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交通事故賠償標准)殘疾輔助器具費賠償金額的計算公式
(三)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關於殘疾用具費的規定
1.《工傷保險條例》
第30條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2.《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50條第6項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26條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准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准。
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4條第6項殘疾用具費:受害殘疾人因日常生活或輔助生產勞動需要必須配製假肢、代步車等輔助器具的,憑醫院證明按照國產普通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殘疾輔助器具費賠償金額的計算公式及相關法律法規
(一)殘疾用具費的概念
殘疾用具費,是指受害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殘的,其組織、肌體的某項功能全部或者部分喪失而需要賠償具有補償功能的器具而支出一定的費用,由事故責任者按照一定的標准對該項費用進行的賠償。例如,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下肢或者上肢殘廢的,有必要配置假肢,由此支出的費用,屬於殘疾用具費。殘疾用具對某些程度的殘疾來說是必須的,是受害人日常生活的需要,是交通事故的後果之一,應當予以賠償。
(二)殘疾輔助器具費賠償金額的計算公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6條規定,「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准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准。」「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根據上述規定,殘疾用具費的計算,以補償受害人殘疾功能的必要用具所需費用為限,不能要求殘疾用具費的支出足以達到殘疾用具可以恢復身體殘疾前的功能。普通適用器具屬於統一品種的、被廣泛或被普遍使用的殘疾用具,在實物上一般以國產的用具為優先考慮的對象;因交通事故而下肢殘疾者,需要配置代步工具的,也只能以人力代步工具為限度配置,機動代步工具不在此限。
其計算公式為:
殘疾用具費=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
例如:孫某為某出租汽車公司司機,某日當孫某駕駛空車在高速路上行駛時,在一逆行出口處,其前方的汽車突然剎車掉頭,孫某措手不及,發生追尾,這時孫某車後的公共汽車也剎車不及,由於慣性和汽車動力都很大,將孫某的汽車撞出,孫某撞出前擋風玻璃,摔倒路面上,後經醫院搶救,孫某保住了生命,但右腿截肢造成殘疾。醫院為孫某配置了普通型輪椅,花費3200元,這樣,孫某就可向事故責任人要求3200元的殘疾用具費賠償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孫某配置的輪椅為高級型,就不能按照輪椅的實際價格來要求賠償,而只能按照普通適用型的價格要求賠償。
當然,在決定殘疾用具補償費時,還必須考慮受害人的年齡、殘疾程度、職業以及所處的地理環境,靈活掌握殘疾用具的配置狀況。另外,計算殘疾用具費時,還要把殘疾用具的使用年限、維修或者更新等事項考慮在內,以便把更新或者維修殘疾用具的費用一並計算在內。
㈡ 誰知道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殘疾輔助器具費如何確定賠償期限
您的計算方法基本正確。
最高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六條規定,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准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准
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
殘疾輔助器具,是因傷致殘的受害人為補償其遭受創傷的身體器官功能、輔助其實現生活自理或者從事生產勞動而購買、配製的生活自助器具。
按照上述規定,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准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准。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
「普通適用」是作為確定合理費用的標准時的一項指導原則。該原則的基本要求:
1.是「普通」,即配製的輔助器具應排斥奢侈型、豪華型,不能一味追求高品質。
2.是「適用」,適用又有兩個測試標准:
(1)確實能起到功能補償作用;
(2)符合「穩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配製機構的確定通常是具有相當資質,民政部門認可的假肢與矯形康復機構,是從事輔助器具研究和生產的專業機構,可以從事殘疾輔助器具的鑒定和配製。實務中,法院一般按照配置機構的意見,來確定殘疾輔助器具的賠償費用。對於超過確定的輔助器具費給付年限,又有相應證據證明賠償權利人確需繼續配製殘疾輔助器具的,人民法院還可判令賠償義務人繼續給付相關費用5一10年。
㈢ 如何計算殘疾輔助器具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26條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准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准。
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
第32條超過確定的護理期限、輔助器具費給付年限或者殘疾賠償金給付年限,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繼續給付護理費、輔助器具費或者殘疾賠償金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賠償權利人確需繼續護理、配製輔助器具,或者沒有勞動能力和生活來源的,人民法院應當判令賠償義務人繼續給付相關費用五至十年。
第33條賠償義務人請求以定期金方式給付殘疾賠償金、被扶養人生活費、殘疾輔助器具費的,應當提供相應的擔保。人民法院可以根據賠償義務人的給付能力和提供擔保的情況,確定以定期金方式給付相關費用。但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已經發生的費用、死亡賠償金以及精神損害撫慰金,應當一次性給付。
