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房屋設計使用年限和產權有什麼區別
1、住宅的土地使用權年限為70年,自取得該地的土地使用權之時算起。
2、房改房的產權專土地使用年限起算時間以該屬地塊地上房屋參加房改之後第一個繳納土地出讓金的房屋為准。
3、經濟適用房的使用年限為50年。房地產公司買地的時間開始的,購房合同上會寫明,比如該土地使用年限自1997年-2067年,一共70年,如果購買房屋的時間是2006年,那麼您的土地使用權只有61年,但你擁有永久房產權, 到2067年你只要補交土地出讓金,就能繼續居住下去,因為在我國土地是不允許私有化的.土地所有權始終歸國家所有,個人只獲得土地使用權。 二、房屋產權期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二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70年;
(二)工業用地50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② 什麼是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它與結構使用壽命有何不同
房子的設計年限只有50年,隨著時間的推移,鋼筋混凝土也會老化,承載力會降低,抗震能力會降低。GB50292規定,房子設計使用年限到期後,如果繼續使用必須進行鑒定加固,鑒定加固都是依據現行規范進行。02年之前設計房子依據的是87年左右出版的規范,10年之前設計房子依據的是02年左右出版的規范,現在依據的是10年出版的規范,規范不是一本而是一套主要包括荷載規范,混凝土規范,抗震規范,基礎規范等,19年結構可靠度設計標准開始實施了,安全性還要提高。也就是說,房子壽命到期了,根本不需要堅定肯定要加固,50年內規范的變化太大,安全性差很遠。新舊房子除了設計標准不一樣,還有施工標准,材料標准等,比如,工程監理制度,混凝土從工地攪拌到商混等等。新舊房子的安全性差多少,一次地震,就檢驗出來了。我國房屋抗震設計的原則是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50年超越概率為63%,10%,2~3%的多遇地震、設防烈度地震、罕遇地震。通俗地講,在合理使用,合理維護保養的情況下,房子的保質期為50年。
③ 設計基準期和設計使用年限的區別
結構的設計基準期是指為確定可變作用及與時間有關的材料性能等取值而內選用的時間容參數,它不等同於建築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也不等同於建築結構的壽命。一般設計規范所採用的設計基準期為50年,即設計時所考慮荷載和作用的統計參數均是按此基準期確定的。設計使用年限是指設計規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不需進行大修即可達到其預定目的的使用年限,即房屋建築在正常設計、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一般維護下所應達到的使用年限。當房屋建築達到設計使用年限後,經過鑒定和維修,可繼續使用。因而設計使用年限不同於建築壽命,同一建築中不同專業的設計使用年限可以不同,例如:保溫、給排水管道、室內外裝修和結構等均可有不同的設計使用年限。在結構施工圖總說明中應該寫明設計使用年限,而不應寫設計基準期。
④ 設計基準期和設計使用年限有何區別
1、設計基準期來,是自為確定可變作用及與時間有關的材料性能取值而選用的時間參數,一般情況下不可隨意更改。我國建築工程的設計基準期為50年 ,即建築結構設計所考慮的荷載統計參數都是按50年確定的。/2、設計使用年限是指設計規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不需進行大修即可按其預定目的使用的時間,結構在此年限內應具有足夠的可靠度,滿足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設計使用年限應是建築結構在正常設計、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維護下所應達到的使用年限,如達不到這一年限,則意味著在設計、施工、使用和維護的某一環節上出現了非正常情況 ,應查找原因。
當某建築結構達到或超過設計使用年限,不等於該建築結構不能再使用了,而只是說明它完成結構功能的能力降低了。若建設單位提出更高要求,也可按建設單位的要求確定。但不能低於規范規定的要求。
⑤ 如何區別建築物的「設計基準期」,「設計使用年限」
問題知識「築訊中國」網為你整理解答:
現行的國家標准《結構可靠度標准》總則中規定,我國建築工程的設計基準期為50年,設計使用年限分別採用5年(臨時性建築結構)、25年(易於替換的建築結構構件)、50年(普通房屋和構築物)、100年(紀念性建築和特別重要的建築結構)。
