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wto上訴機構審理期限

wto上訴機構審理期限

發布時間:2021-07-09 19:12:29

Ⅰ 幫忙寫一下 WTO組織的論文

1.wTO爭端解決機制的啟動
WT0首任總幹事魯傑羅曾說:「如果不提及爭端解決機制,任何對WT0成就的評論都是不完整的。從許多方面講,爭端解決機制是多邊貿易體制的主要支柱,是WT0對全球經濟穩定作出的最獨特的貢獻。"
WTO自1995年成立後,其爭端解決機制在處理國際經貿糾紛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被稱為WTO第一案的是「美國汽油標准案",這是WI0爭端解決機構審理的第一例經過上訴機構審理的案件。1995年1月委內端拉和巴西(1995年4月)訴美國正在使用的進口石油政策對外國產品造成了歧視。經過長達一年的調查報告,認為美國頒布的有關汽油標准違反了WT0的規定。美國對此提出異議並於1996年5月維持了專家小組的結論,認為美國實施的汽油標准構成了「不公正的歧視',和「對國際貿易的隱蔽限制",建立爭端解決機構要求美國修改國內立法。美國表示接受WT0的有關裁決,在1997年8月給爭端解決機構的報告稱,新規則已於8月19日簽署。這起案件的成功審理使初試鋒芒的WT0的爭端解決機構經受了考驗,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各成員方對WT0的信任。可以想像,如果這兩個發展中國家不是WT0成員,憑其經濟實力是不可能與當今的頭號經濟大國美國進行貿易對抗的。歐美香蕉貿易爭端由來已久,在WT0的前身GATT時期,美國就曾向GATT申訴歐盟在進口香蕉時有意偏向英法前殖民地,限制從拉美國家進口香蕉,從而使在拉美香蕉種植園投資的美國跨國公司蒙受了巨大損失。WTO成立後,美國又將爭端提交WT0的爭端解決機構,並於1997年勝訴。歐盟隨後對該政策作出修改並於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但美國認為修改後的政策仍不符合WT0的規則,再次把官司打到WT0.3月,美國單方面宣布將對價值5.2億美元的歐盟出口產品徵收100%的懲罰性關稅。經W10裁決,歐盟香蕉進口政策被判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但歐盟偏向前英法殖民地的香蕉進口政策給美國香蕉出口代理商造成了1.914億美元的損失,遠低於美國宣稱的損失。美國立即對WT0的裁決表示歡迎,並希望幫助歐盟制訂出符合國際貿易規則的香蕉進口政策。歐盟稱,如果WT0裁決有道理,歐盟將接受,同時指出,美國單方面採取報復措施仍是非法的。上述是WT0爭端解決機構審理的兩個案例,從中可以看到,爭端解決機制是多邊貿易體制有效實施其自由化承諾的一個保障。它不僅為WT0各成員提供了一本公平公正地解決經貿糾紛的場所,而且通過其裁決的執行,減少了國際經貿領域中爆發貿易戰的可能性,維護了多邊貿易體制的穩定性。WTO爭端解決機制自啟動後已顯示出以下特點:
--解決成員方貿易爭端的數量和速度加快。在WT0運行後的4年間,WTO仲裁委員會處理了168起國際貿易糾紛,成為世界貿易領域內的最高仲裁機構。而GATT在其續存的近50年中,受理的貿易爭端僅238起。
一一增大爭端各方在案件到達專家小組程序之前通過磋商解決。從目前情況看,WTO解決爭端的最主要手段正是通過磋商,約有80%的爭端在建立專家小組之前是通過磋商使爭端雙方達成一致的。這表明爭端解決機制的權威性和效率有所提高。
一一各成員利用爭端解決機制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不論是當今世界最強的經濟實體,還是一些弱小的發展中國家,都紛紛選擇將貿易糾紛提交WTO爭端解決機制審議。
一一發展中國家利用爭端機制的數量明顯上漲。在WT0處理的168起貿易爭端中,美國提交的案件最多,共有53件;其次是歐盟,共有43件。而由發達國家成員提起的有124起,有32起是由發展中國家提起的,還有10起是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提起的。與GATT時代相比,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的發展中國家越來越多。這表明發展中國家迫切希望通過WTO多邊貿易框架來解決貿易磨擦。
如果沒有一個解決爭端的辦法,以規則為基礎的體制將因為其規則無法實施而變得毫無價值。從一定意義上說,爭端解決機制的存在和加強正是多邊貿易體制比許多其他國際組織能更有效地發揮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國際社會之所以重視這一多邊貿易組織的重要原因之一。
2.爭端解決機制的發展
