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合同原件到底應該保存在哪個部門
合同簽訂後雙方應當至少分別保管一份,單位保管應當根據本單位的規章制度進行,專業性強的合同在專業負責部門管理,一般性的合同在單位辦公室或者綜合管理部保管。
勞動合同一般在人事部保管;租賃合同、采購合同、營運合同在檔案管理員保管;招商合同在招商部或財務部保管;與供應商的合同在財務部或檔案管理員保管。
❷ 我把租房合同保存到電腦里下次點開這合同更改姓名和日期會刪除原來的合同嗎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32條、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的合同,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蓋章時,合同成立。
44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需要辦理批准登記手續後生效的,應當依照其規定。
綜上,只要出租人與承租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之中,不存在欺詐、脅迫、重大誤解、顯失公平、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等符合無效或可撤銷、可變更合同的情形。
訂立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示,自雙方當事人在合同書上簽字或蓋章後,合同依法成立。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具備法律效力,對雙方當事人產生法律約束力。
關於合同的日期寫錯誤的,不是合同是否有效的判定標准,或者說並非合同無效的法定事由。若,產生糾紛,人民法院會綜上雙方當事人所提供的證據,對合同成立的日期作出有效真實判斷。
關於你所提出的「住了10天,想以日期錯誤為由要求退還押金。」這種主張是沒有法律依據的。上面我已經清晰的說明,只要你們雙方訂立合同系真實意思的表示,不存在法定無效或可撤銷 可變更的事由,該合同對你們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任何一方違約都必須承擔違約責任。除非對方自願..
❸ 有沒有企業檔案的保管期限要求還是自己定就可以了一般怎麼分的
國家檔案局發布第10號令《企業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規定》
作者: 來源: 國家檔案局 2012年12月20日
國家檔案局令
第10號
《企業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規定》已經國家檔案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
局長楊冬權
2012年12月17日
企業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規定
第一條 為便於企業正確界定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准確劃分檔案保管期限,促進企業依法經營和規范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指的企業文件材料是指企業在研發、生產、服務、經營和管理等活動過程中形成的各種門類和載體的記錄。
第三條 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依照企業資產關系分別負責對企業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編制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和監督。
第四條 企業文件材料歸檔范圍是:
(一)反映本企業在研發、生產、服務、經營、管理等各項活動和基本歷史面貌的,對本企業各項活動、國家建設、社會發展和歷史研究具有利用價值的文件材料;
(二)本企業在各項活動中形成的對維護國家、企業和職工權益具有憑證價值的文件材料;
(三)本企業需要貫徹執行的有關機關和上級單位的文件材料,非隸屬關系單位發來的需要執行或查考的文件材料;社會中介機構出具的與本企業有關的文件材料;所屬和控股企業報送的重要文件材料;
(四)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應歸檔保存的文件材料和其他對本企業各項活動具有查考價值的文件材料。
第五條 企業下列文件材料可不歸檔:
(一)有關機關和上級主管單位制發的普發性不需本企業辦理的文件材料,任免、獎懲非本企業工作人員的文件材料,供工作參考的抄件等;
(二)本企業文件材料中的重份文件,無查考利用價值的事務性、臨時性文件,未經會議討論、未經領導審閱和簽發的文件,一般性文件的歷次修改稿、各次校對稿,無特殊保存價值的信封,不需辦理的一般性來信、來電記錄,企業內部互相抄送的文件材料,本企業負責人兼任外單位職務形成的與本企業無關的文件材料,有關工作參考的文件材料;
(三)非隸屬關系單位發來的不需貫徹執行和無參考價值的文件材料;
(四)所屬和控股企業報送的供參閱的一般性簡報、情況反映,其他社會組織抄送不需本企業辦理的文件材料;
(五)其他不需歸檔的文件材料。
第六條 凡屬企業歸檔范圍的文件材料,必須按有關規定向本企業檔案部門移交,實行集中統一管理,任何個人不得據為己有或拒絕歸檔。
