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馬鞍山博望區新市鎮有什麼好玩的
馬鞍山市,中國安徽省省轄市,位於安徽省東部,長江下游南岸,於1956年10月12日設立。馬鞍山主要分布有雨山區、花山區、博望區以及當塗縣、含山縣、和縣。
馬鞍山有哪些風景區?
濮塘風景區:濮塘風景區,位於馬鞍山市東郊的濮塘風景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與市區不遠,清幽靜謐,有如世外桃源,竹海、古樹、清泉、鍾鼓被稱為濮塘「四絕」,新近發現的怪坡更為罕見,被列為安徽省省級風景名勝區。
『貳』 中國有名的三大古戰場在哪裡叫什麼
希望對你有幫助黃帝蚩尤涿鹿大戰(今河北省涿鹿縣或山東泰山西北)
黃帝炎帝阪泉之戰(—說今山西運城解池附近,一說今河北涿鹿東南)
周武王伐紂牧野之戰(今河南淇縣以南衛河以北地區)
晉楚城濮之戰(今山東鄄城西南)
吳楚柏舉之戰(今湖北麻城市境)
齊魏桂陵之戰(今河南長垣西北,另有長葛北之說)
齊魏馬陵之戰(今山東莘縣大張家鎮馬陵)
秦趙長平之戰(今山西省高平市長平村)
項羽巨鹿之戰(今河北平鄉西南)
項羽劉邦垓下之戰(今安徽固鎮濠城沱河南岸,一說今河南淮陽、鹿邑間)
劉秀王莽昆陽之戰(今河南葉縣)
曹袁官渡之戰(今河南省許昌市之北)
孫劉與曹赤壁之戰(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
吳蜀夷陵之戰(今湖北宜都和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
秦晉淝水之戰(今中國安徽壽縣瓦埠湖一帶)
唐突厥陰山之戰(今陰山一帶)
宋遼澶淵之戰(在今河南濮陽)
宋金潁昌之戰(今河南臨潁)
宋金郾城之戰(今河南郾城)
宋金和尚原之戰(今陝西寶雞西南)
宋元崖山之戰(廣東崖山)
宋元襄樊之戰(今湖北襄陽樊城)
朱元璋陳友諒鄱陽湖大戰(今鄱陽湖)
明朝土木之戰(今河北懷來土木鎮)
明清薩爾滸之戰(今遼寧撫順東)
康熙噶爾丹烏蘭布通之戰(今內蒙古克什克騰南)
康熙噶爾丹昭莫多之戰(今內蒙古肯特山南)
中俄雅克薩之戰(今黑龍江左岸阿爾巴金諾)
『叄』 中國第一將軍縣紅安縣都出過哪些高級將領
紅安縣地處鄂東北山區,是全國著名的老革命根據地和國家重點貧困縣,是董必武、李先念主席和韓先楚、秦基偉、陳錫聯等223名人民軍隊將領的故鄉,有將軍縣之稱。
郭天明 1905—1970 十里郭受九村 1955年授上將
周純全 1905—1985 中和雷家田 1955年授上將
王建安 1907—1980 桃花沙河王家 1955年授上將
謝富治 1909—1972 峰崗謝家壋 1955年授上將
秦基偉 1914— 七里羅庄 1955年授上將
陳錫聯 1915— 詹店陡山彭家塆 1955年授中將
徐深吉 1910— 七里徐家河 1955年授中將
徐斌洲 1912— 高橋徐家畈 1955年授中將
李天煥 1912—1986 葉河崗山塆 1955年授中將
張天雲 1913—1980 覓兒周家田 1955年授中將
胡奇才 1914— 高橋李家田 1955年授中將
劉昌毅 1914— 峰崗馬安石村 1955年授中將
王近山 1915—1978 高橋許家田 1955年授中將
程儒珍 1900—1963 檀樹熊家嘴 1955年授少將
韓衛民 1903—1981 二程田店 1955年授少將
袁克服 1907—1982 七里大余家村 1955年授少將
金世柏 1908— 華河台南金家塆 1955年授少將
鄒國厚 1908— 七里鄒家崗 1961年晉升少將
羅厚福 1909—1975 華河老屋羅家村 1955年授少將
黎錫福 1909—1976 華河台南黎家村 1955年授少將
李世焱 1909— 上新集李家沖 1955年授少將
耿錫祥(曾名協祥) 1909— 城關鐵爐耿家西塆 1961年晉升少將
徐紹華(原名徐光) 1910—1978 金沙汪家塆 1955年授少將
陳炎清 1910— 二程鐵匠崗 1964年晉升少將
賀 健 1910— 趙河喻家畈 1955年授少將
程悅長 1911—1961 峰崗上程家村 1955年授少將
殷國洪 1911— 七里殷家村 1961年晉升少將
熊應堂 1911— 華河熊家村 1955年授少將
盧燕秋 1913—1964 上新集大廟村 1964年晉升少將
張天恕 1913—1985 典明張李家村 1964年晉升少將
況玉純 1913—1989 華河況家河 1955年授少將
鄭國仲 1913— 七里鄭家塘 1955年授少將
秦光遠 1913— 大斛觀音閣向家窪 1964年晉升少將
戴克林 1913— 檀樹崗戴家塘 1964年晉升少將
江波 1914—1987 高橋西邊塆 1961年晉升少將
李定灼 1914—1987 詹店薛家田 1961年晉升少將
陳美藻 1914—1989 典明鴨公陳上塆 1955年授少將
馬忠全 1914— 峰崗大馬賢村 1955年授少將
劉福勝 1914— 華河方劉沖 1955年授少將
閔學勝 1914— 紫雲閔家河 1955年授少將
趙鶴亭 1914— 紫雲老屋塆 1964年晉升少將
甘思和 1915—1988 七里紫雲 1955年授少將
胡正平 1915— 高橋 1955年授少將
汪運祖 1915— 詹店汪家畈 1964年晉升少將
程啟文 1915— 七里謝家嘴村 1961年晉升少將
羅映懷 1915— 高橋獨山寨羅家塆 1955年授少將
戴克明 1915—1986 檀樹崗戴家塘 1964年晉升少將
塗錫道 1916—1989 華河塗家塆 1955年授少將
張志勇 1916— 華河張家寨 1964年晉升少將
何德慶 1916— 上新集余家崗村小河 1955年授少將
吳振挺 1916— 上新集吳家塆 1961年晉升少將
張竭誠 1917— 七里聯山張石河村 1955年授少將
詹少聯 1917— 二程徐得進村 1961年晉升少將
謝正榮 1918—1977 高峰謝家大塆 1955年授少將
周世忠 1918— 二程土門樓周家院子 1955年授少將
江騰蛟 1919— 廟嘴江家塆 1955年授少將
周光策 1886—1947 二程樓子周家
江凱東 1891—1932 七里江朝二
鄭行瑞 1893—1932 七里鄭必高
