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非金屬礦石有哪些
非金屬礦是與金屬礦相對而言的,有91種,主要為金剛石、石墨、水晶、剛玉、石棉、雲母、石膏、螢石、寶石、玉石、瑪瑙、石灰岩、白雲岩、石英岩、陶瓷土、耐火粘土、大理岩、花崗岩、鹽礦、磷礦等。
主要品種
(1)石膏礦區
我國已探明的石膏礦區達169處。主要有山東省大漢口、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湖北省應城、山西省太原、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甘肅省天祝、湖南省邵東、吉林省渾江、四川省峨邊等礦床。儲量600億噸以上,居世界首位。
(2)耐火原料
我國耐火原料資源豐富,菱鎂礦、高鋁礬土與石墨原料的儲量均佔世界第一位。
中國是世界上菱鎂礦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總保有儲量礦石30億噸,我國菱鎂礦的資源潛力很大,據預測,菱鎂礦資源80億噸。居世界第1位。被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為世界菱鎂礦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世界紀錄。探明礦產地27處。主要分布在遼寧省海城、山東省披縣、西藏自治區巴下等地。菱鎂礦的工業價值主要是其中氧化鎂具有高的耐火性和粘結性,以及可以提煉金屬鎂。因此,廣泛應用於冶金、建材、化工、輕工、農牧業等領域,仍為提煉金屬鎂的主要原料。
耐火粘土與硅石等耐火原料分布地區很廣,耐火粘土探明礦產地327處。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山東、河南、四川、黑龍江、內蒙古等省(區), 以山西耐火粘土礦最多。總保有儲量礦石21億噸,儲量與產量均很大,為發展我國耐火材料與原料的生產與出口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中國石墨礦資源相當豐富。全國20個省(區)有石墨礦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91處,主要有黑龍江省雞西(柳毛)、勃利(佛嶺)、穆棱(光義)、蘿北;吉林省磐石;內蒙古自治區興和;湖南省魯塘;山東省南墅;陝西省銀洞溝、銅峪等石墨礦床。以黑龍江省為最多.總保有儲量礦物1.73億噸,居世界第1位。
金剛石礦
河南、福建、廣西等省(區)。就地區分布看,玻璃用石英岩以青海為最,佔全國總儲量的42.4%;石英砂以海南為最多;玻璃用石英砂岩山東則居首位。高嶺土:中國高嶺土礦資源豐富。在全國21個省(區)208個礦區探明有高嶺土礦,總保有儲量礦石14.3億噸,居世界第7位。主要有廣東省茂名、湛江、惠陽;河北省徐水;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湖南省衡山、泊羅、醴陵;江西省貴溪、景德鎮;江蘇省吳縣等礦床。
(2)水泥灰岩
水泥灰岩:中國水泥灰岩資源相當豐富,除上海市、香港特別行政區外,全國各省(區、市)均有產出。遍布全國.探明儲量的礦區1124處,總保有儲量礦石489億噸。主要分布在陝西、安徽、廣西、四川、山東等省(區), 儲量以陝西最多,佔10%,安徽次之,佔6.7%。廣西、四川、山東水泥灰岩資源也較豐富。水泥灰岩礦床成因類型分化學或生物化學沉積礦床(如河北邯鄲峰峰礦、四川峨眉黃山等)、機械碎屑沉積礦床(如山西大同七峰山等)、生物沉積礦床(如江蘇、浙江等地石炭系黃龍灰岩等)和重結晶型石灰岩礦床(如黑龍江省愛輝關鳥河)。石灰岩自太古宙到新生代各時代地層中幾乎都有形成,但用於生產水泥的主要是古生代形成的石灰岩。
(3)花崗石
花崗石:花崗石礦在商業中是泛指具有裝飾功能、質地堅硬、抗酸鹼,可加工成一定規格石料或工藝品的天然石材,並非地質學中的"花崗岩"概念。花崗石大體包括岩漿岩、火山岩類和部分變質岩類(如混合岩、片麻岩等)。我國花崗石礦資源豐宮,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探明儲量的礦區180餘處,總保有儲量礦石17億立方米,以山東、北京為多大理石:亦為商業名稱,是泛指具有裝飾功能、可加工成建築石材或工藝品的天然碳酸鹽類岩石,如大理岩、白雲岩、石灰岩等。中國大理石品種繁多,資源豐富,全國26個省(區)皆有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123處,總保有儲量礦石10億立方米,以廣東、河北儲量最多。
(4)寶玉石
寶玉石:中國寶玉石礦品種繁多。遼寧岫岩玉、新疆和田玉和海藍寶石、廣東的南方玉、河南南陽的獨山玉、福建的壽山石、浙江的青田石和雞血石、湖北的綠松石、撫順的煤玉、琥珀和內蒙古的瑪瑙等古代就已開采並馳名中外。在海南、江蘇、山東等地還產有藍寶石礦。我國寶玉石地質工作程度較差。對吉林、江蘇、福建、山東、海南五省12個寶石礦區進行了地質工作,總保有儲量礦物4.1萬千克,以寶石級剛玉、綠柱石、石榴子石和鋯石為主。對北京、內蒙古、遼寧、河南、廣東、青海六省(區)10個玉石礦區進行了地質工作,總保有儲量礦石28.9萬噸,其中以遼寧的岫岩玉保有儲量最多,佔全國玉石儲量的一半。我國寶玉石礦有多種礦床類型,以偉晶岩型、熱液交代型和風化殘積-沖積型礦為重要,岩漿型、變質型、夕卡岩型次之。寶玉石成礦時間跨度較大,自前寒武紀直至第四紀均有寶玉石礦形成。
㈡ 鞍山屬於哪個省
鞍山屬於遼寧省。
㈢ 解放前東三省開過哪些礦山
黑龍江省已發現各類礦產134種.佔全國已發現234種各類礦產的57.2%。已查明儲量的礦產有87(新增菱鎂礦)種,佔全國已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種數(2l5種)的37.7%。保有儲量位居全國首位的有10種,即:石油、晶質石墨、顏料黃黏土、長石、鑄石玄武岩、岩棉玄武岩、火山灰、水泥用大理岩、矽線石、錸礦;位居第2位的有2種,即:玻璃用大理岩、浮石;位居第3位的有6種,即:硒礦、珍珠岩、玻璃用脈石英、陶粒用黏土、制灰用石灰岩、泥炭;占前10位的礦產有42種。全省鐵、銻、鎳、鈷、硼、螢石、石棉、磷礦、硫鐵礦、鉀等成礦地質條件較差,資源可利用程度低,自給率不足。黑龍江省礦產資源總的特點是品種齊全、儲量豐富,但開發程度低,市場化程度低。黑龍江省是礦業大省,但礦業發展不平衡,主要以石油、天然氣、煤炭、黃金及部分非金屬建材礦產為開發重點,其他礦產資源分布廣泛又相對集中。石油、天然氣主要集中在松遼盆地的大慶一帶,煤炭分布在東部的鶴崗、雙鴨山、七台河和雞西等地,有色金屬、黑色金屬主要分布於嫩江、伊春和哈爾濱一帶,金礦產於大、小興安嶺及伊春、佳木斯、牡丹江等地區,非金屬礦產主要分布在東部和中部。
吉林省礦產資源品種較多。有色金屬和非金屬礦蘊藏量大,許多礦產儲量居於全國前列,能源礦產佔有重要地位,黑色金屬和化工原料礦產也有一定儲量。
(一)能源礦產
煤炭 吉林省煤炭資源分布較廣,全省三分之二的縣、市有煤,主要集中在通化、舒蘭、琿春、遼源等市、縣。油頁岩產地比較集中,主要分布在松遼、樺甸、羅子溝三個盆地,儲量相當於全國儲量一半以上,具有較大的潛在優勢。
石油 吉林省石油主要分布在松遼盆地南部。列全國第八位。
(二)黑色金屬礦產
鐵 吉林省鐵礦儲量比較集中。在全國居中下。主要分布於東部山區,有樺甸縣老牛溝、渾江市板石溝、敦化市塔東等3處大型礦床和通化市四方山、和龍縣官地、通化市七道溝、渾江市大栗子、七道溝、渾江市青溝等6處中型礦床。 釩 主要產地為敦化市塔東礦,保有儲量31.97萬噸,居全國第八位。