隨著各國經濟的日益密切,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加劇,貿易摩擦也日益增多。為確保貿易能公平、公正地進行,需要一個有效的爭端解決程序和機制。從GATT的爭端解決條款到W10的爭端解決機制,多邊貿易體制的發展日趨完善和成熟。GATT第22條和第23條為產生貿易爭端的締約方提供了「雙邊磋商",和「總協定介入協商",兩種程序,以期通過心平氣和的方式解決爭端。當雙邊磋商難以達成協議時,爭端的申訴方可將爭端提請締約方全體進行處理。以後,GATT體制不斷對這兩項爭端解決條款加以修訂和補充。1950年總協定設立「工作組機制",由工作組將有關爭端的事實和解決寫成沒有約束力的報告,作為一種咨詢意見提交締約方主體c1952年總協定決定設立「專家小組程序"以迴避爭端當事方。1958年總協定通過決定提出要強化總協定理事會在協商前後的作用。1966年總協定又對爭端解決條款進行程序性機制的細分。1979年東京回合締結了《關於通知、磋商、爭端解決和監督的諒解》,對爭端解決程序作了重大發展,使GATT的爭端解決機制初具了「國際法院"的模式。然而,GATT爭端解決與程序是屬於調解和規勸性的,主要是通過「磋商"機制,利用各締約方的合作精神來最大可能地解決爭端,締約方全體或理事會的最終裁決不具有權威性和強制性。正如曾任GATT
總幹事的奧利維爾•朗所說:「締約方全體對爭端解決措施實施的監督,實際上有賴於一種道德壓力以及政治壓力。"另外,GATT爭端解決程序沒有確定的時間表,裁決容易被阻撓,致使許多案件久拖不決。為了進一步強化GATT的爭端解決機制,烏拉圭回合談判較全面、徹底地對GATT爭端解決規則和程序作了改進,並最終形成了《關於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的諒解書》(DSU)。DSU既保留了GATT歷年來的有效做法,又對原來的機製作了重大改進,其核心是精細的操作程序、明確的時間限制以及嚴格的交叉報復機制。通過這樣一個強化了的機制,WTO希望能更迅速、更有效地處理成員之間的貿易糾紛和摩擦、維護它們之間的權利與義務,督促各成員更好地履行各項協議的義務及其所作的承諾。
3.WT0統一、有效的爭端解決機制
烏拉圭回合達成的《關於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的諒解書》(DSU)由273條款和4個附錄組成,適用於《建立世貿組織協議》本身及其4個附錄中除貿易政策審議機制以外的所有協議。DSU指出,W10的爭端解決制度是保障多邊貿易體制的可靠性和可預見性的核心因素。WTO成員承諾,不應採取單邊行動以對抗其發出的違反貿易規則的事件,而應在多邊爭端解決制度下尋求救濟,並遵守其規則和裁決。WTO
總理事會可以以爭端解決機構(DSB)的名義召集會議,以處理因烏拉圭回合最後文件中的任何協議所引起的爭端。DSU對爭端解決的基本方法與程序作了極為詳細的規定。其基本程序包括:磋商;斡旋、調解與調停;專家小組;上訴審查;對爭端解決機構的正式建議或裁定的監督執行;仲裁;補償與減讓的中止以及「交叉報復',等。
(1)磋商程序
磋商是GATT一開始就已確立並長期奉行的解決成員之間貿易糾紛的首要原則。WTO的DSU對該程序最重要的改進是對磋商規定了較為詳細的時間表。一般情況下,各成員在接到磋商申請後10天內應對申請國作出答復,並在接到申請後30天內展開善意磋商,磋商是秘密進行的,並不得妨礙任何成員在任何進一步程序中的各種權利。這一程序是給予爭端各方能夠自行解決問題的一個機會。
(2)斡旋、調解與調停程序
與磋商程序不同,這一程序是爭端當事方同意而非強制選擇。它也是秘密進行的,既可以在任何時候開始,也可以在任何時候結束。WTO總幹事可以依其職權開展斡旋、調解和調停。一旦斡旋、調解和調停被終止,投訴方即可請求建立專家小組。並且,只要各方同意,在專家小組工作期間仍可繼續進行斡旋、調解和調停。
(3)專家小組程序
這是爭端解決機制的核心程序,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專家小組的建立才真正開始了多邊貿易體制爭端解決程序。專家小組一般由3位專家組成,除非爭端各方一致同意,否則爭端當事方的公民或在爭端中有實質利害關系的第三方公民都不得作為有關爭端的專家小組組員。專家小組原則上在6個月(最長不超過9個月)內提交最後報告。在專家小組提出報告以供各成員傳閱後20天至60天間除非某爭端方提出上訴或爭端解決機構一致反對採納此報告,該報告即視為通過。
(4)上訴審查程序
這是一項新增加的程序。為受理專家小組案件的上訴,DSU設立了一個7人組成的「常設上訴機構"。只有爭端當事方可就專家小組報告提出上訴。上訴審理的范圍也僅限於專家小組報告中論及的法律問題及該小組所做的法律解釋。上訴案審理期限原則上為60天一90天。上訴機構可以維護、修正、撤銷專家小組的裁決結論。上訴機構的裁決為最後裁決,當事方應無條件接受,除非爭端解決機構一致反對。這就形成了WT0獨特的兩審終審制,增強了爭端解決機構的權威性和靈活性。
(5)對爭端解決機構的正式建議或裁定的監督執行
