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確定利息的支付期間
現實問題
余某向羅某借款5萬,雙方約定按年息5%計算利息,3年後還款。就在借款後2年,羅某經濟條件變差,遂要求余某還款,余某表示拒絕,理由是雙方的借款合同約定的還款期限為3年,羅某於是請求余某能否先還利息,也遭到了余某的拒絕,余某稱,既然合同是3年,那麼利息也就在3年借款期限屆滿時一並歸還。那麼,余某的說法是否合法呢?
律師解答
欠債還錢這是人們普遍知曉的道理,那麼,對於利息支付的時間法律究竟有著怎樣的規定呢?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對支付利息的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返還借款時一並支付;借款期間一年以上的,應當在每屆滿一年時支付,剩餘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返還借款時一並支付。
所以,本案中,羅某與余某的借款合同所約定的還款期限雖然為三年,對於本金來說,余某確實可以拒絕羅某三年未到即要求還款的要求,但是對於利息來說,余某理應支付已經過去的兩年的利息。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二百零五條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對支付利息的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借款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返還借款時一並支付;借款期間一年以上的,應當在每屆滿一年時支付,剩餘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返還借款時一並支付。
⑵ 有約定借款利息,超過借條還款日期的利息怎麼算
有約定借款利息,超過借條還款日期的利息按照約定的借款利息計算。但如果約定的利率超過借貸行為發生時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貸款基準利率四倍的,超過部分的利息,法院一般不予保護。
根據《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二十條,民間借貸可以有償,也可以無償。借貸雙方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根據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條的規定,視為不支付利息,但借款人自願給付利息的除外。
借貸雙方對借款期限內的利率有約定的,從其約定。約定的利率超過借貸行為發生時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貸款基準利率四倍的,超過部分的利息,法院一般不予保護。但借款人自願給付出借人四倍利率以上利息,且不損害國家、社會共同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法院可不予干預。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六條,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2)約定付息期限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五條,借貸雙方沒有約定利息,出借人主張支付借期內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自然人之間借貸對利息約定不明,出借人主張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間借貸的外,借貸雙方對借貸利息約定不明,出借人主張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民間借貸合同的內容,並根據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 。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七條,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載明的借款金額,一般認定為本金。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實際出借的金額認定為本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八條,借貸雙方對前期借款本息結算後將利息計入後期借款本金並重新出具債權憑證,如果前期利率沒有超過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債權憑證載明的金額可認定為後期借款本金;
超過部分的利息不能計入後期借款本金。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24%,當事人主張超過部分的利息不能計入後期借款本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按前款計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間屆滿後應當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超過最初借款本金與以最初借款本金為基數,以年利率24%計算的整個借款期間的利息之和。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支付超過部分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九條,借貸雙方對逾期利率有約定的,從其約定,但以不超過年利率24%為限。 未約定逾期利率或者約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區分不同情況處理:
(一)既未約定借期內的利率,也未約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張借款人自逾期還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資金佔用期間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二)約定了借期內的利率但未約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張借款人自逾期還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內的利率支付資金佔用期間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十條,出借人與借款人既約定了逾期利率,又約定了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出借人可以選擇主張逾期利息、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也可以一並主張,但總計超過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十一條,沒有約定利息但借款人自願支付,或者超過約定的利率自願支付利息或違約金,且沒有損害國家、集體和第三人利益,借款人又以不當得利為由要求出借人返還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借款人要求返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除外。
⑶ 未約定利息和還款期限,對於利息怎麼認定
《合同法》第62條第一款第(三)項對此有明確的規定,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專債務人可以隨時向債權人履行屬義務,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依據《合同法》211條、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於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
沒約定利息視為不支付利息,但可以隨時要求還款
⑷ 返還借款和支付借款利息的期限應該怎麼確定
《合同法》第205 條規定,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對支付利息的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61 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借款期間不滿1 年的,應當在返還借款時一並支付;借款期間1 年以上的,應當在每屆滿1 年時支付,剩餘期間不滿1 年的,應當在返還借款時一並支付。第206 條規定,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61 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第207 條規定,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第208 條規定,借款人提前償還借款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應當按照實際借款的期間計算利息。
⑸ 法律對私人借款利息和期限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六內條的規定,容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⑹ 約定到還本付息之日什麼意思
比如我向您借錢1萬元加利息150元借款期限到16年6月15日24點止,那麼這個時間段就是我們約定的還本付息的期限。我要付給您本金1萬利息150元一共1萬零150元!
