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報工傷期限

報工傷期限

發布時間:2020-12-12 12:10:35

Ⅰ 工傷申報時間一般是多長時間內

簡單來說,發生工傷後30天內,單位必須申報,單位不申報的,職工個人可在版發生工傷一年內自己進行申報。權

Ⅱ 工傷報銷是否有時間限制

現實困惑
2011年6月12日,某市一家機械加工廠的職工史某在工作中因操作不慎致使右手受傷。同事立即將他送到醫院救治,但是還是因為傷勢較重,導致史某右手截肢。史某請求單位給他申請工傷認定,但該廠負責人卻說史某受傷是因為他自己的疏忽造成的,拒絕給他申請工傷認定。史某無奈只得等自己傷好出院去申請工傷認定,但他不知道自己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有時間限制嗎,是多長時間呢?
律師答疑
勞動者受工傷後應由用人單位、本人或者直系親屬申請工傷認定,而且要在法定的期限內申請工傷認定。用人單位申請工傷認定的,應當自事故發生之日起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三十日內提出;勞動者本人或其近親屬或工會申請的,應當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一年內提出。如果用人單位或者相關人員在法定的時間內沒有為工傷職工申請工傷認定,那麼該職工很有可能喪失申請工傷認定的權利,這樣的話就無法從單位獲得賠償,也不能享受相關醫療保險待遇,如果真是遇到了特殊情況,用人單位可以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延期,經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工傷認定的時間可以適當延長。如果職工本人或其直系親屬或工會沒有在一年時間內為其申請工傷認定,那麼該工傷職工申請工傷認定的權利就消失了。
具體到本案,史某所在的用人單位拒絕為其申請工傷認定,那麼史某隻能請直系親屬幫助申請,或者等自己身體康復後親自去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了。但是一定要在2012年6月12日之前去申請,如果超過了一年的期限,史某申請工傷認定的權利就消滅了。
法條鏈接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Ⅲ 工傷申報的期限是多久

職工發生工傷,單位應當在事故發生傷害之日起1個月之內去申請工傷認定,如果單位拒絕為員工申請,員工本人可以在事故發生傷害之日起1年內自己去申請工傷認定,如果超過1年再去申請,不再受理。

Ⅳ 受了工傷公司未報,造成過了期限,怎麼辦

受了工傷公司未報導致過了期限的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工傷認定申請期限內。可以向法院起訴公司要求賠償,工傷認定也該去申請。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職工本人申報工傷認定的,應當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提出,超過該期限的,勞動保障部門不再受理。當然,如果有合理事由的,另當別論。

錯過了3年工傷申請期限,雖然無法獲得工傷認定和享受工傷待遇,但可以提起侵權賠償之訴。因為勞動中遭受事故傷害的,也屬於侵權損害。

《民法總則》第188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你於2007年8月受事故傷害,至今仍在3年之內,因此你可以到法院起訴,要求公司賠償誤工費、住院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等損失。

需指出的是,工傷賠償待遇相對優厚,標准較高,而且工傷賠償與侵權賠償在責任劃分方面也有所不同。

具體而言,職工一旦被認定為工傷,不論本人對事故的發生有無過錯,都可獲得全額賠償。而在侵權賠償中,如果受害人對損害的發生存在過錯,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勞動者在發生工傷後,誤以為得在治療結束後才能維權,結果因超過法定期限而難以維權。在遭遇工傷事故後,如果單位未主動申報工傷,勞動者本人應及時向人社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以獲得更好的賠償。

(4)報工傷期限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七條 由於不屬於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自身原因超過工傷認定申請期限的,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工傷認定申請期限內。

有下列情形之一耽誤申請時間的,應當認定為不屬於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自身原因:

(一)不可抗力;

(二)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三)屬於用人單位原因;

(四)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登記制度不完善;

(五)當事人對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申請仲裁、提起民事訴訟。

Ⅳ 報工傷有規定期限嗎是多久

【工傷認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所在單位應當自內事故傷害容發生之日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一)工傷認定申請表;(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新修訂《工傷保險條例》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Ⅵ 工傷認定期限是多少天

  1. 視同工傷(48小時):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在48小時之內搶救無效死亡的可視同工傷。

  2. 認定時效(30日/1年):單位應當自事故發生之日或被診斷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從業人員或者近親屬,工會組織可在事故發生之日或診斷為職業病日起1年內申請。

  3. 認定決定(60日):區縣人社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工傷認定決定。

  4. 鑒定結論(60日/30日):鑒定委員會在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鑒定結論,必要時,做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時限可以延長30日。

  5. 停工留薪期(12個月):停工留薪期限根據定點醫療結構出具體的傷病情況診斷意見確定,一般不超過12個月。

  6. 住院康復(30日):工傷康復人員應當自收到確認意見之日起30日內,持確認意見及相關材料到工傷康復定點機構辦理住院工傷康復手續。工傷康復人員未在30日內辦理住院工傷康復手續的,確認意見自然失效。

  1.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 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 受到事故傷害的。注意:「工作時間前後」是指非工作時間內,具體講是開工前或收工後的一段時間,譬如上班時間是9-12點。14-18點,但是職工提前在8:30到崗或者下班後做完收尾工作時間到 18:30等,均可以認定為「工作時間前後」,同時其目的必須是從事預備性或收尾性工作,比如為啟動機器做准備工作,或者關閉機器後收 拾與工作有關的機器、工具等。

  3.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 患職業病的。

  5. 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

  6. 職工在合理時間內往返於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 的上下班途中發生事故的,亦可認定為工傷。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7.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1.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內經搶救無效死 亡的。突發疾病死亡具體來說。職工突發與工作無關的疾病導致死亡。如果是與工作有關的疾病而導致 死亡,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認定工傷。

  2. 在工作崗位上突發與工作無關並沒有導致立即死亡的疾病,但是在48小時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視同為工傷。

  3. 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4. 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工緻殘,已取得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 後舊傷復發的。

  1. 因故意犯罪;

  2. 醉酒導致傷亡的;

  3. 自殘或者自殺的。

Ⅶ 工傷申報時限是多久

現實困惑
2013年1月,小孟到一家公司做業務員。在一次工作中受傷,經過鑒定是工傷。後來因為其他事情就把申報工傷的事情耽擱了,2014年7月,小孟找到公司負責人要求支付工傷補貼,但是公司卻不認可,認為事情已經過了一年多了,已經超過了申報工傷的期限。請問,該公司的說法合理嗎?
律師答疑
小孟的工傷請求不能得到認可,但是應該由其單位來承擔小孟工傷補貼的相關費用。根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用人單位申請工傷認定的,應當自傷害事故發生之日起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提出;勞動者本人或者其近親屬、工會提出申請的,應當在勞動者在受傷後1年內提出。過了上述時限再申報,勞動部門不會受理,勞動者無法享有工傷待遇。本案中小孟申報工傷已過法定時限,不會得到相關部門的受理。但是法律又規定,用人單位未在法律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所以,公司的說法合理,只是公司需要承擔小孟工傷補貼的相關費用。
法條鏈接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法理薈萃
用人單位未在法律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其行為有礙於受傷職工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因此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閱讀全文

與報工傷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