這是DSU確立的一項具體的監督措施。在專家小組及上訴機構的報告被採納後,該報告即成為爭端解決機構的正式建議或裁定;有關成員應向爭端解決機構通報其執行這些建議或裁定的意向;如果不能馬上執行,應當確立一個合理的期限。從專家小組建立之日起到爭端解決機構確立了上訴執行期限為止,時間上不應超過15個月,最長不應超過18個月。
(6)補償與減讓的中止以及「交叉報復"
如果爭端解決機構的建議或裁定沒有在合理的時間內得到實施,申訴方可以申請授權採取補償和中止減讓或其他義務的措施,但必須遵守各項原則和嚴格的程序,一般是申訴方應首先中止相同部門的減讓或其他義務;在這種做法不奏效時,可以要求中止同一協定內其他部門的減讓和義務;如果這種行動仍不能使當事方執行裁決,則申訴方可以中止另一有關協議下的減讓或其他義務。這後兩項內容即所謂的「交叉報復",無疑將提高制裁的力度。一個案件經過全部程序直到做出首次裁決一般不應超過1年,如果上訴,則不應超過15個月,如果案件被認為是惡劣的(如涉及易腐商品),案件不應超過3個月。WT0更自動、更有效的爭端解決機制,保障了各成員的權力與義務的大體平衡,任何一方不能將其不符合WT0的做法強加於另一方。有了這個機制,許多不能通過成員方之間雙邊磋商解決的糾紛與爭端便有了一條多邊的解決出路。
4.爭端解決機制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
WT0爭端解決機制為多邊貿易體制的有效運轉提供了保障。從一定意義上說,正是這一機制才使多邊貿易體制的一整套貿易規則不再是停留在紙上的條文,而是一套能夠發揮實際效力並具有可操作性的游戲規則。對WT0每一個成員來說,爭端解決機制的作用是雙重的:它既是一種保護其權益的手段,又是督促其履行應盡義務的工具。盡管這一機制對所有WT0的成員來說都多了一種可供選擇的解決國際爭端的途徑,但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其意義似乎更大一些。
一一DSU對發展中國家差別與優惠待遇規定的進一步具體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有效地保障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自60年代,GATT爭端解決條款中開始對發展中國家作了某些特別的規定。烏拉圭回合達成的凶U則進一步使這種特別規定具體化,規定在爭端解決的各個環節都必須給予發展中國家適當照顧。如在磋商過程中,各成員應特別考慮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困難和利益。當一項爭端為一發展中國家和一發達國家成員之間的爭端時,經該發展中成員請求,專家小組中至少應有一位來自發展中成員的專家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發展中國家維護自身利益的能力。
一一DUS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多邊保護機制,對傳統的解決國際經貿糾紛的雙邊途徑是一種有效的補充。由於雙邊途徑中奉行的是實力主義,而發展中國家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貿易報復能力都處於劣勢,因此,僅憑借雙邊途徑,發展中國家是不能很好地維護自身利益的。而在多邊的爭端解決機制下,各成員方不分大小強弱都有權援引爭端解決機制謀求公正合理地解決相互間的經貿糾紛。這將極大地提高多邊貿易體制的透明度和可預測性,一定程度上減少或制約了個別國家採取單邊行動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爭端解決機制公正性的加強對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弱小國家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特別在面臨單邊主義的威脅與挑戰的時候,發展中國家可求助於這一多邊機制維護自身利益。
一一DSU在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多邊保護機制的同時,也向其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爭端解決機製作出裁決的法律依據是WTO協議及相關協定、各成員的相關義務,這就要求各成員需將本國現有的國內立法逐步向WT0各項協定靠攏,同時在制定新的法規時要以WTO有關規定為參照,從而促使.世界各國經貿政策和作法與WTO規則保持一致。為此,發展中國家必將進行一系列任務艱巨的調整與改革。但WT0爭端解決機制遠不是完美的。例如採取交叉報復作為制裁手段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是否可行,還有疑問。發展中國家受經濟貿易實力限制,其採取報復措施的能力有限,對發達國家不一定能構成威脅。年輕的WTO爭端解決機制還將經受真正的考驗。它到底能否真正有效地解決國際經貿爭端,特別是各貿易大國能否尊重並執行它的建議或裁決,人們仍將拭目以待。

