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的有效年限是幾年
優惠政策到2020年底了,具體請看
財政部 海關總署 國家稅務總局
關於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
財稅[2011]58號
⑵ 稅法規定的折舊年限
內容界限
在實際工作中,企業一般應按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企業在實際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時,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從下月起不提折舊。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後,不論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計提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
最低年限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釋義」本條是對固定資產最低折舊年限的規定。
雖然企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長短,只是涉及繳納稅款的時序問題,但是國家每年財政收入的要求、通貨膨脹或者緊縮等經濟情況的變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決定了,若不對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作一個基本要求,仍然會影響到國家的稅收利益。所以,國家需要根據不同類型的固定資產的共有特性,對不同類別的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作一個最基本的強制規定,以避免國家稅收利益受到大的沖擊。原內資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並未對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作直接的規定,而是籠統的規定,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參照國家其他有關規定執行。
本條的規定,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
(一)房屋、建築物的最低折舊年限為20年。
房屋和建築物作為最主要的固定資產,其構造、屬性等方面相對較為特殊,使用壽命相對較長,價值相對較高,其使用價值的體現也是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根據收入與支出配比原則等要求,其折舊年限也應相對較長,所以本條規定,房屋、建築物的最低折舊年限為20年,這基本能反映房屋、建築物的現實使用情況。本條所說的房屋、建築物,是指供生產、經營使用和為職工生活、福利服務的房屋、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其中房屋,包括廠房、營業用房、辦公用房、庫房、住宿用房、食堂及其他房屋等;建築物,包括塔、池、槽、井、架、棚(不包括臨時工棚、車棚等簡易設施)、場、路、橋、平台、碼頭、船塢、涵洞、加油站以及獨立於房屋和機器設備之外的管道、煙囪、圍牆等;房屋、建築物的附屬設施,是指同房屋、建築物不可分割的、不單獨計算價值的配套設施,包括房屋、建築物內的通氣、通水、通油管道,通信、輸電線路,電梯,衛生設備等。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最低折舊年限為10年。
飛機、火車、輪船作為交通工具,與其他交通工具相比,其性能較強,價值較高,使用期限相對較長,折舊年限也相應較長;機器、機械及其他生產設備等,也具有使用年限較長等特性,折舊年限也應相對較長。所以本條規定,此類固定資產的最低折舊年限為10年,其中火車,包括各種機車、客車、貨車以及不單獨計算價值的車上配套設施;輪船,包括各種機動船舶以及不單獨計算價值的船上配套設施;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包括各種機器、機械、機組、生產線及其配套設備,各種動力、輸送、傳導設備等。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最低折舊年限為5年。
此類固定資產,是除機械、機器和其他生產設備之外,但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即不是直接的生產工具,而是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起到輔助作用的器具、工具、傢具等,它們的使用壽命相對較短,其最低折舊年限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最低折舊年限為4年。
除了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其他運輸工具,相對而言價值較低、使用年限較短,其折舊年限也就應相應較短,所以本條規定,此類固定資產的最低折舊年限為4年。此類固定資產包括汽車(小型汽車,越野汽車)、電車、拖拉機、摩托車(艇)、機帆船、帆船以及其他運輸工具。
(五)電子設備,最低折舊年限為3年。
原外資稅法實施細則規定,電子設備的最低折舊年限為5年,考慮到現在科技日新月異,技術更新換代較快、電子設備的使用年限相對縮短等各種現實因素,本條將電子設備的最低折舊年限從5年改為3年,使企業的折舊扣除額向前提前。本條所稱的電子設備,是指由集成電路、晶體管、電子管等電子元器件組成,應用電子技術(包括軟體)發揮作用的設備,包括電子計算機以及由電子計算機控制的機器人、數控或者程式控制系統等。
(六)企業在確定折舊年限上的自主權。
前述所規定的折舊年限,只是各項固定資產的最低折舊年限,只是一個基本要求,它並不排除企業自己規定對資產採用比最低折舊年限更長的折舊時限。也就是說,企業可以根據固定資產的屬性和使用情況,在比本條規定的相關資產最低折舊年限更長的時限內計提折舊。
(七)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折舊年限的權力。
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可以作出不同於本條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的規定。因為考慮到現實情況非常復雜,各種固定資產的屬性、使用情況等也會發生變化,若不授權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而適時調整的權力,容易造成僵化、機械,難以適應實踐的需要。所以,根據本條的授權,可以在不修改條例的情況下,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可以作出不同於本條所原則確定的各種資產的最低折舊年限的規定。
⑶ 稅收優惠有期限限制嗎
有的 ,固定資產如果是在2009年以前購入,銷售時增值稅可按4%減半徵收
但是如果是2009年購入的,那麼銷售時按17%的稅率計算增值稅銷項稅,但是購進時的進項稅是可以地闊的
⑷ 稅收優惠政策有哪些
稅收籌劃,合理避稅方案→頭像!