鄭行其 1893—1935 七里周家沖
張宇迪(又名雨滴) 1894—1935 紫雲許葛樓山合窪
程翰香 1894—1931 檀樹崗陳家岔
吳永達 1895—1932 峰崗吳頂河
韓繼倫(又名紀能) 1897—1934 上新集韓家塆
曹學楷 1898—1931 七里檀樹劉家園
汪民國 1898—1933 趙河汪家沖
鄭維孝 1899—1964 檀樹馬鞍山
梅光榮 1900—1932 峰崗梅家塆
甘濟時 1900—1932 紫雲潭畈河
鄧義山 1900—1932 高橋何家田
李業糧 1900—1941 城關下李西村
鄭植立 1900—1947 檀樹馬鞍山
鄧運興 1900—1975 趙河鄧家塆
程紹山 1901—1931 檀樹程維秀
徐以德 1901—1932 七里徐家畈
周希遠 1901—1933 兩道龔家沖
陳少猛 1901—1934 黃安縣
戴道芝 1902—1931 七里戴家塘
王秀松 1902—1932 高橋栗林嘴
鄭行福 1902—1943 檀樹崗清水塘
席紹先 1902—1967 七里王家窪
王世富 1902— 七里王家嘴
劉必正 1902— 高峰劉發塆
鄭位三 1902—1973 檀樹馬鞍山
程啟光 1902— 七里程維德
汪成功(又名立功) 1903—1934 杏花玉枝汪家
吳先保 1903—1934 七里棗林崗
1988年授上將
王誠漢 1917— 桐柏煙爐山王家大塆 1955年授少將
1988授上將
張仁初 1900—1969 高橋張家塆 1955年授中將
劉飛 1905—1984 八里新建羅家田 1955年授中將
詹才芳 1907— 高橋黃家田 1955年授中將
『肆』 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湖陽鎮小太平規劃做碼頭是否屬實
當塗[dāng tú]1、見「 當塗 」.2、亦作「 當塗 」.亦作「 當途 」.途中.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臏兵法·擒龐涓》:「南有 宋 ,北有 衛 ,當塗有市丘,是吾糧塗絕也.」 宋 蘇軾 《甘露寺》詩:「我欲訪 甘露 ,當途無閑官.」 清 孫枝蔚 《九日入城飲周伯衡觀察寓齋》詩:「當塗誰下 陳蕃 榻,把卷如登 杜甫 堂.」3、擋路.《晉書·王濬傳》:「夫猛獸當塗,麒麟恐懼,況臣脆弱,敢不悚栗!」4、執政;掌權.《韓非子·孤憤》:「當塗之人擅事要,則外內為之用矣.」《文選·郭璞<遊仙詩>之七》:「長揖當塗人,去來山林客.」 李善 註:「當塗,即當仕路也.」 清 劉獻廷 《懷古》詩:「請語當途人,治亂實此始.」5、指居要職、掌大權的人.《韓非子·三守》:「何謂三守?人臣有議當途之失,用事之過,舉臣之情.」《北史·劉仁之傳》:「善候當塗,能為詭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師友》:「義感當途,說動時主,懷全德以自達,裂山河以取貴,又其次也.」 清 黃軒祖 《游梁瑣記·三麻子》:「 林贊虞 之去 汴 也,有人約各道賂當塗運動之.」6、三國 魏 的代稱.《晉書·慕容暐載記論》:「自當塗紊紀,典午握符,推亡之功,掩 岷 吳 而可録,御遠之策,懷戎狄而猶漏.」《北齊書·王琳傳》:「故典午將滅,徐廣 為 晉 家遺老;當塗已謝,馬孚 稱 魏 室忠臣.」 林百舉 《悲憤》詩:「代 漢 當塗夙讖妖,冢中枯骨竟天驕.」參見「 當塗高 」.7、古縣名.西漢 置,屬 揚州 九江郡 .相傳 夏禹 時為 塗山國 .《漢書·地理志上》:「 當塗 ,侯國.」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 禹 所娶 塗山 侯國也.有 禹虛 .」
『伍』 我的家鄉作文500字
我的家鄉作文500字
鬱郁蔥蔥,少不了它;百花爭艷,少不了它——我的家鄉。它雖沒有浩浩盪盪的黃河,也沒有清澈見底的灕江;它雖沒有峰巒雄偉的泰山,也沒有紅葉似火的香山,卻有著古樸的美,獨特的美。
說起我的家鄉,它雖不是名鎮,但那裡也有迷人的景色。
春天的家鄉,穿起了萬紫千紅的艷裝。你瞧!樹枝上已微微露出了一些青色,一串串杜鵑花奼紫嫣紅,窗子外面開始聽得見唧唧的鳥鳴了,那是小鳥正在唱著春天的歌兒呢!下過一陣雨後,在我家鄉的田園里,萬物生輝,美極了。在陽光的照耀下,家鄉的小溪顯得更加清澈,微波盪漾,泛著金色的光。春天的家鄉顯得生機勃勃,富有活力。
夏天的家鄉,披著青蔥輕俏的夏衣。清晨,蜜蜂忙著采蜜。午後,知了在樹上長鳴。夜晚,蟋蟀在草叢高歌。家鄉有片池塘,荷花開得正旺,蜻蜓滿天飛,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家鄉的孩子們在荷花池裡盡情地享受歡樂:游泳,摸魚,捉蝦,采藕。
秋天的家鄉,穿著金紅色的庄嚴的晚禮服。家鄉的田野里,到處是金紅的果子。大街兩旁的樹葉,蕭蕭地落下,發出「簌簌」的響聲。家鄉的秋天是成熟的季節,是收獲的季節,是充實的季節,也是播種的季節。
家鄉的冬天很美,但沒有雪花飛揚的風雅景色,大雪遍地的壯麗風光,惟有那一條條清秀的小河,一座座古老的小橋,裝飾著家鄉。
春迎來了夏,夏迎來了秋,秋迎來了冬,冬迎來了春,故鄉的四季在變幻,但是他在我心中的地位是永遠不變的,他永遠是第一位,因為我愛我故鄉的四季,和我的故鄉。
這就是我的家鄉—江門。
『陸』 馬鞍山介紹資料
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南岸,與六朝古都南京毗鄰,素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眾所周知,萬里長江自天門山起折為北上,「碧水東流至此回」,江南變為江東。馬鞍山由此得名為「江東第一城」。馬鞍山地區西周時屬吳國,春秋戰國時屬越國和楚國;秦統一時,屬丹陽。馬鞍山悠久的歷史積淀了璀璨的文化,歷代名人薈萃。1956年馬鞍山建市後,經濟建設快速發展,社會安定和諧,人民安居樂業,當我們以國家衛生城,全國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稱號為榮的同時,還要自豪地強調:地處「江東第一城」的馬鞍山還是一座文化名城!