⑺ 約定利息未約定還款期限按哪類銀行貸款利率計算利息呢
約定利息未約定還款期限按約定利息給付。
現行貸款理論上都是約定利率,即貸出者根據貸入者的信用情況、貸款用途等情況,在國家法律范圍內,雙方商定利率水平。
⑻ 約定了兩種不同的利息如何界定
、定遲延履行利息計算?:
()、定遲延履行利息基數確定
《民事訴訟》第253條規定執行律文書指定給付金錢義務債務數額律文書指定具體確定給付金錢義務數額遲延履行利息基數遲延履行利息基數包括哪些內容實務案情況同表現各同金錢給付義務判決、裁定例數情況面四項內容:給付本金、違約金、給付利息、訴訟費(鑒定費)等本金納入遲延履行利息基數般產異議面違約金、給付利息、訴訟費?等否應該納入遲延履行利息基數加析[1]
1.違約金
違約金指按照事約定或者律直接規定事違約應向另支付金錢違約金標物金錢金錢給付關系依雙約定產違約情況違約金額律規定范圍內院支持權利主張判決或裁定列明違約金債務給付義務主張違約金計入計算遲延履行利息基數觀點認:違約金具懲罰性質[2]計入計算遲延履行利息基數屬重復制裁其實種理解混淆違約金與遲延履行利息概念責任形式混淆公權力與私權力界限違約金確定基於雙事私權利約定、雙真實意思表示違反約定訴訟公權力認確定;遲延履行利息訴訟執行環節強制性規定公權力履行定義務債務懲戒兩者存同律關系同環節前者私權利主導雙自由約定;者進入強制執行公權力主導兩者存重復問題
2.利息與原告墊付訴訟費等
筆者認責令執行支付遲延履行利息保障性執行措施[3]種民事執行機關執行遲延履行義務行除依強制其履行義務外追究其遲延履行責任種式種其履行或及履行律文書確定義務行公制裁行種制裁行針執行遲延履行行保護申請執行合權益家律秩序尊嚴計算遲延履行利息期間看效律文書確定履行期間屆滿起計算利息、原告墊付訴訟費、鑒定費等費用都已經院判決確定由告給付原告事實形告原告新債務該債務與原債務應具同等律位顯立原意探究基於執行遲延履行利息懲罰性始計算遲延履行利息始確定全部債務都應該算入遲延履行債務基數范疇說僅包括本金判決確定利息及原告墊付訴訟費、鑒定費等都應包括內應該遲延履行前利息計入遲延履行債務觀點實際忽視適用遲延履行利息家懲罰性特徵其作般民間借貸理解結於直接由執行負擔訴訟費、鑒定費則並非債務債權債務申請並沒遭利益(主要指孳息)損失筆者認應計入基數單獨計算即
(二)、定遲延履行利息期間確定
關於遲延利息期間起算點《關於適用〈華民共民事訴訟〉若干問題意見》(簡稱《民訴意見》)第293條已經做明確規定:執行遲延履行遲延履行期間利息或遲延履行金自判決、裁定其律文書指定履行期間屆滿起計算規定實踐主要問題於經二審或再審案件何確定起始實務界主流觀點認:論改變審維持原判二審效判決律才終確定事間權利義務關系案件效裁判二審裁判應二審裁判指定履行期間屆滿起起算點若該案二審進入再審程序則應兩種情形於再審維持原判再審原審裁判效力並實際影響遲延履行期間起算點仍原審裁判指定履行期間屆滿;於再審改判或發重審案件則應新裁判文書指定履行期間屆滿起算 [4]筆者認述觀點茲贊同
強制執行遲延利息期間截止實際履行間點般沒爭議實踐問題於實際履行何認定
筆者認應案款實際位(執行或第三已給付)標准情況討論筆者案款實際位標准執行程院採取各種強制措施及由引起拍賣、變賣等程序歸根結底都債務自身引起其應自行產負責故期間截止至案款位[5]
筆者認主要情況:
1.執行直接給付金錢結案截止執行交付金錢
2.院足額扣劃結案足額扣劃執行存款截止;本扣劃未足額終足額扣劃(包括利息)截止
3.拍賣、變賣交結案拍賣、變賣款交付截止通院賬戶轉交申請該款達院賬戶截止
4.拍賣流拍申請同意物抵債結案情況物抵債雙結算(物抵債裁定送達)截止
