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營企業改制的法定程序
一、擬定方案
1、由企業向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提出改制申請,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作出同意改制批復。
2、改制企業組成由企業黨組織、經營管理層和職工代表參加的工作專班,擬定改制方案(可與審計、資產評估同時進行,並根據資產評估結果予以調整)。方案中至少需包括以下內容:
(1)企業基本情況;
(2)改制形式及涉及的資產范圍(改制企業附屬廠一並納入改制范圍的應予以說明);
(3)職工安置辦法;
(4)資產處理方式(含土地處置形式);
(5)債權債務處理方式;
(6)改制後企業發展思路和措施。
3、企業改制方案經黨政聯席會議和職工代表大會主席團會議審議通過後,報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審核。
4、資產規模較小的國有企業改制方案由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組織審查論證,並提出審核意見。
5、資產規模較大的大中型國有企業(見武漢市改制企業名單)改制,經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提出初審意見後,報市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方案論證,提出審核意見,其中大型企業改制應報市國資委同意。
6、改制企業將審核後的改制方案交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審議,其中對改制形式、涉及資產范圍、職工安置辦法、資產擬處理方式、負債處理方式、參與競價的企業內部人選等重要事項,必須逐項審議,形成職工代表大會決議。
7、改制企業將職工代表大會決議連同職工代表簽名報改制方案審核部門審核,由審核部門作出對企業改制方案的批復。
二、財務審計、資產評估
1、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聘請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審計,出具審計報告。
2、企業向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提出書面改制評估立項申請,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同意、批復後,報同級國資部門辦理評估立項。
3、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聘請有資質的評估機構對企業納入改制范圍的資產進行一次性全面評估。
4、改制企業將中介機構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書》報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審核後,送同級國資部門初審,其中涉及土地、房屋資產的由土地規劃、房產等有關職能部門聯合審核。
5、改制企業將經審核後的資產評估結果在企業內公示3個工作日。
6、改制企業將公示結果報授權營運機構或產權管理單位核實並形成書面意見,國資部門收到公示無異議的報告後,出具確認文件。
三、資產損失審批
1、改制企業對資產評估中經中介機構認定的資產損失提出書面申請報告,報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
2、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對企業申報的資產損失進行審核後簽署意見分別報同級國資、財政部門審批。
3、市屬企業中凡累計金額在1500萬元以下的固定資產盤虧損失由市國資辦審批。累計金額在1000萬元以下的流動資產損失、累計金額在1000萬元以下的長期投資損失以及應付福利費紅字等損失由市財政局審批。
市屬企業中凡累計損失達到或超過上述金額的,分別由市國資辦、市財政局初審,報國資委研究同意後下達審批意見。
四、審核職工經濟補償、安置費標准
勞動社保部門對企業職工安置分流方案進行審批,對有關補償標准進行核准,並出具核准意見。
1、職工經濟補償標准;
2、離退休人員應繳未繳的醫療保險費;
3、傷(病、殘)人員的生活和醫療補助費;
4、職工遺屬、精簡返鄉人員生活補助費。
五、進場交易
1、批准產(股)權轉讓進場交易。資產規模較小的國有企業產(股)權轉讓進場交易由授權營運機構或產權管理單位批准,資產規模較大的大中型國有企業產(股)權轉讓進場交易由市國資辦批准。
2、成立交易項目評議小組。
3、申請掛牌。由產權轉讓方向產權交易市場申請公開掛牌,並提供相應資料。
4、掛牌。按照改制企業材料製作掛牌信息在公眾媒體上發布,並在產權交易市場上進行掛牌,掛牌時間為15天。
5、資格審查。對參與投標競買方的資格進行審查,收繳競價保證金。
