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鄉鎮重點需要哪些經濟社會管理權,公共服務事項並列出清單
按照部復門、鄉鎮(街道制)、村(社區)三個層級對全區及鄉鎮社區公共服務事項(便民服務事項),進行規范、梳理、確認、完善,清理了包括計劃生育、勞動社會保障、承包土地、房屋土建、醫療衛生、優待撫恤、低保五保、入伍轉業、教育服務、殘疾人服務、證件辦理、黨員服務、住房、婦女兒童、其它等15類辦事服務項目,集中提供辦事指南、辦事流程、辦事期限、辦理地點等便民指引,提供37個區級部門15大類公共服務事項33項,12個鄉鎮14大類公共服務事項670項,138個村社15大類公共服務事項5142項,在全市率先建成三級一體的公共服務事項目錄。
⑵ 社區服務類具體包括哪些項目
1、為老服務。開辦各種類型的老年大學,開展各種有利於老年健康的文體活動,興辦社會福利機構,如福利院、老年公寓、老年保健、老年法律、老年婚介、老年心理及健康服務,為方便老年人生活,提高老年人生存質量提供各種服務項目。
2、社會保障服務。對社區低收人家庭,根據國家政策提供社會保障和救助,落實低保政策。建立再就業基地,加強職業中介等千方百計安排下崗職工再就業。
3、優撫服務。主要協助政府落實優撫政策,做好退伍安置工作,開展擁軍優屬服務,為軍人家屬和傷殘人員的生活提供方便。
4、為殘疾人服務。為殘疾人提供就業安置服務,醫療康復服務,基本生活服務及婚介服務。
5、安全防範服務。社區居委會可以根據需要建造社區安全防範設施,如電子防盜監控系統、樓宇對講系統等。在社區可以 成立由社區志願者組成的治安巡邏隊。
(2)省直部門公共服務事項清單擴展閱讀:
傳統的物業管理往往僅是對小區內公共場所、公共設備進行管理和服務的一種模式,主要提供保潔、保安、保修等服務,依賴收取管理費而生存。
由於服務不到位、不及時,以及溝通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往往會容易形成物業公司與社區居民之間對立的局面。此同時,不斷攀升的物業管理成本與日漸微弱的盈利成為很多物管企業的巨大困擾。
當時代飛速發展,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無線技術以及移動終端的普及,使得後互聯網時代加速來臨,進入後互聯網時代的人們用新的社交和商業模式開啟了全新的生活。
在這個時代中,直接、高效的連接成為發展的重心,「中介」的傳導作用變得薄弱,企業的競爭優勢必須發生改變,傳統社區服務行業一樣如此,擺脫過去的付酬計量工作方式,服務的重心發生轉移。
⑶ 公共服務項目資金是由誰管理的
第三章 資金管理與使用
第八條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專項資金主要用於直接面向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重點人群衛生服務、基本衛生安全保障服務等三大類八個項目工作的補助。八個項
目包括:開展健康教育、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計劃免疫預防接種、重大傳染病防治、婦女衛生保健服務、兒童衛生保健服務、慢性病與老年人動態健康管理、食
品和飲用水等衛生監督監測以及公共衛生信息收集與報告。
第九條 衛生部門、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財政部門撥付的專項資金也要實行專賬管理,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規范資金管理。
第十條 各鄉鎮衛生院與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年12月底前要編制下一年度項目工作計劃和用款計劃,並連同當年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報縣(區)衛生行政部門,由縣(區)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匯總後,報同級財政部門核定,形成縣(區)年度項目工作計劃和用款計劃。
第十一條
各縣(區)衛生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於每年4月底前向省衛生廳提出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資金補助的書面申請,並提供本地區當年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資金的預算
安排和自籌資金繳存財政社保專戶的憑證。市湖濱新城開發區曉店鎮納入宿豫區申報,宿遷經濟開發區三棵樹鄉納入宿城區申報。原則上,泗陽、泗洪、沭陽三縣直
接將申報材料報省衛生廳,由省衛生廳與省財政廳進行審核;宿城區、宿豫區報市衛生局與市財政局初審後,報省衛生廳與省財政廳進行審核。
第十二條 各縣(區)要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專項資金納入年度財政預算。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省補助資金下達後,各縣(區)財政部門要連同當地財政籌集的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配套資金一起納入社保專戶,進行統籌使用。
第十三條
各縣(區)財政部門根據項目工作核定的項目用款計劃,於每年6月底前將全年70%的專項資金下達同級衛生行政部門,並按照工作進程和國庫集中支付的有關