Ⅱ wto爭端解決機制適用於哪些爭端

世界貿易組織解決爭端的機制:
世界貿易組織是一個法人組織,它以法人地位對所有締約國實行嚴格的法律約束,這種約束是通過兩個機制來實現的:一是較為完整的適用於所有協議的爭端解決機制;二是定期審議成員國貿易政策,以便對成員國的貿易體制和政策進行多邊監督。

爭端解決機制的運行如下。
①協商。出現爭端時,雙方須協商解決問題;30天內須進行協商,過時以後,任何一方可直接要求成立專家組;經60天協商仍無結果,可以要求成立專家組。
②調解。在爭端調解的任何階段,任何一方可以要求總幹事出面調解。
③成立專家組。專家組由政府或非政府的熟知法律、貿易、總協定事務的人員組成。專家組有嚴格的時限工作程序。專家組報告在散發後60天內通過,除非另有一致意見或上訴。
④上訴程序。新設立上訴機構由7人組成,任期4年,成員不附屬任何政府。由權威的法律、貿易、總協定事務人士擔任。上訴案審理一般不超過60天。上訴機構可維持、修正、撤銷專家組的法律裁決和結論。上訴機構的報告在散發後30天內,通過當事方必須無條件接受。
⑤仲裁。當事雙方可以協議,將爭端提交仲裁,仲裁結果為最終裁決,須通報理事會。
⑥監督裁決的執行。爭端從成立專家組到理事會通過專家組報告須在9個月內完成,遇有上訴,在12個月內完成。理事會嚴格監督裁決的執行情況。
⑦補償與中止減讓義務。遇有不執行裁決時,可對等中止減讓義務。
⑧未違法之申訴。專家組可以就不違反總協定,但造成他方利益損害之申訴做出裁決。申訴方對未違法之申訴,須負舉證責任,證明利益受損,但另一方無義務撤銷未違法之措施。
⑨對發展中國家的規定。如遇有發展中國家為當事方時,給予特別照顧,總幹事對最不發達國家為當事方時,予以調解,提供援助。
設立爭端解決機構,履行世界貿易組織總理事會和各委員會關於爭端解決的義務。
設交叉中止義務機制。若發現不執行裁決,則有關當事方可要求中止減讓其他義務。

