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韭菜上什麼肥料好
1、韭菜是一種多年生宿根蔬菜,在生長期間需肥量較大,並且在每次採收後,也需要進行追肥,促進韭菜的生長。如果是只需要韭菜葉子,主要施加氮肥,如果想要開花結果,則需要在花期前施加磷肥,鉀肥。
2、第一年:在播種前,深耕深翻,然後每畝地施加5000kg的腐熟有機肥,20kg硫酸銨,20kg硫酸二氨,同時可以每畝地使用2kg的5%辛硫磷顆粒劑,加10-15kg的干細土混合撒施防治韭蛆。等到出苗後,如果幼苗生長趨勢不佳,可以噴施葉面肥或者是每畝地施加5kg的尿素。等到幼苗長到一定高度後進行移栽,在移栽之前,每畝地施加7000kg的腐熟農家肥,50kg的復合肥,2kg的硫酸鋅。定植後,緩苗期結束後,進行一次追肥,每畝地施加20kg左右的尿素或者是磷酸二胺。
3、第二年及以後:
(1)在韭菜返青的時候,中耕的同時,每畝地施加4000kg的人糞尿或者是20kg的尿素,促進韭菜恢復生長。
(2)在採收韭菜後3-4天進行追肥,每畝地施加3000kg的豬尿糞3000公斤,或者是80kg的腐熟餅肥,或者是20kg的尿素,或者是20kg的硫酸銨復合肥。注意不能急著澆水,否則韭菜根容易腐爛。
(3)韭菜抽薹前,每畝地施加15-20kg的尿素。進入秋天後,是韭菜生長最旺盛的時期,所以在立秋前後這段時間,每畝地施加300-400kg的餅肥,進行養根。澆凍水時,每畝地施加10-15kg的三元復合肥。
二、韭菜在施肥時不能施加什麼肥料
1、硝態氮肥:韭菜在生長期間對於氮肥的需求量比較大,但是如果使用硝態氮肥,其濃度比較高,容易引起燒根現象,影響到韭菜根部對於養分,水分的吸收能力。
2、未經腐熟的農家肥:農家肥是一種營養全面的肥料,但是如果沒有經過腐熟就施加到韭菜地中,一方面養分不容易被韭菜吸收,另一方面農家肥發酵時產生的熱度會「燒」到作物,而且未腐熟的農家肥中往往會含有很多害蟲的蟲卵,容易引起蟲害。
3、碳銨:碳銨是一種氮肥,容易揮發,而揮發的氨氣會傷到韭菜的葉子,如果要使用碳銨,盡量選擇溝施,施加後在上面蓋上一層土壤。
⑵ 為什麼南方酸性土壤施用鉀肥很有效
我國鉀肥生產量少,而土壤缺鉀的面積在不斷擴大。解決這個矛盾的辦法是開源節流,既一方面要增加鉀肥肥源,另一方面把有限的鉀肥施用好,充分發揮肥效。鉀肥的有效施用技術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土壤類型、肥力水平、作物種類、施肥方法等因素影響較大。
(一)因土施鉀
土壤缺鉀的程度是鉀肥有效施用的先決條件,首先要考慮土壤速效鉀含量對鉀肥肥效的影響。鉀肥肥效大小與土壤速效鉀豐缺關系密切,即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土壤速效鉀含量越低,鉀肥當季肥效越好。土壤速效鉀含量小於40毫克/公斤為極缺鉀的土壤,鉀素已成為作物增產的限制因素,應優先施用,每畝用量(K2O)5~10公斤,折氯化鉀或硫酸鉀10~20公斤,無論什麼土壤和作物,增產效果都非常顯著。土壤速效鉀含量40~80毫克/公斤時為缺鉀土壤,每畝鉀肥用量5公斤左右,增產效果也很顯著。土壤速效鉀含量大於80毫克/公斤時,除一些喜鉀的經濟作物外,糧食作物可以少施或不施。同時還要考慮土壤緩效鉀含量、土壤質地和熟化程度等。土壤緩效鉀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是土壤速效鉀的給源和後備,在土壤速效鉀含量相近的情況下,土壤緩效鉀含量越低,轉化為速效鉀的速度越慢。施用鉀肥的肥效往往會更好些。但作為指導當季施鉀,土壤速效鉀含量是主要依據。質地粗的砂性土,由於含鉀水平低,加之土壤中的速效鉀又易淋溶損失,在這類土壤上施鉀的效果往往比粘性土壤好,熟化程度高的土壤增施鉀肥的肥效一般不如熟化程度低的土壤。因為前者含鉀較為豐富,並有良好的土壤理化性狀,供鉀能力強。我國南方土壤含鉀量低,鉀肥施用重點應在南方;但北方土壤缺鉀面積正在逐漸擴大,特別是一些高產土壤,缺鉀現象日益嚴重。