(1)所謂設計基準期,是為了確定可變作用及與時間有關的材料性能取值而選用的時間參數,它不等同於建築結構的設計適用年限,也不等同於建築物的使用壽命。建築結構設計所採用的荷載統計參數和材料性能參數,都是按照設計基準期為50年確定的,如設計時需要採用其他設計基準期,則必須另行確定在該基準期內結構材料性能和最大荷載的概率分布及相應的統計參數。設計基準期是一個基準參數,它的確不僅涉及到可變作用(荷載),還涉及到材料的性能,是在對大量實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一般情況下不能隨便更改。例如,我國《抗震規范》所採用的設計地震動參數(包括反應譜和地震時地面運動最大加速度等)的設計基準期為50年,如果要求採用設計基準期為100年的設計地震動參數,則不但要對地震動的概率分布進行專門研究,還要相應地對建築材料乃至設備的性能參數進行專門的統計分析研究。
(2)所謂設計使用年限,是指設計規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不需要進行大修即可按其預定目標使用的年限,即房屋建築在正常設計、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一般維護條件下所應達到的使用年限,又稱為服役期、服務期等。結構在規定的設計使用年限內應具有足夠的可靠性,滿足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的功能要求。結構可靠度是對結構可靠性的定量描述,即結構在規定的時間內,在規定的條件下,完成預定功能的概率。當房屋建築達到設計使用年限後,經過鑒定和維修,仍可繼續使用。因此,設計使用年限不等同於建築壽命。同一幢房屋建築中,不同部分的設計使用年限可以不同,例如,外保溫牆體、給排水管道、室內外裝修、電氣管線、結構和地基基礎,可以有不同的設計使用年限。
⑥ 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和設計基準期的區別
1、設計抄使用年限:設計所規襲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不需進行大修即可按預定目的使用的年限。
2、設計基準期:為確定可變作用等的取值而選用的時間參數。
根據以上的定義,就可以很清楚的分辨出二者的區別,一個是針對結構和結構構件,一個是針對的可變作用(荷載)。
⑦ 設計基準期和設計使用年限有什麼區別,若建築結構的設
建築結構設計基準期分為:5年臨時性結構;25年易於替換的結構構件;回50年普通房屋和構築物;答100年紀念性和特別重要的建築物。
超過這個年限並不是說這個結構就不能再使用了,因為結構的具體使用年限與結構在使用過程中受到的荷載形式以及在使用中的維護有關系並不能簡單地從設計基準期來確定能否繼續使用,當建築結構或構件達到設計使用年限後需要進行相關檢測後才能確定是否能繼續使用。
⑧ 設計使用年限的國家規定
國家頒布的《住宅抄建築規范》(GB50368-2005)規定:
3.1.5 住宅結構在規定的設計使用年限內必須具有足夠的可靠性。
3.3.1 住宅的設計使用年限一般為50年。當住宅達到設計使用年限並需要繼續使用時,應對其進行鑒定,並根據鑒定結論作相應處理。重大災害(如火災、風災、地震等)對住宅的結構安全和使用安全造成嚴重影響或潛在危害。遭遇重大災害後的住宅需要繼續使用時,也應進行鑒定,並做相應處理。
6.1.1 住宅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不應少於50年,其安全等級不應低於二級。
6.1.4 住宅結構應能承受在正常建造和正常使用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作用和環境影響。在結構設計使用年限內,住宅結構和結構構件必須滿足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要求。
6.1.6 鄰近住宅的永久性邊坡的設計使用年限,不應低於受其影響的住宅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
⑨ 什麼是設計使用年限
1、設計使用年限的定義:《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第2.1.19條 設計使用年限版 design working life 設計規定的結權構或結構構件不需進行大修即可按其預定目的使用的時期。
2、設計使用年限的取值:第3.1.7條 在設計使用年限內,結構和結構構件在正常維護條件下應能保持其使用功能,而不需進行大修加固。設計使用年限應按現行國家標准《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准》GB50068確定。若建設單位提出更高要求,也可按建設單位的要求確定。《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准》(GB 50068-2001)1.0.5 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應按表1.0.5採用。(如圖)
3、對於住宅區,開發商設計使用年限的取值:一般不考慮土地使用年限而直接按規范最低要求確定,統一為50年。亦有少數較負責的開發商要求設計院將設計使用年限取值與土地使用一致即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