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3年入伍的新兵是2015年9月退伍嗎兵役法規定義務兵服役期為24個月、為什麼還有人說是11
我是軍人,就是十一月底退伍。
B. 2015義務兵新兵入伍服役幾年
沒聽說這個政策。最起碼到現在國家並沒有這個政策出台。
C. 2015年滿服役期軍人幾月退伍
雖然徵兵由冬季改為夏季,但目前沒有關於退伍時間的新政策規定出台,所以退伍還是在當年11月底,12月初。很簡單的一個道理,之所以徵兵政策改革就是為了新兵9月份入伍、老兵12月份退伍,這樣新老兵可以有一個交替期,更好地發揮老兵帶新兵的作用,同時也防止出現老兵退伍、新兵未到的空檔期,如果9月份老兵退伍的話,那豈不又回到了改革之前?
D. 2015新兵入伍時間是多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國家根據人民解放軍和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需要進行徵兵。另根據國防部徵兵辦公室通知,全國徵兵徵兵時間從2013年起,由冬季徵兵調整為夏季徵兵。即調整為7、8月份開始徵兵,9月1日批准入伍,9月30日徵兵結束;同步建立新兵「先訓後補」機制,新兵集中訓練後補入部隊。老兵退役時間仍為12月份。即服兵役時間為兩年零三個月比原來多三個月。
簡介:
入伍,是指參加部隊,亦稱參軍。與我國古代軍階編制有關。
參軍叫入伍,與我國古代軍階編制有關。據《周禮》載:我國古代軍隊里「五人為伍,五伍為兩,五倆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從西周時代起,軍隊就是按伍、兩、卒、旅、師、軍編制的。那時,社會基層單位叫「比」,一個村莊、一個部落住在一起,五戶為一比。當兵時,五戶各送一名男丁,一比共送五人,組成一個伍,不管幹什麼,五人總是在一起。歷代軍隊編制雖然不斷變化,但「伍」的叫法卻一直流傳至今。近代的班、排、連代替了古老的伍、兩、卒,人們仍習慣把參軍叫作「入伍」。「伍」字在部隊廣為使用,如:「隊伍」、「入伍」、「退伍」等等。
E. 2015年新兵退伍政策是幾年
《兵役法》第十九條規定:義務兵役期為兩年。
2013年入伍的義務兵退伍時間是2015年8月25日至9月10日。2013年以前入伍的還是按照11月底12月初的時間安排退伍。
2015年我國現役部隊首次實行兩次士兵退役制度,即9月份完成2013年夏秋季入伍的義務兵選取和退役工作,12月份完成2012年冬季以前入伍的士官選取和退役工作。相對於往年,初級士官選取、義務兵退役時間提前,其他基本不變。
優化新老兵補選退改革,有利於讓一線部隊始終處於齊裝滿員狀態。保證老兵退役後,新兵經過3個月集訓,初步形成戰鬥力。此外,在接領新兵地域分配上,充分考慮相對分散、避免集中原則,更加優化兵員地域分布。在領兵原則上,重點加大對檔案的審查力度,對新兵入伍動機、社會表現等方面嚴格的復審,確保政治合格、身體過硬、心理健康。