第七條 企業檔案的保管期限定為永久、定期兩種,定期一般分為30年、10年。
第八條 永久保管的企業管理類檔案主要包括:
(一)本企業設立、合並、分立、改制、上市、解散、破產或其他變動過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本企業董事會、監事會、股東會的構成、變更、召開會議、履行職責和維護權益的文件材料;
(二)本企業資產和產權登記、評估與證明文件材料,資產和產權轉讓、買賣、抵押、租賃、許可、變更、保護等憑證性文件材料,對外投資文件材料;本企業資本金核算、確認、劃轉、變更等文件材料,企業融資文件材料;
(三)本企業關於重要問題向有關機關和上級主管單位的請示、報告、報表及其復函、批復,有關機關和上級單位制發的需本企業辦理的重要文件材料,行業協會、中介機構等對本企業做出的重要決定、出具的審計、公證、裁定等重要文件材料,本企業與其他組織和個人形成的重要合同、協議及補充協議等文件材料;
(四)本企業發展規劃、戰略決策、重大改革、年度計劃和總結文件材料,內部管理制度、規定、辦法等文件材料;
(五)本企業機構演變,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文件材料;本企業涉及職工權益的其他重要文件材料;企業文化建設文件材料;
(六)本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重要文件材料;
(七)本企業生產技術管理工作的重要文件材料;
(八)本企業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文件材料;
(九)本企業黨群工作的重要文件材料;
(十)新聞媒體對本企業重要活動、重大事件、典型人物的宣傳報道;
(十一)有關機關和上級主管單位領導、社會知名人士等重要來賓到本企業檢查、視察、調研、參觀時的講話、題詞、批示、錄音、錄像、照片及企業工作匯報等重要文件材料;本企業參與國家和社會重大活動的重要文件材料,本企業職工參加省級以上黨、團、工會、人大、政協等代表大會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
(十二)本企業直屬單位、所屬、控股、參股、境外企業和機構報送的關於重要問題的報告、請示和批復等文件材料。
第九條 定期保管的企業管理類檔案主要包括:
(一)本企業資本金管理、資產管理的一般性文件材料,本企業涉及職工權益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二)本企業部門工作或專項工作規劃,半年、季度、月份計劃與總結等文件材料;
(三)本企業召開會議、舉辦活動的一般性文件材料,發布的一般性公告;
(四)本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五)本企業生產技術管理工作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六)本企業行政管理工作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七)本企業黨群工作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八)本企業關於一般性問題向有關機關和上級主管單位的請示、報告、報表及有關機關和上級主管單位的復函、批復,有關機關和上級主管單位、行業協會制發的需本企業貫徹執行的一般性文件材料和對本企業出具的一般性證明文件,本企業與其他單位和個人形成的一般性合同、協議文件材料;
(九)直屬單位、所屬和控股企業一般性問題的請示、報告、來函與本企業的批復、復函等文件材料;
(十)本企業參與國家和社會活動的一般性文件材料,本企業職工參加省以上黨、團、工會、人大、政協等代表大會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本企業接待重要來賓的工作計劃、方案等一般性文件材料。
第十條 企業經營管理、生產技術管理、行政管理、黨群工作等管理類檔案保管期限見附件。
第十一條 本規定的管理類檔案保管期限為最低期限,各企業在具體劃分時可選擇高於本規定的期限。
第十二條 企業產品生產和服務業務、科研開發、基本建設、設備儀器、會計、幹部與職工人事等文件材料的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按國家有關規定、標准,結合企業實際執行。
第十三條 企業應歸檔紙質文件材料中,有重要修改意見和批示的修改稿及有發文稿紙或文件處理單的,應與文件正本、定稿一並歸檔。
企業對於無相應紙質或確實無法輸出成紙質的電子文件應納入歸檔范圍並劃分保管期限。
企業對歸檔的電子文件的元數據要進行相應歸檔。
第十四條 多個企業聯合召開的會議、聯合研製的產品、聯合建設或研究的項目、聯合行文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原件由主辦企業歸檔,其他企業將相應的復製件或其他形式的副本歸檔。
第十五條 企業應依據本規定和國家及專業相關規定,結合本企業生產組織方式、產品和服務特點,編制本企業的各類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企業應按資產歸屬關系,指導所屬企業根據有關規定規范各類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的編制並審批所屬企業的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