一、歷史悠久
馬鞍山地處和縣猿人、湯山猿人、繁昌人字洞三處。古人類遺址的中心位置,屬長江流域中華文明搖籃的中心地帶。通過市內眾多的古文化遺址,可以把歷史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37處文物保護單位和1000多件珍貴的出土文物,准確地展示了馬鞍山地區悠久的歷史。
(一)馬鞍山地區早期遺址豐富多彩,文化信息豐富。
煙墩山、七畝塘、高個山、鄭家等新石器時期遺址表明,馬鞍山地區新石器時代就有了發達的農業文明。煙墩山遺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瓷器、玉器、青銅器等400多件文物充分證明了馬鞍山地區早在5000多年前,宗教地位和政治地位就已十分顯赫。五擔崗、鄧家、船墩、荒廟墩等遺址的出土文物表明,商周時期,馬鞍山地區手工業文明已達相當高度,人們開始使用製作精美的青銅器物品,根據五擔崗遺址出土的文物類別和遺址布局,可以初步判斷這里是早期的中心城池。
(二)馬鞍山市的源頭可以上溯到三國的姑孰城和東晉的牛渚誠。
公元222年,三國孫權築城姑孰。347年,東晉鎮西將軍謝尚築城牛渚(今採石一帶)。雖然,這「城」與現代的「市」內涵有別,但是,其軍事地位、政治地位顯赫,且有較大的地域規模(牛渚城達10多平方公里),別處無可比擬。由此,我們可以把這兩城視作馬鞍山城市的源頭。
(三)採石磯為群雄逐鹿之地。
馬鞍山市與六朝古都南京近在咫尺。採石磯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而成為南京的天然屏障,也同時成為著名的古津渡、古戰場,此地曾發生過數十次戰爭,史冊中載有許多劍影刀光、金戈鐵馬的採石大戰故事。
(四)館藏文物類別齊全。
馬鞍山文物管理部門珍藏著豐富多彩、類別齊全的珍貴文物,其中經過鑒定的珍貴文物1028件(套),這些文物絕大部分為我市出土,文化信息准確,文化內涵豐富。其中春秋勾連紋大鐃,三國青瓷雞首罐、青瓷虎子、青瓷羊、 孟府 君墓誌磚、季扎掛劍圖漆盤等一、二級文物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和審美價值。
二、古文化璀璨
中華民族的祖先在馬鞍山地區勞動、生息,創造了輝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使這一地區以太白墓、朱然墓為代表的墓葬,廣濟寺為代表的寺廟,太白樓為代表的樓台亭閣等古文化資源俯拾皆是。主要有:
(一)朱然墓轟動全國。
馬鞍山地區曾先後出土大量三國、兩晉時期的古墓葬,其中1700多年前的三國東吳名將朱然墓尤其引人注目。其墓葬為目前已發掘的300多座三國東吳古墓中墓主身份最高的大型墓葬。其墓的結構與墓中文物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令世人矚目。尤其是60多件精美的漆器及其繪畫作品,填補了漢代至三國時期漆器工藝及美術的空白。其文物在日本展出期間,曾引發「三國熱」。此墓的發掘,被列為80年代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二)廣濟寺名冠江南。
位於翠螺山南麓的廣濟寺,又名資福院,始建於三國時間,後毀於戰火。清光緒年間,重新建造山門、大雄寶殿和觀音閣,氣勢壯觀,為江南名剎之一,素有安徽佛教「祖庭」之譽。
(三)黃山塔鎮守市口。
此塔位於寧蕪路東側的黃山之頂,為當塗進入市區的標志物。此塔由南朝宋武帝劉裕建造。原塔前有凌敲台,後有懷古亭,為武帝避暑離宮,李白有「長嘯倚天梯」詩句贊其雄姿。
(四)謝公宅爭輝青山。
謝公宅位於當塗青山,為南朝宣城太守謝脁故宅。環宅皆流泉奇石,摩崖石刻。謝脁詩、書、文俱佳,尤擅五言山水詩,有山水詩祖之稱,李白對其推崇備至,曾明確表示死後要與謝脁結為「異代芳鄰」,留下了文壇千古佳話。
(五)太白墓古樸典雅。
太白墓園位於當塗青山西麓,佔地6公頃。李白逝後初葬龍山,後人遂其「與謝脁為鄰」之願遷葬青山。園前立挺拔的牌坊,園內有李白墓、太白祠、青蓮池、十詠亭等古跡,其古樸典雅的布局與李白曠達的情懷、浪漫的詩風相得益彰。啟功、趙朴初、林散之、舒同、司徒越等書畫大師的題額更使墓園增色。宋碑「大唐翰林李公新碑」2000餘字,是今人研究李白最重要的資料。
(六)謫仙樓輝煌壯美。
謫仙樓,太白樓別稱。因李白人稱「謫仙人」而得名。此樓始建於唐元和年間,與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合稱「長江三樓一閣」,有「風月江天貯一樓」之美譽,為歷代文人雅士所鍾情。李白祠、清風亭,同風閣等建築與太白樓相互呼應,構成了別具特色的太白樓古建築群。
(七)昭明閣遺跡猶存。
昭明,南朝梁武帝蕭衍長子蕭統謚號。蕭統博覽群書,編纂現存最早的詩文選集《昭明文選》。昭明閣,系昭明太子讀書處,位於慈姥山,原有閣、廳、樓和碑刻,現留殘碑一塊,上刻有昭明讀書的形象。
(八)三元洞臨江欲飛。
三元洞原為採石江邊懸崖絕壁中的天然石洞,清康熙年間,一僧人依崖造屋,設天、地、水三官神位於內,三元洞由此得名。整修後的三元洞,三面臨江,躍躍欲飛。遊人入洞後,可直達江底;返登其上,既可極目遠眺,也可俯視江流。三元洞的有關傳說,折射著中國文化人的道德追求、政治想往和價值取向。
(九)峨眉亭江月盡攬。
峨眉亭與三元洞緊鄰,因亭飛檐如峨眉而得名。北宋沈括詠其「雙峰秀山兩眉彎,翠黛依然鑒影間」。此外,文天祥、趙孟兆頁等人均登亭攬勝,留下佳作名篇。現亭內存碑五塊,元碑《過采江詩》尤為珍貴,郭沫若稱其為不可多得之物。
(十)翠螺山古跡薈萃。
翠螺山一面臨江、三面環河,其山上的燃犀亭、醉月齋、赤烏井、懷謝亭等文物古跡隨處可見,尤其是與李白有關的李白衣冠冢、捉月台更具文化韻味。更值得一說的是翠螺山的自然景觀十分幽美。長江三磯之首的採石磯突兀江流,有「千古一秀」之美稱,是如今長江下游唯一的岸蝕景觀。歷代文人孟浩然、劉禹錫、王安石、陸游、蘇軾……均到此漫遊。李白曾多次登磯游覽,寫下《橫江詞》、《牛渚磯》等不朽詩章。
(十一)明皇窯遙傳輝煌。
當塗青山有兩座窯場遺址。南窯專制琉璃,北窯專制磚瓦,是明洪武年間為燒制鳳陽皇陵而特建的皇家窯場。現此窯已廢,但透過窯址隨處可見的琉璃瓦碎片及斷磚,不難發現其昔日的輝煌。