國內很多地區為了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因此會出台一系列總部經濟稅收優惠政策,
不用實地入駐,只需注冊在當地,就能享受當地高額的退稅扶持獎勵政策。
全國各地的企業都可以申請享受。
具體的政策為:
1,增值稅:財政扶持:85%。(地方留存)
2,企業所得稅:財政扶持:85%(地方留存)
3,稅收獎勵扶持按月兌現,企業當月納稅,稅收獎勵扶持次月獎勵到賬
4,總部經濟注冊式招商,不用實地入駐當地,只需注冊在當地,就可申請當地的財政扶持政策
5,全國各地的企業都可以申請享受
入駐到稅收優惠地區的企業,除了當地的稅收獎勵扶持以外,還可以疊加享受國家性的普惠政策
比如 : 西開政策,高新技術政策,雙軟政策,
稅收優惠地區除了有限公司的返稅政策以外,
針對個人獨資企業,還可以申請核定徵收
具體的政策為:
增值稅:1%
所得稅核定:0.5%-2.1%
附加稅:0.06%
綜合稅率僅需:0.5%-3.16%
(由於是核定徵收,不用考慮成本發票,且可以開具專票進行抵扣,非常適合高利潤,缺成本企業,以及高管,股東,網紅藝人等高凈值人群)
總部經濟注冊式招商,不用實地入駐當地,只需注冊在當地,就可申請當地的財政扶持政策
全國各地的企業都可以申請享受
⑸ 稅法折舊年限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不能低於:
一、房屋建築物,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其他生產設備10年;
三、器具工具傢具(與生產活動有關的)5年;
四、除飛機火車輪船外的運輸工具4年;
五、電子設備3年。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三條規定:生產性生物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准予扣除。
企業應當自生產性生物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生產性生物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
企業應當根據生產性生物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生產性生物資產的預計凈殘值。生產性生物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5)稅收政策年限擴展閱讀:
對於企業來說,有一個簡單的公式,收入-支出=利潤,固定資產實際上也是企業花錢買來的,所以也是一種支出,但是往往這種支出金額很大,而且受益期很長,如果將此支出一次性計入某個月,會導致當月明顯虧損,而實際上當月從該固定資產得到的受益不會這么多。
同時,其他受益的月份,又沒有體現應有的支出,所以,將固定資產入賬後,在受益期內平均其支出,按月列支。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注意問題
1.注意計提折舊的范圍,按現行企業會計准則規定,除以下情況外,企業應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a.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b.按照規定單獨計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c.處於更新改造過程中的固定資產。
2.未使用的機器設備、儀器儀表、運輸工具、工具器具、季節性停用也要計提折舊。
3.注意再計提固定資產這就是應考慮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4.注意折舊期間跨年度時年折舊額的確定。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不得低於稅法規定的最低年限。企業確定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年限高於稅法規定最低年限的,應按照企業確定的折舊年限計提折舊,在匯算清繳時,不需要調減應納稅所得額。
企業在計提固定資產帳時,一般是按會計年限計提折舊。如果會計確定的折舊年限短於稅法規定的最低年限,那麼企業應當在會計確定的折舊年限內,每年就會計折舊大於稅法允許的最大折舊的差額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如果會計確定的折舊年限長於稅法規定的最低年限,可視為會計與稅法無差異。企業也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按稅法規定的最低年限(或更長年限)計算稅前扣除的折舊,即企業應當在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或更長年限)內,每年就會計折舊小於稅法折舊的差額調減應納稅所得額。
⑹ 分割得來的房屋以什麼時間認定稅收的優惠年限
分割得來的房屋一般以辦證的時間認定稅收的優惠年限。
如果是司法拍賣的話,可以以司法裁定書的日期為時間認定。
個人住宅住滿2年以上,可免增值稅。住潢5年以上可免個人所得稅。
關於《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轉讓住房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判定購房時間問題的公告》的解讀
近日,稅務總局印發《關於個人轉讓住房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判定購房時間問題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現解讀如下:
一、本公告有關背景
現行稅收政策規定,個人對外銷售購買二年以上(含二年)的住房減免增值稅(營改增前為營業稅),自用五年以上的家庭唯一住房免徵個人所得稅。
2005年以來,稅務總局實施房地產稅收一體化管理,買賣雙方辦理房屋產權過戶手續時,稅務機關以契稅為抓手,「先稅後證」,統一抓好各稅種管理。上述各項稅收減免政策的落實,都需要判定個人房屋的購房時間。目前,所有與住房交易有關的稅種對購房時間都採取統一的判斷標准:按照契稅完稅證明和房屋產權證書(包括不動產權證書,下同)的註明日期兩項標准「孰先」原則判斷。這一判斷標准對於組織稅收收入、落實房地產稅收優惠政策、加強房地產稅收管理起到了積極作用。
近接部分省市反映,有的納稅人購買房屋後,因產權糾紛等原因未能及時取得房屋產權證書。納稅人在擬轉讓房屋之前,曾經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等部門裁定對其對房屋具有所有權,或者確認個人的購房行為。上述部門出具的法律文書證明性強、可信度高,有利於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可以用於完善現行購房時間判定標准。
二、本公告主要內容
個人所轉讓住房,因產權糾紛等原因未能及時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書(包括不動產權證書,下同),對於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出具的法律文書確認個人購買住房的,法律文書的生效日期視同房屋所有權證書的註明時間,據以確定納稅人是否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本公告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此前尚未進行稅收處理的,按本公告規定執行。
⑺ 創辦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的,按國家規定享受相關稅收支持政策年限是幾年
印象中是3年,國家對個體戶優惠點很多,鼓勵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