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農村土地可以搞養殖嗎
農村土地可以搞養殖。農用地指用於農業生產的土地。土地利用分類中的一級分類。包括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其他農用地(包括畜禽飼養地、設施農業用地、農村道路、坑塘水面、養殖水面、可調整養殖水面、農田水利用地、田坎、曬谷場等)。
可以向當地村委會或鄉鎮土地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根據農民的申請,鄉鎮或村委會經過審核同意後,作出審批並劃撥一定面積的集體土地,作為申請人的養殖用地,但通常村委會都是以發放承包的形式,與申請人簽訂養殖土地承包使用協議書。
做完承包手續後才可以進行養殖項目的實施,在這種經過審批並辦理了承包協議手續的養殖專用土地上,可以建設養殖圈舍、飼料貯藏室、飼養人員宿舍等基本設施。承包的是基本良田,那麼,只能做傳統農作物和非樹干類葯材等經濟作物,在基本良田上面搞養殖並且建圈舍是不允許的,因為國家對農村基本良田有規定,不能改變其使用性質。
(1)鄉鎮養殖小區年限規定擴展閱讀:
國家對農村養殖業也有一些相應扶持政策,鄉政府或村委會通常都有一些發展設施農業的集體土地,這些集體土地中,包括荒山地、不適合種植的荒地、沙化地、鹼灘地、旱地等等,這些土地都是不適合種植的村集體土地, 這種土地村委會除了用於給農民劃分宅基地以外,最主要的用途就是被當做農民養殖用地和村辦集體企業用地等等。
㈡ 農村養殖場要離居民房多遠,有法律規定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對養殖場(養豬等)與住宅區的最小距離沒有明確的限制與規定。但應不污柒生活環境與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為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九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農業等有關部門和機構應當指導農業生產經營者科學種植和養殖,科學合理施用農葯、化肥等農業投入品,科學處置農用薄膜、農作物秸稈等農業廢棄物,防止農業面源污染。
禁止將不符合農用標准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固體廢物、廢水施入農田。施用農葯、化肥等農業投入品及進行灌溉,應當採取措施,防止重金屬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環境。
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定點屠宰企業等的選址、建設和管理應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從事畜禽養殖和屠宰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採取措施。
對畜禽糞便、屍體和污水等廢棄物進行科學處置,防止污染環境。 縣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農村生活廢棄物的處置工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五十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在財政預算中安排資金,支持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生活污水和其他廢棄物處理、畜禽養殖和屠宰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和農村工礦污染治理等環境保護工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五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城鄉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固體廢物的收集、運輸和處置等環境衛生設施,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場所以及其他環境保護公共設施,並保障其正常運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做好突發環境事件的風險控制、應急准備、應急處置和事後恢復等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環境污染公共監測預警機制,組織制定預警方案;環境受到污染,可能影響公眾健康和環境安全時,依法及時公布預警信息,啟動應急措施。 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製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
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立即採取措施處理,及時通報可能受到危害的單位和居民,並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後,有關人民政府應當立即組織評估事件造成的環境影響和損失,並及時將評估結果向社會公布。
㈢ 農村農民養殖小區是否可以轉讓.轉讓年限一
土地流轉是指土地使用權流轉,土地使用權流轉的含義,是指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將土地經營權(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即保留承包權,轉讓使用權。
可以通過轉包、轉讓、入股、合作、租賃、互換等方式出讓經營權,鼓勵農民將承包地向專業大戶、合作社等流轉,發展農業規模經營。轉讓年限以不超過承包期限為准。
㈣ 農村養豬場能不能在居民區建在法律上有規定嗎
農村養豬場不能在居民區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第四十條禁止在下列區域內建設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
(一)生活飲用水的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以及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
(二)城鎮居民區、文化教育科學研究區等人口集中區域;
(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禁養區域。
