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果需要到法院起訴告別人,應該走什麼程序自己需要請律師嗎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具體訴訟程序如下:
一、 起訴:
起訴應遞交的材料:
1、原告除向人民法院遞交訴狀正本外,還應按被告及第三人的人數提供訴狀副本:
2、訴狀附有與原告的訴訟請求及其主張相關的證據原件或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證據復製件;
3、原、被告訴訟主體資格證明。原告或被告是法人的,還需遞交最近一次的工商年檢證明材料。
起訴狀應包括: 1、當事人一方是公民,應記明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郵編和聯系電話;當事人一方是法人,應記明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姓名、職務、郵編和聯系電話; 2、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和理由; 3、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4、當事人的住所地與實際居住地不一致的,應當分別寫明。
二、 受理:符合法定條件的,7日內予以立案。不符合法定條件的,7日內裁定不予受理。
立案:經審查認為起訴符合受理條件的,應填寫立案審批表,由負責審查起訴的審判人員決定立案,立案時需要提交訴狀、當事人的身份證復印件(法人提供營業執照和機構代碼證復印件),證明案件事實的必要的證據材料並交納訴訟費用。若案件需要做財產保全,可立案時一並提交財產保全申請書,擔保申請書,並交納保全費。
三、 庭前證據交換:對於案情比較復雜,證據可能比較多的案件,法官可能會安排開庭前的證據交換,但對於案情比較簡單的案件,則可能不安排庭前證據交換。
1、證據必須註明證據的來源,證人的姓名和住址;書證應提交原件,物證應當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製品、照片、副本、節錄本,但需經法院與原件核對無異議後加以註明;提交外文書證,必須附有中文譯本;提交視聽資料必須真實。
2、當事人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
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出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
3、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十七條的規定,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應當提交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被調查人的姓名或者單位名稱、住所地等基本情況、所要調查收集的證據的內容、需要由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的原因及其要證明的事實。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不得遲於舉證期限屆滿前七日。
4、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十日前提出,並經人民法院許可。
5、經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組織當事人在開庭審理前交換證據。
交換證據的時間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人民法院組織當事人交換證據的,交換證據之日舉證期限屆滿。當事人申請延期舉證並經人民法院准許的,證據交換日相應順延。
6、當事人在一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一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
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屆滿後提供的證據不屬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一條規定的「新的證據」的范圍的,人民法院不予採納。
四、審理前的准備:
(1)在5日內送達起訴狀副本給被告,被告15日內提出答辯,5日內將答辯狀副本送達原告。答辯狀的內容,必須針對起訴狀提出的事實和理由及證據展開,抓住關鍵進行答辯和反駁,並提交有關的證據。
(2)告知原被告的訴訟權利和合議庭的組成人員
(3)審閱訴訟材料,調查收集必要的證據。(人民法院自行收集證據的范圍)
人民法院收到訴狀和有關證據,應當進行登記,並向原告或者自訴人出具收據。收據中應當註明證據名稱、原件或復製件、收到時間、份數和頁數,復製件必須與原件核對無異後,由負責審查起訴的審判人員簽名或者蓋章,原告、自訴人也應當簽名或蓋章,收據歸入卷宗。對於不予立案或者原告、自訴人在立案前撤回起訴的,應當將起訴材料退還,並由當事人簽收。
(4)當事人的追加。
五、開庭審理:
1、時間:答辯期屆滿並做好必要的准備工作後進行。
2、程序:開庭3日前用傳票通知當事人,用通知書通知其他訴訟參與人。
3 確定開庭日期:開庭前3日發布公告,公告當事人的姓名、案由以及開庭的時間、地點。
開庭審理:
(1)准備開庭:
書記員查明當事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
書記員宣布法庭紀律。
審判長核對當事人。
宣布案由以及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
口頭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和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2)法庭調查:
當事人可以提出新的證據;可以要求法院重新調查證據、鑒定或勘驗,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當事人陳述:原告、被告、第三人、訴訟代理人的順序進行。
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歸納本案爭議的焦點和法庭調查的重點,並徵求當事人的意見。
證人出庭作證(證人如果不能出庭,經法庭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語言,由法庭宣讀;受訴法院委託外地法院代為詢問證人的筆錄應當在法庭上宣讀)。
經審判長許可,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有權向證人發問,證人應當如實作答。
當庭出示物證、書證和視聽資料當庭宣讀鑒定結論鑒定人向法庭宣讀鑒定的方法和經過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鑒定人發問。
法庭審判人員或者勘驗人員當庭宣布勘驗筆錄,拍攝的照片或繪制的圖表,應向當事人出示,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勘驗人發問。