第34條人民法院應當在法律文書中明確定期金的給付時間、方式以及每期給付標准。執行期間有關統計數據發生變化的,給付金額應當適時進行相應調整。
定期金按照賠償權利人的實際生存年限給付,不受本解釋有關賠償期限的限制。
㈣ 如何計算殘疾生活補助費,如何計算殘疾用具費
一、如何計算殘疾生活補助費
殘疾生活補助費是指患者因醫療事故全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時應獲得的生活費用,具有明確的補償性。《條例》規定,殘疾生活補助費計算方法是: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具體計算公式是:平均生活費×賠償年限×賠償系數。相關項目的來源如下:
(一)平均生活費:可以從醫療事故發生地統計部門(如統計局)得到。部分地區的該項統計指標不是以「平均生活費」表示,而是以「人均」等概念表示。
(二)賠償年限:最高不超過30年,但是《條例》沒有規定如何具體計算賠償年限,實踐中多是按最高年限計算。
該項中「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的規定,可按60周歲以上年齡每增加1歲減少1年的方式進行計算:60周歲計算5年、61周歲計算14年、62周歲計算13年、…68周歲計算7年、69周歲計算6年,依次遞減,70周歲以上按5年計算。須注意計算年限確定後,仍要乘以傷殘等級系數。
(三)賠償系數:與傷殘等級具有對應關系。傷殘等級越重,賠償系數越大。根據與《條例》同時生效實施的《醫療事故分級標准(試行)》的規定,醫療事故的等級與傷殘等級具有對應關系,即醫療事故一級乙等至三級戊等對應傷殘等級一至十級,具體是一級乙等醫療事故患者的傷殘等級為一級,二級甲等為二級傷殘,二級乙等為三級傷殘,以此類推。這樣,最重的一級傷殘,賠償系數為100%,二級傷殘為90%,以此類推,十級傷殘的賠償系數為10%。評定傷殘等級的主要目的是確定賠償系數。
(四)關於傷殘評定的時間,因為該時間將直接影響傷殘等級。但是,《條例》沒有對此做出明確規定,可參照「治療期滿」規定。例如,《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規定為「醫療期滿」。
(五)傷殘生活補助費賠償=傷殘等級×醫療事故發生地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賠償期限
二、如何計算殘疾用具費
因傷殘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殘疾用具費是指患者因醫療事故導致喪失部分生理功能而需配置補償功能器具時支出的費用。《條例》規定該項費用應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條例》沒有對「普及型器具」的外延加以明確界定,通常情況下是按照國產相關器具價格進行計算。例如,山東省高院規定,殘疾用具費「按照國產中檔型器具的費用給予賠償」。另外,在實踐中還需考慮殘疾用具的更換費用及安裝費用。
(一)殘疾用具包括假肢、輪椅、助聽器、義眼、假牙、假發、眼鏡等。
其中義眼、假發等雖無功能補償作用,但為社會普遍觀念所認同,仍屬殘疾用具。計算費用時既包括殘疾用具的購入費,也包括安裝費。費用按照市場上普及型器具的價格計算,也可以參照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報銷范圍的規定。同時還應按照殘疾用具的使用年限和人均壽命年限(75歲)把將來需要更換的費用計算在內。
(二)所謂「普及型器具」,是指在同一品種中被廣泛使用的器具,一般以國產為限,不包括豪華型的。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中也規定殘疾用具費「按照國產普通型器具的費用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准;
(三)「醫療機構證明」並非專指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的證明,還包括為患者治療醫療事故損害的縣(市、市轄區)以上醫療機構的證明。醫患雙方為是否需要配置殘疾用具發生爭議時,可根據醫療事故鑒定結論中對患者的醫學建議等綜合確定。
㈤ 賠償標準是怎樣的,殘疾輔助器具費怎麼算
殘疾輔助器具費:是指因傷致殘的受害人為補償其遭受創傷的肢體器官功能、輔助其實現生活自理或者從事生產勞動而購買、配製的生活自助器具所需費用。這種費用支出的損失同侵害行為具有相當因果關系,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填補損害的功能,對於受害人的這種損失應當進行賠償,以填補受害人的損失。
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法釋〔2003〕20號)的相關規定:
1 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准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准。
2.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
3. 超過確定的護理期限、輔助器具費給付年限或者殘疾賠償金給付年限,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繼續給付護理費、輔助器具費或者殘疾賠償金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賠償權利人確需繼續護理、配製輔助器具,或者沒有勞動能力和生活來源的,人民法院應當判令賠償義務人繼續給付相關費用五至十年。
4.《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理解和適用》對第32條的「條文主旨」一欄中寫到「人民法院對於賠償義務人給付賠償權利人的護理費、殘疾輔助器具費或者殘疾賠償金,最長不能超過二十年」。
㈥ 殘疾輔助器具費的更換周期
1、對殘疾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曾有建議主張「按受訴法院所在地人均期望壽命減去殘疾者實際年齡除以殘疾輔助器具使用年限的計算方法確定。」不過在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中未對殘疾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作出明確規定,只是規定參照配置機構的意見確定。這是比較科學合理的,因為殘疾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是一個技術問題,關繫到使用殘疾輔助器具的受害人的切身利益,對此不能草率,根據配置機構的意見來確定可以達致最好的效果。
2、什麼樣的鑒定機構可以對殘疾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進行鑒定並作出鑒定意見?根據民政部門的介紹,我國民政部門的假肢與矯形康復機構,是從事輔助器具研究和生產的專業機構,可以從事殘疾輔助器具的鑒定和配製。
㈦ 什麼是殘疾用具費,交通事故賠償如何計算殘疾用具費
