低硫、低磷和中高發熱量的特點,屬於高發揮不粘煤和個別點長焰煤,是優質動力煤和氣化用煤。

13、寸草塔二礦

寸草塔二礦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內,井田面積16.5km2,地質儲量2.8億噸,可采儲量1.5億噸,可採煤層5層,現主採煤層為3-1煤。

礦井採用斜井—平硐聯合開拓布置方式,生產布局為一井一面,連續採煤機和掘錨機掘進,長壁後退式綜合機械化開采,實現了主要運輸系統皮帶化、輔助運輸膠輪化、生產系統遠程自動化控制和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自動化。

14、柳塔礦

柳塔煤礦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內,井田面積13.6平方公里,地質儲量2.12億噸,主采1-2煤層。井田內各煤層為低灰、低硫、中高發熱量的不粘煤,是優質動力用煤,可在建材及化學工業中做焙燒材料,亦可做氣化用煤。

15、昌漢溝煤礦

昌漢溝煤礦原名萬利一礦,位於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塔拉壕鎮,井田面積92平方公里。礦井始建於1993年,由內蒙古煤礦設計研究院設計,原煤炭部批准開工建設。1998年企業整體移交神華集團公司,隸屬於萬利煤炭分公司。

16、唐公溝煤礦

唐公溝煤礦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萬利勘查區,隸屬達拉特旗樹林召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現有井田7km2公里,可采儲量8153萬噸,服務年限30.4年。

17、神山露天煤礦

神山露天煤礦位於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西部准格爾召鎮境內,距離109國道2.1公里。井田總面積2.1734km2,資源儲量2331萬噸,主採煤層3-1、4-1、5-1煤層,2-1煤層為局部可採煤層。煤質具有低硫、低灰、特低磷、中高熱值的長焰煤和不粘結煤,是優質的工業動力用煤。

神山露天煤礦於1991年8月由北京軍區司令部主辦興建,2006年實施技改,設計生產能力為年產原煤0.60Mt/a,服務年限29.5年。

(3)萬利一礦服務年限擴展閱讀:

神東願景:創百年神東, 做世界煤炭企業的領跑者。

神東使命:為國家作貢獻 ,為社會促和諧 ,為員工謀幸福, 為客戶增價值。

神東發展戰略:建設「四化五型「大神東」。

神東四化:生產規模化,技術現代化,隊伍專業化,管理信息化

神東五型:本質安全型,質量效益型,科技創新型,資源節約型,和諧發展型

神東核心價值觀:人本和諧 ,學習創新, 規范執行 ,安全高效。

神東精神:艱苦奮斗, 開拓務實, 爭創一流。

神東方針:高起點, 高技術, 高質量, 高效率, 高效益。

神東理念:安全理念, 環保理念, 團隊理念, 服務理念, 感恩理念 ,人才理念。

神東形象:神東人, 神東礦, 神東煤。

⑷ 神東煤炭集團有哪些煤礦

1、大柳塔煤礦

2、補連塔煤礦

3、榆家梁煤礦

4、保德煤礦

5、上灣煤礦

6、哈拉溝煤礦

7、石圪台煤礦

8、烏蘭木倫煤礦

9、馬家塔露天煤礦

10、錦界煤礦

11、布爾台煤礦

12、寸草塔煤礦

13、柳塔礦

14、昌漢溝煤礦

15、唐公溝煤礦

16、神山露天煤礦

國神華是中國上市公司中最大的煤炭銷售商,擁有最大規模的煤炭儲量。公司的煤炭業務已經成為中國煤炭行業大規模、高效率和安全生產模式的典範。

2011年商品煤產量達281.9百萬噸,同比增長14.8%,煤炭銷售量達387.3百萬噸,同比增長23.7%,原煤生產百萬噸死亡率為0.0196,於2011年12月31日,中國標准下本集團的煤炭資源儲量為254.00億噸,煤炭可采儲量為152.54億噸;JORC標准下本集團的煤炭可售儲量為93.46億噸。

(4)萬利一礦服務年限擴展閱讀:

東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充分依託神華集團礦電路港一體化、產運銷一條龍運營模式,堅持「高起點、高技術、高質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建設方針。

大膽進行技術和管理創新,形成了「生產規模化、技術現代化、隊伍專業化、管理信息化」為特徵的新型集約化安全高效千萬噸礦井群生產模式,積極創建「本質安全型、質量效益型、科技創新型、資源節約型、和諧發展型」企業。