另外必須提於拍賣、變賣、物抵債等情況容易現執行期限合理延執行利例基於執行官辦理案件間安排、評估拍賣機構拖延辦理、申請故意拖延表態等素客觀越晚進行拍賣或物抵債結算申請越利(案款實際位間延)種情況筆者建議各環節制定細致行規范制度規制整執行案件辦理流程;二執行證據證明情節院減輕或免除其遲延履行利息給付義務[6]
1.申請故意拖延或拒絕受領案款;
2.執行能力范圍內積極主履行給付義務申請認;
3.刑事附帶民事糾紛執行確履行能力;
4.其減輕或免除情形
(三)、定遲延履行利息計算標准確定
關於問題期存同觀點解決實踐爭議2009 5月18發《高民院關於執行工作何計算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等問題批復》(簡稱《批復》)原律規定按銀行同期貸款高利率計付改變按照民銀行規定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改變解決兩問題即:銀行確定民銀行;高利率確定基準利率同期利率問題沒做具體細致規定筆者認同期兩內容:
同期限理解同檔銀行貸款利率隨限短所同半期、至三期或更期限貸款利率呈逐步遞增狀態間越利率越高確定利率首先應確定遲延履行期限短即指定履行期間屆滿起計算直執行實際履行止段間適用相同期限銀行貸款利率檔其期限應關系遲延履行期限足6月按照6月期貸款利率計算;超6月足1按照1期貸款利率計算依類推[7]
二同期即指定期間屆滿適用民銀行同期同檔貸款基準利率准[8]筆者認同期指律文書指定履行期間屆滿起期間內與民銀行規定同期貸款基準利率同期利率同期利率間隨民銀行規定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調整變化計算段計算理解完全於民銀行關於利息調整習慣計算式適公權力遵所謂同期民銀行調整利率同期按民銀行同期利率調整變化變化浮同期能做其解釋商業銀行計算利息式沒律或司解釋做規定前必執行案件適用商業銀行定期計算利息式按每6月結算債務判決院支持民銀行發布規章依《立》理解院判決或執行僅參照象要規則列入民事執行實踐產其異議需律或司解釋進步明確
(四)、定遲延履行利息具體計算
1.性給付計算
僅舉比較復雜例:性清償間間隔跨央銀行貸款利率調整期2或:
設20124月1達判決履行金額5萬元履行期間10工作判決效5月1申請強制執行20126月19履行5萬元20123月18央行調整6月內利率 5.67%20125月19央行調整6月內利率 5.85%4月105月19計395月19 至6月19計30執行款應 51 101.75元
Z = 50 000 + 50 000×2×( 5.67/360/100×39 + 5.85/360/100×30)=51 101.75元
2.給付計算
清償問題《高民院關於執行工作何計算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等問題批復》釋[2009]6號(簡稱《批復》)明確並原則即執行款足償付全部債務及利息兩部同按比例清償依批復具體計算知:
本償總金額=償本金部+償本金部×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2×遲延履行期間推:
償本金部=本償總金額/(1+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2×遲延履行期間)
清償要計算先部款按比例本金與利息各自額度計算款本金數推導款金額其段部款利息部款本身要支付利息用整體計算再加減重復計算
設200710月1達判決履行金額21萬元履行期間10工作判決效11月1申請強制執行200711月11履行5萬元200811月11履行5萬元200910月1要付少執行款能結清?
