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稅網上申報證書 期限到期怎麼辦 怎麼去稅務局辦理 急切
需要帶以下材料:
1、攜帶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2、稅務登記證復印件(加蓋單位公章)和U盤(USBKEY數字證書),到當地辦稅大廳窗口重新繳費開通就可以了。
CA證書的有效期是一年,申請之日為起始日期,一年後為終止日期,數字證書到期前60天會提示更新,到期未更新的證書將不能再登錄網上申報系統。
用戶應該在證書到期前在數字證書服務網點辦理證書更新業務,更新需攜帶材料:單位公章、數字證書更新費190元、《組織機構代碼證》、《社會保險登記證》,《營業執照(副本)》三者任意一個原件、USBKEY數字證書。
(1)委託代征協議書有效期擴展閱讀
數字證書的應用有以下:
1、安全電子郵件
電子郵件中使用數字證書可以建構安全電子郵件證書,主要用戶加密電子郵件的傳輸,保護電子郵件在傳輸和接收過程中的安全。安全電子郵件證書主要有證書持有者的CA機構的簽名、電子郵件地址和公開密鑰這些信息。
2、安全終端保護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的發展也越來越快,在人們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用戶終端和數據的安全問題也日益受到重視。為了避免終端數據信息的損壞或者是泄露,數字證書作為一種加密技術,可以用於終端的保護。
3、代碼簽名保護
網路信息推廣對很多用戶來說,便捷有經濟,但對軟體的安全是不確定的。比如,用戶對軟體進行分享時,軟體的接收和使用過程中存在著很多不安全因素,即使軟體供應商能夠保證軟體自身的安全性,但也無法抵制盜版軟體和網路本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
4、可信網站服務
我國網站的數量伴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呈現出日益增長的趨勢,其中的惡意網站、釣魚網站和假冒網站也越來越多,這就增加了用戶對它們識別的難度,一不小心就會將自身的數據信息泄漏,嚴重影響了網路的安全。
5、身份授權管理
授權管理系統是信息系統安全的重要內容,對用戶和程序提供相對應的授權服務,授權訪問和應用的方法,而數字證書必須通過計算機網路的身份授權管理後才能被應用。因此,要保證身份授權管理工具的安全性。
B. 委託代征再委託是否有法律效力
被委託人只能依據委託的許可權進行委託活動,如果被委託人轉委託或再委託的必須經過委託的同意,否則是無效的。
C. 什麼是委託代征
委託代征稅款就是稅務機關通過委託形式將稅款委託給代征單位或個人代為徵收的意思。是主管稅務機關根據代征主體的工作性質和條件,對特定范圍納稅人應當繳納的稅款以委託稅務機關的名義代為徵收稅款,行使有限的征稅權。實際上,委託代征是委託雙方平等協商的結果或者說是一種平等協商關系,並通過委託雙方簽定代征稅款協議書進行委託授權後才能在特定的范圍內代征稅款。例如地方稅務機關委託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辦理工商注冊登記時,對營業執照貼花征稅所代征的印花稅,委託交通管理部門代征車船使用稅等等; 而代扣代繳稅款則是基於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預先設定,在支付給納稅人的應稅收入(所得)時的扣繳稅款行為。因為代扣代繳稅款是一種法定的扣繳義務,因而具有一定的法律強制性,所以扣繳稅款的單位和個人稱之為扣繳義務人。如果未依照法律規定履行法定的扣繳義務,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例如支付個人所得的單位和個人就是法定的個人所得稅扣繳義務人。 委託代征稅款和代扣代繳稅款都是稅務機關以外的責任主體所行使征(扣)稅款的方式,但兩者沒有必然的法律關系。它們的區別:一個是兩個主體之間的平等協商關系,別一個則是法定的責任和義務。其約束力是不一樣的。
D. 委託代征管理辦法7月起實施 代徵人應避免哪些法律風險
第一,支付違約金責任。辦法有兩個地方規定代徵人須承擔支付違約金的責任。一是代徵人如未按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稅務機關將責令其限期解繳,並可從稅款滯納之日起按日加收未解繳稅款萬分之五的違約金。二是因代徵人責任未征或少征稅款的,稅務機關應向納稅人追繳稅款,並可向代徵人按日加收未征少征稅款萬分之五的違約金,但代徵人將納稅人拒絕繳納等情況自納稅人拒絕之時起24小時內報告稅務機關的除外。