(三)有色金屬及貴金屬礦產
銅 全省有銅礦產地31處,總保有儲量84.4萬噸,居全國第十四位。主要礦床有永吉縣大黑山,琿春縣小西南岔,磐石縣紅旗嶺、通化縣赤柏松等。 鎳 全省有鎳礦產地8處,保有儲量35.3萬噸,約佔全國儲量4。7%,居第三位。主要礦床有磐石縣紅旗嶺,通化縣赤柏松.蛟河縣漂河川等。 鉬 全省有鉬礦產地6處,總保有儲量109.81萬噸,約佔全國儲量20%,居第二位。主要礦床有永吉縣大黑山等。金 全省列入儲量表產地24處,主要分布於東部山區,產地有永吉縣大黑山、琿春縣小西南岔、樺甸縣夾皮溝、板廟子、安圖縣海溝、汪清縣刺蝟溝、汪清縣金倉、琿春縣柳樹河子等。鍺 主要產於九台縣營城礦,保有儲量398。5噸,佔全國儲量1l%,居第三位。鎵 全省有鎵礦產地兩處,一處為永吉縣大黑山,一處為樺甸縣西檯子,保有儲量1.6678萬噸,佔全國儲量22%,居第二位。錸 主要產於永吉縣大黑山礦,保有儲量13.1噸,佔全國儲量9.2%,居第三位。
(四)非金屬礦產
吉林省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探明儲量的非金屬礦有40多種,可供開發利用的礦地700餘處,有遠景的礦點還要多得多。非金屬礦產在吉林省礦產資源中比重較大,而其中硅灰石、硅藻土和膨潤土具有優勢。
硅灰石 是吉林省有發展的礦種之一。已探明儲量2000萬噸,預測儲量4000萬噸,佔全國儲量97%。礦石質量較好,有害雜質含量低。主要分布在磐石縣長崴子、梨樹縣大頂山、龍井縣大灰溝等3個地區。
硅藻土 是吉林省地質儲量很大的礦產,預測儲量3億噸,居全國第一位。而且質量好,名列世界前列,屬國內優勢礦產,在國際市場很有競爭能力。主要分布於長白縣馬鞍山、敦化縣秋梨溝、高松樹等地。
膨潤土 已探明儲量4041.9萬噸,預測儲量豐富,居全國第一位。近年內發現的鈉基膨潤土礦已開始應用於鋼鐵工業,用處廣,需要量大。主要分布於九台縣和公主嶺市。儲量較大的是公主嶺市劉房子膨潤土礦和九台縣銀礦山膨潤土礦。長春市郊區石碑嶺煤礦、羊草溝煤礦也勘探出膨潤土,儲量亦很豐富。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非金屬礦產儲量居於全國前列。如沸石礦、石墨礦、滑石礦、大理岩礦、石灰岩礦、硼礦、石榴石礦、耐火粘土礦、水泥粘土礦、火山楂礦和浮石礦,等等。
遼寧礦產資源截止1999年底,已發現各類礦產110多種,礦點以上產地2000多處,探明儲量居全國首位的有菱鎂、硼、鐵、金剛石等7種。
遼寧省礦產資源具有四個基本特點。一是礦產資源較豐富,配套性好;平均每萬平方公里有大中型礦產地36處,是全國平均密度的兩倍多。鋼鐵工業中所需的主元素礦產和輔助原料礦產、能源礦產基本配套齊全。二是礦產地集中,便於規模開發;石油、天然氣集中在盤錦、沈陽;鐵礦95%分布在鞍山、本溪和遼陽市;菱鎂礦主要在鞍山和營口;滑石80%在鞍山;硼礦的98%在丹東;金剛石在大連。三是共、伴生礦產多,綜合利用價值大;有色金屬礦產,硼鎂鐵礦和磷鐵礦等多為共、伴生礦產,伴有多種有益元素,尤其是伴有稀散元素礦產。四是埋藏淺,適宜露天開采;煤、鐵礦產中有全國著名的撫順、阜新、本溪、鞍山等露采礦山。
遼寧在世界上具有優勢的礦產主要有菱鎂礦。 菱鎂礦質地優良、埋藏淺,規劃基期保有資源儲量礦石量25.6億噸,分別佔全國和世界的85.6%和25%左右。
在全國具有優勢的礦產主要有硼、鐵、金剛石、滑石、玉石、石油等6種。
硼礦共、伴生礦物多、品位較低,保有資源儲量(B2O3)2630.0萬噸,佔全國的56.4%
鐵礦以貧礦為主,多可露天開采,保有資源儲量礦石量110億噸,佔全國的24.0%,居全國首位。
金剛石質量較好,但品位偏低,保有資源儲量金剛石2029354克,佔全國的51.4%。
滑石質量上乘,馳名中外,保有資源儲量礦石量4791.2萬噸,佔全國的20.1%,居全國第二位。
玉石以質地細膩,色澤艷麗,晶瑩剔透而聞名遐邇,被確定為主要候選「國石」。保有資源儲量9.4萬噸。居全國第二位。
石油剩餘可采儲量19558.0萬噸,佔全國的7.9%,居全國第四位。
具有比較(區位)優勢的礦產主要有:煤、煤層氣、天然氣、錳、鉬、金、銀、熔劑灰岩、冶金用白雲岩、冶金用石英岩、硅灰石、玻璃用石英岩、珍珠岩、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岩、沸石等16種。
㈣ 鞍山在哪個省
鞍山,遼寧第三大城市,東北地區第五大城市,地處遼東半島中部,因市南郊有一對形似馬鞍的山(滿語思額穆阿林,意為馬鞍形的山)而得名。遼寧鞍山地處環渤海經濟區腹地,是沈大黃金經濟帶的重要支點,亦是沈陽經濟區(原遼寧中部城市群)與遼寧沿海經濟帶的重要連接帶。
㈤ 東北有哪些礦產資源
黑龍江省已發現各類礦產134種.佔全國已發現234種各類礦產的57.2%。已查明儲量的礦產有87(新增菱鎂礦)種,佔全國已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種數(2l5種)的37.7%。
儲量位居全國首位的有10種,即:石油、晶質石墨、顏料黃黏土、長石、鑄石玄武岩、岩棉玄武岩、火山灰、水泥用大理岩、矽線石、錸礦;位居第2位的有2種,即:玻璃用大理岩、浮石;位居第3位的有6種,即:硒礦、珍珠岩、玻璃用脈石英、陶粒用黏土、制灰用石灰岩、泥炭;占前10位的礦產有42種。
全省鐵、銻、鎳、鈷、硼、螢石、石棉、磷礦、硫鐵礦、鉀等成礦地質條件較差,資源可利用程度低,自給率不足。黑龍江省礦產資源總的特點是品種齊全、儲量豐富,但開發程度低,市場化程度低。黑龍江省是礦業大省,但礦業發展不平衡,主要以石油、天然氣、煤炭、黃金及部分非金屬建材礦產為開發重點,其他礦產資源分布廣泛又相對集中。
石油、天然氣主要集中在松遼盆地的大慶一帶,煤炭分布在東部的鶴崗、雙鴨山、七台河和雞西等地,有色金屬、黑色金屬主要分布於嫩江、伊春和哈爾濱一帶,金礦產於大、小興安嶺及伊春、佳木斯、牡丹江等地區,非金屬礦產主要分布在東部和中部。
吉林省礦產資源品種較多。有色金屬和非金屬礦蘊藏量大,許多礦產儲量居於全國前列,能源礦產佔有重要地位,黑色金屬和化工原料礦產也有一定儲量。
(一)能源礦產 煤炭 吉林省煤炭資源分布較廣,全省三分之二的縣、市有煤,主要集中在通化、舒蘭、琿春、遼源等市、縣。油頁岩產地比較集中,主要分布在松遼、樺甸、羅子溝三個盆地,儲量相當於全國儲量一半以上,具有較大的潛在優勢。 石油 吉林省石油主要分布在松遼盆地南部。列全國第八位。
(二)黑色金屬礦產 鐵 吉林省鐵礦儲量比較集中。在全國居中下。主要分布於東部山區,有樺甸縣老牛溝、渾江市板石溝、敦化市塔東等3處大型礦床和通化市四方山、和龍縣官地、通化市七道溝、渾江市大栗子、七道溝、渾江市青溝等6處中型礦床。 釩 主要產地為敦化市塔東礦,保有儲量31.97萬噸,居全國第八位。
(三)有色金屬及貴金屬礦產 銅 全省有銅礦產地31處,總保有儲量84.4萬噸,居全國第十四位。主要礦床有永吉縣大黑山,琿春縣小西南岔,磐石縣紅旗嶺、通化縣赤柏松等。 鎳 全省有鎳礦產地8處,保有儲量35.3萬噸,約佔全國儲量4。7%,居第三位。主要礦床有磐石縣紅旗嶺,通化縣赤柏松.蛟河縣漂河川等。 鉬 全省有鉬礦產地6處,總保有儲量109.81萬噸,約佔全國儲量20%,居第二位。主要礦床有永吉縣大黑山等。金 全省列入儲量表產地24處,主要分布於東部山區,產地有永吉縣大黑山、琿春縣小西南岔、樺甸縣夾皮溝、板廟子、安圖縣海溝、汪清縣刺蝟溝、汪清縣金倉、琿春縣柳樹河子等。鍺 主要產於九台縣營城礦,保有儲量398。5噸,佔全國儲量1l%,居第三位。鎵 全省有鎵礦產地兩處,一處為永吉縣大黑山,一處為樺甸縣西檯子,保有儲量1.6678萬噸,佔全國儲量22%,居第二位。錸 主要產於永吉縣大黑山礦,保有儲量13.1噸,佔全國儲量9.2%,居第三位。