第十六條 中央管理的企業(包括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中央企業、金融企業、中央所屬文化企業等)總部的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管理類檔案保管期限表,報國家檔案局同意後執行。
地方國有企業總部編制的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管理類檔案保管期限表,報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同意後執行。
第十七條 企業資本結構或主營業務發生較大變化時,應及時修訂和完善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
第十八條 企業在編制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時,應全面分析和鑒別本企業形成文件材料的現實作用和歷史價值,統籌考慮紙質文件材料與其他載體文件材料的管理要求,准確界定文件材料的歸檔范圍和劃分檔案保管期限。
第十九條 本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設立的企業,在境外經營的企業,由企業總部參照本規定提出實施要求;科技事業單位可參照執行。
第二十條 本規定由國家檔案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 本規定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
❹ 一個案子的案卷法院會保存多久怎麼保存
保存期限是根據案情來確定的
民事訴訟檔案
(一)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永久保管:
1.房管、土地、山林、水利(水面)等不動產權益糾紛的案件;
2.重大的繼承糾紛的案件;
3.勞資糾紛、破產還債、鋪底權、房纖(掮客)等糾紛反映一定的社會歷史情況有代表性的案件;
4.訴訟標的在五萬元以上的案件;
5.經濟合同糾紛重大的涉及面廣的案件;
6.有關加工訂貨、統購包銷和私房改造的重大案件;
7.當事人一方在黨、政、軍機關、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中職務相當於地、師級以上幹部的案件;
8.當事人一方為高級工程師、副教授、副研究員或相當職稱以上的民事案件;
9.當事人一方為工商界、宗教界、文化藝術界、少數民族、華僑、起義人員在省、市、自治區范圍內的知名人士的民事案件;
10.當事人一方為全國或省、市、自治區人民代表、政協委員的民事案件;
11.涉及公私關系的重大案件;
12.在全國或省、市、自治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13.涉外案件;
14.國內外影響較大的經濟案件和公證案件;
15.當事人一方居住國外或港、澳、台缺席判決的案件;
16.貫徹婚姻法中的重大典型案件;
17.其他需要永久保管的民事案件。
(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長期保管:
1.債務、房屋租賃、典當回贖等需要長期執行的案件;
2.重大的經濟合同糾紛案件;
3.一般析產、繼承糾紛的案件;
4.訴訟標的在一萬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案件;
5.疑難的離婚和離婚涉及子女財產的案件;
6.贍養、扶養案件中需要長期供養生活費的案件;
7.按缺席判決或判決、調解後有反復的案件;
8.處理無主財產、無人繼承財產以及銀行聲請破箱的案件;
9.公證案件中提存保管財產、聲請保管證據、公證離婚和結婚、執行許可、委託、契約、合同、繼承、收養子女、證明關系的案件;
10.其他需要長期保管的案件。
(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短期保管:
1.一般債務、買賣、合同、賠償、公益物品返還糾紛的案件;
2.一般家庭糾紛(包括簡易的析產、繼承)的案件;
3.一般離婚案件;
4.贍養、子女撫養、生活費已執行完畢的案件;
5.房屋欠租、遷讓、強占公房、修繕糾紛的案件;
6.涉及選民名單的案件;
7.調解、撤訴、終止和移送其他單位處理的案件;
8.其他需要短期保管的案件。
❺ 廣東省的招投標文件存放年限是多少年
《政府采購法》第四十二條規定,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對政府采購項目每項采購活動的采購文件應當妥善保存,不得偽造、變造、隱匿或者銷毀。采購文件的保存期限為從采購結束之日起至少保存十五年。
《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第六十七條 招標采購單位應當建立真實完整的招標采購檔案,妥善保管每項采購活動的采購文件,並不得偽造、變造、隱匿或者銷毀。采購文件的保存期限為從采購結束之日起至少保存十五年。
國家出台的有關招標投標檔案文件的保管期限
1、國家電子政務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文件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見《國家電子政務工程建設項目檔案管理暫行辦法》(2009)):
(1)招標文件、委託招標文件 :30年
(2)評標文件、評分標准及打分表、評標報告、中標通知:10年
(3)中標的投標文件(正本):永久
(4)未中標的投標文件:終驗後2年
