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是什麼意思是指報廢年限
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是指該固定資產可使用的年限,真是到期後,也不一定報廢,若資產質量還可以的話,還是可以使用的,只不過在財務處理上不用再提折舊了。
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是用來生產產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價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計入到產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攤銷。這就是固定資產為什麼要計提折舊的原因。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Ⅱ 資產評估中的折舊與會計的折舊有什麼區別
1、折舊的實質和目的不同
評估上的折舊,實質是評估建築物的重置成本至評估基準日的價值減損,即估算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建築物價值的貶值或損失。
因此准確地說,估價上的「折舊」不是原本意義上的折舊,而是一種減價修正,其目的是通過這種減價修正求得建築物在評估基準日的現值。
會計上的折舊實質是建築物這種固定資產的原始成本在產品成本中的分攤,其目的是使該固定資產的原始取得價值,通過折舊這種價值轉移(攤銷)形式而收回。
2、折舊年限不同
建築物耐用年限一般分為自然耐用年限(物理壽命、自然壽命)和經濟耐用年限,前者是指建築物自建造完成之日起因使用、自然磨損達到不堪使用的年數。
後者是指建築物自建造完成之日起,至建築物使用收益與其使用成本相抵時點的持續時間。
3、確定折舊時對維修費用的處理方法不同
建築物因使用、自然等原因,往往會造成建築物的破損,於是就有了為保持其正常運轉和使用,充分發揮其使用效能的維護和修理;為了改進其性能、質量甚至延長其使用壽命的改良(改建、擴建)。
以經濟上是否合理為標准,對建築物的損耗分為可修復損耗和不可修復損耗兩部分。
可修復損耗是指為了對各種原因引起的建築物損耗進行修復,所投入的成本小於或等於修復後建築物價值的增加,或小於或等於所得到的收益回報。
Ⅲ 固定資產評估後折舊如何提
實物資產出資的,已經評估並由股東各方確實的評估價值入賬(股東確實的價值一般不能超過評估值的,否則驗資時注冊會計師不會同意的);折舊年限可以選擇剩餘可使用年限,按稅法要求剩餘年限不得低於總的折舊年限減已使用年限,但折舊年限是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范疇,不一定與稅法完全一致,有差異的進行納稅調整即可,因此這個問題由公司管理層作決定。
Ⅳ 評估後固定資產的入賬及計提折舊
實物資產出資抄的,已經評估並由股東各方確實的評估價值入賬(股東確實的價值一般不能超過評估值的,否則驗資時注冊會計師不會同意的);折舊年限可以選擇剩餘可使用年限,按稅法要求剩餘年限不得低於總的折舊年限減已使用年限,但折舊年限是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范疇,不一定與稅法完全一致,有差異的進行納稅調整即可,因此這個問題由公司管理層作決定。
Ⅳ 評估後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怎樣計算
按你的例子說吧:房產折舊按會計政策總的20年,因成新率95%,所以按20年乘以95%,剩餘折舊年限就是19年。
Ⅵ 評估後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如何確定
如果是新的固定資產,按照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的統一規定執行。
如果是舊的固定資產,評估報告當中應該有該固定資產的預計剩餘使用年限,就按照這個年限來計提折舊。
Ⅶ 我公司有一批評估入賬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和殘值怎麼確定
折舊年限還是按照剩餘年限繼續折舊唄,殘值也是按照固定資產原值加評估增值乘以殘值率(前期已確定的殘值率不能改變)。
Ⅷ 資產評估中加權平均折舊年限怎麼算
1、資產評估中,折舊年限(一般稱為經濟壽命年限或預計可使回用年限)用於成本答法測算成新率時使用,一般情況下,相同的資產一般採用相同的壽命年限測算成新率。
2、加權平均是數學和統計學的案例,當有多個不同權重的參照物時才可以使用。資產評估一般採用通用設備使用壽命年限表才確定待估資產的壽命年限。
綜上,資產評估中一般是沒有加權平均這就年限這個概念的。
Ⅸ 評估入帳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問題
是的。
改制時,是要以評估價值計入固定資產的。
然後,再按你的尚可使用期限進行折舊,就可以了。
Ⅹ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如何計算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專下:
(一)房屋、建屬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因此,依據上述規定,貴公司的電腦,列印機,傳真機屬於「電子設備」,最低折舊年限為3年;電腦桌屬於「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最低折舊年限為5年;金龍客車屬於「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最低折舊年限為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