6、掛牌競標。掛牌期間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意向方的實行競價交易,掛牌15天後無兩個及兩個以上購買方的進行協議轉讓。
7、評議、確定中標人。由評議小組根據評議規則,經評議後確定中標人。
8、鑒證。產權交易所對企業提供相關資料進行合規性審核,審核通過的出具《產(股)權交易鑒證書》。
六、簽訂協議、繳納認購資金
1、按照武政辦[2003]66號文件規定政策計算後,由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與受讓方(或買受方)簽訂產權轉讓協議書。
2、購買方在協議規定的時間內繳納認購資金。
七、其他補償資金彌補
對國有資產(包括轉讓收入)不足以安置職工的,由企業提出申請,報授權運營機構或產權管理單位審核同意後,再報同級國資部門向有關部門出具聯系函。
1、財政部門辦理財政借款轉增資本金、土地出讓金返投手續。
2、房產部門辦理改制企業使用售房資金、公房置換手續。
八、資產處置審批
1、企業擬定資產處置方案報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審批。
2、資產規模較小的國有企業改制中的資產處置方案由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審批,審批文件及相關資料報國資部門備案。
3、資產規模較大的大中型國有企業改制中的資產處置方案由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審核後報市國資辦審批,其中大型企業改制的應向市國資委報告後下達審批意見。
九、辦理國有資產產權變更登記或注銷手續
資產處置批復後,改制企業到同級國資部門辦理產權變更登記或注銷手續。
十、辦理工商注冊登記
資產處置批復及產權變更、注銷登記後,改制企業到工商管理部門辦理新設、變更或原企業注銷手續。
十一、企業注冊登記後須辦理的其他手續
1、向與原國有企業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且離開企業的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新企業與職工簽訂新的勞動合同,實施經濟補償金預留的新企業與聘用人員簽訂有關協議,對職工以經濟補償金置換股份的,企業要與職工簽訂認股協議書;
2、職工勞動合同變更,社保手續的續接,自謀職業的職工檔案移交勞動力市場,離退休職工的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等;
3、房產證變更;
4、土地使用權證變更;
5、契稅繳納後撥付補貼;
6、稅務變更;
7、銀行開戶行企業名稱變更;
8、水、電、氣使用權變更;
9、債權、債務關系變更;
10、其他應變更事項。
十二、改革辦工作實行聯合辦公制度
1、聯合辦公的主要任務是:政策咨詢、調查研究、反饋信息、受理申請和相關事項的審批、組織方案論證、督導辦理結果。
2、聯合辦公地點設在市國資辦。
3、參加聯合辦公的人員分別從市經委、市財政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規劃國土局、市房產局、市工商局、市國資辦等部門抽調。
4、抽調人員必須是熟悉企業情況和相關政策,並能夠代表本部門發表意見和決定討論事項的處級以上幹部。
區改革辦辦公制度由各區政府決定。
十三、有關審查事項時限
部門
受理事項
辦事時限(工作日)
國資部門
辦理評估立項手續
2
辦理評估初審(含土地、房產等部門聯合審查)手續
7
辦理評估確認手續
2
辦理固定資產損失核銷手續
3
辦理資產處置方案的審核批復手續
5
辦理國有資產產權變更登記或注銷手續
2
財政部門
辦理流動資產等損失核銷手續
3
辦理財政借款轉增資本金、土地出讓金返投手續
5
辦理契稅減免審批手續
5
辦理繳納契稅後改制補貼費撥付手續
5
勞動部門
辦理職工安置分流方案審批及各類補償安置費用標准審核手續
5
辦理社保關系續接、轉移等手續
10
規劃土地局
辦理土地變更登記手續
10
房產局
辦理房產過戶手續
10
辦理使用售房資金、公房置換手續
5
工商部門
辦理工商變更、新設登記手續
7
Ⅱ 企業改制的法定程序是什麼
(一)改制立項審批
擬實施改制的企業應按照層級管理關系報有關部門或機構進行立項批准。以國有出資企業為例,其國有股權轉讓一般只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決定,但轉讓全部國有股權或者轉讓部分國有股權致使國家不再擁有控股地位的,則需報國資委同級人民政府批准。
(二)制訂改制方案和職工安置方案(如有)
改制立項批准後,改制企業需制訂改制方案和職工安置方案,對有關改制細節進行明確。方案可由改制企業國有產權持有單位制訂,也可由其委託中介機構或者改制企業(向本企業經營管理者轉讓國有產權的企業和國有參股企業除外)制訂。改制方案的主要內容:企業資產和人員的基本情況、擬改革方式、債權債務的情況、人員安置要求、所需享受政策及改制後企業發展規劃。
(三)清產核資
首先必須對企業各類資產、負債進行全面認真的清查,核實和界定企業資產及其權益,企業改制中涉及資產損失認定與處理的,必須按有關規定履行批准程序報主管部門批准。
(四)召開職工代表大會
