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民法院民事訴訟審理期限多長
一審二審審限期不同。
1、一審審限 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3個月內審結,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6個月內審結。
審結期限,是從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調解書送達之日止的期間,但公告期間、鑒定期間、審理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以及處理人民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期間不應計算在內。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49條的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訴訟法》第161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
2、二審審限一般3個月
人民法院審理二審民事案件一律適用普通程序,針對判決的上訴案件,審限為3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針對裁定的上訴案件,審限為30天,不能延長。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案件的審限依據適用的程序確定,按照一審程序再審的適用一審普通程序的審限,按照二審程序再審的適用二審程序的審限。
(1)民事訴訟超過審理期限擴展閱讀:
第一百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② 民事訴訟審判最長期限是多少
民事訴訟長達15個月未審結,明確的違法了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網友碰到這種情況,可回以向法院監察答室或者同級檢察院反映。
根據《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
1、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2、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③ 民事訴訟超過六個月沒結案該怎麼辦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
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延長的,報請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長三個月。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期限為三個月。
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期限為三十日;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但審理選民資格案件必須在選舉日前審結。
(3)民事訴訟超過審理期限擴展閱讀:
訴訟時效的特徵
1、訴訟時效屬於消滅時效
在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權利人即喪失了請求法院依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權利。這時,權利人雖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是,除有延長時效的正當理由外,一般難於勝訴,即訴訟時效消滅了權利人的勝訴權。
2、訴訟時效屆滿並不消滅實體權利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義務人如自願履行義務,權利人仍有權受領,此時,義務人不得以不知時效期間屆滿為理由而要求返還。因為權利人的實體權利不因時效屆滿而消滅。
3、訴訟時效屬於強制性的規定
訴訟時效及其具體內容必須由國家法律作出規定,當事人必須遵守,如果當事人之間訂有關於訴訟時效期間的縮短、延長,以及預先放棄時效"利益的協議,則這種協議無效。這是因為時效制度具有強制性,當事人必須遵守。
參考資料:網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
④ 民事訴訟審理期限過了判決書是否有效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
(1)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
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2)第一百六十一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3)第一百七十六條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
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4)第八十二條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
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
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期間不包括在途時間,訴訟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不算過期。
第八十三條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的十日內,可以申請順延期限,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5)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規定下列期限不計入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
(六)民事、行政案件公告、鑒定的期間;
(七)審理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和處理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的期間;
(八)民事、行政、執行案件由有關專業機構進行審計、評估、資產清理的期間;
(九)中止訴訟(審理)或執行至恢復訴訟(審理)或執行的期間;
(十)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或者提供執行擔保後,執行法院決定暫緩執行的期間;
(十一)上級人民法院通知暫緩執行的期間;
(十二)執行中拍賣、變賣被查封、扣押財產的期間。
但是,在滿足前述條件下,審理期限過後才做出生效判決的,《民事訴訟法》及相關的法律規定卻並沒有規定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逾期做出生效判決的,並不影響判決本身的效力。
⑤ 民事訴訟超過審理期限還不判決該怎麼辦
這個向該院的審判監督委員會申請監督
⑥ 法院審理民事訴訟案件超過時間限制該怎麼辦啊
法院審理民事訴訟案件超過時間限制的,可以向原審法院、上級法院、檢察院投訴。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八條 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四條 人民檢察院受理的民事、行政案件,主要有以下來源:
(一)當事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申訴的;
(二)國家權力機關或者其他機關轉辦的;
(三)上級人民檢察院交辦的;
(四)人民檢察院自行發現的。
(6)民事訴訟超過審理期限擴展閱讀: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海商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款 就海上貨物運輸向承運人要求賠償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一年,自承運人交付或者應當交付貨物之日起計算;在時效期間內或者時效期間屆滿後,
被認定為負有責任的人向第三人提起追償請求的,時效期間為九十日,自追償請求人解決原賠償請求之日起或者收到受理對其本人提起訴訟的法院的起訴狀副本之日起計算。
《海商法》第二百六十條 有關海上拖航合同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一年,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三條 有關共同海損分攤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一年,自理算結束之日起計算。
⑦ 法院超出審理期限怎麼辦
法院在規定的限來期沒有審結案件的源,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渠道反映:
1、向同級檢察院反映。
2、向本法院監察室反映。
3、向上級法院反映。
《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第八十四條:因過失導致所辦案件嚴重超出規定辦理期限,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
(7)民事訴訟超過審理期限擴展閱讀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二個月以內審結。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
⑧ 民事起訴審理期限超期
對於民事訴訟審理期限,民訴法有相應的規定,超期未審結的,當事人可以向內上一級人民法院投訴。
容《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⑨ 民事訴訟審理期限是多久
一般情況,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3個月內審結,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6個月內審結。審結期限,是從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調解書送達之日止的期間,但公告期間、鑒定期間、審理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以及處理人民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期間不應計算在內。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