(四)非金屬礦產 吉林省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探明儲量的非金屬礦有40多種,可供開發利用的礦地700餘處,有遠景的礦點還要多得多。非金屬礦產在吉林省礦產資源中比重較大,而其中硅灰石、硅藻土和膨潤土具有優勢。 硅灰石 是吉林省有發展的礦種之一。已探明儲量2000萬噸,預測儲量4000萬噸,佔全國儲量97%。礦石質量較好,有害雜質含量低。主要分布在磐石縣長崴子、梨樹縣大頂山、龍井縣大灰溝等3個地區。
㈥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技術
1. 有色金屬行業
「十一五」期間,有色金屬行業以銅鎳礦、錫銻銦多金屬和鎢鉬鉍多金屬資源為重點,開展了資源高效開發技術和大型采、選、冶技術裝備的研究和開發,成功研究開發出多災源條件及特大采空區環境地下礦安全高效開采技術;貧鎳硫化礦、貧錫多金屬礦、復雜低品位鎢鉬鉍多金屬礦高效經濟選別技術;富氧頂吹浸沒噴槍熔池熔煉、羰基鎳中壓合成、無鐵渣濕法煉鋅提銦、低品位黑白鎢混合精礦直接水冶、鉬鉍精礦直接提取鉍和鉬等一批重大新工藝、新技術;研製成功露天礦 200 噸級大型電動輪、大型露天礦用挖掘機、大型地下鏟運機和卡車等大型采礦設備,世界最大的 12.2×10.9m半自磨機和 7.9×13.6m 溢流型球磨機、世界最大規格的 320m3浮選機、最大規格為Φ4.5×12m 浮選柱、Φ1200×4500mm 超大型永磁筒式磁選機、Φ600 ~ 750mm 金屬礦用大型旋流器、Φ1200 ~ 1300mm 非金屬礦用重介質旋流器等大型高效選礦設備;並在金川集團有限公司、廣西有色集團公司、湖南有色集團公司、江西銅業集團公司、銅陵有色集團公司、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等(特)大型礦業企業建設成功多個有色金屬綜合開發利用示範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2. 化工行業
科技進步支撐健康發展,大型骨幹化工礦山企業成為行業科技進步的先導。「十一五」期間化工礦山企業,特別是大型骨幹企業加大了科技投入,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支撐了化學礦業的健康發展。雲磷集團攻克膠磷礦選礦難題,建成了年產 400萬噸的浮選車間,在建年產 450 萬噸浮選車間,宜化集團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重介質選礦取得成功,建成了年產120萬噸的生產車間,開磷集團利用磷石膏和廢渣實現充填采礦,瓮福集團利用磷石膏制磚,湖北神農架礦業科技公司中低品位磷礦直接制酸工業試驗成功,實現了中國磷礦資源由開采富礦向利用中低品位礦轉變,提高了磷資源的保證程度。青海鹽湖集團反浮選 — 冷結晶工藝年產 100 萬噸氯化鉀項目,羅布泊鉀混鹽製取硫酸鉀年產 120 萬噸硫酸鉀項目建成投產,提高了中國鉀肥的自給率,特別是青海鹽湖集團溶解開采低品位固體鉀鹽項目的工業試驗獲得成功,大大提高了中國鹽湖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提高了中國鉀資源的保障程度。
3. 黃金行業
「十一五」期間,黃金行業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全面推廣伴生金屬元素綜合回收、尾礦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技術,部分礦山達到了「吃干榨凈」的水平,使黃金工業煥發新的生機。
利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氧化提金技術和原礦焙燒技術,國內已建立難選冶提金廠 20 多座,年產能超過了 50 噸;中國低品位金礦的開發技術和尾礦資源綜合利用技術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大量過去被視為廢石的資源得到利用。有的礦山入選品位已下降到 0.2 克 / 噸。新技術的突破和推廣應用,使佔全國黃金資源 40% 左右的難采、難選冶金礦資源得以開發利用,大量的「呆礦」變成了寶貴的資源。
4. 冶金行業
「十一五」期間開展的與冶金礦山采選冶、安全環保有關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有「復雜金屬礦產資源采選冶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高效節能大型礦山成套設備研製」、「難采選金屬礦高效開發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究」、「礦區復墾關鍵技術開發及示範應用」。
其中,相關研究專題取得重要進展,「露天轉地下開采覆蓋層安全結構與合理厚度研究」將覆蓋層厚度留設及適宜的塊度組成同采礦工藝與回採指標密切結合,對工程實踐中礦石的貧損控制及覆蓋層形成工藝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第四系超厚流沙復雜地層大型斜坡道工程新技術研究」針對超厚流沙、強含水地層大斷面斜坡道掘進的技術難題,研究開發了高壓擺噴構築地下截滲牆、正台階分步分序短掘快支和整體式模板襯砌台車一次性澆注永久支護體成形等綜合新技術,成功解決了超厚流沙、強含水地層大斷面斜坡道掘進的技術難題,其研究成果發展了國內第四系厚大特殊地層礦山工程施工技術。「高效粗粒濕式磁力預選設備研製與應用」研究,最終自主研發了高效CCTS1021 粗粒永磁濕式磁力預選機,並成功推廣應用到山東華聯、山東李官集、山東萊新等選廠。
5. 非金屬行業
非金屬礦開采技術進展。非金屬開采技術取得一些進展。如高嶺土地下開採的軟岩支護和開采技術;高嶺土露天開采砂型礦的水力開采技術;石膏厚礦體房柱法地下開采技術;石膏地下開采大面積采空區處理技術;金剛石岩管露天開采轉地下開采技術。松軟礦體滑石礦地下開采技術、大理石花崗石飾面石材開採的分離、分割、整形等技術;片狀雲母的保護晶體開采技術等。這些開采技術在不同賦存特點的非金屬礦山都取得了成功。
選礦提純技術。中國對鱗片石墨、螢石、高嶺土、金剛石、溫石棉等開發較早的重要非金屬礦,大多進行選礦提純。多年來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專用設備和工藝流程。例如鱗片石墨的多段磨礦、多段精選的生產工藝,最終精礦品位可達到 98%,回收率也可達到 85% 以上。螢石礦的浮選工藝技術,最終精礦 CaF2含量 97% 以上,回收率也可達到 85% 以上。藍晶石族礦物、碎雲母等開發相對較晚的非金屬礦產,也研發成功了專用的選礦工藝流程設備。膨潤土、凹凸棒石粘土等粘土礦物的提純技術亦取得了新的進展。隱晶質石墨的高溫提純技術已研發成功。