李前軍律師解答:您好。非常樂意為您解答相關問題。所謂殘疾用具費,是指受害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殘的,其組織、肌體的某項功能全部或者部分喪失而需要賠償具有補償功能的器具而支出一定的費用,由事故責任者按照一定的標准對該項費用進行的賠償。例如,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下肢或者上肢殘廢的,有必要配置假肢,由此支出的費用,屬於殘疾用具費。那麼在主張交通事故賠償時,應該如何計算殘疾用具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6條規定,「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准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准。」「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根據上述規定,殘疾用具費的計算,以補償受害人殘疾功能的必要用具所需費用為限,不能要求殘疾用具費的支出足以達到殘疾用具可以恢復身體殘疾前的功能。普通適用器具屬於統一品種的、被廣泛或被普遍使用的殘疾用具,在實物上一般以國產的用具為優先考慮的對象;因交通事故而下肢殘疾者,需要配置代步工具的,也只能以人力代步工具為限度配置,機動代步工具不在此限。
㈧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殘疾輔助器具費如何確定賠償期限
您的計算方法基本正確。最高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六條規定,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准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准
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 殘疾輔助器具,是因傷致殘的受害人為補償其遭受創傷的身體器官功能、輔助其實現生活自理或者從事生產勞動而購買、配製的生活自助器具。
按照上述規定,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准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准。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
「普通適用」是作為確定合理費用的標准時的一項指導原則。該原則的基本要求:
1.是「普通」,即配製的輔助器具應排斥奢侈型、豪華型,不能一味追求高品質。
2.是「適用」,適用又有兩個測試標准:
(1)確實能起到功能補償作用;
(2)符合「穩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配製機構的確定通常是具有相當資質,民政部門認可的假肢與矯形康復機構,是從事輔助器具研究和生產的專業機構,可以從事殘疾輔助器具的鑒定和配製。實務中,法院一般按照配置機構的意見,來確定殘疾輔助器具的賠償費用。對於超過確定的輔助器具費給付年限,又有相應證據證明賠償權利人確需繼續配製殘疾輔助器具的,人民法院還可判令賠償義務人繼續給付相關費用5一10年。
㈨ 交通事故賠償標准:殘疾輔助器具費賠償金額的計算公式及相關法律法規
(一)殘疾用具費的概念 殘疾用具費,是指受害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殘的,其組織、肌體的某項功能全部或者部分喪失而需要賠償具有補償功能的器具而支出一定的費用,由事故責任者按照一定的標准對該項費用進行的賠償。例如,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下肢或者上肢殘廢的,有必要配置假肢,由此支出的費用,屬於殘疾用具費。殘疾用具對某些程度的殘疾來說是必須的,是受害人日常生活的需要,是交通事故的後果之一,應當予以賠償。 (二)殘疾輔助器具費賠償金額的計算公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6條規定,「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准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准。」「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根據上述規定,殘疾用具費的計算,以補償受害人殘疾功能的必要用具所需費用為限,不能要求殘疾用具費的支出足以達到殘疾用具可以恢復身體殘疾前的功能。普通適用器具屬於統一品種的、被廣泛或被普遍使用的殘疾用具,在實物上一般以國產的用具為優先考慮的對象;因交通事故而下肢殘疾者,需要配置代步工具的,也只能以人力代步工具為限度配置,機動代步工具不在此限。 其計算公式為: 殘疾用具費=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 例如:孫某為某出租汽車公司司機,某日當孫某駕駛空車在高速路上行駛時,在一逆行出口處,其前方的汽車突然剎車掉頭,孫某措手不及,發生追尾,這時孫某車後的公共汽車也剎車不及,由於慣性和汽車動力都很大,將孫某的汽車撞出,孫某撞出前擋風玻璃,摔倒路面上,後經醫院搶救,孫某保住了生命,但右腿截肢造成殘疾。醫院為孫某配置了普通型輪椅,花費3200元,這樣,孫某就可向事故責任人要求3200元的殘疾用具費賠償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孫某配置的輪椅為高級型,就不能按照輪椅的實際價格來要求賠償,而只能按照普通適用型的價格要求賠償。 當然,在決定殘疾用具補償費時,還必須考慮受害人的年齡、殘疾程度、職業以及所處的地理環境,靈活掌握殘疾用具的配置狀況。另外,計算殘疾用具費時,還要把殘疾用具的使用年限、維修或者更新等事項考慮在內,以便把更新或者維修殘疾用具的費用一並計算在內。 (三)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關於殘疾用具費的規定 1.《工傷保險條例》 第30條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2.《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50條第6項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26條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准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准。 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4條第6項殘疾用具費:受害殘疾人因日常生活或輔助生產勞動需要必須配製假肢、代步車等輔助器具的,憑醫院證明按照國產普通型器具的費用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