Ⅲ 闡述WTO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基本程序及執行

1、磋商

DSU規定,爭議各方首先要通過磋商解決爭議。當一成員認為另一成員違反或不符合馬拉喀什協議(WTO規則),從而使自己遭受損害時,可要求對方進行磋商,同時應通知DSB和有關理事會或委員會。被要求磋商的成員應在接到磋商請求之日後的10天內作出答復,並應在接到請求之日後不超過30天的時間進行磋商。

2、成立專家小組

專家小組的成立申請在被提出後,最遲應在該申請被首次列入DSB議程後的會議上設立。專家小組提出裁決報告的期限一般是6個月,可以延長但無論如何不能超過9個月。

3、上訴

如果某一當事方向DSB正式通知其將進行上訴,則爭端解決進入上訴程序。上訴的范圍僅限於專家小組報告所涉及的法律問題及由該專家小組所作的法律解釋。上訴機構有60天的時間處理上訴事宜,並通過報告。該期限可以延長但無論如何不得超過90天。上訴機構的報告應在發出後30天內經DSB通過,除非經協商一致不通過。

4、執行

解決爭端機構通過專家小組或上訴機構的報告後,當事各方應予執行。在報告通過後30天內,當事方應通知DSB其履行DSB建議或裁決的意願和改正的具體措施及期限。若不能立即執行,也可以要求在一段"合理期限"內執行。如果DSB及爭端各方對合理期限都未能達成協議,則可通過仲裁確定。

合理期限一般為90天,實際操作中最長可給予15個月。如果在合理期限內,被訴方不能改正其違法做法,申訴方應在此合理期限屆滿前與被訴方開始談判,以求得雙方都能接受的補償辦法。若合理期限到期後20天內,爭議各方就補償問題達不成一致。申訴方可請求DSB授權其對被訴方進行報復或交叉報復。

5、報復

DSU制定了報復和交叉報復的程序。如果被訴方沒有在"合理期限內執行裁決,或爭端各方沒有就補償問題達成協議,投訴方可向DSB申請批准其對被訴方中止依照所適用協議應承擔的減讓或其他義務,取消給予MFN待遇,開始實施報復。

DSB應在合理期限屆滿後30天內,批准授權,除非DSB一致同意拒絕該項請求。若被訴方對申訴方的中止減讓水平(報復措施)表示反對,或認為投訴方在要求報復中未遵守有關原則和程序,則可以提請仲裁。仲裁應在合理寬限期結束前60天內完成。仲裁裁決是終局的。



(3)wto上訴機構審理期限擴展閱讀

中國加入WTO已經17年,中國企業應進一步熟悉WTO爭端的解決機制並熟練掌握WTO爭端解決機制規則,為抑制貿易戰、打贏貿易戰做好准備。具體而言,發生貿易爭端時,解決貿易爭端、平息貿易摩擦的辦法之一就是拿起世界貿易組織爭端機制這個武器,爭取以磋商方式解決爭端。

而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提高企業競爭力,從提高產品檔次,形成產品的個性化競爭優勢入手,打造產品國際品牌,這是解決貿易摩擦的根本途徑。積極實施走出去的戰略,不僅可以使東道國對進口的保護措施失去原有的威力,而且還可以打開新的市場,將發生貿易摩擦的風險降至最低。

Ⅳ wto爭端解決機構與中國法院的區別

WTO爭端解決程序大致分為如下幾個階段:磋商、專家組做出結論、上訴、實施裁決。在所有階段,各爭端國都被鼓勵進行磋商,以便庭外解決爭端。在所有階段,WTO總幹事都可出面進行斡旋、調解或幫助達成和解。

磋商

最長可達60天。在採取任何行動之前,爭端國家都必須進行磋商,以尋求自行解決彼此間分歧。若磋商失敗,他們也可以要求WTO總幹事進行調解,或以其他任何方式提供幫助。

專家組做出結論

如果磋商失敗,起訴國可以要求任命專家組。在「被告席」上的國家可以阻撓專家組的成立,但只能一次。在爭端解決機構召開第二次會議時,任命就不能再被阻撓了,除非各方協商一致反對任命專家組。