改制方案必須提交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審議通過,改制涉及職工安置的,應制訂職工安置方案,就職工安置費用、勞動關系承接等問題進行明確約定,職工安置方案必須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審議通過方可組織實施。
(五)財務審計
國有企業改制,應由持有該國有產權的單位決定聘請具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財務審計。凡改制為非國有的企業,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企業法定代表人進行離任審計。
(六)資產評估
國有企業改制,必須依照《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91號)聘請具備資格的資產評估事務所進行資產和土地使用權評估。向非國有投資者轉讓企業產權的,由直接持有該國有產權的單位決定聘請資產評估事務所。企業的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商譽等無形資產必須納入評估范圍。評估結果由依照有關規定批准國有企業改制和轉讓國有產權的單位核准。
(七)出具法律意見書
企業改制必須對改制方案出具法律意見書,對改制的合法性、合規性發表法律意見。
(八)申請辦理報批程序
國有企業改制方案需按照《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和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有關規定履行決定或批准程序,未經決定或批准不得實施。國有企業改制涉及財政、勞動保障等事項的,需預先報經同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審核,批准後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協調審批;涉及政府社會公共管理審批事項的,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報經政府有關部門審批;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所出資企業改制為國有股不控股或不參股的企業,改制方案需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
企業改制審批一般應報送的材料有:企業改制方案、內部決策文件、財務審計報告和資產評估報告,職工代表大會對改制方案的審議意見和對職工安置方案的決議、法律意見書等。
(九)進場交易
企業改制涉及國有產權轉讓的,應按照《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等規定的要求,進入產權交易市場公開轉讓。
(十)組織實施改制方案
改制過程應合法合規,改制方案的實施應確實按照已獲得審批的方案及相關文件嚴格執行
Ⅲ 改制企業的改製程序
辦理企業改制,一般要經過以下步驟:
第一步,前期准備階段:
制定改制方案,進行產權界定、資產評估(涉及國有資產的由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核准或備案),取得主辦單位或主管部門同意改制的批復文件,職工(代表)大會確認改制文件的決議;
第二步,申請登記手續:
1、改制後企業名稱發生變化的,先辦理名稱變更預先登記手續,並領取相關登記表格;
2、企業改制需要新增貨幣資本的,到經工商局確認的入資銀行開立入資專戶,辦理入資手續並到法定驗資機構辦理驗資手續;
3、遞交申請材料,材料齊全後領取《受理通知書》;
4、按《受理通知書》確定的日期交納登記費並領取執照。
Ⅳ 工商銀行是否屬國有改制企業
你好,是的,
國有四大行,已經多了一個,是交行,
現在國有五大行,是 中,農,建,工,交通
Ⅳ 中國國有銀行什麼時候開始改革的
四大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革的確切時間
中國工商銀行
2005年10月28日,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注冊資本為2480億元。其中,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財政部分別持有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50%股權。股份公司成立後,將完整承繼中國工商銀行的資產、負債和所有業務,並將繼續從事原經營范圍和業務許可文件上批准、核準的業務。
2006年10月27日,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在上海和香港兩地成功實現A+H同步上市,發行募集資金刷新全球IPO紀錄,標志著工行的股份制改革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