(5)政府采購文件:10年
2、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文件材料歸檔范圍與保管期限(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檔案管理規定》水辦[2005]480號)
(1)招標文件、招標修改文件、招標補遺及答疑文件:長期
(2)投標書、資質資料、履約類保函、委託授權書和投標澄清文件、修正文件:永久
(3)開標、評標會議文件及中標通知書:長期
3、《公路工程竣工文件材料立卷歸檔管理辦法》
招標、投標、租賃文件:由建設單位永久保存
❻ 是不是所有的合同財務部都要保存
合同由誰保管是公司具體定的 ,其實按理說不應由財務部保管 。
我們公司就是由財務部保管的。
按照《印花稅暫行條例》規定,屬於印花稅征稅范圍的憑證共有五大類:
(一)合同或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
此類憑證是印花稅征稅憑證的主要部分,包括購銷合同、加工承攬合同、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財產租賃合同、貨物運輸合同、倉儲保管合同、借款合同、財產保險合同及技術合同或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
(二)產權轉移書據
產權轉移書據包括財產所有權和版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專有技術使用權等轉移書據。
(三)營業帳簿
營業帳簿包括單位和個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設的各種帳冊。
(四)權利許可證照
包括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商標注冊證、專利證及土地使用證。
(五)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
可見合同都應貼印花稅的。
❼ 企業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規定的企業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規定
第一條 為便於企業正確界定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准確劃分檔案保管期限,促進企業依法經營和規范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指的企業文件材料是指企業在研發、生產、服務、經營和管理等活動過程中形成的各種門類和載體的記錄。
第三條 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依照企業資產關系分別負責對企業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編制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和監督。
第四條 企業文件材料歸檔范圍是:(一)反映本企業在研發、生產、服務、經營、管理等各項活動和基本歷史面貌的,對本企業各項活動、國家建設、社會發展和歷史研究具有利用價值的文件材料。(二)本企業在各項活動中形成的對維護國家、企業和職工權益具有憑證價值的文件材料。(三)本企業需要貫徹執行的有關機關和上級單位的文件材料,非隸屬關系單位發來的需要執行或查考的文件材料;社會中介機構出具的與本企業有關的文件材料;所屬和控股企業報送的重要文件材料。(四)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應歸檔保存的文件材料和其他對本企業各項活動具有查考價值的文件材料。
第五條 企業下列文件材料可不歸檔:(一)有關機關和上級主管單位制發的普發性不需本企業辦理的文件材料,任免、獎懲非本企業工作人員的文件材料,供工作參考的抄件等;(二)本企業文件材料中的重份文件,無查考利用價值的事務性、臨時性文件,未經會議討論、未經領導審閱和簽發的文件,一般性文件的歷次修改稿、各次校對稿,無特殊保存價值的信封,不需辦理的一般性來信、來電記錄,企業內部互相抄送的文件材料,本企業負責人兼任外單位職務形成的與本企業無關的文件材料,有關工作參考的文件材料;(三)非隸屬關系單位發來的不需貫徹執行和無參考價值的文件材料;(四)所屬和控股企業報送的供參閱的一般性簡報、情況反映,其他社會組織抄送不需本企業辦理的文件材料;(五)其他不需歸檔的文件材料。
第六條 凡屬企業歸檔范圍的文件材料,必須按有關規定向本企業檔案部門移交,實行集中統一管理,任何個人不得據為己有或拒絕歸檔。
第七條 企業檔案的保管期限定為永久、定期兩種,定期一般分為30年、10年。