專家組人員的任命需在45天內完成,專家組需在6個月內做出結論。但由於專家組的報告只能在協商一致的情況下才能在爭端解決機構中被否決,因此其結論是很難被推翻的。專家組的報告通常應在6個月內提交爭端各方。在緊急案件中,包括那些與易腐商品有關的案例,期限縮短為3個月。

上訴

任何一方均可就專家組的裁決提出上訴。上訴必須根據法律點,如法律解釋等,而不能重新審查現有證據或審查新的證據。每一起上訴都由7名成員組成的常設上訴機構中的3名成員審理。上訴可以確認、修改或推翻專家組的法律調查結果和結論。一般情況下,上訴不應超過60天,最長絕對不能超過90天。爭端解決機構必須在30天內接受或否決上訴報告,而否決只能是協商一致才可以。

實施裁決

如果作為起訴目標的國家敗訴,它必須遵守專家組報告中或上訴機構報告中的建議,須在報告通過後30天內舉行的爭端解決機構會議上表明這樣做的意向。如果立即遵守建議證明是不切實際的,該成員將被給予一個「合理期限」來遵守建議。若在合理期限內未能遵守建議,它必須與起訴國(一個或多個)進行談判,以議定雙方都能接受的補償,如在對起訴國有特殊利益的領域削減關稅。若20天後未能議定滿意的補償,起訴方可要求爭端解決機構允許其對另一方進行有限的貿易制裁。爭端解決機構應在合理期限結束後30天內給予上述授權,除非各方協商一致反對該項請求。

原則上,制裁應對產生爭端的部門進行。如果這樣做不實際或無效,制裁可以針對同一協議管轄的不同部門進行。如果這樣做仍無效或不實際,且情況足夠嚴重,制裁可針對另一個協議管轄的領域進行。目標是要使制裁盡可能不擴大到無關的部門,同時保證制裁有效。

Ⅳ WTO的仲裁程序

WTO的爭端解決機制中的仲裁程序

任何一種條約,其中都會有爭端解決條款;任何一種組織化的法律體系,均會建立相應的爭端解決機制。世界貿易組織(WTO)亦不例外。WTO的爭端解決機制是一種滾動式的爭端解決程序。當事國之間協商解決爭端是首要的方法,協商未果,可自願選擇翰旋、調停、調解或仲裁程序。如果這些方法仍不能解決有關爭端,只要當事一方請求,有關爭端就應提交給專家組程序。專家組報告一經爭端解決機構通過,即成為該機構的建議或裁決。如果爭端當事一方對專家組報告中的法律問題及專家的法律解釋存在疑慮,則可提交上訴機構。上訴機構的報告,不論是維持專家組報告,還是修改或推翻該報告,一經爭端解決機構通過,各爭端當事國應無條件的接受。如果有關當事國未在規定的合理期限內,使有關措施符合有關協定的規定和執行爭端解決機構的建議或裁定,爭端解決機構可以授權申請國採取中止減讓或其他義務的補償措施。

WTO的爭端解決機制,集中規定於世界貿易組織章程的附件:《爭端解決規則和程序的諒解協議》(以下簡稱諒解協議)之中。諒解協議共27條,另有4個附件。諒解協議及其附件就WTO爭端解決機制的適用范圍、管理與運作一般原則、基本程序等分別做出了較為系統的規定。根據諒解協議第25條例的規定,世界貿易組織久(WTO)內的仲裁作為一種選擇性的爭端解決方式,可解決由當事方明確確定的有關問題之特定爭端。這一規定表明,世貿組織的仲裁不是爭端解決機制中的必經程序,而是一種提供當事方選擇,解決特定事項的方法。該條款還規定,訴諸仲裁應以當事方的相互協議為前提,並且這種協議應在仲裁程序開始之前及時通知到所有成員國。其他成員國不得成為仲裁程序的當事方,除非經已達成訴諸仲裁的各當事方同意。仲裁裁決對當事方具有約束力,此等裁決應通知爭端解決機構和有關理事會和委員會,以便任何成員可提出相關的問題。