中國銀行
2004年8月26日,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成立,
2006年6月1日,中國銀行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2006年7月5日,中國銀行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是我國首家在A股市場掛牌上市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創造了中國資本市場有史以來最大的首次公開發行新紀錄,同時也成為目前滬深兩市中權重最大的上市公司、國內首家H股和A股全流通發行上市的公司、股權分置改革以來第一家大型公司上市項目。
中國建設銀行
2004年9月15日,中國建行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成立,由匯金公司、中國建投、寶鋼集團、國家電網和長江電力共同發起設立股份公司,注冊資本為1942.3025億元。
2005年10月27日,中國建設銀行成功地在香港聯交所掛牌,成為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首家上市的銀行。
2007年9月25日 中國建設銀行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
中國農業銀行
2009年1月9日,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召開創立大會,其注冊資本2600億元。經國務院批准,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財政部代表國家各持該股份公司50%股權。
2009年1月16日,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
Ⅵ 如何辦理企業改制登記注冊
辦理企業復改製程序辦理企業改制制,一般要經過以下步驟:
第一步,前期准備階段:
制定改制方案,進行產權界定、資產評估(涉及國有資產的由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核准或備案),取得主辦單位或主管部門同意改制的批復文件,集體所有制企業還需召開職工(代表)大會確認改制文件;
第二步,申請登記手續:
1、改制後企業名稱發生變化的,先辦理名稱變更預先登記手續,並領取相關登記表格;
2、企業改制需要新增貨幣資本的,到經工商局確認的入資銀行開立入資專戶,辦理入資手續;
3、遞交申請材料,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等候領取《准予行政許可決定書》;
4、領取《准予行政許可決定書》後,按照《准予行政許可決定書》確定的日期到工商局交費並領取營業執照。
Ⅶ 國有企業改制需要經過什麼過程
國有企業改革工作流程
一、直接監管企業向國資委辦公室上報改革立項申請、可行性分析報告及改革方案。
項目立項階段文件准備:
1. 改革立項申請
2. 可行性分析報告,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
(1) 改革企業的基本情況;
(2) 改革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3) 改革的方式;
(4) 收益目標分析。
3. 改革方案,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
(1) 股權設置方案及國有資產處置方案;
(2) 債權債務處置方案;
(3)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職工安置方案(含離退休人員及費用管理方案);
(4) 組織實施、程序和時間安排;
(5) 國有企業職代會(或職工大會)審議企業改革方案的決議。
一、 根據委領導批示,企業改革科對可行性分析報告及改革方案進行合規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審核,提出部門意見,並報主管主任審核。
二、 國資委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對該項目進行審核,提出意見。
三、 主任辦公會對該改革項目進行審核,提出是否同意立項的意見。
四、 根據審批許可權,需要報區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審批的項目,報領導小組批准立項;需要報區政府審批的項目,報區政府批准立項。立項批准文件下達國資委後,由國資委向所監管企業下發立項批復。
五、 統計評價科根據立項批復,組織該企業開展清產核資、財務審計等工作。
六、 凡改制為非國有的企業或國有資產轉讓法定代表人變更的,按程序對企業法定代表人進行離任審計。按管理許可權,由區國資委直管的企業法定代表人的離任審計工作,由監事會工作辦公室負責組織開展。
七、 產權管理科進行企業資產損失核銷審核、產權界定結果確認和對該企業的資產評估結果進行審核或備案。