從1998年起,公司煤炭產量平均每年以千萬噸速度遞增,2005年率先建成全國首個億噸級礦區,2011年建成全國第一個2億噸商品煤生產基地。礦區開建以來百萬噸死亡率控制在0.02以下。安全、生產、技術、經濟等主要指標達到國內第一、世界一流水平。

⑸ 搶注域名是什麼意思

所謂域名搶注,通常是由於某種原因,某個域名已經到期而原所有者並沒有續費繼續持有,到了域名過期刪除的階段。這時,米農可通過有效的域名搶注工具快速的搶注這個域名。
一個域名在被刪除之後,任何個人、機構,都可以通過域名注冊查詢商去注冊這個域名,沒有任何的限制,完全遵從先到先得的原則。由於有很多網站提供將被刪除的域名的查詢功能。因此,一些好的域名,往往是在被刪除後的一秒鍾之內就被一個新的注冊者所注冊。

⑹ 中國主要煤礦分布的省及煤礦的名稱

中國主要煤礦分布的省及煤礦的名稱:

1、內蒙古:神東、萬利、准格爾、包頭、烏海、府谷礦區。

2、陝西省:榆神、榆橫礦區、彬長(含永隴)、黃陵、旬耀、銅川、蒲白、澄合、韓城、華亭礦區。

3、山西省:大同、平朔、朔南、軒崗、河保偏、嵐縣礦區。

4、東北省:扎賚諾爾、寶日希勒、伊敏、大雁、霍林河、平庄、白音華、勝利、阜新、鐵法、沈陽、撫順、雞西、七台河、雙鴨山、鶴崗礦區。

5、河南省:鶴壁、焦作、義馬、鄭州、平頂山、永夏礦區。

6、河北省:峰峰、邯鄲、邢台、井陘、開灤、蔚縣、宣化下花園、張家口北部、平原大型煤田。

7、雲南省:盤縣、普興:、水城、、六枝、織納、黔北、老廠、小龍潭、昭通、鎮雄、恩洪、筠連、古敘礦區。

(6)萬利一礦服務年限擴展閱讀

神東、晉北、晉中、晉東、陝北大型煤炭基地處於中西部地區,主要擔負向華東、華北、東北等地區供給煤炭,並作為"西電東送"北通道電煤基地。冀中、河南、魯西、兩淮基地處於煤炭消費量大的東中部,擔負向京津冀、中南、華東地區供給煤炭。蒙東(東北)基地擔負向東北三省和內蒙古東部地區供給煤炭。

雲貴基地擔負向西南、中南地區供給煤炭,並作為"西電東送"南通道電煤基地。黃隴(含華亭)、寧東基地擔負向西北、華東、中南地區供給煤炭。大型煤炭基地建設將按照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綜合開發利用煤炭及與煤共伴生資源,實現上下游產業聯營和集聚,把大型煤炭基地建成煤炭調出基地、電力供應基地、煤化工基地和資源綜合利用基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煤礦通史



⑺ 布爾塔煤礦具體地址

布爾台煤礦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東勝伊旗上灣鎮境內,上灣鎮也叫烏蘭木倫鎮。
與寸草塔一礦、二礦及大柳塔煤礦相鄰,屬於神華萬利煤炭分公司礦井。
布爾台煤礦是神華能源有限公司投資,井田面積192.6平方公里,可采儲量20億噸 。礦井設計生產能力2000萬噸/年,服務年限71.9年。與礦井配套建設的年處理3000萬噸的集中洗選廠和鐵路專用線,是集煤炭生產、洗選、儲裝運及輔助生產設施集中布置生產模式,實現了資源充分利用和共享。
布爾台煤礦於2008年7月開工,2011年開始試運轉。礦井採用斜井-平硐-立井綜合開拓方式,分三個水平開采,21個盤區。初級布置主斜井、副平硐、回風斜井及松定霍洛進、回風立井,主井採用皮帶運輸,副井採用無軌膠輪車,運輸能力大,系統簡單。礦井採用分區抽出式通風方式。

⑻ 萬利一礦到黃玉川煤礦多少公里

神華萬利一礦(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到神華黃玉川煤礦(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

① 以不上高速公路電動自行車走京拉線測距:全程150.7公里

② 以自駕車走109國道測距:全程152.3公里


附圖:

閱讀全文

與萬利一礦服務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局廉政談話講話稿 瀏覽:979
轉讓優思明 瀏覽:583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