Ⅵ 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是什麼

)決策 GATT與WTO爭端解決規則最重要的區別是有關決策程序的改變。在GATT框架內,重要的決定經協商一致作出。意味著如果爭端一方不願意設立專家組,或反對其成員組成、職權范圍或不接受專家組的結論,就可以不提供支持,從而阻止協商一致或取得進展。而在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中,不能阻止取得進展,如果一爭端方請求設立專家組,且有關請求已列入DSB會議的議題,那麼DSB就必須最遲在隨後的DSB會議上設立專家組。專家組報告交由DSB批准,除非提出上訴或DSB經過協商一致決定不通過該報告。在提出上訴的情況下,上訴機構報告必須由DSB通過,除非DSB經協商一致不這么做。這些規定有效消除了GATT程序中存在的阻止多邊爭端解決進程的可能性。 d)報復 爭端解決的首要目標是達成雙方同意的解決方法;如果未達成,就應撤消被認定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某一協議的措施;第三個解決辦法是使違反協議的成員對造成的損害作出賠償。在實際中,這三種選擇是GATT爭端的正常結果,但還有第四種情況是報復,即可以歧視性地針對另一成員暫停實施適用協議下的減讓或其他義務。對於被認定在爭端中犯錯誤的政府,這種選擇會迫使它接受撤消違反協議或給予補償來解決爭端。 如通過專家組認定或上訴機構報告認定,一成員違反協議,該成員被給予一定期限來執行裁決。如DSB或爭端各方未達成協議,那麼合理期限須裁決來確定,一般不超過15個月。如雙方未能就補償問題達成協議,則受損害方可以請求進行報復,此時,這項請求應該得到滿足。如果最終受到影響的國家反對,那麼這個國家可以請原專家組成員或其中獨立仲裁人進行仲裁,仲裁的決定是最終的。 e)仲裁、斡旋、調解和調停 當爭端發生時,爭端方也可以求助於仲裁,但必須接受仲裁結果。除仲裁外,另一種不使用專家組和上訴程序的辦法是請求第三方進行斡旋、調解和調停。總幹事可以在其職權范圍內提供斡旋、調解和調停。如爭端涉及的最不發達國家提出請求,總幹事要與DSB主席一起提供幫助。新的爭端解決規則重申,有可能要請總幹事在涉及發展中國家的任何爭端中進行斡旋,斡旋採用GATT在1996年制定的程序。 f)非違反起訴 GATT之中的大多數起訴是違反起訴,但在沒有違反規則時,也可以提出起訴,這就是非違反起訴。如果被起訴政府採取的行動使得起訴方的利益喪失或減損,而且起訴方有理由期望依據世界貿易組織的某個協議獲得這一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就要適用正常的爭端解決規則,作出包括補償在內的雙方滿意的調整。
希望採納

Ⅶ 世貿組織上訴機構只剩一名法官,這到底意味著什麼

世貿組織上訴機構只剩下一名法官,意味著世貿組織上訴機構將無法受理案件,這是因為世貿組織內的規定是,上訴機構要審理案件,就必須要三人或三人以上的法官才能進行裁決。



因此,世貿組織上訴機構極為重要,對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也極為重要,如果不能處理好,世貿組織可能也會因此喪失成員國的信任,甚至會導致成員國退出貿易組織。

Ⅷ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對涉外行政案件的審理期限應當如何掌握的復函

發文機關: 最高人民法院
發布日期: 2002.11.20
生效日期: 2002.11.20
時效性: 現行有效
文號: 〔2002〕行立他字第2號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粵高法〔2002〕63號有關涉外涉港澳台行政案件審理期限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一、《行政訴訟法》中有關案件審理期限的規定,並無一般行政案件與涉外(含涉港澳台,下同)行政案件的區分,涉外行政案件的審限應當適用該法有關案件審理期限的規定。
二、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中的有關規定,要求我國對與WTO規則有關的具體行政行為迅速進行司法審查。如對涉外行政案件審限不加以限制,不符合上述規定的要求。
三、我國司法審查制度應當遵循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有關國民待遇的基本原則,如對涉外行政案件沒有審限要求,不符合國民待遇的基本原則。
四、在審判實踐中,涉外行政案件的訴訟程序比一般行政案件的訴訟程序需要更多的時間,但這涉及排除不計入審限事項的時間,與涉外行政案件執行有關審限的規定並不沖突。
綜上,同意你院請示中的第二種意見,即涉外行政案件的審理期限,應當適用《行政訴訟法》及我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中有關行政案件審理期限的相關規定。

Ⅸ 關於世貿組織規則的題 很急!!!! 高手幫忙啊 !!!