八、 根據資產評估結果及改革進展,所監管企業完善企業改革方案,向國資委上報企業改革申請及改革方案。方案審批階段文件准備:
1. 改革申請;
2. 改革方案主件,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
(1) 股權設置方案及國有資產處置方案;
(2) 參與改革其他投資方的基本情況(或受讓方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3)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職代會(或職工大會)通過的職工安置方案(含離退休人員及費用管理方案);
(4) 債權債務處置方案;
(5)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職代會(或職工大會)審議企業改革方案的決議。
3. 改革方案附件,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
(1) 清產核資報告;
(2) 資產評估報告書;
(3) 改革後新企業的章程草案;
(4) 與改革相關的協議書草案;
(5) 律師事務所出具的改革方案合法性的審查意見;
(6) 改革方案中涉及金融債務的,需提交債權金融機構同意企業改革的書面意見;
(7) 需要政府社會公共管理部門批準的事項。
九、 企業改革科提出部門審核意見,並報主管領導審核。
十、 國資委法律顧問提出審核意見。
十一、 國資委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對該改革方案進行審核,並提出意見。
十二、 國資委主任辦公會根據審批許可權對該改革項目進行審批。其中,需要報區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審批的項目,報領導小組批准;需要報區政府審批的項目,報區政府批准。批准文件下達國資委後,由國資委向所監管企業下發改革批復。
十三、 所監管企業根據國資委改革批復,到北京市產權交易所公開交易,交易價格原則上不低於評估值。國有產權轉讓收入全額上繳區國資委。
十四、 在產權交易過程中,當交易價格低於評估值時,應當暫停交易,在獲得區國資委同意後方可繼續進行。
十五、 企業改革事項經批准後,如轉讓和受讓雙方調整產權轉讓比例等企業改革方案有重大變化的,按照規定程序重新報批。
十六、 辦理工商、稅務等變更、登記手續。
十七、 所監管企業將企業改革全部文件報企業改革科備案。
十八、 企業改革科將企業改革結果報國資委企業改革領導小組。
Ⅷ 四大國有銀行改制的問題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剛剛成立)
五大行,此外國家控股的銀行還有 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國有獨資的商業銀行,目前只有兩家: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國家開發銀行(剛剛從政策性銀行變身為商業銀行)
Ⅸ 撤銷工商登記的程序是什麼
基本流程網路上都有,我給你找了一個詳細的,你看看
注銷國、地稅稅務登記證(國、地稅局)
公司清算組備案(工商局)
刊登注銷公告(發行報紙)
基本戶注銷(開戶銀行)
工商局受理、注銷(工商局)
注銷組織機構代碼證(技術質量監督局)
一、 注銷國、地稅稅務登記證
1、國、地稅稅務登記證
2、所有國、地稅有關材料
3、備案公章
一般由公司財務人員辦理,填寫相關表格並交回所有材料後,等片管員通知。一般要查看公司帳本。
二、公司清算組備案
1、公司備案申請表(公司清算組負責人簽署)
2、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託代理人的證明(加蓋公司公章)
3、股東會關於成立清算組的決議(全體股東簽署)
4、公司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三、刊登注銷公告
登報45天後到企業營業執照發照機關辦理注銷手續。
四、基本戶注銷
1、公司營業執照正本(有些銀行要工商、代碼、國稅、地稅全套證件)
2、開戶許可證
3、印鑒卡
4、印鑒卡上預留印鑒
5、支票本、電匯憑證等銀行相關材料
6、銷戶申請書
一般由公司財務人員辦理,一並辦理基本戶內余額轉帳或取款手續。
五、工商局受理、注銷
1、公開發行的報紙上登載執照注銷聲明的報樣;
2、全部公章及公章准刻證
六、注銷組織機構代碼證
1、組織機構代碼證正、副本
2、組織機構代碼申報表
3、工商局注銷回執
公司注銷流程
公司因下列原因之一的,應當自清算結束之日起30日內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注銷登記:
1. 公司被依法宣告破產;
2. 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時;
3. 股東會決議解散;
4. 公司因合並分立解散;
5. 公司被依法責令關閉。
公司申請注銷登記,應由公司指定或者委託公司員工或者具有資格的代理機構的代理人作為申請人辦理注銷登記。