(二)因作物施鉀
在土壤缺鉀狀況一樣的情況下,鉀肥應優先用在喜鉀的作物上,喜鉀作物的順序,豆科作物>薯類、甜菜、甘蔗、西瓜、果樹>棉花、麻類、煙草>玉米>水稻、小麥。喜鉀作物是相對的,在嚴重缺鉀的土壤上,無論種什麼作物,施鉀增產效果都顯著,在含鉀豐富的土壤上,喜鉀作物增施鉀肥往往不增產。增施鉀肥還能明顯改善作物產品品質,多種作物增施鉀肥後,產品質量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多廣東、廣西等地甘蔗施鉀試驗結果,蔗莖糖含量增加0.93%、蔗汁重力純度增加1.9%,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所試驗,施鉀肥使煙葉含糖量增加,含氮量降低,改善了煙葉品質,使之刺激牲小,吸味醇和。此外,供鉀充足,作物抗倒伏、抗旱的能力握高,同時植株內可溶性氨基酸,單糖的積累下降,從而可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同一種作物的不同品種對鉀肥的反應也不同,以水稻為例,雜交稻、矮稈高產良種梗稻增施鉀肥的肥效比高稈品種、汕稻及常規稻更好。
不同的耕作制中哪種作物施用鉀肥最經濟,這也是有效施用鉀肥的重要內容。綠肥(油萊)一稻一稻耕作制中,鉀肥應施在豆科綠肥或豆科作物上,據試驗,綠肥畝施硫酸鉀10公斤,可增產鮮草768公斤,每公斤鉀肥(K2O)增收鮮草153公斤。由於鮮草產量增加,氮素返田也相應增加,綠肥中約三分之二靠根瘤菌從空氣中固定來的,因此施鉀後的綠肥翻壓,作旱稻基肥比鉀肥直接施在旱稻上更有利。
稻一稻一麥耕作制中,鉀肥應施在冬季作物,即大、小麥上或施在晚稻上較為有利。一方面,大、小麥增產幅度較大,同時又能發揮鉀肥殘效的作用,如果鉀肥充裕,在麥子和晚稻上都施用適量的鉀肥,增產效果更好。
稻一稻耕作制中,晚稻施鉀增產效果比早稻好。因為早稻施用有機肥多,晚稻在」雙搶」季節插秧,有機肥施用少,而且晚稻田擱田、烤田的次數和天數比早稻減少,土壤鉀素不能很快釋放出來,所以晚稻比早稻更容易發生缺鉀。
麥一稻耕作制中,由於水旱輪作,干濕交替,因此缺鉀程度就會輕些。據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肥所試驗表明,土壤速效鉀(K2O)含量低於60毫克/公斤時,小麥應增施鉀肥,高於80毫克/公斤時可以少施或暫不施用鉀肥。
大豆、油萊、小麥、果樹以及水稻等作物在寒冷、乾旱、陽光不足等惡劣環境下,增施或早施鉀肥均能增強抗寒性,減少凍害,增產效果非常好。如東北地區的黑土,土壤速效鉀和緩效鉀含量較高,但近年來在黑土上對大豆的試驗表明,在寒冷和乾旱年份施用鉀肥有增強大豆抗寒、抗旱的作用,肥效也較明顯。
(三)鉀肥的施用量
鉀肥用量也遵循報酬遞減現象。在缺鉀的土壤上,作物的產量隨施鉀量增加而增加,而每公斤鉀肥的增產數則隨用量的增加而遞減。用量超過一定范圍時,則不能進一步增加產量。
鉀肥的適宜用量應以土壤速效鉀含量高低、作物種類和各種營養元紊相互平衡而定。在目前鉀肥比較少的情況下,一般還做不到完全滿足作物的需求,以每畝鉀肥(K2O)用量3~6公斤為宜。在缺鉀的土壤上,一般每公斤(K2O)能增產水稻5~10公斤。鉀肥的當季利用率為40%~50%。土壤嚴重缺鉀又喜鉀的作物,如大豆、甘薯、煙草、甘蔗等鉀肥用量可適當增加,土壤缺鉀不嚴重和農家肥用量充足的地塊,鉀肥可以少施或不施。
(四)鉀肥的施用期
鉀肥可作基肥、種肥或追肥。鉀肥與磷肥一樣,以基肥或早期追肥效果較好,因為作物的苗期值住往是鉀的臨界期,對鉀的反應十分敏感。雖然作物苗期吸鉀不到全生育期的1%,但苗期個體小,相對數量較大。
據湖南省土肥所對水稻鉀肥施用試驗表明,在施用氮、磷肥的基礎上,每畝分別用鉀肥 (K2O)5公斤作基肥或分櫱肥和穗肥,每公斤鉀肥(K2O)分別增產稻穀9.1公斤、7.4公斤、4.9公斤。鉀肥利用率分別為64%、55%、 42%。由此看出,鉀肥作基肥的效果較好。
