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口語交際介紹家鄉馬鞍山

口語交際介紹家鄉馬鞍山

發布時間:2021-07-30 04:29:09

⑴ 小學生口語交際介紹一個城市200字左右

「日光城」是拉薩的雅稱.「日光城」的雨水並不少,它的年雨量是453.9毫米,年雨日為87.8天,比東部地區的內蒙古南部、陝西、山西和河北北部、吉林、遼寧西部還要多些,但是它的日照時間反而更長些.這是因為拉薩下雨時間80%以上是在當天晚上8點到第二天早上8點之間,夜雨多,而第二天仍是太陽高照,天氣晴朗,加之拉薩海拔較高,所以空氣清新無比,不愧為「日光城」.

⑵ 口語交際介紹家鄉秋天的一處景物

秋天,家鄉一片美景!楓樹葉變紅了,一片片紛紛落下,像一隻只紅色蝴蝶般,好看極了!秋天,也是豐收的季節,那一顆顆金黃的飽滿的麥穗就像農民伯伯那張憨厚的臉龐。麥田中,一陣風吹來,翻起了麥浪。真是一片繁榮的景象!

⑶ 口語交際介紹家鄉的土特產

我們家鄉的特產有桃子和地封黃酒以及豆腐面,都是吃的,吃貨們可以來看下,在夢張揚網上就有

⑷ 六年級下學期練習一口語交際是「介紹家鄉」。求一篇南京景點的導游詞。約250字。

各位遊客,游覽雨花台可走兩條線路,一是以名勝古跡為主的訪古探幽游;一是以參觀烈士陵園為主的紅色文化游。
從景區北大門沿東坡道向上而行,首先映入您眼簾的是坐落於東崗名勝古跡區之顛的景區名稱的發源地——雨花閣。相傳南朝梁武帝時代,高僧雲光法師在此崗設壇講經說法,僧侶500餘人趺坐聆聽,講得精彩,聽得入神,數日不散,感動佛祖,天女散花,落地為石,遂稱雨花石,雨花台因此而得名。北宋末年,雨花台始有建築物,為古雨花台遺址。1997年在古遺址上修建了雨花閣。閣疊三層,檐卷四重,閣高34米。迎面鑲有《雨花閣記》,內廳以長約30米的雲光法師說法長卷,追尋雨花台歷史源頭。內存一尊講經石座,四周散綴99粒雨花石,營造出雲光法師講經講得天花飛墜的場景。由著名書法家陳大羽、尉天池領銜的22位書法家書寫的44條楹聯條幅裝點著樓台迴廊。
沿著雨花台右側的青石板路婉蜒數十米,您會來到雨花台北麓山坡,這里有雨花台之役陣亡將士人馬冢。辛亥革命期間,江浙聯軍揮戈金陵,攻打雨花台要塞,與清軍張勛部激戰,犧牲慘重。革命軍將雨花台之役陣亡的200多位烈士遺體及戰馬合葬於東崗的坡上,壘築成兩座土冢,樹碑紀念。1999年雨花台風景區重修了墓冢,新建了花崗岩貼面弧形照壁,後側加砌了石圍。
離開人馬冢,請大家繼續隨我由東坡道前行,在路的左側向內凹入的是由南宋大詩人陸游命名的江南第二泉。此泉有二眼泉孔,水出地面1米,清洌甘美,色味俱絕,位列金陵名泉之首。現在其上擴建的歷經百年的二泉茶社,具有濃郁的江南宋式園林茶樓的風格,粉牆黛瓦,古樸典雅。泉池旁,假山疊疊;窗開處,清風拂面。臨窗小憩,手掬一杯溢著淡香的景區特產——雨花茶,面對著陸游茗茶的雕像,聽著那古樸幽雅的古箏曲,您怎麼能不生發懷古之幽情呢?
在江南第二泉的右前方,便到了南京特產雨花石的集大成者——雨花石博物館了。雨花石以其晶瑩的質地、豐富的色彩、奇妙的紋理、生動的形象,表現出獨特的審美價值,是天賜國寶、中華一絕。此館的建築原是古高座寺的遺址,朱欄房櫳至今猶存,迴廊庭院迂迴相連,2002年重新修繕。該館是我國唯一收藏研究雨花石的專業館,館內以「形、意、趣、逸、石源路」形式與聲光電巧妙地結合,展示了大量的雨花石精品和圖片文字。您可在天然雨花石里欣賞到各種古今風物、田野風光、人物花鳥等。這里收藏的雨花石精品,在「上海首屆中國名人家藏石展覽」獲一、二、三等獎。該石曾作為第24屆奧運會「和平幸運石」,由中國體育代表團攜往漢城奧運村,受到世界各國觀者贊賞。看著這五彩斑瀾的雨花石,您會情不自禁地挑選幾枚在掌中把玩。
從博物館北面的園形拱門踱出,一眼,您就可以看到一座古井幽然靜卧,這便是金陵城最古老的水井之一——甘露井。此井建於西晉年代,因水質清純甘甜,被人譽為「甘露」。井上建有一亭,亭呈八角,秀亭空透,古樸典雅。以此甘露之水滌去您旅途塵埃,定會使您神清氣爽,游興倍增。