企業所得稅在國稅交納的企業應先辦理地稅注銷手續,注銷流程按先後程序共分為五個步驟分別為注銷地稅、國稅、銀行賬戶、工商登記、組織機構代碼證及統計證。
(一) 注銷地稅流程
1、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辦理注銷稅務登記,領取並填寫《納稅清算申請表》、《納稅清算登記表》各一式兩份、《注銷稅務登記申請審批表》一式三份。(其中《納稅清算申請表》要填最近三個整年度的納稅額)
2、委託中介機構出具清稅報告。
3、持清稅報告、《納稅清算申請表》、《納稅清算登記表》、《注銷稅務登記申請審批表》、及注銷企業提供的稅務登記(正、副本)、代碼章、發票卡、IC卡、加密盒、空白發票(帶齊退票及最後一張已開發票記賬聯)、上級主管部門或股東會撤銷企業決定書、公章到地稅注銷部門辦理注銷手續。
4、等待地稅通知領取注銷地稅登記通知單。(在未領到注銷通知前務必按期申報納稅)
(二) 注銷國稅流程
1、憑《地稅注銷證明》原件及復印件到國稅辦理注銷登記窗口領取並填寫《注銷稅務登記申請審批表》、《注銷及走逃企業審批表》、《繳銷專用發票申請表》。
2、持填寫完的以上各表,帶齊2003年至注銷日購買的所有新、舊版普通發票及最後一次購買的最後一本增值稅專用發票到專管員處辦理繳銷發票手續。
3、辦完繳銷發票後找專管員辦理取消一般納稅人資格需報送資料如下:⑴填寫業務報批單一式二份;⑵注銷稅務登記申請審批表一式二份;⑶稅務文書領取通知單(受理文書名稱:取消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審批表)一式二份;⑷注銷及走逃企業審批表一式二份;⑸《一般納稅人資格證書》原件。
4、請專管員進行納稅評估並出具《評估報告》。待專管員取消一般納稅人資格後,到專管員處領取以下資料:⑴《評估報告》;⑵《業務報批單》;⑶《一般納稅人資格證書》;⑷《注銷及走逃企業審批表》。
5、用A4紙列印注銷申請書一份:沒有格式限制、寫清楚注銷原因、加蓋企業公章、法人簽字。若是分支機構(或分公司)的企業還需提供一份董事會決議,要求法人及股東簽字、加蓋總機構(或總公司)公章。
6、提交《注銷稅務登記申請審批表》、《評估報告》、《業務報批單》、《一般納稅人資格證書》、《注銷及走逃企業審批表》、注銷申請書、稅務登記正副本原件、營業執照復印件、發票購領薄到辦理注銷稅務登記窗口。
7、等待國稅通知領取注銷國稅登記通知單。(未領到注銷通知單前務必按期申報納稅)
(三) 注銷銀行賬戶流程
1、 填寫注銷銀行賬戶申請表,經開戶行報送中國人民銀行審批。
2、 提交開戶銀行許可證、未使用的現金支票、轉賬支票等資料到銀行辦理注銷。
(四) 注銷工商流程
1、領取《企業變更(改制)登記(備案)申請書》及《指定(委託)書》並填寫完整。
2、持《企業變更(改制)登記(備案)申請書》、《指定(委託)書》、注銷銀行賬戶通知單、公章、財務章、合同章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
3、大約一周到工商領取注銷工商登記通知單。
備註: ① 獨立核算的有限責任公司企業要先到工商做備案登記,並登報注銷公告一次或三次(於注銷工商登記前45日進行登報公告)和提供中介機構出具的注銷清算報告。
② 全民所有制、合夥制、分支機構和分公司類型企業注銷工商登記不用提供登報注銷公告和清算報告。
(五) 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統計證注銷
領到工商注銷通知單後,持組織機構代碼證正副本和統計證到工商辦理注銷手續即可
一、 清算、注銷的必要性
公司歇業後未注銷登記,也無清算組織負責清理債權債務的,公司和清算主體為共同訴訟主體;公司歇業後,被登記主管部門注銷登記,但無清算組織負責清理債權債務的,負有清算之責的主體為訴訟主體。因此,只有經過合法的清算、注銷程序,公司才能從法律意義上消滅,公司及負有清算責任的清算主體才能免除相關的法律責任。
二、 清算
(一) 清算程序
1、由公司股東會作出公司解散的決議,決議必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
2、股東會作出公司解散決議後15日成立清算組。清算開始之日(決議解散之日)起十日內,書面通知登記機關、稅務部門、勞動部門及開戶銀行。
3、到工商行政管理局領取《清算指南》、《清算報告書寫格式》、《清算備案申請書》等表格,辦理清算組備案。
4、在工商局認可的報刊上刊登清算公告。
5、製作清算開始日的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
6、辦理國稅、地稅完稅證明。
7、清算公告滿三個月後,製作清算結束日的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
8、製作清算分配方案。
9、由清算組製作清算報告、清算期內收支報表和各種財務帳冊,報股東確認。
(二) 說明:
1、清算組
●有限責任公司清算組由全體股東組成,也可選任注冊會計師、注冊律師或其他熟悉清算事務的專業人員作為清算組成員,清算組成員不得少於三人。
●清算組在清算期間行使下列職權:
■清算公司財產,分別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