(十二)古詩文爭奇斗艷
馬鞍山地區的山水為歷代文人雅士推崇備至。著名南齊山水詩人宣城太守謝朓迷戀當塗青山,稱其為「山水都」並築室鑿井,作《治宅》《游山》詩作,當為名人為馬鞍山地區留下的較早的佳作。李白一生酷愛山水,尤其鍾情馬鞍山地區,給馬鞍山留下了60多首(篇)詩文。其中的《登天門山》、《姑孰十詠》、《橫江詞六首》、《夜泊牛渚懷古》等成為千古絕唱,廣為傳誦。李白逝世後,劉禹錫、白居易、賈島、李紳、杜牧、韋庄、梅堯臣、杜荀鶴等一大批詩人即到馬鞍山拜謁李白墓,李白祠和李白衣冠冢,留下了大量的華章佳句。其中劉禹錫的《泊牛渚》、白居易的《李白墓》、杜牧的《牛渚》等詩作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對李白的仰慕之情。截止清末明初,馬鞍山地區已積淀了贊詠李白及其勝跡的詩文1100餘首(篇),楹聯130多幅,各類碎文、序文、祭文數百篇,涉及文化名人和文臣武將600多人。
(十三)古碑刻豐富多彩。
大量的古碑刻散落在城鄉各地。其中太白墓內的李白全身像碑、唐李華《古文翰林學士 李 君墓誌》、劉全白《唐古文翰林學士 李 君碣記》和裴敬的《翰林學士李公墓碑》以及范傳正撰寫的《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為考證李白生平創作與思想提供了真實的第一手資料。採石峨眉亭內的宋碑、元碑、明碑,被 郭沫若 先生稱之為「不可多得之物」。此外,橫山「石門、慈姥山「昭明太子碑」、太白樓內的重修太白樓記碑、梅花碑、虎字碑、然犀亭碑等均有極高的文化價值。馬鞍山麓的「江東第一城」雖然為當代人所刻,但其社會價值也絕不可小視。
『柒』 安徽巢湖的歷史
一、湖泊
巢湖位於安徽省中部,東西長54.5公里,南北寬21公里,水域面積約750平方公里,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沿岸為合肥市、巢湖市、廬江縣所包圍。巢湖是安徽境內最大的湖泊,湖面積達700餘平方公里。來水面積有9130平方公里,其中山丘區7735平方公里(佔84.7%),圩區612平方公里(佔6.7%),湖區783平方公里(佔8.6%)。入湖主要河流有:南淝河、上派河、豐樂河、杭埠河、白石天河、兆河、柘皋河等。這些河流都源於山丘區,一般集水面積都大,河道流程較短,比降陡,匯流快,穿過湖周圩區後,進入巢湖,經湖泊調節容蓄後,出巢湖閘經裕溪河於裕溪閘下注入長江。汛期若長江水位過高,裕溪河受頂托倒灌時,裕溪閘、巢湖閘將關閉,拒江倒灌。巢湖四周諸河來水,仰賴巢湖容蓄,防洪壓力很大,為了緩解巢湖及裕溪河的防洪問題,1986年冬開始進行牛屯河分洪道建設,分洪流量460~615立方米每秒,入江口水位可比裕溪河口的江水位低0.4~0.5米,工程已基本完成。
千里江淮,巢湖最美。巢湖之美,不僅在於她的遼闊浩大,而且因她物產豐富,文脈深厚和遍布兩岸的風景名勝。湖中姥山廟有一副絕妙的長聯,上聯為:「百八里形勝參差,欲蓋覽綺麗春光,正煙消雨霽,岑樓上洞啟疏欞,遠黛修容環獻媚」,下聯為:「萬千層濤瀾洶涌,若別領清幽秋景,迨風息波恬,長夜間徒倚山渚,冰輪躍彩遍浮金」,高度地概括了巢湖千古名湖的瑰麗景觀。
出巢湖市區,抬眼一望,面前便是「氣吞吳楚千帆落,影動星河五夜來」的巢湖。從湖汊登上遊艇,輕舟快速向南航行。只見浩淼的巢湖,水天相連,一望無際。湖面上漁帆點點,漁歌陣陣,不消一個時辰,便隱約可見「湖天第一勝境」的中廟了。
中廟矗立在鳳凰台赤砂礁岩上,三面臨水。該廟建於東吳赤烏二年。以後迭遭兵燹,幾次修葺。它背倚朝霞,面對老姥,東顧巢伯,西望蜀秀,現存殿閣為晚清建築,有三進七十餘間。
《巢湖志》對中廟描繪得十分細膩:「紅色廟牆,陡峭錯落,赤跡鳳台,直抵湖中,波濤沖刷,紋絲不動。湖浪吞吐,飛流噴珠,湖潮入洞,猶如鍾鳴。」遊人臨其境,仰視樓台,重檐飛出,灰色樓頂,宛如丹鳳之冠,夕陽西照,熠熠生輝,給人以凌空欲飛之感。廟內梁橫匾額,殿供神龕,壁描神鬼,廊畫天兵。遊客譽之為「人間蓬島」、「別有湖天」、「雲護仙壇」之勝境。
廟內供奉的女神是碧霞元君。據古籍記載,「全盛時,春日晴和,煙火相望,河以南、江以北,老稚男女,各持瓣香,誦佛號祈於廟者,肩背踵趾接也。」現在,人們游覽中廟,不再是去祈求那虛無飄渺的神的恩賜,而是在勞作之餘,去領略那百里巢湖的壯麗景色。
與中廟遙遙相望的是茫茫湖面上的一座湖島,遠望猶如一隻巨大的海龜,漂浮在白浪滔滔的湖面上;近觀,好似老婦托腮凝神望子,這就是充滿神話色彩的姥山島。
傳說很久以前,巢湖是個盆地,盆地中有一座城池叫巢州。某一天,一位漁人捕捉了一條千斤大魚,運到城內廉價出售。全城人爭相購買食魚肉,唯獨一老婦焦姥和女兒玉姑不食。一叟者過閭對焦姥說:「此魚系吾兒,汝母女不食,必有厚報。見城東石魚目赤,城將陷。」果然不久的一天,焦姥見東門石魚目赤,她心急如焚,奔走大街小巷呼號,請全城百姓避災,然後才攜女欲行。忽然晴天一聲巨響,大雨如注,洪水橫流,巢州下陷。焦姥母女被濁浪沖散淹溺。正在危急之時,小白龍急施法術,從湖內長起三座山,將其母女和焦姥失去的鞋托出水面。後人為頌揚焦姥的德行,又將巢湖取名焦湖,將湖中的山取名姥山、姑山和鞋山。
唐代文學家羅隱過巢湖時,曾有「借問邑人沉水事,已經秦漢幾千年」的詩句。
船近姥山,只見湖水環繞,亭閣參差,翠島若浮,宛如「白色銀盤一青螺」。
姥山是巢湖中最大、最美的湖心島。東西長1200米,南北寬700米,島上一塔三亭六山九峰,安謐寧靜,景色四季宜人。
陽春三月,山嶺新綠,湖水溶溶,春風楊柳,群鶯亂飛,一派山野趣味。1964年春,郭沫若曾親臨巢湖,並留下翰墨:「遙看巢湖金浪里,愛她姑姥發加油。」夏日炎炎,姥山卻飛紅流翠,花香撲鼻,清涼怡人。中秋,則天高氣爽,湖水凝碧,楊柳青蒲,果實累累,一派斑斕景色。北宋宰相、《資治通鑒》的編纂者司馬光登姥山詩雲:湖島映微寒,荷菱連水天。入冬,山舞銀蛇,紅裝素裹,岩下數尺冰凌,樹上滿枝銀花,好似琉璃世界。
姥山不僅秀美,名勝古跡亦多,遊人在崎嶇的山道上行走,若腳步稍重,可聽見足下回聲震響,這就是姥山特有的「空谷迴音」。如果循著聲音尋找,就可發現約大小20多處溶洞。大的可容百人,小的也可藏十多人,洞內怪石嶙峋,十分險妙。再拾級攀登,就可以觀賞明清古塔文峰塔了。
