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不給予行政處罰的期限是

不給予行政處罰的期限是

發布時間:2021-07-09 19:36:24

1. 行政處罰時效是兩年嗎,過期就不追究了嗎

除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行政處罰的時效期間是兩年,即如果違法行為在兩年沒有被發現的,兩年後即使發現,也不再追究。 當然,如果違法行為已經被發現,只是沒有找到違法行為人或者證據尚不確鑿的,不論經過多長時間,都可以追究。

行政處罰法 第二十九條

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1)不給予行政處罰的期限是擴展閱讀:

案例:

張某某在縣城規劃區的集體土地上有住宅及宅院一處,1997年因生活需要在該宅院上搭建臨時廚房兩間。2013年4月10日縣城管局以張某某在縣城規劃區內未經縣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批准建兩間臨時房,屬嚴重違法行為。

根據2007年施行的城鄉規劃法第六十六條的規定,作出限期自行拆除、逾期不拆除將依法強制拆除的處罰決定。張某某不服,提起行政訴訟。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對張某某的行為是否應予處罰,有三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張某某在城市規劃區內臨時搭建,屬違法行為,且該違反規劃的行為屬連續或者繼續狀態,行政處罰決定應予維持。

第二種意見認為張某某的建設行為發生在1997年,距離行政處罰時間已經16年,該行為一直未被發現,說明不實際影響城市規劃,應適用行政處罰2年的時效,行政處罰決定應予撤銷。第三種意見認為本案行政處罰應予撤銷,並責令行政機關重作。

在行政處罰時效方面,本案當事人的違法建設行為發生於1997年,2013年被發現並受處罰,雖然表面上超出了二年的時效,但涉及的違法建設行為實質上處於繼續狀態,違法行為尚未終了,二年的處罰時效並未開始計算,當然也就不存在超期的問題,本案第二種意見是錯誤的。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規定:「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本案當事人的建設行為雖已停止,但未依法獲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手續這一事實依然存在,建築物處於違法存繼狀態,故其違法行為處於繼續狀態並未終止,並未超行政處罰的追究時效。

2. 違法行為在多長期限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與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法規定,違法行為在兩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這是行政處罰法關於時效的規定。
行政處罰法中規定的時效是指,對違法行為人的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追究行政責任、給予行政處罰的有效期限。這一規定包括以下幾層涵義:
1.在該違法行為發生後的兩年內,對該違法行為有處罰權的行政機關未發現這一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事實,在規定的兩年超過後,無論在何時發現了這一違法事實,對當時的違法行為人不再給予行政處罰。
2.如果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在行為發生的兩年內已被行政機關發現,但違法行為人在兩年內未被查獲或者違法行為人逃避處罰,在兩年後行政機關將其查獲,仍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3.時效的規定期限是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就開始計算的。「違法行為發生之日」是指違法行為完成或者停止之日。如,運輸違禁品,在路途上用了五天時間,應當以最後一天將違禁品轉交他人起開始計算追訴期限。
4.對於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這里的「連續」狀態是指違法行為人連續實施同一種違法行為,基於同一個違法故意,連續實施了數個獨立的行政違法行為,這些違法行為觸犯的是同一個行政處罰法規定。如某違法行為人連續多次出售損害人體健康的豆豬肉,這一出售豆豬肉的行為違反了食品衛生法的有關規定,由於多次出售,這一違法行為就是處於「連續」狀態的,對於這種違法行為追訴時效的計算,就要從其最後一個違法行為實施完畢時計算,也就是從最後一次出售豆豬肉的時間計算,對這一連續性的違法行為合並處罰。
5.對於大多數行政處罰案件來說,行政處罰法規定了追訴時效為兩年,同時也明確規定在行政處罰時效問題上「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是由於考慮到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違法行為十分復雜,行政違法案件又千差萬別,作出這樣靈活的規定有利於行政處罰的有效執行。
實踐中,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就對時效問題作出了規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在6個月內公安機關沒有發現的,不再處罰。前款期限從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根據這一規定,對於違反有關治安管理方面的行政違法行為,追訴時效就應依照特殊法的規定,以6個月為限,不再執行兩年的規定。
行政處罰法關於時效的規定,有很積極的現實意義,一方面是對於未過追訴時效的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必須依法追究其行政責任,給予行政處罰,體現了執法的嚴肅性。另一方面是對於違法行為已經過了追訴時效期限的,不應再追究其行政責任,不再給予行政處罰。如果在調查中,發現違法行為人的違法行為已超過了追訴時效,應採取相應的措施,終止調查,撤銷案件或者作出不予行政處罰的決定,體現了行政處罰的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