從湖北省水稻鉀肥施用的試驗來看,以鉀肥作基肥或早期追肥的增產佔95%以上,而把鉀肥作拔節肥、孕穗肥則有一半增產不顯著。廣東、浙江等省農業科學院土土肥所通過試驗認為:基肥和分櫱肥各施一半鉀肥,增產效果不錯;早稻一般有較充足的有機肥作基肥,施鉀可推遲到分櫱早期及圓稈拔節期施用,這樣鉀肥肥效還略優於基肥,而晚稻應早施。
多年生和一些喜鉀經濟作物,要注意追施鉀肥,如煙草,據廣東省試驗表明,在缺鉀的土壤上,畝產煙葉125~250公斤的煙田,鉀肥可用在煙苗初出新根進行平穴小培土時,此時追施硫酸鉀10~15公斤,效果非常明顯。紅煙的鉀肥用量應比黃煙多。
我國鉀肥的品種以氯化鉀為主,一般不宜作種肥,施足基肥或早期追肥,可以不用種肥。在砂質較重的田裡,鉀肥易滲漏,分次施用為宜。還有一些土壤本身不一定缺鉀,由於氮肥用量過多,致使水稻中後期葉色濃綠、植株柔軟,通風透光差,這時補施少量鉀肥,有利作物生長。
(五)鉀肥的施用方法
施用鉀肥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①撒施後用犁翻壓入土;②播種時隨種或在種子附近條狀施肥;③撒施後進行淺層耕作(耙地或耘田);④穴施;⑤表面撒施;⑥葉面噴施。窄行作物如小麥可採用第一種方法作基肥。水稻用第三種方法,在插秧前施入並進行淺層耕作,稱為耘面肥。溝施和穴施適用於寬行作物的追肥,如玉米、棉花、煙草、西瓜等。表面撒施僅限於水稻、小麥的早期追肥。因為大部分鉀肥為氯化鉀,不宜與種子混合施用,採用第二種方法只能施在種子附近。在缺鉀地區對作物噴施鉀肥有明顯的效果,噴施濃度為0.5%~1.0%。
⑶ 磷酸二氫鉀有什麼功效,
磷酸二氫鉀的功效:
1、促進生長,磷酸二氫鉀能對植物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比如促進作物花芽分化,增加開花數,壯花保果,防止因植物營養不足導致的落果落花問題,提高座果率,尤其是在結果時期,能促進果實膨大,著色增甜以及加快成熟。
2、促進養分吸收,磷酸二氫鉀除了自己能發揮對植物很多作用外,還能促進植物對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充分吸收,似乎有一種樂於助人的精神,這在眾多的肥料種類中是很少見的。
3、增強植物抗逆,其實這個抗逆性的意思就是說可以增強植物對目前生長環境的適應能力,不會因外界條件的不合理而出現漲勢問題。
4、提高光合作用,光合呼吸作用對植物生長必不可少,就像人的呼氣和吸氣一樣,在呼吸弱的情況下,那麼這個人肯定身體會存在問題,植物也是這個道理。
5.增強抗病蟲害,從側面來講,這種肥料有增強植物長勢的效果。
磷酸二氫鉀:包含著磷、鉀2種關鍵元素,是一種高濃度的優質無氯鉀肥,鹽值極低,養分含量高,適合在很多作物上使用,有萬能肥的稱號。
(3)鉀肥有效期擴展閱讀:
使用磷酸二氫鉀的注意事項:
1、噴施有效期,選擇在作物吸收磷、鉀養分高峰期,例如小麥、水稻等禾穀類作物的孕穗或抽穗揚花期;油菜的苔期到 開花期;棉花的開花前後;薯類作物的薯塊膨大期等。
2、噴施時間的把握,雨天不施,有晨露不施,晴天中午不施,宜選在上午10點前,下午4點後噴施,陰天可整天噴施。
3、噴施時要使葉正反面都能多沾肥水。行走不能太快,要均勻一致。
4、提倡磷酸二氫鉀和一些氮素化肥、微肥及農葯等做到合理混施,可節省勞力,增加肥效與葯效。在作物生長較差,缺 氮、磷、鉀的田塊實行混施,一般要求尿素液的適宜濃度為1%~2%。
在缺硼以及對硼肥顯效的作物如棉花、油菜、小麥等作物 ,用磷酸二氫鉀與硼肥混施增產功效顯著,硼肥濃度為0.1%~0.2%。磷酸二氫鉀可與非鹼性農葯混合噴施,也可以和調節劑混 合噴施。
5、磷酸二氫鉀促進植物體的生殖生長,在植株營養階段不宜施用,以免造成葯害與浪費。
6、正確判斷植株缺磷和缺鉀,由於磷鉀兩種元素在體內具有高度的流動性,所以缺乏時往往表現在老葉和花莖上。
在一 般情況下,植物缺鉀時,基莖部葉片呈雜色或缺綠,葉緣杯狀捲起或卷皺,葉脈間或葉尖和葉緣有壞死斑點,植物的莖稈細弱 ;缺磷嚴重時,植株色深,長呈紅或紫色,基部葉片黃色,莖短而細,嫩葉的葉脈失綠。
