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廣播電視公共文化服務內容都包含那些內容呀謝謝!
個人理解:
1、與其他公共文化服務比,特性:廣泛性,每家都可以有;全天候性,群眾隨時可以獲得服務;有償性,有的要交納一定的費用;
2、舉措:設施上多建傳輸點,提高傳輸質量,提高信號覆蓋率、安裝到戶率;內容上多提供針對性節目,提高節目質量;硬體上提高信號質量、數字化;服務上規范化;收費上逐步降低,不贏利為標准。
3、一般而言,除廣電外,公共文化服務還有送戲、送電影、送書,建設群藝館、博物館、圖書館、鄉鎮文化站、村文化活動室、社區文化活動室,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公共單位文化隊伍建設等。
㈡ 公共廣播電視與商業廣播電視的區別
共同點:在節目質量和編排報道原則等方面無根本區別。
以BBC為代表:國有公營。這是國家所有但由公司在社會各界參與下自主經營的電台、電視台。
主要特徵是:資產為國家所有,但電台、電視台保持相對獨立性,作為「特殊法人」 存在,實行企業化管理和運作;根據法律規定,組成董事會或管理委員會進行領導管理,其成員有較廣泛的社會代表性;政府依法加以規范和監督,但具體業務由電台電視台自主進行;經費來自受眾繳納的視聽費和國家撥款,有的輔以廣告收入。
英國廣播公司BBC是根據「皇家約章」特許經營廣電的公共企業,最高領導是董事會,其成員包括各政黨和社會各界代表,以及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地區代表,由政府提名,國王任命。董事會決定公司的方針、政策,並任命總經理主持日常工作。政府內務大臣受議會委託監督公司的經營政策和節目內容,向公司簽發執照,但公司有依法自主經營的權利和業務上的獨立性。BBC服務普遍,內容多樣,節目平衡,編輯獨立,社會責任至上。
以IBA為代表:公私合營。這是國家和私人合資或合辦的廣播電視機構。所謂合資,是指共同出資組成股份公司經營管理;所謂合辦,通常是由國家興建並經營廣播電視設備,私方租賃這些設備製作並播送節目。不論合資或合辦,國家通常處於主導地位。
其基本特點是既實行商業經營,又保持國家在機構內部的調控制約。
公私合辦的方式,以英國的商業廣播電視最為典型。英國的商業廣播電視在1992年前都由獨立廣播局(IBA)管轄。IBA是依據廣播法組建的國家管理機構,其職責有二:一是建造和經營全國廣播電視發射設備,二是通過業務合同對私營廣播電視公司進行管理。這些私營公司分設於全國各個地區,經IBA批准獲得所在地區播放廣播電視的許可證,然後自製節目,租用IBA的發射設備播放,IBA則在審批許可證、出租設備的過程中對這些公司的業務方針、節目內容以及插播的廣告進行監督。1992年起,IBA的職能分別由新設立的獨立電視委員會(專管電視)和無線廣播局(專管廣播)代替,但是國家出設備、私營公司出節目這一公私合辦的體制不變,而且還有新的發展。IBA主要靠廣告收入,管理鬆散,側重娛樂節目。
㈢ 什麼是「公共服務廣播電視」
是為公眾服務的廣播電視
㈣ 公共服務體系的內容是什麼時候提出的,具體涵義是什麼建設公共服務體系的意義是什麼
公共服務體系的提出: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確定了2020年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主要任務,其中包括「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備,政府管理和服務水平有較大提高」提出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把「建設服務型政府」作為重要內容。
公共服務體系的含義:
公共服務體系主要是指以政府為主導、以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產品為主要任務、以全體社會成員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為基本目標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這些制度安排主要表現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與體制創新。 內容包括提供公共基礎設施,創造就業崗位,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福利體系,促進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發展;也包括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發布公共信息等。涵蓋市場難以有效提供的公共物品、自然壟斷和外部經濟等。
2008年2月,胡錦濤總書記在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對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構想包含三個層次:(1)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應依據經濟發展程度和水平,逐步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是惠及全民和公平公正,但建設步驟要把握水平適度、可持續發展的原則。(2)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長遠目標,也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價值追求,但也需要逐步實現。應圍繞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目標,協調處理好公共服務的覆蓋面、保障和供給水平、政府財政能力三者間關系。(3)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關鍵是創新公共服務體制,改進公共服務方式,形成公共服務供給的社會和市場參與機制。通過公共財政、社會組織、企業與家庭的合作,發揮和體現財政資金的公益性價值,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益。
建設公共服務體系的意義
1、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促進科學發展的現實要求。公共服務需求增長是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的重要標志。人類社會發展是一個需求不斷拓展和逐步得到滿足的過程。伴隨著技術進步和物質產品供給能力的提升,公共服務需求不斷增長、服務業快速發展成為當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特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共服務需求增長呈現逐步加速的趨勢,標志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如何使公共服務供給與需求相適應,將是我們在較長時期面臨的重要任務。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改善民生、加快社會建設的任務,如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就業和收入分配等,都離不開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是促進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重要內容。
2、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舉措。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校正社會財富初次分配的不平衡,並對初次分配產生積極影響,有利於緩解和抑制利益分化進程及其引發的社會矛盾。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使公共服務逐步擴展到整個社會,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消除公共服務領域存在的不公平現象。同時,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為促進社會公平和權利平等提供強大的基礎平台,有利於振奮社會成員的精神,提高社會總體效率。