踏著百年銀杏投下的斑駁樹影,向右,您可曾聽到噴泉射水之聲,這里是另一處名勝——乾隆御碑所在地。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在駐驊南京時,三到雨花台游覽並題詩。此御碑即為三次題詩的詩碑。碑身正面為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游雨花台所題之詩,碑額刻有二龍戲珠圖案。現其上建四角亭,供人們瀏覽休憩,一旁噴珠吐玉的是雨花噴泉,在此小憩,您會比當年的乾隆皇帝更風流。
下面請隨我繼續向前,在東坡道的盡頭,有二忠祠一座。此祠原是褒忠祠,為祭祀南宋楊邦乂所建。楊邦乂死難,宋高宗賜謚號,命造墓、立碑、建祠。150年後,文天祥抗元失敗,被押經南京。他在《懷忠襄》一詩中,不但表達自己的殉國之志,也表達了對楊邦乂的欽仰之情。文天祥殉難後,人們在「褒忠祠」附祀文天祥,遂將祠改名「二忠祠」。祠堂正門25米處砌築了硬山式折線形照壁,在黑色磨光花崗岩上刻有武中奇書寫的文天祥的《正氣歌》,祠左鑲嵌「忠孝節義」四字古碑,看著二忠祠影壁上線刻的二公全身,敬佩之情由然而生,您怎能不流連於這植有松、竹、梅、蘭的小小庭院呢?
從二忠祠出來,請您隨我向右轉入竹林,明李傑墓石刻就端座於您的眼前。李傑(公元1331——1369),明朝壽州霍丘人。隨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戰。在任廣武衛指揮北征中,死於陣前,歸葬於此。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納李傑女為淑妃,攝六官事。李傑既是開國功臣,又是國丈,被追封為鎮國將軍。李傑墓石刻現存神道碑一,石羊、石虎,石馬與馬夫、文臣、武將各二。
由竹林行向,路的右方,一條小徑婉蜒向上,這時,我們已走在了雨花台獨具特色的丁香路上,為了紀念女烈士丁香,路兩邊滿種丁香花,或白或紫的花朵會引導著您向前緩緩而行。路之盡頭,崗之至高處,有亭翼然,這便是清代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木末風高」的所在地——木末亭,「木末」,謂亭秀出林木也。此亭始建於明代,復建於公元2000年。武中奇書寫的「木末風高」、趙緒成書寫的「金陵勝景」貼金匾額高懸亭中,書法大家蒼勁雋永的筆墨配合著迴廊楹柱上古詩畫以及底台上線條流暢的古石刻,記錄著木末亭當年盛級一時的榮華。來源於考試大
在木末亭的下側,是明朝大學士方孝孺墓。方孝孺(1357—1402),浙江寧海人,明建文帝時任文學博士。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自立為帝,令其擬即位詔書,方孝孺不從,被滅十族,遭難者達873人。明萬曆年間,湯顯祖為其修墓立碑建祠,惜毀於戰火。1999年,雨花台風景區在原土冢上,修復方孝孺墓。現墓區由牌坊、神道、方孝孺銅胸像、24塊碑刻、墓前平台、墓碑、墓丘及墓後照壁組成軸線對稱式布局,依山就勢,保持原有的環境風貌。墓區全部由青石築就,環境幽靜,樹高林密,古柏參天,自成一景。
穿過蔥郁的樹林,拾級而下,我們來到座落在東崗坡下的梅崗。東晉初年,豫章太守梅賾帶兵抵抗胡兵,屯營於此。後人在崗建梅將軍廟,廣植梅花,遂稱為梅崗。1999年開始,景區又在二泉後山復建了東晉梅崗勝景,栽植大規格梅花1000餘株。春季梅花竟放,暗香襲人,成為南京國際梅花節的重要分會場。
向西緊鄰梅崗有豎碑一塊,這就是較為少見的太監義會碑。此碑立於明朝,以青石雕成,體形高大,碑首有浮雕雙鳳等雲紋,碑座下部鏤刻海水、江牙、山峰和四合雲紋,上部飾雲雁祥雲圖,工藝精湛,圭首額書堅題陰刻篆書「皇明」二字,碑上有「南京司禮監等衙門太監等官義會碑」字樣,碑文上列了27名宦官名號、出生地,反映了宦官們結集、出遊等內容,堪稱特定時代特定人物和階層給我們留下的特殊歷史遺存。
沿石階拾級而上,向右前行,路的左側您會看到二尊石獅,這就是楊邦乂剖心處。楊邦乂(1085—1129),字晞稷,江西吉水人。建炎三年(1129年)9月為建康府通判。金兵侵入後,楊邦乂被捕,堅貞不屈,被剖腹掏心,殉難於此地。現該處有古今紀事碑四塊。
以上我們游覽了雨花台的名勝古跡區,雨花台存遺的名勝古跡很多,還有,東、西炮台、海公祠、曹公祠和泰伯祠等等,目前正在設計修繕之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您會領略到它們的風采。