第200711月1履行5萬元6月內20079月15央行調整利率 6.48%部償額=本金+本金×同期貸款基準利率×2×遲延履行期間
50 000 = X1+X1×30×2×6.48/100/360
X1 = 50 000 /(1 + 0.0108) = 49 465.77元
第二200811月1履行5萬1期利息 跨5利率調整期:
50 000 = X2 + X2×( 70×2×7.47% + 265×2×7.56 %+ 23× 2 ×7.29% + 21×2×7.02% + 11×2×6.75%)/365
X2 = 50 000/(1 + 0.170949) = 42 700.4元
第三200910月1清期限1至三期利息,經 7利率調整期:
X3 = 117 833.83 + 117833.83( 70×2×7.47% + 265×2 ×7.56 %+ 23×2×7.29% + 21×2×7.02 %+ 27×2×6.75% + 26×2×5.65% + 278×2×5.4%)/365= 157 104.37元
即200910月1要支付157 104.37元才能結清執行完畢
二、定遲延履行利息與約定遲延履行利息並存遲延履行利息計算
本文處約定遲延履行利息指事利息約定並且效律文書明確加認定情況典型即判詞載明諸:至本息付清止、利隨本清、按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4倍計算?等情況遲延履行利息基數確定、期間確定、具體計算與單純定遲延履行利息並同本文再贅述?二者差異主要體現遲延履行期間利息計算標准同
定遲延履行利息與約定遲延履行利息關系標准實務界意見六種:
第種意見:二者存於同間階段約定遲延履行利息截止與定遲延履行利息起算縫連接二者能共存屬於線性前關系主要理由:間性概念要遵循間本身自屬性間完整鏈條斷司解釋明確規定強制執行間律文書指定履行期間屆滿前律文書指定履行期間屆滿約定利息計算律文書指定履行期間屆滿[9]種計算式符合高院批復完全忽視民事案件事雙約定效力公權力擴化嫌疑特別雙倍銀行貸款利率低於雙約定利率損害債權利益
第二種意見[10]:採取高低原則雙約定利率高於銀行貸款利率雙倍適用事約定利率;低於銀行貸款利率雙倍則適用雙倍銀行貸款利率種意見缺點能排除民訴二百五十三條適用且官職權主義趨勢
第三種意見:與第二種意見應主張問題採取事主義即依據事執行申請決定事申請執行銀行雙倍利率計算標准銀行雙倍利率;事申請執行約定利率計算標准約定利率;事沒明確依定(銀行雙倍利率)標准計算筆者認觀點充考慮事民事案件處權體現自願原則完全依事申請情況定免忽視遲延履行利息制度定性、懲罰性
綜合第二、第三種意見考慮自願公平原則筆者認若採取事申請與職權主義相結合原則:事約定利率要高於雙倍銀行利率則按照執行依據確定利率計算;事約定利率低於雙倍銀行利率則申請選擇按銀行雙倍利率計算或按約定利率計算種式面維護事處權另面體現著定遲延履行利息懲罰性筆者認更合理兩種意見均存問題:《民事訴訟》第二百五十三條明確規定執行未按效律文書確定期間履行義務即應加倍支付遲延期間債務利息並亦權利權要求等且該權利義務義務履行狀態延續至指定期限屆滿即自產應取決於權利申請執行否提明確請求[11]基於述原實務界更傾向於兩類遲延履行利息同計算根據計算標准同幾種同意見:
第四種意見:經判決確認約定利率系雙真實意思表示執行遲延履行應按照雙倍於該利率計算遲延履行利息
第五種意見:兩類利息同計算事約定利率高於銀行同類利率四倍同按銀行利率雙倍計算遲延履行利息
筆者認述第四、第五種意見均妥處兩種意見缺點均於適加重執行負擔(第四種意見高能依據8倍銀行利率計算即約45%-50%利率;第五種意見高能依據6倍銀行利率計算即約35%-40%利率)與公平原則悖且第四種意見明顯與高民院《批復》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適用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規定相沖突考慮2009《批復》銀行貸款高利率改民銀行貸款基準利率雖立意圖沒改變何能按照效裁判決確定債務利率雙倍計算能按照銀行貸款高利率雙倍計算能按照基準利率雙倍計算司解釋並沒公說理依筆者推測原約二: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應體現定性標准明確、統能任由事約定能各案;二應兼顧各事利益平衡既要符合立原意要防止數額高[12]?