3、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內容。提供公共服務是政府的重要職責。發揮政府在公共服務體系中的主體作用,加快公共財政建設步伐,加大財政支出中用於社會公共服務項目的比重,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首要之舉。在我國,公共服務領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公共服務發展滯後,總量供應不足,公共投入短缺,分配不平衡。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於轉變政府職能,解決政府在社會公共領域的缺位問題,將原來由政府承擔的一些公共服務職能轉移給非政府組織和私人部門甚至社區,改變完全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局面,實現公共服務提供主體的多中心。市場化的核心是引入競爭機制,打破國家對公共服務領域的壟斷,在多元化的公共服務主體間,形成有效競爭機制,從而提高公共服務供給的效率,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㈤ 中國的公共服務體系包括哪些
第一,提供就業服務和基本社會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務。
第二,提供教育、內醫療、公共文容化等公共事業性服務。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情況比較復雜,需要區分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對於發展公共事業性服務,政府責無旁貸。
第三,提供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等公益性基礎服務。政府應擔負起保護環境的責任,切實推動節能減排。同時,還應加快電網、鐵路網、通訊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對其中屬於商業性的部分交由市場去做,屬於公益性的部分直接承擔起來。
第四,提供生產安全、消費安全、社會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務。對生產安全,企事業單位負有責任,政府也應強化安全服務體系建設和監管職責。而消費、食品和葯品安全等都是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基礎性環節,政府責無旁貸。
㈥ 如何進一步完善當前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
一是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
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文件精神,吃透文件精神,加強基層調研,建立一套政令暢通、責任明確、操作便捷、切實適應當地縣情的管理體制。
二是制訂統一的發展規劃。
打破廣播電視各自為陣的局面,通過政府推動和市場運作相結合,將中央、省市縣各地廣播電視資源和市場有效對接,努力實現天上一張網、地上一根線的宏大目標,在打造輿論核武庫的同時,實現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幾何裂變,建議將廣電發展納入當地社會發展規劃、文化惠民工程、政府績效考核目標落實到位,通過抱團取暖,推動事業的健康發展。
三是建立統一的技術標准。
糾正多種覆蓋方式理解上的偏頗,減少實施過程中的多頭程序造成的失誤,該退出市場的退出市場,該淘汰的淘汰,通過技術規范糾正市場存在的錯誤行為,為兼容並蓄、聯大做強創造條件,確保無線覆蓋長期通、優質通、永久通。
四是出台權威的法律法規。
不依規矩,不成方圓,隨方就圓,成就你我。綜合廣播電視本身特有的政治、經濟和娛樂屬性,深入調研,找准情況,堅持公正客觀,做到以人為本,通過頒布法律法規和建章立制,在市場出現違規運行時,處理問題做到有法可依,有規可循,確保市場健康運行。
五是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
緊密結合自身政策優勢、價格優勢和服務優勢,堅持高端關注,做到上下通透,堅持市場引導,尊重客觀規律,特別是對用戶服務,做到網路功能更齊全、內容更多、服務更好、價格更實惠,努力實現讓黨和政府放心、人民群眾滿意,從服務體繫上推進事業的發展和壯大。
以上為有關論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㈦ 我國的政府公共服務體系主要應包括哪四項基本內容
一、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居於整個模型的核心,它是基本生存性基本公共服務、公共環境性基本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性基本公共服務和自身發展性基本公共服務的集合,B、C、D、E與A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形成一個系統。
二、基本生存性基本公共服務處於模型的最下方,是整個模型的基礎性模塊。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首先要滿足食物、水和住房等生理需求,然後才轉向較高層次的需求。從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看,B獨立生成A的子系統。
三、公共環境性基本公共服務位於模塊的左方,是A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二者構成對立統一的整體。
四、公共安全性基本公共服務,居於模塊的右邊。公共安全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必要條件。任何一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需要公共安全,沒有良好的公共安全保障體系與措施,整個社會將處於無序狀態。
構建全民均等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之一,是促進社會公平公正、維護社會和諧安定、確保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重大舉措。
政府轉型是構建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制度基礎。政府轉型的基本趨勢是公共服務職能不斷發展並成為重要職能。公共服務職能的強化將大大推動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
首先,政府職能轉型的核心是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對於服務型政府來說,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必須在抓好經濟調節和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註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這就要求政府必須成為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主體,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就業和住房保障等領域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㈧ 什麼是網路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網路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是為試點高校的網路教育提供學習支持服務,由多個學專習中心組成,屬其職能與試點高校直接建立的學習中心相同。公共服務體系協助試點高校進行招生宣傳、技術支持、學生管理、考試管理等等,可以同時為多個試點高校服務。在公共服務體系所屬的學習中心學習的學生,其注冊的學籍是學生所選擇的試點高校,畢業證書由該試點高校頒發,經電子注冊後國家予以承認。
目前教育部批準的公共服務體系有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公共服務體系。此外,教育部批准兩家公司與有關試點高校聯合開展現代遠程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試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