超細粉碎和精細分級技術。近年來,中國超細粉碎和精細分級技術發展較快。20世紀 90 年代以來,在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進入了引進為輔自主研發為主的階段。設備處理能力、單位產品能耗、耐磨性能、工藝配套和自動控制等綜合性能顯著進步。2001 到 2005 年,隨著 CYM3000 和 CYM5000 大型攪拌磨相繼問世,現已形成 1萬噸 / 年的生產線裝備,能耗由 180Kwh/t 降低到 90Kwh/t,節能 50%。煅燒設備,回轉煅燒窯由隔焰式發展到直焰式,熱效率大大提高,處理能力亦可以與研磨設備配套。
乾燥和表面改性技術。研發了強力粉碎乾燥技術,顯著提高了節能效果。開發成功了 SLG 連續粉體表面改性機,實現了非金屬礦粉體干法連續表面改性工業化集成技術。
尾礦綜合利用技術概況。石墨、高嶺土、螢石、溫石棉、藍晶石礦物等非金屬礦山的選礦通常會產生大量的尾礦。目前,中國對非金屬礦尾礦的綜合利用尚處於起步階段,而且不同地區發展亦不平衡。對石墨、高嶺土、螢石、溫石棉尾礦的利用技術主要包括:回收有用的伴生礦物和有用組分技術;利用尾礦製造建築材料技術等。
專欄9-2 新技術典型案例
大廠多災源礦床安全高效開采技術。創新開發出空區處理與碎裂礦體協同的無間柱分段分條連續中深孔采礦法、24通道岩體聲發射與微震監測、數據自動分析處理及預警系統、利用廢棄民窿「兩進兩回」三級機站聯合的通風系統,形成了高應力條件下礦柱群安全開采綜合技術,采礦損失率為8%,采礦貧化率為10%。
深井開採的關鍵技術。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和銅陵有色金屬公司合作開展的「冬瓜山深井開採的關鍵技術研究」,通過綜合運用通風理論技術和緊密結合冬瓜山銅礦深部開採的實際情況,成功地建立了滿足冬瓜山銅礦深井開采通風降溫要求的多級機站通風系統,解決了深井高溫礦床開採的通風降溫難題,節省了大量通風工程,降低了裝機容量,在國內首次將計算機網路與通訊技術、風機變頻調速控制技術結合在一起。創造了上億元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顯著。
高效重選設備、高效磁選設備、高效浮選設備、復合力場選礦設備不斷涌現。大型破碎、磨礦、選別、脫水、過濾設備的開發和應用大大提高作業效率,降低了能耗,中國生產了60~320m3大型、超大型浮選機和世界最大、最先進的Φ7.93×13.6m溢流型球磨機、Φ12.2×11m自磨機,並用於出口(圖9-1A和B)。
圖9-1 超大型充氣機械攪拌式浮選機與溢流型球磨機
超細粉碎設備。中國已能批量生產包括空氣對撞式氣流磨在內的各種乾式氣流粉碎機,不同型號濕式攪拌磨等設備,以及相應的分級機和用於改性的高速攪拌機等加工設備。回轉煅燒窯內隔焰式發展到直焰式,熱效率大大提高,處理能力亦可以與研磨設備配套。強力粉碎乾燥技術集粉碎與乾燥兩大功能為一體,熱效率提高。SLG連續粉體表面改性機開發成功。
非金屬礦產的提純、超細、改性技術。針對藍晶石族礦物、硅灰石、海泡石、凹凸棒石等非金屬礦,成功研發了專用的選礦工藝流程設備。膨潤土、凹凸棒石粘土等粘土礦物的提純技術取得新進展。隱晶質石墨的高溫提純技術已研發成功,研製出利用鉀長石生產難溶和可溶性鉀肥的技術。大量低品位滑石、硅藻土、菱鎂礦等非金屬礦產選礦提純技術也相繼研發成功。超細粉碎技術和設備的進步,表面改性技術的不斷創新,使大批傳統的非金屬礦物如石墨、高嶺土、雲母、滑石、珍珠岩、碳酸鈣等提高了附加值,促進共生組分的綜合回收。
金礦深層開采技術及工藝水平進一步提高,最大開采深度接近 1400 米;低品位、難處理資源選冶技術開發和應用取得重大突破,生物氧化預處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焙燒、熱壓氧化等技術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利用尾礦、殘礦及低品位資源取得實質性進展,最低入選礦石品位 0.5 克 / 噸。
㈦ 中國最大的滑石礦在哪
馬鞍山礦區
㈧ 攀枝花市
序號主礦種礦產地名稱
川2570Au鹽邊縣惠民汽金礦
川2571Au三家村金礦
川2572Cu鹽邊縣百林山銅礦
川2573Cu鹽邊縣大火山銅礦
川2574Cu鹽邊縣拐棗灣銅礦
川2575Cu鹽邊縣紅崖子銅礦
川2576Cu鹽邊縣溜爬坡銅礦
川2577Cu鹽邊縣馬鞍山銅礦
川2578Cu鹽邊縣沙壩銅礦
川2579Cu鹽邊縣十家村銅礦
川2580Cu鹽邊縣四家村銅礦
川2581Cu鹽邊縣蘇家銅礦
川2582Cu-Ni鹽邊縣勝利溝銅鎳鉑礦
川2583Cu-Ni-Pt米易縣大槽銅鎳鉑礦
川2584Cu-Ni-Pt米易縣埡口銅鎳鉑礦
序號主礦種礦產地名稱
川2585Cu-Ni-Pt攀枝花下格達銅鎳鉑礦
川2586Cu-Ni-Pt攀枝花楊合伍銅鎳鉑礦
川2587Cu-Ni-Pt鹽邊縣阿布郎當銅鎳鉑礦
川2588Cu-Ni-Pt鹽邊縣高家村銅鎳鉑礦
川2589Cu-Ni-Pt爐房菁銅鎳鉑礦
川2590Fe赤鐵礦米易縣斷崖山赤鐵礦
川2591Fe赤鐵礦米易縣黃泥嘴赤鐵礦
川2592Fe赤鐵礦米易縣頭灘赤鐵礦
川2593Fe赤鐵礦鹽邊縣大坪子赤鐵礦
川2594Fe赤鐵礦鹽邊縣回龍赤鐵礦
川2595Fe赤鐵礦鹽邊縣爐塘壩赤鐵礦
川2596Fe赤鐵礦鹽邊縣向家人溝赤鐵礦
川2597Fe磁鐵礦米易縣二灘金龍(金龍爐塘壩)磁鐵礦
川2598Fe磁鐵礦米易縣沙壩磁鐵礦
川2599Fe褐鐵礦鹽邊縣白草坡褐鐵礦
川2600Fe-Mn鹽邊縣東巴灣鐵錳礦
川2601Fe-V-Ti(釩鈦磁鐵礦)米易縣安寧(安寧村-潘家田)釩鈦磁鐵礦
川2602Fe-V-Ti(釩鈦磁鐵礦)米易縣白馬(岌岌坪-田家村-青崗坪-馬檳榔)釩鈦磁鐵礦
川2603Fe-V-Ti(釩鈦磁鐵礦)米易縣麻隴釩鈦磁鐵礦
川2604Fe-V-Ti(釩鈦磁鐵礦)米易縣務本釩鈦磁鐵礦
川2605Fe-V-Ti(釩鈦磁鐵礦)米易縣夏家坪釩鈦磁鐵礦
川2606Fe-V-Ti(釩鈦磁鐵礦)米易縣一碗水釩鈦磁鐵礦
川2607Fe-V-Ti(釩鈦磁鐵礦)米易縣中梁子-黑谷田釩鈦磁鐵礦
川2608Fe-V-Ti(釩鈦磁鐵礦)米易縣棕樹灣釩鈦磁鐵礦
川2609Fe-V-Ti(釩鈦磁鐵礦)攀枝花新橋釩鈦磁鐵礦
川2610Fe-V-Ti(釩鈦磁鐵礦)攀枝花中干溝釩鈦磁鐵礦
川2611Fe-V-Ti(釩鈦磁鐵礦)白沙坡釩鈦磁鐵礦
川2612Fe-V-Ti(釩鈦磁鐵礦)德勝東村釩鈦磁鐵礦
川2613Fe-V-Ti(釩鈦磁鐵礦)紅格(北礦-銅山-馬松嶺-路枯)釩鈦磁鐵礦
川2614Fe-V-Ti(釩鈦磁鐵礦)紅格半山釩鈦磁鐵礦
川2615Fe-V-Ti(釩鈦磁鐵礦)蘭家火山-尖包包-倒馬坎-公山-納拉箐釩鈦磁鐵礦
川2616Fe-V-Ti(釩鈦磁鐵礦)蘿卜地釩鈦磁鐵礦
川2617Fe-V-Ti(釩鈦磁鐵礦)馬鞍山釩鈦磁鐵礦
川2618Fe-V-Ti(釩鈦磁鐵礦)彭家梁子釩鈦磁鐵礦
川2619Fe-V-Ti(釩鈦磁鐵礦)普隆釩鈦磁鐵礦
川2620Fe磁鐵礦攀枝花釩鈦磁鐵礦
川2621Mn鹽邊縣擇木龍錳礦
川2622Mn(軟錳礦)鹽邊縣仙人洞軟錳礦
川2623Mn(硬錳礦)鹽邊縣鹽水河硬錳礦
川2624Nb-Ta-Zr路枯鈮鉭鋯礦
川2625Ni鹽邊縣冷水箐銅鎳礦
川2626Ni-(Pt)鹽邊縣鹽邊硫化銅鎳(鉑)礦
川2627Pb-Zn米易縣廠坡鉛鋅礦
川2628Pb-Zn鹽邊縣龍塘鉛鋅礦
川2629Pt米易縣硫磺廠鉑礦
川2630Pt米易縣新街鉑礦
川2631Pt攀枝花雲鹿鉑礦
川2632LREE米易縣草場輕稀土礦
川2633LREE米易縣路枯輕稀土礦
川2634Sn平地錫礦
川2635Ti-Fe鈦磁鐵礦米易縣新街鈦磁鐵礦
序號主礦種礦產地名稱
川2636Ti-Fe鈦磁鐵礦攀枝花灣子田鈦磁鐵礦
川2637白雲岩(冶金用)米易縣冠青音冶金用白雲岩礦
川2638白雲岩(冶金用)大水井冶金用白雲岩礦
川2639多金屬銀廠箐多金屬礦
