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反訴應該在什麼時候提出
反訴,是指在一個已經開始的民事訴訟(訴訟法上稱為本訴)程序中,本訴的被內告以本訴原告為被容告,向受訴法院提出的與本訴有牽連的獨立的反請求。該權利亦是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的重要體現,是本訴被告所享有的重要權利,是保障本訴被告人民事權益的一項重要制度。
反訴是指在正在進行的訴訟中(訴訟系屬中),本訴的被告以本訴的原告為被告提起的訴訟。其存在的目的在於:通過反訴與本訴合並審理,減少當事人訟累,降低訴訟成本,便於判決的執行。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本訴的被告可以向本訴的原告提起反訴。
反訴提出時間及構成要件:
(一)本訴正在進行中,法庭辯論結束前提出反訴。
(二)反訴不屬於其他法院專屬管轄,如果反訴屬於其他法院專屬管轄的,審理本訴的法院因為無權管轄,則反訴不得與本訴合並審理。
(三)反訴能夠與本訴適用同一程序。
(四)反訴請求與本訴請求互不相容或其中一個請求為另一個請求的先決問題。
(五)反訴需由被告向本訴原告提起。
B. 反訴的具體期限是多久
根據民訴意見第156條,反訴和增加訴訟請求的提出時間是:案件受理後,法庭版辯論結束前。
根據證據權規定第34條第3款,反訴和增加訴訟請求的提出時間是:舉證期限屆滿前。
從理論上說,民訴意見與證據規則屬於同位法,對於同位法,當然是新法優先與舊法,當然適用證據規則。
從法條上講,《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82條規定 「本院過去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從現實上說,現在法院一般都事先通知舉證期限,且舉證期限通常在開庭之前,此時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反訴請求。
C. 民事訴訟反訴期限是多久
民事訴來訟過程中,被告提出源反訴,期限是必須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三十二條在案件受理後,法庭辯論結束前,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並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合並審理。
D. 反訴提出的時間是什麼
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可以提出反訴。
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 :
原告可專以放棄屬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四條:
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
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4)反訴的期限擴展閱讀:
提起反訴的條件如下: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5、反訴只能是本訴被告向本訴原告提起,而不能對原告以外其他人;
6、反訴只能向受理本訴的法院提起;
7、反訴與本訴必須是適用同種訴訟程序。
E. 民事訴訟的反訴在什麼階段提出
民事訴訟中反訴的時間應當在證明期限屆滿之前。
一,有關法律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六條的規定,反訴的時間和訴訟請求的增加是:案件受理後,法院辯論結束。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十四條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第三款,反訴的時間和請求權的增加是:在證明書期滿前。
從理論上講,民事訴訟證據規則和證據規則屬於同一法律,對於同一法律,當然,新的法律優先原則和舊的法律,當然適用證據規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第八十二條規定:「法院過去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的規定不一致,以本規定為准。」
二,司法實踐:
事實上,法院通常事先被告知證據的期限,證明的期限通常是在法院之前,而在訴訟期滿前提出反請求的請求。有時在法庭上作出反訴,法官也被承認。
(5)反訴的期限擴展閱讀:
反訴特徵
(1)當事人特定性及雙重性
由於反訴是本訴的被告向本訴的原告提出的獨立的反請求,因此反訴的原告即是本訴的被告,反訴的被告即是本訴的原告,即反訴的當事人是特定的,而且反訴的當事人在訴訟中的地位具有雙重性。
(2)請求具有獨立性
反訴具備訴成立的要件,是一種獨立的訴。反訴雖然是在本訴的訴訟程序中被告向原告提出的反請求,但是它並不因此必然地依賴本訴而存在。被告提出的反訴本身具備著起訴的要件,因此即使本訴撤回,反訴也能夠獨立存在,也能夠作為獨立的案件由法院審理裁判。
(3)目的具有對抗性
反訴的起訴能使本訴失去意義 ,吞並或抵消原告的訴訟請求。
(4)反訴的時間具有限定性
提起反訴有嚴格的時間限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三十四條第三款之規定,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對於反訴,我國學者較有代表性的表述有「在已經開始的本訴的民事訴訟程序中,本訴的被告以其原告為被告,向受訴法院提出與本訴有牽連的獨立的反請求」。
「民事訴訟中的反訴,就是在已經開始的民事訴訟程序中,被告通過法院向原告提出的相反的民事權利請求」。「本訴是原告提起的訴訟,反訴是在本訴的基礎上產生的訴訟。
反訴與本訴有牽連,但與本訴不同,在已經提出的訴訟中,本訴被告以原訴(或稱本訴)原告為被告,向法院提起與原訴有直接聯系的獨立的訴訟請求,以達到抵消、動搖或吞並原訴的目的,這種反守為攻的訴訟稱之為反訴」。
F. 一般提交反訴狀的期限是多久
根據民訴意見第156條,反訴和增加訴訟請求的提出時間是:案件受理後,法庭辯論結束前。內
根據證據規定容第34條第3款,反訴和增加訴訟請求的提出時間是:舉證期限屆滿前。
從理論上說,民訴意見與證據規則屬於同位法,對於同位法,當然是新法優先與舊法,當然適用證據規則。
從法條上講,《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82條規定 「本院過去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從現實上說,現在法院一般都事先通知舉證期限,且舉證期限通常在開庭之前,此時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反訴請求。
G. 民訴中,反訴提出期限是在法庭辯論結束前,還是在舉證期限屆滿前
反訴最晚在法庭辯論結束前提出。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的「 關於適用《中版華人民共和國民事權訴訟法》的解釋」中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在案件受理後,法庭辯論結束前,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並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合並審理」。
由此可知,在新《民訴解釋》實行後,反訴提出期限為法庭辯論結束前。
(7)反訴的期限擴展閱讀:
反訴是指在一個已經開始的民事訴訟(訴訟法上稱為本訴)程序中,本訴的被告以本訴原告為被告,向受訴法院提出的與本訴有牽連的獨立的反請求。該權利亦是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的重要體現,是本訴被告所享有的重要權利,是保障本訴被告人民事權益的一項重要制度。
反訴 是指在正在進行的訴訟中(訴訟系屬中),本訴的被告以本訴的原告為被告提起的訴訟。其存在的目的在於:通過反訴與本訴合並審理,減少當事人訟累,降低訴訟成本,便於判決的執行。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本訴的被告可以向本訴的原告提起反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