文峰塔系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廬州知府嚴汝倡建,甫成四層,因戰亂而輟工。清光緒年間(公元1878年),李鴻章倡捐,委江蘇補用道、廬州人吳毓芬續建三層完工。工成,李鴻章題「文光射斗」四個大字,並作《姥山塔碑記》一文刻之於石。
塔高七層,51米,133級,系條石青磚結構,層層飛檐走角,八角對著八方,角角裝有銅鈴,外觀雄偉,結構精巧。塔身由外壁、迴廊、塔心三部分組成。人入塔內,門梯交錯,左拐右旋,樂趣無窮。每層塔壁四周或題詞,或詩文,或磚雕佛像。塔內藏有兩廣總督李瀚章題寫的「舉頭近日」,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題寫的「中流一柱」等25幅匾額和802尊磚雕佛像。
人立塔上,只覺風聲呼嘯,銅鈴叮當,如立雲端之上。倚窗遠望,煙波浩淼,漁帆點點;近觀腳下,姑、鞋二礁如在霧中。
塔剎上鑲嵌有李鴻章全像。李鴻章發跡前,曾得益於恩師曾國藩的指點,集結淮軍在湖上操練,並留下了一首氣勢磅礴的七言絕句:「巢湖好比硯中波,手把孤山當墨磨。姥山塔如羊毫筆,夠寫青天八行書。」離塔不遠處,有座聖姥廟,春秋祭祀焦姥。紅楹青瓦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
巢湖晨美,夜景更美,姥山月夜更加迷人。若逢清秋三五之夜,一輪明月倒映在波漪微微的湖中,猶如一顆玉珠鑲在湖面上,月光、燈光、湖光交相輝映,月影、塔影、雲影溶成一片,真是「一色湖光萬頃秋」的美景夜色。清康熙年間,廬州府學正朱弦在《巢湖夜月》一文中寫道:「當其微風不生,流光接天,靜影沉碧,羈人當此神開,勞者對此而機息,恍乎置身於廣寒世界也。」
二、城市
1.巢湖概況
巢湖市位於安徽省中部,瀕臨長江,環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現轄廬江、無為、和縣、含山四縣和居巢區。全市總面積9423平方公里,2005年末總人口453.06萬。
巢湖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周邊與南京、合肥、安慶、蕪湖、馬鞍山、銅陵等市相鄰。淮南、合九鐵路及合寧、滬蓉、合巢蕪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長江流經巢湖市182公里,蕪湖—巢湖公鐵兩用大橋和銅陵—巢湖公路大橋橫跨長江天塹。依託蕪湖朱家橋外貿碼頭和南京、合肥兩個航空港,可借「船」出海。
巢湖資源豐富。已發現的礦藏有34種,其中磁鐵礦、硫鐵礦、明礬石、石灰石和石膏礦等儲量巨大。巢湖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盛產大米、油料、棉花、蔬菜、家禽、水產品,「巢湖三珍」(銀魚、白米蝦、螃蟹)享有盛譽。巢湖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市自然和人文景觀130多處,江、湖、山、泉並存,以水見長,湖光、溫泉、山色是「巢湖風景三絕」。
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九十年代以來,巢湖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加快,綜合實力明顯增強。農業結構不斷優化。五個縣(區)均被列入全國糧棉生產大縣,並先後進入全國糧、油百強縣行列。「兩水一菜」(即水產、水禽、蔬菜)發展迅速,水產品產量位居全省第二,特種水產品產量居全省第一;家禽已形成20多個較大規模的養殖小區:蔬菜面積100萬畝,是長江中下游重要的蔬菜生產基地。工業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基本形成建材、機械、紡織、醫葯、食品等支柱產業,擁有一批具有一定實力和規模並在省內外同行業中佔有一定地位的骨幹企業。目前,全市有大中型企業54戶,有皖維高新、巢東股份、新力葯業、華星化工四家上市公司。旅遊業快速發展。建成了褒禪山、華陽洞等五大溶洞和太湖山等四個國家森林公園及半湯、湯池、香泉等溫泉度假區。城市基礎設施顯著改善,綜合配套功能明顯增強,榮獲「全國衛生先進城市」稱號。
撤地設市以來,巢湖連續6年開展解放思想,優化環境活動,連續4年開展對外開放年活動,積極實行鼓勵外來投資政策,建立了市、縣(區)行政服務中心,市縣鄉三級行政服務網路,實行「一站式」服務,「一條龍」投資審批手續。營造了良好的政務環境、創業環境和人居環境。
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巢湖市以加快發展、富民強市為主題,立足區位、資源等優勢,加快「四個基地、一個後花園」建設,即建成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和資金外溢承接基地,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高素質勞務輸出基地,周邊大中城市科研院所技術成果轉化基地和周邊城市旅遊的「後花園」。巢湖正在向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環境優美、城鄉協調發展的現代化湖濱城市目標邁進。
巢湖是一片開放的熱土,巢湖人民熱忱歡迎海內外朋友前來投資興業。
2.行政區劃
巢湖市位於安徽省中部,全市轄4縣1區,65個鎮、5個鄉、6個街道辦事處。全市總面積9423平方公里,總人口453.06萬。
居巢區11個鎮、1個鄉、6個街道辦事處。11個鄉鎮:槐林鎮、黃麓鎮、欄桿集鎮、蘇灣鎮、夏閣鎮、散兵鎮、銀屏鎮、柘皋鎮、壩鎮鎮、烔煬鎮、中垾鎮;1個鄉:廟崗鄉;6個街道辦事處:半湯街道辦事處、亞父街道辦事處、天河街道辦事處、鳳凰山街道辦事處、卧牛山街道辦事處、中廟街道辦事處。
廬江17個鎮。17個鎮:廬城鎮、冶父山鎮、湯池鎮、泥河鎮、白山鎮、盛橋鎮、同大鎮、金牛鎮、石頭鎮、郭河鎮、萬山鎮、羅河鎮、樂橋鎮、柯坦鎮、白湖鎮、龍橋鎮、礬山鎮。