川2640硅藻土米易縣回漢溝硅藻土礦
川2641硅藻土米易縣新民村硅藻土礦
川2642硅藻土米易縣中梁子硅藻土礦
川2643灰岩(熔劑用)米易縣掛榜熔劑灰岩礦
川2644灰岩(熔劑用)把關河熔劑灰岩礦
川2645灰岩(熔劑用)大火山熔劑灰岩礦
川2646灰岩(水泥用)米易縣上半坡水泥灰岩礦
川2647灰岩(水泥用)米易縣小水井水泥灰岩礦
川2648灰岩(水泥用)大火山水泥灰岩礦
川2649灰岩(水泥用)紅石崖水泥用灰岩礦
川2650灰岩(水泥用)龍洞水泥用灰岩礦
川2651煤米易縣青油煤礦
川2652煤米易縣三灘煤礦
川2653煤西區太平鄉平江鄉原煤礦
川2654煤鹽邊縣紅泥礦阿拉摩井田煤礦
川2655煤鹽邊縣紅泥礦岔河井田煤礦
川2656煤鹽邊縣紅泥礦大花地井田煤礦
川2657煤鹽邊縣紅泥礦紅果井田(趙家灣)煤礦
川2658煤鹽邊縣紅泥礦滑石礦板井田煤礦
川2659煤鹽邊縣紅泥礦磨石菁二號井田煤礦
川2660煤鹽邊縣紅泥礦磨石菁三號井田煤礦
川2661煤鹽邊縣紅泥礦磨石菁一號井田煤礦
川2662煤鹽邊縣紅泥礦三灘井田煤礦
川2663煤鹽邊縣紅泥礦巷子坪井田東段煤礦
川2664煤鹽邊縣紅泥礦巷子坪井田西段煤礦
川2665煤鹽邊縣紅泥礦朱窩子井田煤礦
川2666煤鹽邊縣紅泥鄉花地村原煤礦
川2667煤鹽邊縣凹落煤礦
川2668煤鹽邊縣朵格煤礦
川2669煤鹽邊縣干塘溝煤礦
川2670煤鹽邊縣菁河煤礦
川2671煤格地坪井田煤礦
川2672煤大寶鼎煤礦
川2673煤龍垌煤礦
川2674煤攀枝花山煤礦
川2675煤太平煤礦
川2676煤小寶鼎煤礦
川2677煤沿江煤礦
川2678耐火黏土米易縣二灘金龍山耐火黏土礦
川2679耐火黏土大火山耐火黏土礦
川2680黏土(水泥用)米易縣上半坡水泥用黏土礦
川2681黏土(水泥用)把關河水泥用黏土礦
川2682黏土(水泥用)拉羅箐水泥用黏土礦
川2673砂岩(水泥用)秦香樹水泥用砂岩礦
川2684石墨攀枝花中壩石墨礦
㈨ 非金屬礦的礦物
石膏礦區
我國已探明的石膏礦區達169處。主要有山東省大漢口、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湖北省應城、山西省太原、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甘肅省天祝、湖南省邵東、吉林省渾江、四川省峨邊等礦床。儲量600億噸以上,居世界首位。
耐火原料
我國耐火原料資源豐富,質量優良,菱鎂礦、高鋁礬土與石墨原料的儲量均佔世界第一位,產量也最高。
中國是世界上菱鎂礦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總保有儲量礦石30億噸,我國菱鎂礦的資源潛力很大,據預測,尚有菱鎂礦資源80億噸。居世界第1位。被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為世界菱鎂礦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世界紀錄。探明礦產地27處。主要分布在遼寧省海城、山東省披縣、西藏自治區巴下等地。菱鎂礦的工業價值主要是其中氧化鎂具有高的耐火性和粘結性,以及可以提煉金屬鎂。因此,廣泛應用於冶金、建材、化工、輕工、農牧業等領域,至今仍為提煉金屬鎂的主要原料。
耐火粘土與硅石等耐火原料分布地區很廣,耐火粘土探明礦產地327處。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山東、河南、四川、黑龍江、內蒙古等省(區), 以山西耐火粘土礦最多。總保有儲量礦石21億噸,儲量與產量均很大,為發展我國耐火材料與原料的生產與出口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中國石墨礦資源相當豐富。全國20個省(區)有石墨礦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91處,主要有黑龍江省雞西(柳毛)、勃利(佛嶺)、穆棱(光義)、蘿北;吉林省磐石;內蒙古自治區興和;湖南省魯塘;山東省南墅;陝西省銀洞溝、銅峪等石墨礦床。以黑龍江省為最多.總保有儲量礦物1.73億噸,居世界第1位。
螢石礦產
我國螢石礦產資源儲量居世界第一,資源潛力巨大 . 探明礦產地190處。主要有浙江省武義、遂昌、龍泉;福建省建陽、將樂、邵武;安徽省郎溪、旌德;河南省信陽;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額濟納旗;甘肅省高台、永昌等地。 我國已探明螢石(CaF2)儲量達1.3億噸。如果把白雲鄂博鐵鈮稀土伴生型螢石(CaF2)13183萬噸也計算在內,我國螢石(CaF2)儲量將達2.6億噸,佔世界儲量的2/3強, 我國螢石儲量將大大超過世界其他各國螢石儲量的總和中國芒硝礦資源極為豐富,總保有儲量Na2SO4 105億噸,居世界首位。芒硝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察爾汗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七角井等)、湖北省(應城等)、江西省(樟樹等)、江蘇省(淮安)、山西省(運城)、內蒙古自治區(吉蘭泰)等地區。探明儲量的礦區有100多處,分布於全國13個省(區),以青海省儲量最多,約佔40%。中國重晶石資源相當豐富,分布於全國21個省(區)。探明儲量的礦區有103處,主要有貴州省天柱、湖南省貢溪、湖北省柳林、廣西壯族自治區象州、甘肅省黑風溝、陝西省水坪等礦床。總保有儲量礦石3.6億噸,全國資源總量已超過6億噸,居世界第1位中國膨潤土礦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全國23個省(區)皆有膨潤土礦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86處,主要有廣西壯族自治區寧明;遼寧省黑山、建平;河北省宣化、隆化;吉林省公主嶺;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前旗、興和;甘肅省金昌;新疆和布克賽爾、托克遜;浙江省餘杭;山東省濰縣等礦床。總保有儲量礦石24.6億噸,居世界第1位.2O(c4z2X(T
硅灰石
中國硅灰石資源豐富。全國14個省(區)有硅灰石產出。探明儲量
的礦區有31處,主要有吉林省磐石、梨樹;遼寧省法庫、建平;青海省大通;江西省新余;浙江省長興等礦床。吉林省硅灰石礦最多,佔全國的40%.總保有儲量礦石1.32億噸,居世界第1位。
中國磷礦資源比較豐富。全國26個省(區)有磷礦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412處,主要有雲南省晉寧(昆陽)、昆明(海口)、會澤;湖北荊襄、宜昌、保康、大悟;貴州省開陽、甕安;四川省什邡;湖南省瀏陽;河北省礬山;江蘇省新浦和錦屏等磷礦區(礦床)。以湖北、雲南為多.總保有儲量礦石152億噸,居世界第2位。
硫礦資源
中國硫礦資源相當豐富。主要為硫鐵礦,其次為其他礦產中的伴生硫鐵礦和自然硫。硫礦探明礦區760多處。硫鐵礦主要有遼寧省清原;內蒙古自治區東升廟、甲生盤、炭窯口;河南省焦作;山西省陽泉;安徽省廬江、馬鞍山、銅陵;江蘇省梅山;浙江省衢縣;江西省城門山、武山、德興、水平、寧都;廣東省大寶山、凡口、紅岩、大降坪、陽春;廣西壯族自治區鳳山、環江;四川省敘永興文、古藺;雲南省富源等礦區。硫鐵礦以四川省為最豐富。自然硫主要為山東省大漢口礦床。總保有儲量摺合硫14.93億噸,居世界第2位。