(4)鄉鎮養殖小區年限規定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第三十九條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與其飼養規模相適應的生產場所和配套的生產設施;
(二)有為其服務的畜牧獸醫技術人員;
(三)具備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防疫條件;
(四)有對畜禽糞便、廢水和其他固體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的沼氣池等設施或者其他無害化處理設施;
(五)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養殖場、養殖小區興辦者應當將養殖場、養殖小區的名稱、養殖地址、畜禽品種和養殖規模,向養殖場、養殖小區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取得畜禽標識代碼。
㈤ 養殖用地使用年限是多少
養殖業用地的土地性質,使用年限。 如果是出讓,屬於綜合類,50年。如果是劃撥用地,無期限,永久使用。各地的具體規定不一樣,依國家政策層面來說,這種情況屬於:集體建設用地、劃撥,年限取決於你與村上的租賃合同。
㈥ 養殖場與居民住宅的距離規定是多少
《生態化規模養豬場建設規范》有規定場址距主要交通干線居民區距離應滿足防疫要求場界距離交通干線少於300米距離居民區其畜牧場少於300米距離屠宰場、畜禽加工廠、畜禽交易市場、垃圾處理場、風景旅遊區等區域少於1000米。
根據《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第五條動物飼養場、養殖小區選址應當距離城鎮居民區、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區域及公路、鐵路等主要交通干線500米以上。
《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第十一條禁止在城鎮居民區、文化教育科學研究區等人口集中區域建設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同時也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建設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
(6)鄉鎮養殖小區年限規定擴展閱讀: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牧主管部門負責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指導和服務。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負責畜禽養殖循環經濟工作的組織協調。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本條例規定和各自職責,負責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相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本行政區域的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
第六條從事畜禽養殖以及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活動,應當符合國家有關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要求,並依法接受有關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第七條國家鼓勵和支持畜禽養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科學技術研究和裝備研發。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支持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促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水平的提高。
㈦ 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小區有何區別規模是多大的謝謝!
區別:
1、定義不同。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是指經當地農業、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具有法人資格的養豬、奶牛、蛋雞、肉雞的養殖場。對於那些以養殖為主體的的產業化聯合體,一般都稱之為「養殖小區」。「養殖小區」通過租賃為散養戶提供一個可以養豬的地方,同時解決令人頭痛的糞污處理問題
2、經營主體不同。養殖小區是由多個養殖主體在一個統一建設的場所內從事養殖活動的一種形式,與經營主體是否是合作社無關;而養殖場的經營主體則是唯一的,由一個單位、個人或者合作組織進行經營。
3、要求的規模不同。養殖場規模要求生豬養殖場存欄量200 頭以上;蛋禽養殖場存欄量5000隻以上;肉禽養殖場存欄量肉禽養殖場存欄量3000隻以上;奶牛或肉牛養殖場存欄量 50頭以上,肉羊或絨山羊養殖場存欄量200 只以上;家兔養殖場存欄量 1000隻以上。養殖小區規模要求為小區內養殖戶 5 戶以上,生豬存欄 500 頭以上,蛋禽或肉禽存欄 15000 只以上,奶牛或肉牛存欄 200 頭以上,肉羊或絨山羊存欄500隻以上,家兔存欄 2000 只以上,其他畜禽飼養規模參照執行。
規模:
具有一定的規模,指標是豬出欄大於或等於500頭;奶牛存欄大於或等於100頭;肉牛出欄大於或等於200頭;蛋雞存欄大於或等於20000羽;肉雞出欄大於或等於50000羽。
(7)鄉鎮養殖小區年限規定擴展閱讀
建立養殖場、養殖小區注意事項:
1、建場環境小區應建於遠離村鎮、背風向陽、地勢高 燥、交通便利的位置上,注意避免在原有的舊雞場上建場和擴場,特別應遠離獸醫站、畜牧養殖場、集貿市場和屠宰場;
2、供水和供電條件要求小區有獨立的供水系統,能夠提供充足的無污染、符合無公害人、畜飲用水標準的飲用水和清潔 消毒用水;
3、要求小區要有獨立的供電系統,最好保證雙路供電,並根據選擇的用電設備確定供電電壓和供電量;
4、排水條件從防疫角度和環保角度考慮,場內沖洗消毒 和生產生活污水須經統一處理後排放。
參考資料
網路——養殖場
㈧ 外地人承包開發農村荒地搞養殖最長期限多久
朋友,這個就是現在從中央到地方都很支持的土地流轉的問題,可以集中生產,減少浪費,我們這邊四川很多的,一般都是直接通過政府和農戶簽訂合同就可以了,一般都是三年五年,至於最長沒有明確的規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