7、此外,葉面噴肥只是植物施肥的一種補充,切不可取代基肥及根部追肥。植物根部有更大的吸收能力與吸收系統。但 葉部的吸收量,不依賴於根部的吸收量。因此葉面肥與根部施肥巧妙結合,這樣才能發揮更高的效益。
⑷ 氮鉀肥在地下有效期多少天
氮流失較快,若施氮肥五天後遇上倒灌問題不大,五天之內,流失較多。鉀肥,硫酸鉀之類較穩定,若撒施草木灰,碰上大天晴,過於乾燥,作物難以吸收,若遇大水漫灌,鉀肥極易流失。
⑸ 百合為什麼不能反復種兩年地
可以,但是百合球根類的植物開花會消耗母球很多營養,所以花後注意補充肥料,不然球會越版來權越小知道不開花。栽種百合花,北方宜選擇向陽避風處,南方可栽種在略有遮蔭的地方。種植時間以8-9月為宜。種前一個月施足基肥,並深翻土壤,可用堆肥和草木灰作基肥。栽種宜較深(一般深度為鱗莖直徑的3-4倍),以利根莖吸收養分。北方如栽種太淺,冬季易受凍害,並會影響根須和小鱗莖的生長。生長期間不宜中耕除草,以免損傷根莖。若有條件,可在種植地面撒一些碎木屑作土壤覆蓋。這樣,既可防止雜草生長,又可保墒和降低土壤濕度,以利鱗莖
⑹ 鉀肥有沒有有效期
氮肥---根.莖.葉生長肥料 磷肥---可促種子發芽,根系發育,抗倒伏.抗病蟲害 鉀肥---可促進葉綠素的形成,和光和作用的進行,促根擴大,花大色艷
⑺ 為了防止水稻倒伏,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水稻生長早期追加() A.氮肥 B.磷肥 C.鉀肥 D.混合
無機復鹽對植物的生制長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無機鹽包括含氮、磷、鉀、鈣、鎂、硫、硼、錳、鋅、鉬等的多種無機鹽,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無機鹽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含氮的無機鹽能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繁葉茂;含磷的無機鹽可以促進幼苗的發育和花的開放,使果實、種子提早成熟;含鉀的無機鹽使植物莖稈健壯,促進澱粉的形成與運輸,具有抗倒伏的作用.據此可知,施用鉀肥對預防水稻倒伏有一定作用. 故選:C |
⑻ 茶花樹葉子上許多白色小點點打什麼農葯最好謝謝
有可能是戒殼蟲,趕快與別的花隔離起來,要不都會傳染了。
處理方法
根據介殼蟲的各種發生情況,在若蟲盛期噴葯。因此時大多數若蟲多孵化不久,體表尚未分泌蠟質,介殼更未形成,用葯仍易殺死。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2—3次。可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1500倍液,或255亞胺硫磷1000倍液。
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噴霧。保護和利用天敵:如捕食吹綿蚧的澳洲瓢蟲、大紅瓢蟲、寄生盾蚧的金黃蚜小蜂、軟蚧蚜小蜂、紅點唇瓢蟲等都是有效天敵,可以用來控制介殼蟲的危害,應加以合理的保護和利用。
二、什麼時候施肥
主要的施肥時間是在春季的2-3月份左右,這個時候施肥有助於它更好的萌發新枝。夏季初施肥主要是在5-6月份左右,有助於它更好的孕蕾。秋冬季節是在10-11月份左右施肥,台灣的話氣溫就會變的很低,這個時候就不用施肥了。
⑼ 葡萄樹死了腐蝕酸鉀肥以後連續一個星期下雨這樣對葡萄樹好有效果嗎
既然葡萄樹死了,再用鉀肥也無濟於事。
希望對你有幫助。
請採納謝謝!
⑽ 有沒有水稻方面的專家,看看咋家的水稻雜了,一畝地的秧大大小小的,有效分櫱期,尿素,氮肥,磷肥,鉀肥
如果是點狀無規律分布且同一穴里有大有小就應是品種純度的問題,如果是塊狀分布則應是田裡肥力不均,肥料撒的不均,水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