硅藻土
中國硅藻土資源豐富。全國10個省(區)有硅藻土礦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354處,主要有吉林省長白;雲南省尋甸、騰沖;浙江省嵊州等礦床。以吉林最多,佔全國儲量的54.8%.總保有儲量礦石3.85億噸。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2位。
中國石棉礦資源比較豐富。全國15個省(區)有石棉礦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45處,主要有四川省石棉;青海省芒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若羌、且末等礦床。總保有儲量礦物9061萬噸,居世界第3位。
中國滑石礦資源比較豐富。全國15個省(區)有滑石礦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43處,主要有遼寧省海城、本溪、恆仁;山東省棲霞、平度、掖縣;江西省廣豐、於都;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勝等礦床。總保有儲量礦石2.47億噸,居世界第3位。
中國雲母礦資源豐富。全國20個省(區)有塊雲母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169處,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和四川等省(區). 以新疆塊雲母最多,儲量佔全國的64%;總保有儲量雲母6.31萬噸。居世界第3位。
硼礦,是一種用途廣泛的化工原料礦物。主要用於生產硼砂、硼酸和硼的各種化合物以及元素硼。是冶金、建材、機械、電器、化工、輕工、核工業、醫葯、農業等部門的重要原料。世界硼礦(B2O3)儲量2.95億噸,我國硼礦探明儲量4908萬噸,探明礦區63處。主要有吉林省集安;遼寧省營口五O一、寬甸、二人溝;西藏自治區扎布耶茶卡、榜於茶卡、茶拉卡等礦床。主要為遼寧的硼酸鹽礦,其次為青藏高原的鹽湖硼礦。中國的硼礦儲量處於世界第5位。另據新的資料預測,中國硼礦的資源總量已達1億噸。則可能躍居第一二位。
鹽礦資源
中國鹽礦資源相當豐富,除海水中鹽資源外,礦鹽資源在全國17個省(區)都有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150處,總保有儲量NaCl 4075億噸,以青海省為最多,佔全國的80%;可供全國人民吃幾千年.&P&K2j-我國鉀鹽資源原來不多,屬於緊缺資源。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消費國,鉀肥生產還不能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需求,絕大部分依賴進口。鉀肥對進口的依賴率達到90%。由於可溶性鉀資源匱乏,我國鉀肥生產受到很大限制。為解決鉀資源奇缺問題,國家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部署找鉀工作。已探明的可用於加工鉀肥的可溶性鉀礦產地約40處,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察爾汗、大浪灘、東台吉乃爾、西台吉乃爾等鹽湖,以及雲南省勐野井鉀鹽礦中。且總儲量的96%以上集中於柴達木盆地和新疆羅布泊地區,總資源量約10億噸.羅布泊超大型鉀鹽礦床的發現是我國找鉀的重大突破。在1300平方公里的勘探面積上,探明羅布泊鉀鹽資源量為2.5億噸,屬超大型鹵水鉀礦床,且品質好,鹵水礦累計厚度達100米,資源量大得驚人.可以大大緩解我國鉀鹽極度短缺的狀況.羅布泊工業儲量為2.43億噸,是我國已探明的特大型鉀鹽資源,初步探明羅北區段和東西台鉀鹽儲量為2.4億噸,遠景儲量超過5.04億噸,是世界上已探明的最大的鉀鹽礦床。世界上水溶性鉀礦資源總量約為1500億噸,我國保有儲量僅為2.5億噸。但是我國非水溶性鉀鹽資源儲量巨大,已探明的資源總量超過100億噸,僅白雲鄂博鐵、稀土、鈮共生礦區在開采過程中剝離丟棄的廢石中,就儲有16.87億噸之多的鉀礦資源。居全國首位,含鉀高達8--10%;金屬鎂礦儲量2億多噸,且品位較高(21.3%)。 中國用於製造玻璃的玻璃硅質原料;用於製造瓷器的陶瓷土,高嶺土礦;用於製造水泥的水泥灰岩;具有裝飾功能、可加工成建築石材或工藝品的大理石和花崗石礦儲量都極為豐富,可以滿足需要,在世界上居於前列。
玻璃硅質
玻璃硅質原料:中國玻璃硅質原料資源非常豐富,主要包括玻璃用石英岩、石英砂岩、石英砂和脈石英等類礦產。全國26個省(區)有189個礦區,總保有儲量38億噸。主要分布在青海、海南、河北、內蒙古、遼寧、河南、福建、廣西等省(區)。就地區分布看,玻璃用石英岩以青海為最,佔全國總儲量的42.4%;石英砂以海南為最多;玻璃用石英砂岩山東則居首位。高嶺土:中國高嶺土礦資源豐富。在全國21個省(區)208個礦區探明有高嶺土礦,總保有儲量礦石14.3億噸,居世界第7位。主要有廣東省茂名、湛江、惠陽;河北省徐水;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湖南省衡山、泊羅、醴陵;江西省貴溪、景德鎮;江蘇省吳縣等礦床。
水泥灰岩
水泥灰岩:中國水泥灰岩資源相當豐富,除上海市、香港特別行政區外,全國各省(區、市)均有產出。遍布全國.探明儲量的礦區1124處,總保有儲量礦石489億噸。主要分布在陝西、安徽、廣西、四川、山東等省(區), 儲量以陝西最多,佔10%,安徽次之,佔6.7%。廣西、四川、山東水泥灰岩資源也較豐富。水泥灰岩礦床成因類型分化學或生物化學沉積礦床(如河北邯鄲峰峰礦、四川峨眉黃山等)、機械碎屑沉積礦床(如山西大同七峰山等)、生物沉積礦床(如江蘇、浙江等地石炭系黃龍灰岩等)和重結晶型石灰岩礦床(如黑龍江省愛輝關鳥河)。石灰岩自太古宙到新生代各時代地層中幾乎都有形成,但用於生產水泥的主要是古生代形成的石灰岩。
花崗石
花崗石:花崗石礦在商業中是泛指具有裝飾功能、質地堅硬、抗酸鹼,可加工成一定規格石料或工藝品的天然石材,並非地質學中的花崗岩概念。花崗石大體包括岩漿岩、火山岩類和部分變質岩類(如混合岩、片麻岩等)。我國花崗石礦資源豐宮,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探明儲量的礦區180餘處,總保有儲量礦石17億立方米,以山東、北京為多大理石:亦為商業名稱,是泛指具有裝飾功能、可加工成建築石材或工藝品的天然碳酸鹽類岩石,如大理岩、白雲岩、石灰岩等。中國大理石品種繁多,資源豐富,全國26個省(區)皆有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123處,總保有儲量礦石10億立方米,以廣東、河北儲量最多。
寶玉石