法庭調查結束前,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應當就法庭調查認定的事實和當事人爭議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分別尋問當事人、第三人、訴訟代理人是否還有意作最後陳述。
不能當庭認證的證據,可以休庭合議後再予以認定。
合議之後認為需要繼續舉證或者進行鑒定、勘驗工作的,可以在下次開庭質證後認定;如果認為此次法庭調查,未能查清案件有關情況,法庭可以決定第二次開庭。
法庭決定再次開庭的,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對本次開庭情況進行小結,指出庭審已經確認的證據,並指明下次開庭調查的重點。如果認為案件事實已經查清,必要的證據已經齊備,即可宣布終結法庭調查,進入法庭辯論階段。
(3)法庭辯論
雙方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進行辯論。
審判長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順序徵求各方最後意見。
(4)評議:
法庭辯論結束後,審判長宣布休庭。
進入評議時進行評議,實行少數服從數的原則。
評議的情況應當如實製作筆錄。評議筆錄不準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查閱、復制。
評議畢,審判長宣布繼續開庭當庭公開宣布判決結果,10日內向當事人發送判決書;或定期宣判,在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要告知當事人的上訴權利、上訴期限、上訴法院。
是否聘請律師要視案件的具體情況不同來決定,如果案情簡單,可以不委託律師。
❷ 法院的舉證書一下,還可以找律師嗎
法院給你的是舉證期限通知書,在此期間需要向法院繳納證據,記住交復印件,開庭帶上原件。可以找律師的。
❸ 舉證期間是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至開庭審理以前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三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後果。
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
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於三十日,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
第三十四條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
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第三十五條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或者民事行為的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規定第三十四條規定的限制,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
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第三十六條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適當延長舉證期限。當事人在延長的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仍有困難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請,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❹ 過了舉證期限才提出新的訴訟請求,法院最後不予支持,怎樣才能讓法院予以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呢
如果是普通程序律師沒有把證據寄出,肯定要負責的。
現在補救的辦法就是在二審時再交交看。
如果二審也不收的話,只有重新起訴了。
❺ 律師法院申請調查令需用幾天時間
目前,律師調查令制度沒有統一的法律規定,調查令是地方法院在民事審判實踐中,為幫助當事人克服採集證據能力的不足、擴展當事人採集證據的手段而進行的探索,所以各地法院推行的調查令制度在運行程序內容設置上不盡相同,特別是對律師調查令的適用范圍、申請條件、使用規范和要求等,更是做法不一,可能出現跨區域執行調查令發生沖突和障礙,文書格式不統一難以被社會認可,或者調查令調查內容不明確等導致調查不成功等情況。
如果你需要領取《律師調查令申請書(模板)》,點擊下方鏈接,關注「熊貓法律星球」公眾號,後台發送「調查令」,就可以領取哦!
律師調查令實務指引
mp.weixin.qq.com
圖標
接下來我們就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律師調查令的實施辦法(試行)》為例對律師調查令制度進行全方位的介紹,包括律師調查令的適用階段及范圍、操作流程、證據採集方法。
一、律師調查令的適用階段及范圍
1、律師調查令的試用階段
當律師無法自行採集與待證事實有關聯性且能證明案件基本事實的證據時,代理律師可以向已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申請律師調查令。
律師調查令可以在審理階段以及執行階段申請,在審理階段申請的,應當在案件受理後舉證期限屆滿前向法院提出。提請各位注意,在審理階段申請的律師調查令僅限一審普通程序。
而在執行階段申請律師調查令的,應當在執行終結前向法院提出。
2、律師調查令的適用范圍
主要包括國家有關部門保存、代理律師無權查閱調取的銀行賬戶、登記資料、檔案材料等書證、電子證據以及視聽資料,但不包括證人證言。在執行階段申請調查的證據限於被執行人履行本案義務所需財產狀況的證據。
以「調查令」為關鍵字對廣東省的訴訟案件進行搜索,發現代理律師向法院申請調取的證據一般為銀行流水、房地產登記信息、婚姻狀況及登記信息、支付寶賬戶注冊信息及賬戶明細和微信賬戶信息及賬戶明細等。
3、法院是否簽發的考慮因素
而法院是否同意簽發調查令的考慮因素主要有兩個:
第一是需要調取的證據是否對案件實體處理有重大影響;
第二是代理律師是否在規定的期限內申請(即是否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申請)。
我們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案件顯示,代理律師在二審審理過程中向法院申請調查令,法院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均以超過申請調查令的期限為由,不予簽發律師調查令;但也有例外的情況,就是法院認為需要調取的證據對案件實體處理確實有重大影響,這時候,法院也會簽發調查令。
以「調查令」為關鍵字對廣東省的執行案件進行搜索,發現代理律師在執行階段一般會向法院申請調取被執行人住所地的房地產登記信息、車輛登記信息、股票登記信息、社保賬戶等。