第二,承擔賠償責任。在辦法中,規定代徵人需承擔賠償責任的條款也有兩項。一是代徵人違規多征稅款致使納稅人合法權益受到損失的,由稅務機關賠償,但稅務機關擁有事後向代徵人追償的權利。二是代徵人造成印有固定金額的稅收票證損失的,應當按照票面金額賠償。
第三,被扣減代征手續費責任。辦法明確,稅款代徵人擁有依法收取甲方支付的代征手續費的權利。但是,代徵人若在代征過程中違反了相關規定,委託方稅務機關有權扣減其代征手續費。根據辦法,代徵人未按規定領取、保管、開具、結報繳銷稅收票證的,稅務機關可以根據情節輕重,適當扣減代征手續費。
由於代徵人是按照代征稅款的一定比例獲得代征手續費用,因此代徵人違規多征稅款而多取得代征手續費的,稅務機關將責令其及時退回。
第四,事後被追究責任。辦法規定,代徵人在《委託代征協議書》授權范圍內的代征稅款行為引起納稅人的爭議或法律糾紛的,由稅務機關解決並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稅務機關擁有事後向代徵人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因而代徵人雖然不直接承擔與納稅人的稅務爭議風險,但需承擔後續被追究法律責任的風險。
第五,承擔刑事責任。按照規定,若代徵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稅務機關除依法撤銷其擅自作出的決定外,補征應征未征稅款,退還不應徵收而徵收的稅款。代徵人涉嫌犯罪的,將被依法移送司法機關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實踐中,一些受託代征稅款的單位和個人在代征稅款時,往往對委託代征的法律風險認識不足,存在諸多違法、違規操作的行為。從7月1日起,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的《委託代征管理辦法》開始實施,稅款代徵人應當高度重視並切實防範相關的法律風險。
E. 稅務機關應當自委託代征協議終止之日起 多少工作日內
終止委託代征協議的,代證人應自委託代征協議終止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向稅務機關結清代征稅款,繳銷代征業務所需的稅收票證和發票,稅務機關應當收回《委託代征證書》,結清代征手續費。
確認終止委託代征協議,應自委託代征協議終止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在廣播、電視、報紙、期刊、網路等新聞媒體或者代征范圍內納稅人相對集中的場所,公告代徵人委託代征資格終止。
F. 簽訂委託代征協議後 怎麼開發票
拿著竿子去打
G. 稅務機關委託有關單位和個人代征零星、分散和異地繳納的稅收應當簽訂有效期最長不得超過( )
有效期滿需要繼續委託代征的,應當重新簽訂《委託代征協議書》。
《委託代征協議書》簽訂後,稅務機關應當向代徵人提供受託代征稅款所需的稅收票證、報表。
詳見:
(稅總發[2015]155號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互相委託代征稅收的通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及實施細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規定,現將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的《委託代征管理辦法》予以發布,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H. 如何與稅務機關簽定委託代征稅款協議
主管稅務機關與代征單位協商後,簽定《委託代征稅款協議書》,根據協議確定雙方責任和義務。
1、核定代征稅種、代征范圍、申報期限、報繳稅款期限
受託單位填寫《委託代征稅款登記表》,交主管稅務機關。稅務機關認定管理環節就代征稅種、代征范圍、申報期限、報繳稅款期限等情況核定後交代征單位。
2、發放證件
稅務認定管理環節向受託方發放《委託代征稅款證書》。
對於下列情況,稅務機關應及時向受託納稅人辦理終止委託代征稅款協議:
因受託方發生轉業、改組、分設、合並、聯營或停業、注銷等情況或主管稅務機關本身原因,需要終止委託代征稅款協議時,主管稅務機關收繳《票款結報手冊》、《稅收通用完稅證》、《稅收定額完稅證》等資料,受託方應按協議規定期限結清委託代征的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