寶玉石:中國寶玉石礦品種繁多。遼寧岫岩玉、新疆和田玉和海藍寶石、廣東的南方玉、河南南陽的獨山玉、福建的壽山石、浙江的青田石和雞血石、湖北的綠松石、撫順的煤玉、琥珀和內蒙古的瑪瑙等古代就已開采並馳名中外。在海南、江蘇、山東等地還產有藍寶石礦。我國寶玉石地質工作程度較差。對吉林、江蘇、福建、山東、海南五省12個寶石礦區進行了地質工作,總保有儲量礦物4.1萬千克,以寶石級剛玉、綠柱石、石榴子石和鋯石為主。對北京、內蒙古、遼寧、河南、廣東、青海六省(區)10個玉石礦區進行了地質工作,總保有儲量礦石28.9萬噸,其中以遼寧的岫岩玉保有儲量最多,佔全國玉石儲量的一半。我國寶玉石礦有多種礦床類型,以偉晶岩型、熱液交代型和風化殘積-沖積型礦為重要,岩漿型、變質型、夕卡岩型次之。寶玉石成礦時間跨度較大,自前寒武紀直至第四紀均有寶玉石礦形成。 這些主要非金屬礦產在工業領域各方面也都具有廣泛用途.有的也是重要的戰略物資.例如螢石—被稱為真正的寶石。原來人們都只把它用來做裝飾品。後來發現它有非常廣泛的用途,螢石中含有鹵族元素氟,是製取含氟化合物的主要原料,又由於熔點低而廣泛用於煉鋼、有色金屬冶煉、航天、製造特種塑料。水泥、玻璃、陶瓷等工業。無色透明的大塊螢石晶體還可作光學螢石和工藝螢石,我國螢石儲量佔世界儲量的2/3強,已成為舉世矚目的戰略資源,其它很多我國佔有優勢的非金屬礦產也都是重要的戰略資源。
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盡管我國礦產資源相對緊缺,但是我們也有很多優勢礦產資源,特別是一些地球上儲量極其稀少的稀有稀散金屬和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鈦、釩、鎂、鎢等未來金屬方面,我國具有較大優勢。作為一種戰略資源,礦產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國家寶貴的自然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我們必須珍惜這些寶貴財富,保護和運用好這些資源,才能使這些優勢轉化為我國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戰略優勢。 現狀
令人遺憾的是,由於經濟利益的驅動,我國各地卻發生了很多亂采濫挖,浪費糟蹋礦產資源的嚴重現象,一些人只顧眼前利益,采富棄貧,采一毀十,進行破壞性、掠奪性開采,浪費了大量資源,使我國的優勢礦產資源可能失去優勢,各種讓人痛心的報道屢見報章。
例如,我國稀土產業資源受到嚴重破壞,儲量優勢正在減弱.從上世紀80年代末期,國內採用簡單落後工藝開采稀土的大小礦點冒出上千家,國營礦山的資源回收率60%,個體礦山采富棄貧,回收率不足40%.雖然我國稀土分離產品號稱打敗了美、日、法等國的老牌企業,佔領了80-90%的國際市場,但卻是以犧牲大量寶貴資源換取的低下經濟效益。稀土產品雖然比上年增加了1.36萬噸,但創匯卻減少了1.3億美元。
鉭鈮礦
據 2005年6月12日新華每日電訊報道:江西宜春鉭鈮礦是我國乃至亞洲最大的鉭鈮礦山,是江西的「五朵金花」之一。近幾年來,隨著計算機、數碼相機、手機、車載電子系統需求轉旺的拉動,世界各國對鉭、鈮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鉭和鈮地球上含量極少,由於它的物理、化學性能獨特,被大量用於電子、航空、航天工業領域,國際上對鉭鈮資源的爭奪十分激烈。目前我國鉭鈮精礦的年生產量約800噸左右,佔世界總產量的1/3,其中一半以上來自於宜春鉭鈮礦。與此同時,鉭鈮礦卻遭到當地個體非法採石者的大規模掠奪性開采,稀有礦產資源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有些人甚至直接把寶貴的鉭鈮礦石當作普通石頭加工出售。
微晶石墨
又如:郴州蘊藏的微晶石墨佔全國微晶石墨總儲量的60%,是目前我國乃至亞洲最大的微晶石墨產地。上世紀80年代,經地質部門多次勘探,在海拔水平負100米以上儲量達3407萬噸。魯塘微晶石墨品質優良,固定碳含量高,有害雜質少,硫、鐵含量極低,其產品遠銷日、美、韓、英、德、法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外石墨市場享有極高的聲譽,素有「金砂」美稱,大量的個體礦山對郴州微晶石墨進行了掠奪式的開采,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大部分礦井為收回投資、追求高額利潤,采富棄貧、采厚棄薄、采易棄難,浪費程度可想而知;許多石墨企業為佔領市場,相互競價銷售,造成價格大幅下跌。以含碳80%的石墨球為例,1995年出口離岸價為118美元/噸,由於競價銷售逐年下跌,到2001年價格只有68美元/噸,只有64美元/噸了,這更加劇了一些石墨業主微利經營,甚至虧本經營。與此同時,因賒銷又產生了大量的壞賬、呆賬,造成資金周轉困難,虧損嚴重,生產經營陷入困境。就這樣,郴州人抱著「金飯碗」討飯吃,許多石墨業主苦不堪言。與郴州一些礦主對微晶石墨資源過度開發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韓國封存本國的資源不開采,趁我國低價競銷之機大量進口;日本每年從我國進口大量石墨沉入海底作戰略儲備;美國也對本國的石墨資源進行了立法保護。
金三角
重慶秀山縣與毗鄰的湖南花垣縣和貴州松桃縣並稱為中國錳礦的「金三角」。錳礦是秀山擁有的獨特礦產資源,上世紀70年代地質勘探發現,其境內已探明的錳礦儲量高達5000萬噸。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錳礦石和電解錳生產基地,人稱「世界錳都」。從上世紀80年代初秀山開始進行開礦,至上世紀90年代初該縣已經形成25萬噸的開采能力,秀山建成了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錳業基地,隨著我國鋼產量急劇增加,作為重要添加劑的錳價也開始飛漲,錳價上漲帶來了每噸礦石300元的暴利,而其成本則每噸不足100元,這幾乎是當地公開的商業秘密。隨著錳礦石價格的不斷上揚,探礦證價格也水漲船高,據說,一張原本10萬元左右的探礦證在市場已經炒到100萬元。但是錳礦老闆的暴利給當地帶來的卻是環境惡化、械鬥、礦產資源浪費、很多錳礦工人得了重金屬病,農民的宅基地開裂、垮塌,水源枯竭,人畜飲水困難,部分農田無法耕種。在安全環保、生態平衡等諸方面給村民留下大量隱患。在當地調查中,記者發現從秀山縣城到膏田鄉余家溝的路兩邊,到處是已經挖過和正在挖的礦洞,原本秀麗的山村景色,變得千瘡百孔。鉬是一種重要的戰略性資源,暫沒有替代產品,主要用於特種鋼等冶煉,是一種很好的添加劑,並耐高溫。我國鉬產量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 2位,約佔世界鉬產品總量的25%。我國鉬鐵出口呈增長之勢,同時引發了部分地區對鉬礦資源的掠奪性開采。 我國鎢、銻資源佔世界絕對優勢,有重要的軍事用途,本應很好的利用,各地廠商卻在出口中競相壓價,自相殘殺,而外國卻趁機大量儲備,漁人得利。
新華社報道說我國小煤窯每采出一噸煤,就要浪費7噸煤炭資源。西部能源開發浪費驚人:50年就扔了6個百億噸煤田。
其他非金屬礦
硅藻土
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2位。在地區分布上,以吉林最多,佔全國儲量的54.8%,雲南、福建、河北等地次之。礦床類型主要為火山物源沉積型礦床(吉林長白、山東臨胸、浙江嵊州市硅藻土礦等)和陸源沉積型(雲南尋甸、四川米易硅藻土礦等)礦床。成礦時代集中在第三紀和第四紀,以第三紀為主。
高嶺土
中國高嶺土礦資源豐富。在全國21個省(區)208個礦區探明有高嶺土礦,總保有儲量礦石14.3億噸,居世界第7位。從地區分布看,廣東最多,陝西次之。分別佔全國儲量的30.8%和26.7%福建、廣西、江西探明儲量也較多香港特別行政區亦有高嶺土礦產地。我國主要高嶺土礦區有廣東茂名、福建龍岩、江西貴溪、江蘇吳縣和湖南鴝醴陵等。礦床類型有風化殼型、熱液蝕變型和沉積型3種,以風化殼型礦床為最重要,如廣東、福建的高嶺土礦區。成礦時代主要為新生代和中生代後期,晚古生代也有礦床形成。