無為19個鎮、4個鄉。19個鎮:無城鎮、湯溝鎮、陡溝鎮、白茆鎮、石澗鎮、蜀山鎮、牛埠鎮、開城鎮、嚴橋鎮、二壩鎮、襄安鎮、高溝鎮、姚溝鎮、紅廟鎮、赫店鎮、泉塘鎮、福渡鎮、劉渡鎮、泥汊鎮;4個鄉:崑山鄉、洪巷鄉、十里墩鄉、鶴毛鄉。
含山縣8個鎮。8個鎮:仙蹤鎮、林頭鎮、運漕鎮、銅閘鎮、陶廠鎮、環峰鎮、清溪鎮、昭關鎮。
和縣10個鎮。10個鎮:歷陽鎮、沈巷鎮、白橋鎮、香泉鎮、西埠鎮、石楊鎮、姥橋鎮、功橋鎮、烏江鎮、善厚鎮。
3.歷史沿革
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六月,皖北行署設立巢湖專員公署,駐巢縣,轄巢縣、無為縣、廬江縣、肥東縣、肥西縣、含山縣、和縣、三河市、巢湖水上公安局。
1950年3月,三河市並入肥西縣。1952年1月,巢湖、宣城兩專員公署合並成立蕪湖專員公署,巢縣、無為縣、廬江縣、和縣、含山縣劃歸蕪湖專署。1958年7月,廬江縣劃屬六安專員公署;8月,巢縣劃歸合肥市。11月,和縣、含山縣劃歸馬鞍山市;12月,和縣、含山兩縣合並為和含縣。次年4月,和含縣再劃歸蕪湖專署。5月,和含縣重又分為和縣、含山兩縣。1961年4月,巢縣由合肥市劃出,仍歸蕪湖專署。1965年5月,經國務院批復,巢湖專員公署於同年7月25日恢復建置,署治巢縣城關,轄巢縣、無為縣、廬江縣、肥東縣、和縣、含山縣 6縣。1971年3月,巢湖專員公署改稱巢湖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7月,肥東縣劃歸合肥市建置。1984年1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巢縣撤縣改市稱巢湖市(縣級),仍屬巢湖地區行政公署管轄。1999年7月9日,國務院批准、 8月5日省政府批復撤銷巢湖地區及縣級巢湖市,設立地級巢湖市,地級巢湖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居巢區青年路。原縣級巢湖市改為居巢區,以原縣級巢湖市的行政區域為居巢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東風路。巢湖市轄原巢湖地區的無為縣、廬江縣、含山縣、和縣和新設立的居巢區,實行市領導縣、區體制。
1999年12月29日,中國共產黨巢湖市第一次代表大會閉幕,中共巢湖市委員會產生。2000年1月19日,巢湖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閉幕,第一屆市級國家政權機構產生。2000年1月 20日,地級巢湖市在居巢區青年路舉行揭牌儀式,中共巢湖市委、巢湖市人大常委會、巢湖市人民政府、政協巢湖市委員會、中共巢湖市紀律檢查委員會揭牌。
『捌』 華東地區的旅遊
著名景觀:外灘、豫園、新天地、思南公館、田子坊、人民廣場、上海博物館、上海大劇院、多倫路文化名人街、上海老碼頭、上海水族館、上海汽車博物館。
人文古跡:楓涇古鎮、朱家角鎮、老城隍廟、玉佛寺、大觀園、七寶古鎮、上海文廟、上海老街、靜安寺、下海廟、魯迅故居、蔡元培故居、方塔園、古城公園、宋慶齡故居、玉佛禪寺、韜奮紀念館、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長寧區革命文物陳列館、劉海粟美術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陵、宋教仁墓、德藝陶瓷陳列館、魯迅墓、陶行知紀念館、寶山烈士陵園、黃炎培故居、周恩來故居、張聞天故居、葉家花園、土山灣博物館、徐光啟紀念館、黃道婆紀念館、董浩雲航運博物館(上海交通大學內)、復旦大學博物館。
城市公園:佘山國家森林公園、東灘世界地質公園、澱山湖、奉賢碧海金沙海灘、上海野生動物園、上海植物園、上海世紀公園、滴水湖、陸家嘴中心綠地。
現代建築:東方明珠電視塔、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世博會中國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上海科技館、恆隆廣場、正大廣場、上海歡樂谷、梅賽德斯賓士文化中心、上海中心、尚街、8號橋、M50、智造局、同樂坊、迪斯尼樂園。
歷史建築:中共一大會址、中共二大會址、和平飯店、匯中飯店、百樂門、上海美術館、國際飯店、大光明電影院、大世界、國泰大戲院、諾曼底公寓、徐家匯大教堂、華懋公寓、枕流公寓、美琪大戲院、蘭心大戲院、百老匯大廈、黑石公寓、馬勒別墅、沙遜別墅、上海音樂廳、花園飯店、浦江飯店、仙樂斯、沐恩堂聖母院、上海自然博物館、小紅樓、西郊賓館、1933老場坊、永安百貨、愛丁堡公寓、基督青年會、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大可堂普洱會、孫中山故居、宋慶齡故居、魯迅紀念館、金門大酒店、衡山路、靜安區石庫門建築區、大上海計劃核心區(原市政府大廈、市立圖書館、江灣體育場、原國立音專(上海音樂學院)、中華航空協會飛機樓)、龍華寺及古塔等。
商業特色:南京東路步行街 、南京西路商業街、徐家匯商圈、淮海中路商業街、四川北路商業街、五角場商圈、豫園商圈、中山公園商圈、浦東新上海商業城商圈(陸家嘴——第一八佰伴)、新客站不夜城、福州路文化街、東台路古玩街、多倫路文化名人街、北京東路生產資料街、茂名南路文化休閑街、黃河路美食休閑街、乍浦路美食街、七浦路服飾街、衡山路休閑娛樂街、雲南路美食街、梅川路歐亞休閑街。 南京:夫子廟、秦淮河、中山陵、玄武湖、莫愁湖、雞鳴寺、靈谷寺、閱江樓、白馬石刻公園、明孝陵、明文化村、古林公園、清涼山、石頭城、朝天宮、棲霞山、鼓樓公園、鄭和寶船遺址公園、中華門城堡、台城、總統府、美齡宮、南京博物院、雨花台、午朝門公園、湯山頤尚溫泉、瞻園、白鷺洲公園、鬼臉城、獅子山、神策門公園、琵琶湖、南京1912旅遊休閑時尚街區、靜海寺、將軍山、牛首山、遊子山風景區、高淳老街、迎湖桃園、銀林生態農業園、瑤池生態之旅、四方寶塔、胭脂河天生橋。
