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公共資源配置
為一定社區的人們共同擁有的財產,稱為公共財產,是用於公共服務的資源。它在名義上是每個人都享有的財物,但實際上任何個人都不可能完整地得到它、佔有它和使用它。公共財產作為公共物品,是由公共財政支出的,其來源是納稅人的稅收。因此,每個公民都有享有的權利,但它不是單個個人所購買的產品,故只能作為公物存在。
作為公共管理內容的資源是有特定含義和范圍的。一般說,為一定社區的人們共同擁有的有形財產和無形財產,都屬於公共管理資源的范疇。這些資源,在名義上是每個人都可以享有的財物,但實際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完整地佔有它。這些資源主要包括:自然資源、公共設施、公共信息、公共企業以及人力資源等。 將這些屬於全體公民的資源合理的分配就是叫公共資源配置
❷ 如何更好發揮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
引導性作用。市場配置資源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有時不能很好解決社會化大生產所要求的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平衡和產業結構合理化問題,容易出現經濟周期性波動和區域性、系統性經濟風險以及地區經濟發展的過度不平衡。政府可以通過發揮引導性作用來間接影響資源配置,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均衡和健康發展,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具體而言,政府的引導性作用主要是通過制定和實施中長期經濟發展戰略、產業規劃、市場准入標准等,引導一定資源向某些產業、區域流動;以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等為主要手段,實現對經濟活動的宏觀調控,平抑經濟波動,促進經濟均衡、可持續發展。
彌補性作用。市場失靈是普遍存在的。由於外部性、信息不對稱、競爭不完全、自然壟斷等因素,市場不能有效解決公共產品供給、分配公平等問題,需要政府發揮彌補性作用,通過提供公共服務、促進共同富裕、推動可持續發展來糾正市場失靈。比如,在公共服務方面,政府是最主要的供給主體,也是管理者,應該承擔必要的責任,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同時,政府在公共服務供給中應注意發揮市場的作用,使公共服務的提供與生產適當分離,在生產環節善於運用市場力量,引入競爭機制。在收入分配方面,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能夠提高效率,但也容易造成收入差距過大,影響社會公平和穩定。這就需要政府發揮作用,在保持合理的初次分配格局基礎上,通過再分配為低收入群體提供必要保障。
規制性作用。自發的市場機制有時會損害公平和公共利益。政府必須為市場提供規則、營造環境,實施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保障公平競爭,保護消費者權益,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這些必要的規制是政府的職能。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發揮規制性作用,就是通過制定規則對市場進行管理和制約,其內容主要包括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的產權和合法利益,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破除各種形式的壟斷,反對市場封鎖和不正當競爭,規范中介組織發展,保護勞動者權益,建立健全社會徵信體系,完善企業破產制度等。
❸ 雄安新區區域內醫療等公共服務資源如何調配
作為一項歷史性工程來,北京城市副中自心的定位和配套一直備受關注。根據規劃,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教育、醫療、養老配套指標將全都高於中心城。通州將引進一大批學校、醫院等優質資源。據悉,首師大附屬中學、人大附中、北京二中、北理工附中,這些學校通州校區已正式掛牌。
❹ 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鍾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是
D、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統一性
市場體系的統一性是指市場體系無論是從構成上,還是空間上均是完整統一的。從構成上看,它不僅包括一般商品市場,而且包括生產要素市場;不僅包括現貨市場,而且包括期貨市場;不僅包括批發市場,而且包括零售市場;不僅包括城市市場,還包括農村市場等。從空間上看,各種類型的市場在國內地域間是一個整體,不應存在行政分割與封閉狀態。部門或地區對市場的分割,會縮小市場的規模,限制資源自由流動,從而大大降低市場的效率。
開放性
市場體系的開放性是指各類市場不僅要對國內開放,而且要對國外開放,把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聯系起來,盡可能地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並按國際市場提供的價格信號來配置資源,決定資本流動的方向,以達到更合理地配置國內資源和利用國際資源的目的。反之,封閉的市場體系不僅會限制市場的發育,還會影響對外開放和對國際資源的利用。
競爭性
市場體系的競爭性是指它鼓勵和保護各種經濟主體的平等競爭。公平競爭創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以促進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提高經濟效率。而一切行政封閉、行業壟斷、不正當競爭都有損市場效率。
有序性
市場體系的有序性是指市場經濟作為發達的商品經濟,其市場必須形成健全的網路、合理的結構,各類市場都必須在國家法令和政策規范要求下有序、規范地運行。市場無序、規則紊亂是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嚴重障礙,它會損害整個社會經濟運行的效率,容易導致社會經濟發展的無政府狀態。
(4)公共服務資源區域配置全會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指出,「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
」我國改革開放已走過35年波瀾壯闊的歷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但也應看到,我國市場取向的改革仍需深入推進,市場秩序有待規范,生產要素市場發展滯後,市場規則不統一,市場競爭不充分。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必須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❺ 政府在資源配置中起什麼作用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遵循這條規律。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主要是通過價格、競爭和供求等發揮作用來實現的。
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應充分發揮價格、競爭、供求在經濟運行中的重要作用。價格是市場的「指揮棒」。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主要是通過市場價格這一「指揮棒」實現的。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遵循經濟規律必須建立合理的價格體制機制,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也有賴於建立合理的價格體制機制。30多年前,改革開放就是從物價改革開始的。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仍需牢牢牽住價格這個「牛鼻子」。
(5)公共服務資源區域配置全會擴展閱讀:
特點:
(一)影響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和收益需求的各項因素,包括投資者的投資周期,資產負債狀況、財務變動狀況與趨勢、財富凈值、風險偏好等因素。
(二)影響各類資產的風險收益狀況以及相關關系的資本市場環境因素,包括國際經濟形勢、國內經濟狀況與發展動向、通貨膨脹、利率變化、經濟周期波動、監管等。
(三)資產的流動性特徵與投資者的流動性要求相匹配的問題。
(四)投資期限。投資者在有不同到期日的資產(如債券等)之間進行選擇時,需要考慮投資期限的安排問題 。
(五)稅收考慮。稅收結果對投資決策意義重大,因為任何一個投資策略的業績都是由其稅後收益的多少來進行評價的。
❻ 如何優化鄉鎮基本公共服務資源配置
要加快鄉鎮政府職能轉變步伐,著力強化公共服務職能。鄉鎮政府主要提供以下基本專公共服務:鞏固提高屬義務教育質量和水平,改善鄉村教學環境;推動以新型職業農民為主體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做好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失業和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服務;落實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制度和優撫安置政策,為保障對象提供基本養老服務、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做好公共衛生、基本醫療、計劃生育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健全公共文化設施網路,推動全民閱讀、數字廣播電視戶戶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組織開展群眾文體活動等公共文化體育服務。
❼ 公共服務均等化原則是在什麼時候首次提出的
公共服務均等化原則是在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時首次提出的。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在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首次提出「按照公共服務均等化原則,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問題:
中國在公共服務領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公共服務需求壓力大,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公共資源配置不均衡,公共服務再分配作用弱,公共服務標准不規范,公共服務主體回應性差等。
1、公共服務型政府仍未建立,公共財政制度仍未完善。一方面是政府用於公共服務方面的投入不足,二是地區間和城鄉間公共服務差距懸殊。
2、各級政府間的事權與財權劃分不清,基層政府財政相當困難。
3、世行報告凸顯我國公共服務的不足。我國的經濟在快速發展,同時貧富差距也在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