二、律師調查令的操作流程
1、律師提交申請
首先是提交申請,代理律師申請律師調查令時應當提供:申請書;授權委託書;所函以及執業證書。
申請書需要寫明申請調查證據的名稱、種類、與待證事實的關系、證明目的、無法獲得證據的原因、接受調查人及證據線索,並由律師簽字或者蓋章。
申請調查的事項應當詳細列明,而不能僅載明「案件相關資料」(以申請調查支付寶信息為例,在申請調查的事項中應列明:
(1)支付寶賬戶注冊信息:賬戶開戶信息、余額信息(2)支付寶賬戶明細:支付寶賬戶資金流水)。
*這里也跟各位講一下向支付寶(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調取證據的注意事項,若調查令上有兩位律師,則可以一名律師前往調查證據,但需要將另一名律師的律師證原件也一並帶上。
另外,若向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調取微信錢包信息的,則需要提供法院地址,騰訊的法務部工作人員會直接將調查結果寄給法院。
2、合議庭進行審查
提交申請後,由合議庭對申請資格、申請理由、申請是否在規定期限內、申請調查證據的范圍及與案件的關聯性等進行審查,由審判長負責簽發律師調查令。
法院會在申請後七天內決定是否簽發律師調查令,如果決定不簽發的,會告知申請人,而不予簽發的情形有:
(1)涉及國家秘密的;
(2)涉及個人隱私的;
(3)涉及商業秘密的;
(4)申請直接向對方當事人調查的;
(5)證據不為接受調查單位或個人所佔有、保管、控制的;
(6)其他不宜由代理律師持律師調查令調查收集的情形。
3、律師調查取證
律師在收到法院簽發的調查令後,應當在有效期內前往接受調查的單位進行調查取證,有效期由法院根據調查證據的難易程度確定,最長不會超過十五天。
調查取證後,代理律師應在五日內將調查收集的全部證據及回執提交給法院。關於有效期及提交證據時間的規定,各地法院出台的指導性文件會有區別,有的法院有效期可多達一個月,提交證據的時間也會有所延長,所以各位在拿到調查令後要留意法院給出的期限,避免出現逾期提交證據的情況。
❻ 在法院通知舉證期限里未提交證據 是不懂的原因
提起審判監督程序,即再審
❼ 申請證人出庭,要在舉證期限內提出申請嗎
是的
《民訴法解釋》第一百一十七條規定,「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應內當在舉證容期限屆滿前提出。符合本解釋第九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職權通知證人出庭作證。未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不得出庭作證,但雙方當事人同意並經人民法院准許的除外。」按照該規定,證人出庭作證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當事人為說明和印證己方主張,向法庭提出申請要求證人出庭作證。這種情況下,當事人應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請書和證人名單,由人民法院審查後作出是否批准證人出庭的決定。二是當人民法院認為因審理案件需要查明證據的,依職權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❽ 為什麼原告多次到法院要傳票不給,開庭前1天通知符合法律規定嗎
開庭傳票是法院根據案件的排期、尤其是被告是否收到至少是訴狀、案件受理通知等法律文書的情況確定的,不是原告催的問題。如果不能依法送達到被告,給你傳票還是不能開庭。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一般應在舉證期限屆滿錢提出,而不是坐等法院通知開庭。你自己不及早提交,是你自己的問題。民事案件開庭法院應在開庭3日前通知當事人。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九十四條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包括:
(一)證據由國家有關部門保存,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無權查閱調取的;
(二)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
(三)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證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可以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
❾ 在訴訟中過了舉證期限在舉證會有什麼法律後果
1、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在審理民事訴訟案件中,人民法院必須適用舉證期限的規版定。舉證期限由當事人權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於30日,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
2、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當申請延長舉證期限;當事人在延長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仍有困難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請,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3、舉證期限的效力
確定的舉證期限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遵守,否則將承擔不利的後果。重要的法律效率有:
(1)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2)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但有例外,即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
(3)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出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❿ 被告在舉證期內舉證的,法院應該多長時間內通知原告怎麼通知
1、被告在舉證期限內舉證的,法院應當予以接收,並簽發證據收據,不需要通知對方當事人。其後,在法院指定的證據交換日期,由雙方當事人對證據進行交換並相互提出交換意見。未指定證據交換日期的,被告所舉證據在開庭審理進由雙方當事人進行質證。
2、法院出具的證據收據上有具體的收到時間,可以印證被告是否在舉證期限內舉證。
《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六條 人民法院收到當事人提交的證據材料,應當出具收據,寫明證據名稱、頁數、份數、原件或者復印件以及收到時間等,並由經辦人員簽名或者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