F. 2015新入伍的義務兵服役年限是幾年要准確的!
2年。
1998年以前是三年、、現在都是兩年……
沒聽說兵役法修改了……
G. 2015年剛入義務兵退伍時間表 2015年入伍什麼時候退伍兩年還是三年
根據兵役法規定,義務兵役期為兩年。因此,2015年9月1日入伍的義務兵,退伍時間為2017年8月底9月初。
全國徵兵時間從2013年起,由冬季徵兵調整為夏季徵兵,即每年7、8月份開始徵兵,9月1日批准入伍,9月30日徵兵結束。
全國徵兵(男兵)應征報名時間:4月10日—8月5日 (部分縣(市、區)可根據工作進展報名時間適當延長)。
全國徵兵(女兵)應征報名時間:6月10日—8月5日。
經過體檢和政審環節後,於9月10日前後達到部隊。9月1日為全國統一的批准入伍日期。
2015年我國現役部隊首次實行兩次士兵退役制度,即9月份完成2013年夏秋季入伍的義務兵選取和退役工作,12月份完成2012年冬季以前入伍的士官選取和退役工作。相對於往年,初級士官選取、義務兵退役時間提前,其他基本不變。
優化新老兵補選退改革,有利於讓一線部隊始終處於齊裝滿員狀態。保證老兵退役後,新兵經過3個月集訓,初步形成戰鬥力。此外,在接領新兵地域分配上,充分考慮相對分散、避免集中原則,更加優化兵員地域分布。在領兵原則上,重點加大對檔案的審查力度,對新兵入伍動機、社會表現等方面嚴格的復審,確保政治合格、身體過硬、心理健康。
H. 2015年入伍新兵服役最新消息是幾年
明確告訴你,服役是有法律規定的,不是隨便就能亂更改的。現在的《
兵役法
》規定,
義務兵
服役期就是兩年。即使修改《兵役法》,將服役期變更,也不會對已經入伍的人員實施,而是從修改後的入伍新兵開始實施。根本就涉及不到2015年入伍的新兵,當時他們入伍時說好兩年,就是兩年。
I. 2015年9月12日當兵義務兵當完是幾年
義務兵服役期2年,2017年八月底或九月初退伍。
根據國防部徵兵辦公室通知,全國徵兵時間從2013年起,由冬季徵兵調整為夏秋季徵兵。即調整為7、8月份開始徵兵,9月1日批准入伍,9月30日徵兵結束;根據兵役法規定,從本次徵兵開始,義務兵服役時間為兩年,即退伍時間為八月底九月初。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
第十九條
義務兵服現役的期限為二年。
J. 2015年入伍的義務兵是幾年制的
服役期限為2年,因此是兩年制。第一年列兵,第二年上等兵。
服役期限
從1955年實行義務兵役制以來,國家對義務兵的服役年限作過數次較大的修改。
1955年頒布的第一部兵役法規定:陸軍、公安軍為3年,空軍、海岸守備部隊、公安軍艦艇部隊4年,海軍艦艇部隊5年。
1965年經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改為陸軍4年,空軍5年,海軍6年。
196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小組決定,改為陸軍2年,空軍、海軍陸勤部隊和陸軍特種技術部隊3年,海軍艦艇部隊和船舶分隊4年。
1978年,根據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關於兵役制問題的決定》,又恢復了1955年的規定。服役年限分別為:陸軍部隊的戰士3年,空軍、海軍陸勤部隊和陸軍特種技術部隊的戰士4年,海軍艦艇部隊、陸軍船舶分隊的戰士5年。
1984年頒布的第二部兵役法又將士兵的服役年限規定為陸軍3年,空軍、海軍4年。
1998年12月29日新頒布的兵役法將陸、海、空軍義務兵服現役期限一律改為2年。取消了超期服役的規定。
(10)2015入伍服役期限擴展閱讀
中國的兵役制度
根據兵役法和其他法規,中國兵役制度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服役制度。中國的兵役分為現役和預備役。現役是指公民自入伍之日起至退伍之日止,在軍隊中所服的兵役。在現階段,凡是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兵種和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中服役的公民,都屬於服現役。現役分為軍官的現役和士兵的現役。現役士兵分為義務兵和志願兵。預備役是指公民在軍隊外所服的兵役,是國家儲備後備兵員的形式。在現階段,凡是參加民兵組織和經過預備役登記的,都屬於服預備役。預備役區分為軍官的預備役和士兵的預備役。
(二)銜級制度。銜級制度分為現役軍人的銜級制度和預備役軍人的銜級制度、軍官銜級制度和士兵銜級制度。現役軍官的軍銜制度,包括軍銜等級的設置,軍官職務等級編制軍銜,軍銜的首次授予,軍銜的晉級、降級、取消和剝奪,以及軍銜的標志和佩戴等一系列制度。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實行警銜制度。
(三)兵役工作領導管理體制。中國兵役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和分級負責的原則,其管理體制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全國的兵役工作,在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下,由國防部負責。
第二,各軍區的兵役工作,按照國防部賦予的任務,由各軍區負責。
第三,省、地、縣、自治區、市、市轄區的兵役工作,在上級軍事機關和同級人民政府領導下,由省軍區(衛戍區、警備區)、軍分區(警備區)和縣、自治縣、市、市轄區的人民武裝部負責。
第四,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應根據市、縣的安排和要求,依照兵役法規定完成本單位(地區)的兵役工作任務。其兵役工作業務,由人民武裝部或指定單位辦理。
(四)平時徵集制度。徵集方式:全國每年徵集服現役的人數、范圍、要求和時間,由國務院、中央軍委的命令規定。平時徵集工作一般每年一次。徵兵命令具有法律效力。徵集程序:包括兵役登記、體格檢查、政治審查等。
參考資料:義務兵--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