■通知或者公告債權人;
■處理與清算有關的公司未了結的業務;
■清繳所欠稅款;
■清理債權、債務;
■處理公司清償債務後的剩餘財產;
■代表公司參與民事訴訟活動
●清算組成員應當忠於職守,依法履行清算義務,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佔公司財產。清算組成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公司或者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清算組備案
自清算開始之日起15日內須提交備案的材料:
●股東會關於公司解散的決議;
●清算組成立文件;
●清算組各成員的基本材料;
●有社會中介機構專業人員參加的還應提交授權委託書。
3、清算通知與清算公告、債權登記
●清算組應當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並於六十日內在報紙上至少公告三次。
●債權人應當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九十日內,向清算組申報其債權。債權人申報其債權,應當說明債權的有關事項,並提供證明材料。清算組應當對債權進行登記。清算組核定債權後,應當將核定結果書面通知債權人。
●書面通知和清算公告應包括企業名稱、住址、清算原因、清算開始日期、申報債權的期限、清算組的組成、通訊地址及其他應予通知和公告的內容。
4、清算財產
●清算開始時公司所有的或者經營管理的財產;
●清算開始後至清算終結前公司所取得的財產;
●應當由公司先使的其他財產權利。
註:■公司內屬於他人的財產,由該財產權利人通過清算組收回。
■已作為擔保物的財產,由債權人以提保財產為限優先受償,未受償部分視同非擔保債權。擔保物價款超過所擔保的債務數額的部分,屬於清算財產。
5、清算費用
●清算組成員和聘請工作人員的報酬;
●清算財產的管理、變賣及分配所需要的費用;
●清算過程中支付的訴訟費用、仲裁費用及公告費用;
●清算過程中為了維護債權人和股東的合法權益支付的其他費用。
6、清算組在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後,發現公司財產不足清償債務的,應當立即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破產。公司經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產後,清算組應當將清算事務移交給人民法院。
7、清算方案
●清算財產撥付清算費用後按下列順序清償:
■員工工資和社會保險費用;
■稅款;
■企業債務。
●企業未到清償期的債務,也應予以清償,但應當減去未到期的利息;
●清算方案應經股東會確認;
●清算財產清償後的剩餘財產,按投資比例分配給股東;
●因債權爭議或訴訟原因致使債權人、股東暫時不能參加分配的,清算組應當從清算財產中按比例提存相應金額。
8、清算報告
清算報告經確認後,視為已解除清算組的責任。但清算組有違法行為的,不在此限。
三、 注銷登記
(一) 注銷登記程序
1、自清算報告被確認之日起十日內,清算組應當將清算報告及表冊報工商行政管理局備案並申請注銷登記。
2、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注銷登記後,清算組應當公告企業終止。
(二) 說明:
1、 清算組將清算報告及表冊呈報備案時須提交的材料
●清算報告備案登記表;
●股東會通過的關於公司解散的決議;
●《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原件、復印件;
●股東會確認的企業清單開始日的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
●股東會確認的公司清算結束日的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
●稅務(國稅、地稅)完稅憑證原件、復印件;
●清算組出具的經股東會確認的清算報告(一式兩份,要求清算組成員簽名,股東會確認)。
2、申請公司注銷登記應提交的文件、證明。
●公司清算組織負責人簽署的公司注銷登記申請書;
●股東會通過的關於公司解散的決議;
●股東會確認的清算報告;
●《企業法人營執照》正、副本及公章;
●清算組織成立的六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三次的報樣;
●稅務部門出具的完稅證明;
●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規定應提交的文件、證件。
Ⅹ 國有企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如果沒有在工商部門注冊,改制是不是不成立
那肯定是不成立的。企業的任何變更,包括地址、股東、性質等的任一變更,都首先需要到工商局輸變更以後,才能到質監局、稅務局辦理變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