第八條 永久保管的企業管理類檔案主要包括:(一)本企業設立、合並、分立、改制、上市、解散、破產或其他變動過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本企業董事會、監事會、股東會的構成、變更、召開會議、履行職責和維護權益的文件材料。(二)本企業資產和產權登記、評估與證明文件材料,資產和產權轉讓、買賣、抵押、租賃、許可、變更、保護等憑證性文件材料,對外投資文件材料;本企業資本金核算、確認、劃轉、變更等文件材料,企業融資文件材料。(三)本企業關於重要問題向有關機關和上級主管單位的請示、報告、報表及其復函、批復,有關機關和上級單位制發的需本企業辦理的重要文件材料,行業協會、中介機構等對本企業做出的重要決定、出具的審計、公證、裁定等重要文件材料,本企業與其他組織和個人形成的重要合同、協議及補充協議等文件材料。(四)本企業發展規劃、戰略決策、重大改革、年度計劃和總結文件材料,內部管理制度、規定、辦法等文件材料。(五)本企業機構演變,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文件材料;本企業涉及職工權益的其他重要文件材料;企業文化建設文件材料。(六)本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重要文件材料。(七)本企業生產技術管理工作的重要文件材料。(八)本企業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文件材料。(九)本企業黨群工作的重要文件材料。(十)新聞媒體對本企業重要活動、重大事件、典型人物的宣傳報道。(十一)有關機關和上級主管單位領導、社會知名人士等重要來賓到本企業檢查、視察、調研、參觀時的講話、題詞、批示、錄音、錄像、照片及企業工作匯報等重要文件材料;本企業參與國家和社會重大活動的重要文件材料,本企業職工參加省級以上黨、團、工會、人大、政協等代表大會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十二)本企業直屬單位、所屬、控股、參股、境外企業和機構報送的關於重要問題的報告、請示和批復等文件材料。
第九條
定期保管的企業管理類檔案主要包括:(一)本企業資本金管理、資產管理的一般性文件材料,本企業涉及職工權益的一般性文件材料。(二)本企業部門工作或專項工作規劃,半年、季度、月份計劃與總結等文件材料。(三)本企業召開會議、舉辦活動的一般性文件材料,發布的一般性公告。(四)本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一般性文件材料。(五)本企業生產技術管理工作的一般性文件材料。(六)本企業行政管理工作的一般性文件材料。(七)本企業黨群工作的一般性文件材料。(八)本企業關於一般性問題向有關機關和上級主管單位的請示、報告、報表及有關機關和上級主管單位的復函、批復,有關機關和上級主管單位、行業協會制發的需本企業貫徹執行的一般性文件材料和對本企業出具的一般性證明文件,本企業與其他單位和個人形成的一般性合同、協議文件材料。(九)直屬單位、所屬和控股企業一般性問題的請示、報告、來函與本企業的批復、復函等文件材料。(十)本企業參與國家和社會活動的一般性文件材料,本企業職工參加省以上黨、團、工會、人大、政協等代表大會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本企業接待重要來賓的工作計劃、方案等一般性文件材料。
第十條 企業經營管理、生產技術管理、行政管理、黨群工作等管理類檔案保管期限見附件。
第十一條 本規定的管理類檔案保管期限為最低期限,各企業在具體劃分時可選擇高於本規定的期限。
第十二條 企業產品生產和服務業務、科研開發、基本建設、設備儀器、會計、幹部與職工人事等文件材料的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按國家有關規定、標准,結合企業實際執行。
第十三條 企業應歸檔紙質文件材料中,有重要修改意見和批示的修改稿及有發文稿紙或文件處理單的,應與文件正本、定稿一並歸檔。企業對於無相應紙質或確實無法輸出成紙質的電子文件應納入歸檔范圍並劃分保管期限。企業對歸檔的電子文件的元數據要進行相應歸檔。
第十四條 多個企業聯合召開的會議、聯合研製的產品、聯合建設或研究的項目、聯合行文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原件由主辦企業歸檔,其他企業將相應的復製件或其他形式的副本歸檔。
第十五條 企業應依據本規定和國家及專業相關規定,結合本企業生產組織方式、產品和服務特點,編制本企業的各類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企業應按資產歸屬關系,指導所屬企業根據有關規定規范各類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的編制並審批所屬企業的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
第十六條 中央管理的企業(包括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中央企業、金融企業、中央所屬文化企業等)總部的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管理類檔案保管期限表,報國家檔案局同意後執行。地方國有企業總部編制的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管理類檔案保管期限表,報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同意後執行。
第十七條 企業資本結構或主營業務發生較大變化時,應及時修訂和完善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
第十八條 企業在編制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時,應全面分析和鑒別本企業形成文件材料的現實作用和歷史價值,統籌考慮紙質文件材料與其他載體文件材料的管理要求,准確界定文件材料的歸檔范圍和劃分檔案保管期限。
第十九條 本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設立的企業,在境外經營的企業,由企業總部參照本規定提出實施要求;科技事業單位可參照執行。
