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正確的護理技術操作時,無菌持物鉗的拿法是怎樣的
1.評估操作環來境是否符合要求。源
2.檢查無菌持物鉗包有無破損、潮濕、消毒指示膠帶是否變色及其有效期。
3.打開無菌鉗包,取出鑷子罐置於治療檯面上。
4.取放無菌鉗時,鉗端閉合向下,不可觸及容考試,大網站收集器口邊緣,用後立即放回容器內。
5.標明打開日期及時間。
㈡ 無菌持物鉗的使用法
無菌持物鉗浸泡在盛有消毒劑的容器內,消毒液面以浸沒鉗________或鑷子的________。
㈢ 未開啟的無菌持物鉗保存時間是多少
封袋上有標注,沒有的是假冒偽劣。
㈣ 無菌物品的有效期一般是多長時間
無菌物品復的有效期一般是7-14天。根據制物品不同喲不同的有效期。
未開包的無菌包:5月1日到10月1日,有效期一周。10月1日到次年的5月1日,有效期為2周。
開包的無菌包有效期:4小時。
無菌持物鉗的有效期:乾式:4小時;濕式:1周。
啟封後的無菌溶液有效期:24小時。
無菌盤的有效期:4小時。
無菌技術是在醫療護理操作過程中,保持無菌物品、無菌區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入侵人體的一系列操作技術。無菌技術作為預防醫院感染的一項重要而基礎的技術,醫護人員必須正確熟練地掌握,在技術操作中嚴守操作規程,以確保病人安全,防止醫源性感染的發生。
㈤ 打開無菌持物鉗包的有效期是多少
開包後有效期是4h
㈥ 無菌物品打開後有效期多長時間
無菌產品是人們將產品進行一系列消毒之後,放入到干凈袋子。因為這種產品經過了消毒,而又放入了密閉的袋子當中,所以他可以保持一段時間的放置,在他沒有被污染的情況下,放置的時間大約是7天左右,倘若超過了這樣的一個時間,人們需要重新的將裡面的東西進行消毒殺菌處理,並且再放入另一個新的密封的袋子當中。不同的無菌物品的有效時間是不同的,對於無菌容器以及無菌的溶液,他們所有效的時間是24小時,而無菌的口罩使用的時間卻在4個小時左右。
醫生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一定要嚴格記憶每一個無菌物品的使用時間,千萬不要將這種物品用的超過了他的時間,因為在這之後的過程中,就不屬於完全的無菌物品。哪怕是在手術過程中沒有用夠使用的時間也是可以的。
㈦ 無菌持物鉗的乾燥保存時間為多少小時
4小時。
㈧ 無菌物品的有效期都是多長時間
時間為7天。
定期檢查無菌物品的滅菌日期及保存情況。無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況下保存期為7天,過期或受潮應重新滅菌。無菌物品不可暴露於空氣中,應存放於無菌包或無菌容器中,無菌包外須標明物品名稱、滅菌日期,並按失效期先後順序排放。
如包內物品一次未用完,則按原摺痕包好,註明開包時間,有效期為24時。如不慎污染包內物品或被浸濕,則需要重新滅菌。
取小包內全部物品時,可將包托在手上打開。解開系帶挽結,一手托住無菌包,另一手依次打開包布四角翻轉塞入托包的手掌心內,准確地將包內物品放入無菌容器,蓋好。
(8)無菌持物鉗的有效期擴展閱讀:
基本操作:
(一)工作帽的應用
戴工作帽可防止頭發上的灰塵及微生物落下造成污染。護理傳染病人時,也可保護自己,工作帽大小適宜,頭發全部塞入帽內,不得外露。每周更換兩次,手術室或嚴密隔離單位,應每次更換。
(二)口罩的應用
戴口罩可防止飛沫污染無菌物品。口罩應蓋住口鼻,系帶松緊適宜,不可用污染的手觸及。不用時不宜掛於胸前,應將清潔面向內折疊後,放入干凈衣袋內。口罩一經潮濕,則病菌易於侵入,應及時更換。
(三)洗手、刷手、消毒手
洗手 執行無菌操作、取用清潔物品之前,護理病人前後,接觸污染物之後均應洗手。方法:用肥皂搓洗手掌、手背、指間、手指及關節,以環形動作搓擦。而後用流水沖洗雙手,將皂沫全部沖凈,必要時反復沖洗,最後用清潔小毛巾擦乾雙手。
㈨ 浸泡持物鉗的容器叫什麼
浸泡持物鉗的容器叫無菌廣口容器。
無菌持物鉗(鑷)應浸泡在盛有消毒溶液的無菌廣口容器內,液面需超過軸節以上2-3cm或鑷子1/2處。容器底部應墊無菌紗布,容器口上加蓋。每個容器內只能放一把無菌持物鉗(鑷)取放無菌持物鉗(鑷)時,尖端閉合,不可觸及容器口緣及溶液面以上的容器內壁。
手指不可觸摸浸泡部位。使用時保持尖端向下,不可倒轉向上,以免消毒液倒流污染尖端。用後立即放回容器內,並將軸節打開。如取遠處無菌物品時,無菌持物鉗(鑷)應連同容器移至無菌物品旁使用。
無菌持物鉗(鑷)不能觸碰未經滅菌的物品,也不可用於換葯或消毒皮膚。如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時,應重新消毒滅菌。無菌持物鉗(鑷)及其浸泡容器,定期消毒滅菌,並更換消毒溶液及紗布。
(9)無菌持物鉗的有效期擴展閱讀:
無菌操作原則:
1.環境清潔:
進行無菌技術操作前半小時,須停止清掃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動,減少人員走動,以降低室內空氣中的塵埃。防止塵埃飛揚。治療室每日用紫外線照射消毒一次,時間20~30分鍾即可,也可適當延長消毒時間。
2.無菌操作:
衣帽穿戴要整潔。帽子要把全部頭發遮蓋,口罩須遮住口鼻,並修剪指甲,洗手。必要時穿好無菌衣,帶好無菌手套。
3.物品管理:
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應分別放置,無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氣中,必須存放於無菌包或無菌容器內,無菌物品一經使用後,必須再經無菌處理後方可使用,從無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雖未使用,也不可放回無菌容器內。
4.無菌物品:
無菌物品必須存放於無菌包或無菌容器內,無菌包應註明無菌名稱,消毒滅菌日期,有效期一周為宜,並按日期先後順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無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況下,可保存7天,過期應重新滅菌。無菌物品一經使用或過期,潮濕應重新進行滅菌處理。
5.取無菌物:
操作者身距無菌區20cm,取無菌物品時須用無菌持物鉗(鑷),不可觸及無菌物品或跨越無菌區域,手臂應保持在腰部以上。無菌物品取出後,不可過久暴露,若未使用,也不可放回無菌包或無菌容器內。疑有污染,不得使用。未經消毒的物品不可觸及無菌物或跨越無菌區。
6.無菌操作:如器械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應更換或重新滅菌一物一人,一套無菌物品,只能供一個病員使用,以免發生交叉感染。
㈩ 無菌持物鉗在開包前的滅菌有效期是
我不懂這個
建議問下相關人員
這樣比較安心
不要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