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附期限與附合同的區分
這是附條件+附期限的合同,條件是三間廠房竣工並使用,期限是10月前。
⑵ 求問附期限合同期限規定有哪些
期限的特徵
1.期限是由當事人約定的而不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
2.期限須內符合法律的規定。容
3.期限是將來確定要到來的事實。
生效期限和終止期限
附期限合同中的附期限可分為生效期限和終止期限。本條規定,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1.生效期限又可稱為始期,是指以其到來使合同發生效力的期限。
該期限的作用是延緩合同效力的發生,合同在該期限到來之前,其效力處於停止狀態,待期限到來時,合同的效力才發生。2.終止期限是指以其到來使合同效力消滅的期限。
附終止期限合同中的終止期限與附條件合同中的附解除條件的作用相當,故其又稱為解除期限。
附期限合同中的期限可以是一個具體的期日,如某年某月某日;也可以是一個期間,如「合同成立之日起X個月」。
⑶ 附條件 附期限合同
附條件的合同!雙方法定代表人簽字加蓋公章並 備案後生效為條件!回
期限:期限是必然答到來的事實,比如人終有一死,約定某人死後將自己的房屋贈送給某人。
條件:成就與否不確定!如雙方法定代表人簽字加蓋公章並 備案後生效。雙方法定代表人簽不簽字並不確定!
⑷ 附期限合同的特點有哪些,附期限合同有哪些種類
您好,附條件合同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所附條件是由雙方當事人約定的,並且作為合同的一個條款列入合同中。其與法定條件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後者是由法律規定的,不由當事人的意思取捨並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條件。因此,合同雙方當事人不得以法定條件作為所附條件。
2.條件是將來可能發生的事實。過去的、現存的事實或者將來必定發生的事實或者必定不能發生的事實不能作為所附條件。此外,法律規定的事實也不能作為附條件,如子女繼承父親遺產要等到父親死亡,就不能作為條件。
3.所附條件是當事人用來限制合同法律效力的附屬意思表示。它同當事人約定的所謂供貨條件、付款條件是不同的,後者是合同自身內容的一部分,而附條件合同的所附條件只是合同的附屬內容。
4.所附條件必須是合法的事實。違法的事實不能作為條件,如雙方當事人不能約定某人殺死某人作為合同生效的條件。所附條件可分為生效條件和解除條件。生效條件是指使合同的效力發生或者不發生的條件。
在此條件出現之前,也即本條所說的條件成就之前,合同的效力處於不確定狀態,當此條件出現後,即條件成就後,合同生效;當條件沒有出現(或成就),合同也就不生效。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⑸ 如何區分附期限和附條件的合同中的條件和期限
附條件與附期抄限都是屬於襲合同的附款,但兩者是有明顯的區別的。
作為條件的附款必須是將來客觀上不確定的事實,如果不屬於將來或該事實是確定要發生的,則不能成為條件附款;而期限是以將來確定的事實的到來為前提的,如果不屬於將來的或不是確實的事實,則不能成為期限附款。
假設甲、乙之間約定,如果簽證下來,我的房子就賣給你,這就屬於附生效條件的行為,因為簽證是將來的事情,能否簽下來是不確定的,所以應該是在條件成立的時候,行為才生效,該合同屬於附條件的合同。
對於附期限的合同,假設甲、乙之間約定,在12月1日的時候甲出國,屆時甲就將房子賣給乙。這里確定了發生的時間,因此在期限屆至的時候,這個買賣行為就生效了,該合同屬於附期限的合同。
⑹ 附期限合同的合同認定
附期限合同與附條件合同的認定方區分有些模糊,下面以一個案例來說明附期限合同與附條件合同的認定。 1、因還款協議本身規定不明確,應確認該協議無效,被告應立即向原告還清欠款。
2、雙方達成的還款協議為附條件的合同,被告應在王某還清債務以後,才向原告還款,不應於2000年4月以前還款。
3、原、被告達成的還款協議應理解為一種附期限的合同,還款協議實際上只是規定了被告應在2000年4月底以前「還款」。 本案被告欠原告10萬元債務,雙方曾約定於1999年10月底還清。被告未及時還款,已構成違約,但因為雙方達成了還款協議,因此表明原告已放棄請求被告承擔違約責任的權利。雙方規定:被告「應在2000年4月底以前王某還款以後,還清欠款」。被告根據這一還款協議的規定,認為原告已同意在王某還款給被告之後,被告才向原告還款。因王某沒有還款,因此被告不能立即還款。從上述還款協議規定的內容來看,確實是不清楚的,據此原告、被告之間就還款問題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認識:被告認為,他應在王某還清債務以後,才向原告還款,這實際上是將還款協議視為附條件的合同。也就是說,雙方在還款協議中,被告將王某向被告還款作為一個條件,並將該條件的成就或不成就作為還款協議是否能實際履行的根據,換言之,如果條件不成就,則被告就不應按還款協議還款,當然,這並不是說被告沒有義務還款,只是說他應在王某還清債務以後,才向原告還款,不應於2000年4月以前還款。然而,從原告的理解來看,還款協議實際上只是規定了被告應在2000年4月底以前「還款」。這實際上是將還款協議理解為一種附期限的合同。所以本案爭議解決的關鍵是認定該還款協議是附期限的合同還是附條件的合同。
從理論上看,附期限的合同是指在合同中指明一定期限,並把該期限的到來作為當事人的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發生或消失的前提的合同。附條件的合同是指在合同中規定了一定的條件,並且把該條件的成就或者不成就作為確定當事人的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發生法律效力或者失去法律效力的根據的合同。合同所附期限與條件,都是對效力所作的限制,但兩者又存在著一定的區別。即條件的成就與否是當事人在設定時所不能確定的,也就是說,條件有可能成就,也可能不成就。如果條件是必然成就的,那麼當事人在民事法律行為中只需要附期限,而無須附條件了。因為期限是必然到來的,也是當事人能夠預知的。就本案來說,如果是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那麼到2000年4月底,被告就必須履行還款協議,如果是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則被告必須在條件成就,即王某還款以後,才能履行還款協議。
從當事人雙方訂立還款協議的目的、還款協議的整體內容等方面來理解,該還款協議應屬於附期限的合同。雙方之所以規定王某還款的問題,是因為被告提出,王某可以在2000年4月底以前還款,因此原告同意達成還款協議。還款協議中規定的被告應「在2000年4月底以前還款」,是最核心的內容,還款協議中規定「王某還款以後」是從屬於「2000年4月底以前還款」這個前提的,也就是說,王某還款不過是對為什麼規定這個還款時間的一種解釋,不能將這個解釋孤立地作為一項條件來看待。所以,盡管還款協議的內容規定得不十分明確,但是該協議是指被告應於2000年4月底以前還款。據此應認為還款協議仍然有效,被告應依據還款協議,於2000年4月底以前履行還款協議,付清全部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