自由貿易

這個寫書都可以,別說論文!!

但是自己寫的和網上的要有些差別才行!!

就這樣!好好學習吧!~朋友!

Ⅹ wto如何解決紛爭

WTO爭端解決機制
一、爭端解決機制的原則 爭端解決機制的基本原則是平等、迅速、有效、雙方接受。這個原則是經全體WTO的成員同意,如果他們認為其他成員正在違反貿易規則,受到貿易侵害的成員將使用多邊爭端解決機制,而不是採取單邊行動,這意味著所有WTO的成員將遵守議定的程序和尊重裁決,不管是受到貿易侵害的成員還是違反議定的成員。 在關貿總協定及WTO的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程序方面與法庭有一定的相似的地方,但最大的區別在於首先在引起貿易爭端的成員國之間進行磋商,並自行解決貿易爭端。因此,在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第一階段是由國家政府之間進行貿易磋商,甚至當案件已經發展到其他階段時仍然可以進行磋商和調解。
二、爭端解決機制的機構 爭端解決機制機構是由「專家組」組成的。專家組由3名(有時是5名)來自不同國家的專家組成,負責審查證據並決定誰是誰非。專家組報告提交給爭端解決機構,該機構在協商一致的情況下才能否決這一報告。每一個案件的專家組成員可以從一份常備的符合資格的候選人名單中選擇,或從其他地方選擇。他們以個人身份任職,不能接受任何政府的指示。
三、爭端解決機制的基本程序 1、磋商 這一階段最長的時間為60天。發生貿易爭端後,在採取措施之前,爭端各方面都必須進行磋商,以尋求自行解決貿易磨擦的辦法。如果雙方磋商失敗,他們也可以要求WTO總幹事進行調解。 2、專家組 如果磋商失敗,起訴方可以要求任命專家組。在貿易爭端雙方提交仲裁申請後,專家組在6個月內作出裁決。被起訴方可以對專家組的成立提出異議,但這種異議的提出只有一次機會。在爭端解決機構召開第二次會議後,對專家組的任命異議就不能再提出和阻止。除非各方協商一致,向貿易爭端解決機構提出反對意見,要求更換專家組。 專家組的報告通常應在6個月內提交爭端各方,在緊急案件中,包括那些與易腐貨物有關的案件,期限縮短3個月。 3、上訴 任何一方就專家組做出的裁決均可提出上訴,上訴必須根據有關法律的問題及與上訴有關的事由提起上訴,上訴不審理現有的證據或審查新的證據。 上訴案由常設上訴機構中的3名成員組成審理合議庭。 上訴可以確認、修改或推翻專家組的法律調查結果和結論。一般情況下,上訴不應超過60天,因特殊原因可以延長到90天。 爭端解決機構必須在30天內接受或否決上訴報告,而否決決定必須是協商一致才能做出。 4、裁決的執行 裁決以後,敗訴方應立即糾正,如果不按裁決執行,那將做出補償或者承擔對它的處罰。 在處理案件上,貿易爭端解決機構負責裁決的實施。任何未決案件都將留在爭端解決機構的日程上,直到問題得到解決。 在貿易爭端解決機制下的WTO爭端解決分為不同的階段,WTO爭端解決的特點是所有的階段、爭端各方均可以進行調解和磋商,以便「庭外」調解解決爭端。在爭端解決過程中,WTO總幹事均可以進行斡旋、調解或調停。

閱讀全文

與wto上訴機構審理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京江北新區知識產權告知書 瀏覽:251
工商局廉政談話講話稿 瀏覽:979
轉讓優思明 瀏覽:583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