膨潤土
地區分布上以廣西、新疆,內蒙古為多,分別佔全國儲量的26.1%、13.9%和8.5%。主要膨潤土礦區有河北宣化、浙江餘杭、河北隆化、遼寧黑山、遼寧建平、浙江臨安、甘肅金昌、新疆布克塞爾。浙江臨安平山的鈉基膨潤土礦是我國首次發現的第一個大型鈉基膨潤土礦床。礦床類型可分沉積型、熱液型和殘積型3種,以沉積(含火山沉積)型為最重要,儲量佔全國儲量的70%以上。成礦時代主要為中、新生代。在晚古生代也有少量礦床形成。就礦石成分看,鈉基膨潤土和鈣基膨潤土在總儲量中分別占約27%和31%。
石墨
從地區分布看,以黑龍江省為最多,儲量佔全國的64.1%,四川和山東石墨礦也較豐富。石墨礦床類型有區域變質型(黑龍江柳毛、內蒙古黃土窯、山東南墅、四川攀枝花扎壁石墨礦等)、接觸變質型(如湖南魯塘、廣東連平石墨礦等)和岩漿熱液型(新疆奇台蘇吉泉礦等)3種,以區域變質型為最重要,不僅礦床規模大、儲量多,而且質量好。石墨礦成礦時代有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和中生代,以元古宙石墨礦為最重要。
硅灰石
中國硅灰石資源豐富。全國14個省(區)有硅灰石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31處,總保有儲量礦石1.32億噸,居世界第1位。吉林省硅灰石礦最多,佔全國的40%雲南、江西、青海、遼寧次之。硅灰石礦床類型有夕卡岩型(如吉林龍井、湖南常寧、江蘇溧陽等)、接觸熱液變質型(如吉林梨樹、江西上高)和區域變質型(如吉林渾江)3種,以前兩種為主,成礦時代主要為石炭紀、二疊紀,其次為泥盆紀、志留紀和寒武紀。
滑石
中國滑石礦資源比較豐富。全國15個省(區)有滑石礦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43處,總保有儲量礦石2.47億噸,居世界第3位。從省(區)分布看,以江西滑石礦最多,佔全國的30%遼寧、山東、青海、廣西等省(區)次之。滑石礦礦床類型主要有碳酸鹽岩型,如遼寧海域、山東掖縣等產地和岩漿熱液交代型,如江西於都、山東海陽等產地,以碳酸鹽岩型為最重要,佔全國儲量的55%。成礦時代主要為前寒武紀,古生代、中生代次之。
石棉
青海石棉礦最多,儲量佔全國的64.3%四川、陝西次之。主要石棉礦產地有四川石棉、青海茫崖和陝西寧強等石棉礦區。我國石棉礦床的成因類型主要有超基性岩型和碳酸鹽岩型兩類,前者規模大,儲量佔全國的93%。石棉礦成礦時代有前寒武紀、古生代和中生代,以古生代成礦為最重要。
雲母
中國雲母礦資源豐富。全國20個省(區)有塊雲母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169處,總保有儲量雲母6.31萬噸。以新疆塊雲母最多,儲量佔全國的64%四川、內蒙古、青海、西藏等地也有較多的雲母產出。主要雲母礦區有新疆阿勒泰、四川丹巴、內蒙古土貫烏拉雲母礦等。雲母礦的礦床類型主要有花崗偉晶岩型、鎂夕卡岩型和接觸交代型3種。以花崗偉晶岩型力量重要,其儲量佔全國的95%以上。雲母礦主要形成於太古宙、元古宙和古生代,中生代以後形成較少。
石膏
中國石膏礦資源豐富。全國23個省(區)有石膏礦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169處,總保有儲量礦石576億噸。從地區分布看,以山東石膏礦最多,佔全國儲量的65%內蒙古、青海、湖南次之。主要石膏礦區有內蒙古鄂托克旗、湖北應城、吉林渾江、江蘇南京、山東大汶口、廣西欽州、山西太原、寧夏中衛石膏礦等。石膏礦以沉積型礦床為主,儲量佔全國90%以上,後生型及熱液交代型石膏礦不很重要。石膏礦在各地質時代均有產出,以早白堊紀和第三紀沉積型石膏礦為最重要。 以上種種都說明,我國應加大礦產資源管理力度,需根據資源量,每年由國家按實際需要確定開采量,同時要對我國優勢戰略礦產資源開征高礦產資源稅和出口稅, 礦產資源稅應不低於礦石價格的30-50%,出口稅則要更高, 稀有礦種可以是幾倍甚至幾十倍。按照礦石品位,品位越高,稅額越高。國稅地稅各佔一半。而且礦產資源稅要按總資源量徵收。即:如果某礦山探明礦產資源為100萬噸,就按照100萬噸全額徵收。你只採出10萬噸也按100萬噸徵收,你把100萬噸都采干凈,也只收那麼多。從而使礦山廠商有積極性盡可能把可采儲量都開采出來。以使我國礦產資源得到最大的利益和有效地保護。
同時還要嚴格限制出口數量,並由國家統一掌握起來。大大調高出口價格,限定最低出口價格,禁止低價傾銷。國家還要建立大規模戰略儲備,主要用於交換我國需要進口的礦產資源,防止別人卡我們的脖子。鑒於我國外匯儲備充裕,已達到7110億美元,我們對在國際市場上能夠買到的礦產資源應該加大進口,增加戰略儲備。而對我國的珍稀礦產資源必要時則可以封存,不準開采或限制開采,盡量優先進口。
另外還應加大對破壞性、掠奪性違法開礦的懲罰力度。用刑法手段懲治違法開礦,這對規范礦產資源的開采,加強對礦產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維持礦產資源的永續利用和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及實現社會公平,意義重大。
真對於一些政府官員守土不力,甚至為了地方利益,為了尋租,與礦主廠商勾結,造成礦產資源浪費的,也必須嚴懲。首先要摘他們的烏紗帽,直至追究刑事責任,罰得他們傾家盪產。總之,我國寶貴的礦產資源必須在我們手裡保護好,運用好,絕不允許前面那些敗家子行為繼續下去。我們要利用我國優勢礦產資源去保障我國短缺的礦產資源的來源,使我國的經濟能夠可持續發展。
㈩ 馬鞍山屬於哪個省
馬鞍山屬於安來徽省。
馬鞍山市位源於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部,地處北緯31°46′42″~31°17′26″與東經118°21′38″~118°52′44″之間;東臨石臼湖與江蘇溧水縣和高淳縣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宣城市接壤;北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毗連。
馬鞍山市最北點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點在黃池鎮水陽江中心航道線上,最西點為江心洲與和縣之間長江主航道中心線,最東點處於石臼湖中心線。
(10)馬鞍山滑石礦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民國裁府留縣,當塗縣直屬安徽省。
1949年4月,當塗解放。
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
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
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其間,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
2012年,撤銷金家莊區、花山區,設立新的花山區;設立博望區,將當塗縣博望、丹陽、新市3個鎮劃歸博望區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