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繳納養老保險,到退休年齡年限不夠,申請延遲退休年齡的申請怎麼寫
個人認為,無需特別申請,你繼續繳納養老保險直到繳費年限夠15年就可以了。另外你可到當地社保局咨詢一下,是否可以一次性補繳夠15年後辦理退休手續。有的地方是可以的,但各地規定不盡一致。
Ⅱ 延遲退休年限何時執行及年限表
人社部的草案預計2016年12月開始公開徵求意見。
屆時請大家積極發表意見。2017年修改、發布,2022年之後實施。
反對一步到位、反對一刀切。
建議1:
2022年起,原來50歲退休的每4年提高一歲,原來55歲退休的每8年提高一歲。
2022年 原50歲 原55歲
2026年 51歲
2030年 52歲 56歲
2034年 53歲
2038年 54歲 57歲
2042年 55歲
2046年 56歲 58歲
2050年 57歲
2054年 58歲 59歲
2058年 59歲
2062年 60歲 60歲
到2062年統一60歲退休,再根據國家財力和社保基金積累決定是否調整退休年齡。
建議2:建立靈活(或稱彈性)退休制度。參考:希臘:交滿30年的養老保險可自願退休。日本:社保交滿25年即可退休。
《深圳事業單位職工管理條例》規定:男滿55歲女滿45歲工作滿20年可申請退休,建議推廣到全國、全民。
建議3:建立提前退休制度、建立鼓勵繳費制度。繳費15年以上的部分,每繳費5年可提前1年退休,最多不超過5年。
如繳費20年的,可比法定年齡早1年退休。繳費35年的,可比法定年齡早4年退休。
建議4:給公民選擇權。比如繳費25年以上的,可以比法定年齡早退休,但要自願少領。比如早退一年少領2%等等。
建議5:把五花八門的養老保險種類(公務員、事業單位、企業職工、城鎮居民、農村居民、軍人養老保險等等)統一為「公民養老保險」,
只要是公民,待遇用相同的方法計算,但有保底和封頂,比如,最低待遇不可以低於500元(現在70元的農民,也提到這個數),最高不可以高於5000元(國家主席退休,也不可以高於這個數)。
Ⅲ 延遲退休年齡從哪一年開始
據相關報告建議,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同時達到65歲。據相關報告建議,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同時達到65歲。據相關報告建議,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同時達到65歲。
Ⅳ 延遲退休年齡哪年開始的
針對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的趨勢,適時研究出台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等應對措施。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一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到2045年同時達到65歲。以55歲退休為標准,假定每年延長退休時間為6個月,自方案實施起,逐年累計遞增,直到達到新擬定的退休年齡。假如每年延長退休時間2個月,1986年出生的小夥伴退休年齡將為58.3歲,到達新的法定退休年齡前,漸進式的延遲退休將波及90後。按照現有預測,法定退休年齡有可能是65歲。現行退休年齡是為,男性60周歲,女性50周歲。
Ⅳ 延遲退休年齡什麼時候開始執行
截止到2021年1月,還沒有開始實施。
我國現在只是在提倡退休延遲而已,只是說有這個議案的,目前正在處於協商過程中的,沒有官方消息說,這樣議案已經通過了。
因此退休延遲還沒有開始實施的,現在還是規定: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可以辦理退休;有其他特殊情形的,還可以辦理提前退休的。
(5)延長退休年限擴展閱讀
日本沒有法定退休年限,2018年通過的新法令規定:勞動者可以在60到70歲之間自選退休年齡,但是選擇65歲以上年齡,退休金有適當的提高;但是日本的退休金是從一工作起就開始部分發放的,也就是說,不像中國那樣扣除養老金,所以延遲退休對退休後的生活有利。
德國1989年將退休年齡提高到64歲,現提高到65歲;
丹麥把男女退休年齡提高到67歲;
美國計劃將正式退休年齡從現65歲提高到67、68或70歲;
英國已將退休年齡從60歲提高到65歲;
烏拉圭的男性勞動者的退休年齡從55歲提高到60歲;
利比亞的男性勞動者退休年齡從60歲提高到65歲。
Ⅵ 幾幾年開始延長退休年齡
到今天為止,並沒有推遲退休年齡的政策出台。
不過推遲退休年齡看來是不可避免的,但這問題牽涉面太廣,並被大多數人反對,如果一下子就強行實施延遲退休年齡,會影響社會穩定;個人認為,有關方面對此會非常謹慎的,具體的配套政策也還在研究之中,什麼時候實施,要視國際國內形勢而定。就目前而言,現行的退休政策還在繼續執行。
現行政策是:企業女工人50周歲、女幹部和以個體身份參保的女性55周歲、男性一律60周歲辦理退休手續。
Ⅶ 國家為什麼要延遲退休年齡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指出,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主要是基於4個方面的考慮,即人均預期壽命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受教育年限增加、勞動力結構變化。
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由新中國成立初的40歲左右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其中與退休年齡直接相關的城鎮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已超過80歲。與之相對照的是,我國職工法定退休年齡1951年確定後,70年沒有調整。因此,有必要根據人均預期壽命的提高對退休年齡制度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兩者能夠科學匹配。
2019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已達到18.1%,預計「十四五」時期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的背景下,如果退休年齡不作調整,意味著工作的人越來越少,退休的人越來越多,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7)延長退休年限擴展閱讀:
不同群體繼續保持退休年齡差異,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需協同推進
退休年齡問題涉及經濟社會方方面面,因此,延遲退休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與之相關的配套和保障政策措施非常多,需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
一方面,過去一些與退休年齡相關的政策,要隨著延遲退休進行相應調整;另一方面,延遲退休改革也會帶來一些新的機遇、問題和挑戰,需要有相應的配套措施及時跟進。
例如,如何通過更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就業幫扶等措施促進大齡勞動者就業創業;如何更大力度地對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特別是靈活就業人員給予社保補貼,幫助其再就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