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業標准有效期是幾年
企業標准有效期一般是3年,但企業標准涉及的強制性國家或行業標准發生變化時,企業標准要隨之修改。
㈡ 執行標准有保質期嗎
執行標准沒有保質期,執行標准有有效期,如Q/開頭的企業標准,自己發布之日起,最長為3年,到期應復審,否則為無效標准。
㈢ 什麼是標准有效期
標准化的基本原理通常是指統一原理、簡化原理、協調原理和最優化原理。下面分別作一介紹:統一原理就是為了保證事物發展所必須的秩序和效率,對事物的形成、功能或其他特性,確定適合於一定時期和一定條件的一致規范,並是這種一致規范與被取代的對象在功能上達到等效。統一原理包含以下要點: ① 統一是為了確定一組對象的一致規范,其目的是保證事物所必須的秩序和效率; ② 統一的原則是功能等效,從一組對象中選擇確定一致規范,應能包含被取代對象所具備的必要功能; ③ 統一是相對的,確定的一致規范,只適用於一定時期和一定條件,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條件的改變,舊的統一就要由新的統一所代替。 簡化原理就是為了經濟有效地滿足需要,對標准化對象的結構、型式、規格或其他性能進行篩選提煉,剔除其中多餘的、低效能的、可替換的環節,精煉並確定出滿足全面需要所必要的高效能的環節,保持整體構成精簡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簡化原理包含以下幾個要點: ① 簡化的目的是為了經濟,使之更有效的滿足需要; ② 簡化的原則是從全面滿足需要出發,保持整體構成精簡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所謂功能效率系指功能滿足全面需要的能力; ③ 簡化的基本方法是對處於自然狀態的對象進行科學的篩選提煉,剔除其中多餘的、低效能的、可替換的環節,精練出高效能的能滿足全面需要所必要的環節; ④ 簡化的實質不是簡單化而是精練化,其結果不是以少替多,而是以少勝多。 協調原理就是為了使標準的整體功能達到最佳,並產生實際效果,必須通過有效的方式協調好系統內外相關因素之間的關系,確定為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適應或平衡關系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協調原理包含以下要點: ① 協調的目的在於使標准系統的整體功能達到最佳並產生實際效果; ② 協調對象是系統內相關因素的關系以及系統與外部相關因素的關系; ③ 相關因素之間需要建立相互一致關系(連接尺寸),相互適應關系(供需交換條件),相互平衡關系(技術經濟招標平衡,有關各方利益矛盾的平衡),為此必須確立條件; ④ 協調的有效方式有:有關各方面的協商一致,多因素的綜合效果最優化,多因素矛盾的綜合平衡等。 按照特定的目標,在一定的限制條件下,對標准系統的構成因素及其關系進行選擇、設計或調整,使之達到最理想的效果,這樣的標准化原理稱為最優化原理。 查看原帖>>
㈣ 企業產品標准備案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有效期是三年。如果企業產品標准已經修訂,應重新辦理備案,填寫《企業產品標准復審申請表》。修訂後的企業產品標准編號和備案登記號的順序不變,只改變年代號。
㈤ 食品安全企業標准備案有效期多少年
三年。依據《食品安全企業標准備案辦法》第十六條 企業標准備案有效期為三年。回有效期屆滿需要答延續備案的,企業應當對備案的企業標准進行復審,並填寫企業標准延續備案表,到原備案的衛生行政部門辦理延續備案手續。
㈥ 規定、試行規定、暫行規定的有效期各有何規定
從字面上看,好像有區別。其實差不多,沒有任何區別。雖然有「試行」、「暫行回」答兩個字的字眼,有的規定「暫行」幾十年,還在「暫行」。比如,人大1978年5月24日批準的《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主要是關於退休年齡的規定),一直還在「暫行」,並且看來還要「暫行」下去。不要說法律,就是1978年通過的憲法,已經被1982年的憲法所代替,且修改了多次。
或許,這些規定,以後有可能規范。但不管什麼字眼,新的《立法法》規定,只要是授權立法的,一般不超過5年。
《立法法》第十條授權決定應當明確授權的目的、事項、范圍、期限以及被授權機關實施授權決定應當遵循的原則等。
授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五年,但是授權決定另有規定的除外。
被授權機關應當在授權期限屆滿的六個月以前,向授權機關報告授權決定實施的情況,並提出是否需要制定有關法律的意見;需要繼續授權的,可以提出相關意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定。
㈦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標准有效期幾年
《葯品生產許可證》有效期5年;
《葯品GMP證書》有效期5年
《葯品經營許可證》有效期為5年
《葯品GSP證書》有效期5年
《餐飲服務許可證書》有效期3年
㈧ 一般情況下國標的有效期是多少年
沒有有效期。企業標準的有效期是三年
㈨ gb/t11263-1998標准還在有效期嗎
gb/t11263-1998已經作廢很多年了,最新標準是:
GB/T
11263-2017
熱軋H型鋼和剖分T型鋼
㈩ 標准有效期1年是什麼意思
正常情況下,這個東西在一年內都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