要求及時撥付;衛生行政部門收到財政撥款後,按鄉鎮衛生院與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進度,及時將項目資金下撥使用。下撥採取每月核定發放,6月底前要將
財政撥付的70%的專項資金全部下撥到各鄉鎮衛生院與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使用;其餘資金待年終考核後清算。補助資金的清算應根據醫療衛生機構實際提供基
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數量和質量來進行。
第十四條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下撥的依據為各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月上報的工作量月報表及各項工作清單明細,清單明細要記錄服務對象、服務
提供人、服務提供日期等詳細信息,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簽字認定。各縣(區)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對工作量月報表與清單明細進行初審,然後
報同級財政部門終審認定,由衛生行政部門歸檔備查。
第十五條
省衛生廳、省財政廳每年將對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進行考核,各縣(區)衛生局、財政局也要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進行考核。在農村基本公共
衛生服務省考核補助資金(即省補助的30%部分)下達10日內,財政部門要將城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剩餘30%資金與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剩餘資金
一並撥付衛生部門使用。原則上,年度項目工作專項資金要在當年12月底之前下撥使用完畢,補助到村衛生室與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資金不低於全年總資金的
30%。
⑷ 什麼是省直單位
省直單位,一般是指省直部門的下屬單位,它已經包含了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種大類。
省直單位全稱省直屬單位,省直屬單位是指不列入省政府序列,但直屬省政府領導和管理的機關部門。比如省統計局、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民政廳、省司法廳、省財政廳、省人事廳等。
比如交通廳下屬的運輸管理局屬於承擔行政職能,機關事務管理局下屬的療養院屬於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文化廳下屬的圖書館屬於從事公益服務。
公職人員的待遇和發展
待遇上看,公職人員的收入一般和所在城市的經濟水平有關,這點省直單位擁有天然優勢,和省內其他地市相比,一般收入更高。但是相比省會的市直單位,一般收入又會更低一些。
發展上看,省直單位的級別一般都是處級單位,而市直一般都是科級單位,所以省直單位相對上升空間會更大。但是,仕途這個東西,平台是一點,更重要的還是人脈。
工作上看,性質上都一樣,都是為人民服務,具體內容就和工作部門有關系了,省直、市直都有忙的單位和閑的單位。
⑸ 機構改革中「四辦」是指什麼
為落實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指導意見精神,全面推行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不斷優化辦事創業和營商環境。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組織各地、各部門梳理公布第一批「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審批服務事項。
認真對照梳理。各蘇木鎮、旗直各部門對照已公布的通用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結合工作實際,選取面向企業和群眾,依申請辦理的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按照統一的標准和格式,進行認真細致全面梳理,確保「成熟一批、公布一批」。
嚴格審核發布。對各蘇木鎮、旗直各部門的「四辦」事項進行逐項審核,分類匯總,形成全旗「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事項目錄清單,並通過烏審旗政府門戶網站、政務服務網和機構編制網向社會分別公布。目前,全旗共梳理公布第一批「四辦」事項391項,其中「馬上辦」事項133項、「網上辦」事項27項、「就近辦」事項23項、「一次辦」事項208項。
落實「四辦」要求。在梳理公布「四辦」事項的基礎上,要求各地、各部門進一步提升審批服務效能,對合法合規的事項落實「馬上辦」,減少企業和群眾現場辦理等候時間。依託烏審政務網,提高網上辦理比例,凡與企業生產經營、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審批服務事項積極推行「網上辦」。完善基層綜合便民服務平台功能將審批服務延伸到蘇木鎮、社區,面向個人的事項實現「就近辦」。對暫不具備「四辦」要求的,大力推進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讓更多政務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