種情況《民訴》253條加修改意見漸起----第六種意見認:雙約定利息應尊重應民訴253條進行修改變更雙倍銀行貸款基準利率單倍即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既包含雙事約定利率計算利息包含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計算利息既體現雙事意志尊重堅持遲延履行利息制度定性、懲罰性同兼顧公平筆者認述觀點茲贊同
首先述修改意見堅持合同自治原則合同約定利息條款應使用債務履行完畢止判決效止事約定計付利息遲延履行期間按照民銀行規定同期同檔貸款基準利率支付遲延履行利息計付其債務利息屬於民間借貸事約定按4倍基準利率計息則除另行計付1倍基準利率遲延履行利息(定遲延履行利息)外需按照合同約定支付4倍基準利率債務利息共5倍(25%-30%利率)
其述修改意見堅持遲延履行利息懲罰性懲罰性遲延履行利息制度基本屬性失屬性其存失意義我律司解釋本缺少增加執行賴債本規定罰款遲延履行利息制度僅兩項經濟制裁目前實務界要實際棄用要用起面目全非[13]由於少債務拖欠久約定利率相較高由於現行借貸利率允許達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4倍今效律文書確定利率超銀行基準利率雙倍情況發必須堅持遲延履行利息制度制裁遲延履行立本意確保遲延履行期間債務承擔利息任何候都高於雙約定或者效律文書確定利息
再述修改意見堅持遲延履行利息定性遲延履行利息屬於律遲延履行債務專門規定懲罰措施應標准明確、統值關注由高民院執行局起草《強制執行草案(第六稿)》第46條建議:執行債務未按效律文書確定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遲延履行金數額由執行官效律文書確定履行期間屆滿止債務數額萬二至萬五范圍內確定具體標准由高民院規定事執行院定范圍內酌定利率標准提異議筆者認同期基準利率包含隨經濟形勢變化能每萬幾則具備優勢
三、問題
筆者文闡述自關於遲延履行利息計算幾點看現問題望與家探討:並原則約定利率計算遲延履行利息情況何適用
文已述高民院《批復》明確並原則即執行款足償付全部債務及利息兩部同按比例清償依照批復精神推約定利率計算遲延履行利息情況同應適用並原則批復具體計算:
本償總金額=償本金部+償本金部×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2×遲延履行期間即該批復定遲延履行利息計算基礎約定遲延履行利率計算利息嚴格依照《批復》計算本金與利息比例利息部計算加調整應考慮問題筆者認應計算修改:本償總金額=償本金部+償本金部×(約定利率+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2)×遲延履行期間宜
⑼ 民間借貸約定還款期限,和期限內的付息方法拒不履行承諾是否可以起訴
民間借貸關系,借方不按約定還款付息屬於違約行為,只要雙方約定的利息在法律規定范圍,債權人可向法院起訴。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法院會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