⑸ 口語交際美麗的家鄉100 字

上課認真聽講,做好詞語積累,掌握文體結構,為寫作文打基礎。 有些同學認為,語文課,講得多而考得少,不聽也照樣能考好。這種想法就錯了。其實認真聽課是很學習語文重要的一環,它可以擴大我們的知識面,了解書本以外的許多東西,作者的創作背景,環境、心情。只有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才能把握語文的真諦。 這樣,只要一遇到適宜的環境,書中所說的感情就會油然而生。書中的語句這時候也就脫口而出了……
堅持每天寫一篇日記。有些同學把日記看成一種負擔、一種苦差事,是為了應付檢查才寫日記的。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記日記就是把今天所學知識(包括書本上的、社會上的、自然界里的)和語文積累的一種復習鞏固,是自己為自己書寫的一本真實的自傳。當我們年老時翻閱這些日記時,我們會覺得我們每天都過得非常充實,不會產生虛度此生的落寞之感。
記得葉聖陶說過:「記日記是一種形成慣性的方法。」是的,一旦你真正養成了這種慣性,你就不會覺得這是一種負擔,而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不寫一篇日記,今晚你都昨不安生了。
這就是我學習語文的方法。學以致用,我學語文,就是為了用好語文,讓語文為我添彩,讓它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

⑹ 口語交際 怎麼介紹家鄉

汕頭市位於中國廣東省東南部,瀕臨南海,地處韓江、榕江、練江出海口,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沖」之稱,是全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全市總面積2064平方公里,總人口495萬人;其中中心城區面積443平方公里,人口137萬人。現轄金平、龍湖、澄海、濠江、潮陽、潮南6個區和南澳縣。
汕頭自然條件優越。位於北回歸線與南海交匯處,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21.3°C,日照時間2000—3000小時,降雨量1672.25mm,濕度82%,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區域之一。全市海岸線289公里,天然良港眾多。汕頭不僅是粵東的中心城市,也是粵東、贛東南、閩西南的商品集散地,處於「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也是長三角、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帶的重要連接點,擁有亞太地緣門戶的獨特區位優勢。汕頭港臨近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距香港、台灣高雄均不足200海里。
汕頭是著名的僑鄉,與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鄉親有335萬人,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歸僑、僑眷和港澳台同胞家屬200多萬人。與海外交往的獨特人緣、地緣、親緣優勢,使汕頭在對外開放方面具有特殊的優越條件和巨大的發展潛力。1981年,汕頭設立經濟特區,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汕頭對外商貿歷史悠久,經濟外向度高。汕頭於1861年正式開埠,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有「百載商埠」之稱,商貿歷來比較發達,曾出現「商賈雲集,樓船萬國」的繁榮景象。1921年,汕頭設市建制。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潮商目前已成為一支具有世界性的商業群落,經濟實力雄厚,影響力巨大。
汕頭人多地少,文化傳統獨特。汕頭是全國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地區之一。以精耕細作聞名,有「種田如綉花」之喻。潮汕地區歷來人文薈萃,崇文重教,素有「海濱鄒魯」之稱,潮汕話、潮劇、潮州音樂、潮菜、英歌、潮陽剪紙、和工夫茶富有濃郁地方特色,別具一格。以潮汕歷史文化為獨立研究對象的「潮學」研究廣泛深入開展,影響深遠。
改革開放以來,汕頭市充分發揮特區和僑鄉優勢,國民經濟綜合實力躍上一個新台階,社會文明程度日益增強。先後進入「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中國品牌經濟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行列。2006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740.92億元,增長11.6%;工業總產值1469.9億元,增長13.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4.93億元,增長18.6%。
汕頭青澳灣
城市名英文:Shantou, 曾稱 Swatow.日文 :スワトウ
語言:潮州話(或稱潮汕話) 英語稱:Teochew, Teochiu, Tiuchiu, Tiochiu or
這是資料,好好參考,吧汕頭介紹給大家

⑺ 口語交際:介紹自己的家鄉我家鄉是江陰的

我的家鄉位於富甲一方的江南無錫境內的江陰,江陰可是一塊寶地,它有橫跨長江兩岸的江陰長江大橋,將長江兩岸不再因長江天險而阻隔,加快江陰區域經濟發展和資源優勢組合.長江不僅澆灌了江陰兩岸幾萬畝良田,養活了多少江陰兒女,還帶來了養生極品-河豚.在江陰長江段捕撈的河豚味道最鮮美.它還有天下第一村華西村,房屋別墅化設計統一建設,樓房林立,遊客賓至沓來.welcome to my hometown JIANGYIN.

閱讀全文

與口語交際介紹家鄉馬鞍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