3. 行政處罰時效期限

對違法行為人的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追究行政責任,給予行政處罰的有效期限。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規定:「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4. 《行政處罰法》對處罰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答:行政處罰的時效是指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人追究行政責任,予以行政處罰的有效期限。行政處罰法對處罰的時效做出了明確的限定:違法行為在2年內未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時效的計算,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如果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則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相關閱讀:行政訴訟知識 行政處罰法
行政處罰法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行政處罰的種類
和設定 第三章
行政處罰的實施機關第四章行政處罰的管轄
行政賠償制度
行政處罰法為什麼要規定行政賠償制度 建立行政訴訟制度的目的之一,是要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被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侵犯的合法權益得到補救。如果賠償問題得不到解決,人民法院的一些判決無法執行,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被侵犯的權益不能得到恢復[更多]【免費法律咨詢】行政處罰法三十三條中其他組織的界定
【法幫網法律咨詢】法幫網網友咨詢律師:第三十三條違法事實確鑿並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 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或 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當事 人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 規[更多]什麼是行政賠償?行政處罰法為什麼要規定行政賠償制度?
根據行政處罰法,公民和組織享有哪些權利? 行政機關依法進行管理,對違法的行為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是保障國家政治、經濟以及其他社會生活的有序進行的必要手 段,是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重要措施。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的范圍是非常廣泛的,它[更多]如何理解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的較大數額罰款?
行政處罰法律咨詢索引 [ 民事法律] 行政處罰 [ 行政訴訟]
個人獨資企業
核准注銷後的 行政處罰 [ 行政訴訟] 下列行為是否屬於 行政處罰 ? [ 行政訴訟] 公司被工商局核准注銷,工商部門後來做出的 [ 行政訴訟] 行政處罰 文書送達 [ 行政訴訟] 行政處罰 收取押[更多]行政處罰法律咨詢法律知識索引
行政處罰法律咨詢法律知識索引 [ 民事法律] 行政處罰 [ 行政訴訟] 個人獨資企業核准注銷後的 行政處罰 [ 行政訴訟] 下列行為是否屬於 行政處罰 ? [ 行政訴訟] 公司被工商局核准注銷,工商部門後來做出的 [ 行政訴訟] 行政處罰 文書送達 [ 行政訴訟] 行政處罰[更多]行政處罰法的概念
行政處罰,是
國家行政機關
對構成行政違法行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實施的行政法上的制裁。行政處罰是行政違法行為引起的法律後果。所謂行政違法,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國家行政管理秩序,依照法律應當由國家行政機關給予行政處罰的危害社會的[更多]

5. 違法行為在幾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

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 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5)不給予行政處罰的期限是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十條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第十一條 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6. 《行政處罰法》規定,違法行為在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法》第29條規定「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7. 不予行政處罰的情形有

即使是當事人承認有違法行為,但如果屬於以下幾種情形中的一種,則不予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 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第二十五條 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責令監護人加以管教;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第二十六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但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有違法行為的,應當給予行政處罰。

第二十九條 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7)不給予行政處罰的期限是擴展閱讀:

案例:

近日,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檢察院檢察官唐新宇接到了關愛涉罰少年志願者、退休教師老高的電話。這是淮陰區檢察院創新開展涉罰少年關愛活動,為他們搭起「人生彩虹橋」的一個真實案例。

初中生小武因結伙毆打他人,被公安機關抓獲,考慮其未滿14周歲,依法不予行政處罰。

淮陰區檢察院檢察官唐新宇、小武居住地關工委志願者老高根據近期淮陰區檢察院聯合公安、民政、團委、婦聯等單位會簽的《「涉罰少年」關愛工程實施方案》,組成關愛小組,對小武開展系列關愛活動,促其健康成長、回歸校園。

2014年至2017年3月,淮陰區檢察院審查起訴未成年人刑事案件66件103人,其中54人有被行政處罰的經歷,占未成年人犯罪總人數的52.4%。

該院認為,被行政處罰過的未成年人應該成為關愛和犯罪預防的重點對象,遂決定開展涉罰少年關愛活動,並將涉罰少年從被行政處罰的未成年人,擴展到被不起訴、附條件不起訴以及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涉罪未成年人。

參考資料:人民網-為涉罰少年搭建「人生彩虹橋」

8. 行政處罰的期限

《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五十七條規定:

適用一般程序處理的案件應當自立案之日起90日內作出處理決定;案情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處理決定的,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30日;

案情特別復雜,經延期仍不能作出處理決定的,應當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關會議集體討論決定是否繼續延期。案件處理過程中聽證、公告和鑒定等時間不計入前款所指的案件辦理期限。

(8)不給予行政處罰的期限是擴展閱讀:

辦案期限是指從立案之日起到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時間。行政處罰決定的執行時間等不計入辦案期限。

事實上,《行政處罰法》沒有對行政處罰案件的辦案期限作出明確規定,但不能據此認為《行政處罰法》對行政處罰案件的辦案期限沒有要求。

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原則。《行政處罰法》在規范行政處罰行為、推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同時,同樣重視提高行政效率。《行政處罰法》對行政處罰時效的規定以及聽證程序有關時限的規定,表明了對行政機關依法辦案、及時辦案的要求。由於行政處罰案件種類復雜,涉及多項行政管理內容,加之各地行政執法實際情況差別很大,《行政處罰法》對辦案期限沒有明確作出統一規定。

《行政處罰程序規定》從提高行政效率和公正執法的角度出發,對行政處罰案件的辦案期限作出了必要的、可行的規定。

閱讀全文

與不給予行政處罰的期限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京江北新區知識產權告知書 瀏覽:251
工商局廉政談話講話稿 瀏覽:979
轉讓優思明 瀏覽:583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