第二十條 本規定由國家檔案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 本規定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
❽ 一般的民事案件審結後,法庭對庭審筆錄還要保存多久
最高人民法院、國家檔案局《關於人民法院訴訟檔案保管期限的規定》訴訟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長期、短期三種。
保存期限是根據案情來確定的
民事訴訟檔案
(一)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永久保管:
1.房管、土地、山林、水利(水面)等不動產權益糾紛的案件;
2.重大的繼承糾紛的案件;
3.勞資糾紛、破產還債、鋪底權、房纖(掮客)等糾紛反映一定的社會歷史情況有代表性的案件;
4.訴訟標的在五萬元以上的案件;
5.經濟合同糾紛重大的涉及面廣的案件;
6.有關加工訂貨、統購包銷和私房改造的重大案件;
7.當事人一方在黨、政、軍機關、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中職務相當於地、師級以上幹部的案件;
8.當事人一方為高級工程師、副教授、副研究員或相當職稱以上的民事案件;
9.當事人一方為工商界、宗教界、文化藝術界、少數民族、華僑、起義人員在省、市、自治區范圍內的知名人士的民事案件;
10.當事人一方為全國或省、市、自治區人民代表、政協委員的民事案件;
11.涉及公私關系的重大案件;
12.在全國或省、市、自治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13.涉外案件;
14.國內外影響較大的經濟案件和公證案件;
15.當事人一方居住國外或港、澳、台缺席判決的案件;
16.貫徹婚姻法中的重大典型案件;
17.其他需要永久保管的民事案件。
(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長期保管:
1.債務、房屋租賃、典當回贖等需要長期執行的案件;
2.重大的經濟合同糾紛案件;
3.一般析產、繼承糾紛的案件;
4.訴訟標的在一萬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案件;
5.疑難的離婚和離婚涉及子女財產的案件;
6.贍養、扶養案件中需要長期供養生活費的案件;
7.按缺席判決或判決、調解後有反復的案件;
8.處理無主財產、無人繼承財產以及銀行聲請破箱的案件;
9.公證案件中提存保管財產、聲請保管證據、公證離婚和結婚、執行許可、委託、契約、合同、繼承、收養子女、證明關系的案件;
10.其他需要長期保管的案件。
(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短期保管:
1.一般債務、買賣、合同、賠償、公益物品返還糾紛的案件;
2.一般家庭糾紛(包括簡易的析產、繼承)的案件;
3.一般離婚案件;
4.贍養、子女撫養、生活費已執行完畢的案件;
5.房屋欠租、遷讓、強占公房、修繕糾紛的案件;
6.涉及選民名單的案件;
7.調解、撤訴、終止和移送其他單位處理的案件;
8.其他需要短期保管的案件。
庭審筆錄是案卷的內容之一,隨案卷的性質定,作為案卷的組成部分與案卷一起保存。你可對照參考。
❾ 房地產經紀公司居間合同的保管期限。 法律規定房地產中介公司應該將居間合同保管多少年呢
房地產經紀公司所有服務合同,包括租賃合同,其保存期不少於5年。
根據《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房地產經紀機構應當建立業務記錄制度,如實記錄業務情況。房地產經紀機構應當保存房地產經紀服務合同,保存期不少於5年。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頒布的《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是我國第一個專門規范房地產經紀行為的部門規章。《辦法》的出台,是全面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房地產調控的重要舉措,對於整頓房地產市場秩序,規范房地產經紀行為,保護房地產經紀活動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房地產經紀行業健康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
《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
第七條本辦法所稱房地產經紀機構,是指依法設立,從事房地產經紀活動的中介服務機構。
房地產經紀機構可以設立分支機構。
第八條設立房地產經紀機構和分支機構,應當具有足夠數量的房地產經紀人員。
本辦法所稱房地產經紀人員,是指從事房地產經紀活動的房地產經紀人和房地產經紀人協理。
房地產經紀機構和分支機構與其招用的房地產經紀人員,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簽訂勞動合同。
第九條國家對房地產經紀人員實行職業資格制度,納入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制度統一規劃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