無錫: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太湖黿頭渚風景區、靈山景區、三國城、水滸城、唐城、寄暢園、泰伯廟、惠山古鎮、東林書院、昭嗣堂、天下第二泉、橫山梅園風景區、崇安寺風景區、南禪寺風景區、錫惠公園、蠡園、古運河、太湖廣場;江陰:鵝鼻嘴公園、黃山炮台、忠義街、黃山湖公園、江蘇學政文化旅遊區、濱江要塞旅遊區、悟空寺、華西村、興國塔、徐霞客故居;宜興:竹海風景區、善卷洞風景區、張公洞風景區、宜園、龍背山森林公園、玉女潭、陶瓷博物館、龍池山風景區、靈谷風景區、周王廟。
徐州:彭祖故里景區、雲龍湖風景區、梁王城遺址、獅子山楚王陵、兵馬俑博物館、漢高祖原廟、漢楚王陵墓群、龜山漢墓、北洞山漢墓、徐州博物館、大龍湖、金龍湖、九龍湖、潘安湖、快哉亭、竹林寺;邳州:艾山九龍山景區、土山古鎮景區、沙溝湖水杉公園;沛縣:呂布射戟台、泗水亭公園、漢宮區、歌風台;豐縣:漢皇祖陵;新沂:馬陵山風景名勝區、駱馬湖、窯灣古鎮。
常州:淹城春秋樂園、中華恐龍園、淹城野生動物世界、恐龍谷溫泉、環球動漫嬉戲谷、東坡公園、天寧寺、天寧寶塔、紅梅公園、青楓公園、艤舟亭、翟秋白故居、篦箕巷、御碼頭;溧陽:南山竹海、天目湖旅遊度假區、瓦屋山旅遊區;武進:太湖灣旅遊度假區、花都溫泉、新天地公園;金壇:茅山風景名勝區。
蘇州:金雞湖、拙政園、同里古鎮游覽區、虎丘山風景名勝區、留園、獅子林、網師園、蘇州樂園、蘇州盤門景區、白馬澗生態園、寒山寺、西園戒幢律寺、甪直古鎮游覽區、木瀆古鎮、西山景區、穹窿山景區、東山、靜思園景區、何山公園、鎮湖刺綉藝術館、荷塘月色濕地公園、蘇州工業園區白塘生態植物園、震澤師儉堂、蘇州文廟、玄妙觀三清殿、環秀山莊、藝圃、滄浪亭、唐寅園;常熟:虞山國家森林公園、沙家浜風景區、尚湖風景區、方塔;崑山:周庄古鎮景區、千燈古鎮游覽區、亭林園、錦溪古鎮、陽澄湖景區;張家港:東渡苑景區、香山風景區、梁豐生態園;太倉:太倉公園、南園公園。
南通:濠河風景區、狼山風景區、南通博物院苑、南通珠算博物館、疊石橋家紡產業旅遊區、文天祥南歸渡海亭、南通海底世界;如皋:水繪園、定慧寺;如東:「海上迪斯科」(踩文蛤)、「空中交響樂」(海濱放風箏),啟東:圓陀角觀日亭。
連雲港:花果山風景區、連島海濱浴場、漁灣、錦屏山、桃花澗、大伊山;東海:東海溫泉、海陵湖、西雙湖風景區、中國水晶工藝禮品城、中國草莓第一鎮。
淮安:周恩來紀念館、韓信故里、周恩來故居、古淮河文化生態景區、清晏園、缽池山公園、劉鶚故居、關天培祠、鎮淮樓、河下古鎮;盱眙:明祖陵、鐵山寺森林公園、八仙台風景區。
鹽城:中華麋鹿園、海鹽博物館、大縱湖旅遊度假區、新四軍紀念館、丹頂鶴自然保護區、大豐上海知青紀念館、荷蘭花海、大豐港海洋世界;東台:泰山護國禪寺、西溪景區、安豐明清街、黃海森林公園。
揚州:瘦西湖、大明寺、個園、仙鶴寺、揚州漢陵苑、揚州博物館、京華城旅遊區、茱萸灣風景區、鳳凰島風景區、漢陵院、東關歷史文化旅遊區、明清古城;高郵:清水潭旅遊度假區、神居山、龍虯庄遺址、鎮國寺塔、文游台、盂城驛、菱塘清真寺、高郵湖、吳登雲事跡展覽館、王氏紀念館、江蘇東湖濕地公園、高郵湖蘆葦盪濕地公園、古悟空寺、揚州天山漢墓、連標農家樂、華中雪楓大學舊址等
鎮江:金山(金山寺)、焦山、北固山(北固亭)、南山風景區、甘露寺、鎮江博物館、西津渡古街、金山湖、夢溪園、彭公山、濱江濕地、慈壽塔;揚中:揚中園博園、長江漁文化生態園、揚中太平禪寺、揚中濱江濕地公園;丹陽:九里季子廟景區、齊梁文化天地石刻園旅遊度假區、萬善公園、白龍寺;句容:茅山、寶塔山、赤山湖國家濕地公園、瓦屋山。
泰州:鳳城河風景區、光孝律寺、城隍廟;姜堰:溱湖國家濕地公園;興化:施耐庵陵園、鄭板橋紀念館、千島菜花風景區。
宿遷:龍王廟行宮、項王故里、嶂山森林公園;泗陽:楊樹博物館、南園風景區、平原林海自駕游、洪澤湖自然保護區。 杭州:西湖(舊十景: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新十景: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三評西湖十景:靈隱禪蹤、六和聽濤、岳墓棲霞、湖濱晴雨、錢祠表忠、萬松書緣、楊堤景行、三台雲水、梅塢春早、北街夢尋)、西溪、千島湖、京杭大運河、錢塘江、良渚遺址、湘湖、天目山、瑤琳仙境、南宋遺址及御街。
寧波:奉化溪口兩蔣原住址及民國雅韻(雪竇山、武嶺門、蔣母墓道、玉泰鹽鋪、文昌閣、小洋房、蔣氏豐鎬房、摩訶殿、武嶺中學、御書亭、錦鏡池、妙高台、千丈岩、將軍楠、中旅社原址、三隱潭、徐鳧岩、亭下湖、張學良第一幽禁地)、河姆渡遺址、保國寺、天一閣藏書樓、東錢湖、月湖、杭州灣濕地。
溫州:雁盪山風景名勝區、楠溪江風景名勝區、百丈漈-飛雲湖風景名勝區、南麂島海洋自然保護區、江心嶼公園、烏岩嶺自然保護區。
嘉興:西塘、烏鎮、南湖、南北湖、汾湖。
湖州:龍王山、莫干山、南潯、大漢七十二峰、藏龍百瀑、中南百草園、安吉竹博園、中國大竹海、湖州太湖、顧渚山茶園、天荒坪電站、下渚湖濕地、天下銀坑、嘉業堂藏書樓、鐵佛寺、百間樓、飛英塔、天賦湖、芙蓉谷、白茶谷九龍峽、含山旅遊區。
紹興:大禹陵、宋天慶宮、卧龍山、天章閣、魏晉館、魯迅故里、香爐峰、兜率天宮、鏡湖風景區、蘭亭、沈園、滑雪館、紹興溫泉城、穿岩十九峰、百丈飛瀑
金華:橫店影視城、雙龍洞、永康方岩、蘭溪六洞山地下長河、浦江仙華山、武義郭洞-龍潭、磐安花溪、百丈潭、大盤山國家自然保護區、仙源湖旅遊度假區、東陽花都-屏岩、湯溪九峰山、天寧寺、八詠樓、五峰書院、諸葛八卦村。
衢州:南宗孔氏家廟、龍游石窟、爛柯山、江郎山、三衢石林、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衢州節理石柱、周宣靈王廟、龍游湖鎮舍利塔、仙岩洞、仙霞古道、衢州春神殿、大路畲族風情村。
舟山:普陀山(普濟寺、百步沙、多寶塔、法雨寺景區、佛頂山、千步沙、楊枝禪院、梅福庵、紫竹林景區、不肯去觀音院、南海觀音大佛、潮音洞、南天門景區、短姑聖跡)、朱家尖、沈家門、桃花島、嵊泗列島、基湖沙灘、岱山、衢山。
台州:臨海、天台山、仙居、長嶼硐天、方山、石塘漁村。
麗水:龍泉鳳陽山、南明山、仙都風景名勝區、南尖岩景區、慶元百山祖自然保護區、湖山省級森林公園、神龍谷景區。 南昌:滕王閣、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梅嶺。
九江:廬山風景區、雲居山、廬山西海、東林寺、鄱陽湖候鳥自然保護區、九嶺山。
鷹潭:龍虎山風景區。
上饒:三清山風景區、靈山風景名勝區、龜峰風景名勝區、萬年仙人洞、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上饒集中營、雲碧峰、懷玉山、武安山、婺源。
撫州:岩泉國家森林公園。
宜春:明月山、三爪侖。
吉安:井岡山革命遺址。
贛州:三百山、贛州古城牆、瑞金革命遺址、梅關古驛道、陽嶺、翠微峰、九連山。
景德鎮:高嶺瑤里風景名勝區、瑤里鎮。
萍鄉:武功山。
新余:仙女湖、蒙山、萬年橋、孔目江濕地公園、仰天崗森林公園、抱石公園。 福州:福州三坊七巷、福州鼓嶺、福州西湖公園、福州左海公園、福州東街口、福州南後街、福州森林公園、福州倉山舊領事館遺址、烏塔、白塔、西禪寺、琉球館、冰心故居、鄧拓故居、福州文廟、嚴復墓、鎮海樓、華林寺、林則徐墓、鼓山湧泉寺、福州英國領事分館舊址、王審知墓、福建民俗博物館、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福州動物園、福州國際會展中心、閩江公園、金山寺、鍾鼓樓、黃歧半島、溫泉公園、旗山、屏山、先薯亭、萬象亭。
泉州:泉州開元寺、塗門街、東湖公園、府文廟、天後宮、洛陽橋、石獅黃金海岸、狀元街、後城、李贄故居、弘一法師紀念館、泉南堂、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古船陳列館、泉州清源山、崇武古城、蔡氏古民居。
廈門:鼓浪嶼、廈門集美學村、廈門萬石植物園、廈門環島路及濱海浴場、廈門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台灣民俗村、胡里山炮台、南普陀寺、廈門大學、廈門中山路、華僑博物院、陳嘉庚墓、蓮花森林公園、中山公園、南湖公園、東渡飛虹、鼓浪嶼近代建築、園博苑、海底世界、日月谷溫泉度假村、蘇頌故居、天界寺、杏林灣溫泉度假區、篔簹湖、太平岩、虎溪岩。
閩北:武夷山九曲溪、玉女峰、大王峰、武夷山紫陽書院、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武夷山古漢城遺址、邵武和平古鎮、邵武天成奇峽、泰寧大金湖、南平茫盪山、建陽考亭書院、建甌萬木林、建陽朱熹墓。
閩西:漳平九鵬溪、漳平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龍崆洞、永定土樓、上杭古田會議舊址、長汀汀州古城牆、武平梁野山、連城培田居民、永安安貞堡、永安桃源洞、將樂玉華洞、連城冠豸山、梅花山、龍棲山。
閩南:莆田湄洲島、福清石竹山、漳州三平寺、趙家堡、陳政墓,東山海灘風動石、雲水謠古鎮、南靖土樓、漳浦六鰲、東南花都。
閩東:寧德白水洋、福鼎太姥山、三都澳。 合肥:明教寺、開福寺、包公祠、環城公園、大蜀山、巢湖、徽園、李鴻章故居、李鴻章享堂、天鵝湖、紫蓬山、半湯國際溫泉度假區、逍遙津、科學島、三河古鎮、渡江戰役紀念館等、三國遺址公園、濱湖森林公園、安徽名人館、劉銘傳故居、袁術古堆墓、柘皋古街、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
黃山:黃山、宏村、西遞村、屯溪老街、花山謎窟—漸江風景區、齊雲山、太平湖風景區、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漁梁壩、翡翠谷景區、塔川秋色、唐模景區、潛口民宅、呈坎景區、賽金花故居—歸園、新四軍軍部舊址、芙蓉谷景區、東黃山旅遊度假區、徽州古城、新安江山水畫廊、雄村景區、新徽天地—醉溫泉度假城、程大衛故居、戴震紀念館、小龍山、歷溪景區、坑口景區。
安慶:天柱山、迎江寺、振風塔、菱湖風景區、安慶動物園、巨石山滑雪場、安徽中國黃梅戲博物館、獨秀園、陳獨秀紀念館、花亭湖、司空山、大龍山、五千年文博園、安慶永順植物園、安慶黃梅戲藝術中心、安慶人民路地下步行街、活海歡樂水世界。
池州:九華山、升金湖、牯牛降、杏花村、齊山。
宣城:中國宣紙文化園、皖南事變烈士陵園、謝眺樓、敬亭山、廣教寺雙塔、太極洞、桃花潭、石佛山、中國鱷魚湖揚子鱷保護基地、績溪龍川、桃花潭、文昌閣、王稼祥故居、胡雪岩紀念館、三吳紀念館、徽杭古道。
六安: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大別山主峰景區、銅鑼寨、佛子嶺水庫、小南嶽、天堂寨、燕子河大峽谷、梅山水庫、金寨紅軍廣場、皖西大裂谷、東石筍、壽縣古城、壽春楚文化博物館、八公山、淮南王墓、廉頗墓、珍珠泉、孫公祠、安豐塘、臨淮崗、萬佛湖、萬佛山、獨山蘇維埃城。
蚌埠:垓下古戰場、禹王廟、花鼓燈嘉年華樂園、白乳泉、俞伯牙墓、塗山荊山風景區、龍子湖和錐子山風景區。
淮南:八公山,上窯山,舜耕山,焦崗湖,龍湖公園,茅仙洞,春申君陵。
馬鞍山:採石磯風景名勝區、陋室、「和縣猿人」遺址、褒禪山、李白墓園、靈墟山、朱然文物陳列館、雨山湖公園、太白樓、林散之藝術館、凌家灘遺址。
滁州:醉翁亭、琅琊山、琅琊寺、明皇陵、明中都皇城舊址、西澗湖、高郵湖、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虞姬墓、吳敬梓紀念館。
淮北:相山公園、柳孜隋唐大運河碼頭遺址、南湖風景區、雙堆烈士陵園、龍脊山自然風景區、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臨渙古城牆。
銅陵:銅陵淡水豚自然保護區、銅官山、天井湖、和悅洲、永泉農庄。
阜陽:文峰塔、奎星樓、潁州西湖、阜陽生態園、迪溝生態樂園、八里河風景區、張庄公園。
宿州:皇藏峪風景區、中國梨都碭山、五柳風景自然保護區、陳勝吳廣起義舊址、蘄縣古城遺址、靈璧鍾馗畫、奇石之鄉、林探花府、閔子騫祠。
蕪湖:中江塔、人字洞、鏡湖公園、天門山、米公祠、赭山公園。
亳州:花戲樓、曹操運兵道、曹氏宗族墓群、萬佛塔、尉遲寺遺址、千年北魏古井。 日月潭、阿里山、太魯閣、台北故宮、士林官邸、士林夜市、陽明山、信義商圈、台北101大樓、中台禪寺、赤崁樓、西子灣、打狗領事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