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理州洱源縣地理位置信息及氣候信息
洱源,是高原明珠洱海的發源地,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東與鶴慶縣相連,南與大理市、漾濞縣接壤,西與雲龍縣分疆,北與劍川縣毗鄰。全縣總面積2 614平方千米,國道214線、省道平甸公路縱貫縣境。縣城駐茈碧湖鎮,海拔2 060米,距省會昆明公路里程389千米,距州府下關公路里程69千米。
洱源縣地處橫斷山脈與雲貴高原交界地帶,境內山嶺縱橫,層巒疊嶂,湖泊棋布,河流如織,盆地、河谷錯落其間。東部馬鞍山、中部羅坪山、西部西羅坪山3支主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縣域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河流湖泊隨山勢分為兩大水系,東部是氵彌苴河水系,西部為黑潓江水系,均歸屬瀾滄江流域。海西海、茈碧湖、綠玉池、東湖、西湖秀媲瑤池,散落縣境東部,分別經氵彌苴河、永安江、羅時江南注洱海。東部多有盆地,由北至南分布有牛街、三營、茈碧湖、鳳羽、右所、鄧川等6個壩區鎮鄉;西部是高山峽谷,分布有喬後、西山、煉鐵3個山區、半山區鄉鎮。東北部南無山為境內最高點,海拔3 958.4米;西部黑潓江南出縣境處的烏梢箐口為最低點,海拔1 645米。
B. 從大理怎麼坐車到洱源縣
先坐計程車或坐9路公交車到大理客運北站。到洱源票是14塊,一般一個半小時就到了,不過要是路上車多久會慢點,有段路較窄,車多的話很難超車,還有就是路上攬客走走停停會耽擱一點時間。
C. 雲南省大理市洱源縣特大非法集資·經濟詐騙案
笨蛋,你在這里說是沒用的。沒人來幫你宣傳,因為要惹上官司的!勸你去打省級監察部門的電話,再不行去央級監察部門!上他們官網也可以!再不行就上訪~!!!
D. 返回雲南大理洱源需要隔離嗎
據我所知。如果你是往返於雲南大理那就不需要隔離。也不需要做核酸檢測。如果你是從。疫情高峰期的地方回到雲南大理洱源的話就需要隔離。你從出發的地點需要做核酸檢測。回到家鄉洱源還是需要隔離的。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
E. 大理洱源有哪些美食
大理也是讓人心生嚮往的美食之地,洱源即洱海之源,是高原明珠雲南洱海的發源地,美食都是妥妥的白族風。
而這個木瓜雞,最大的特色則就是這種酸味,大底西南人民最真愛的就是酸味了。
將已宰殺的嫩雞洗滌並去骨,將雞肉切成小塊,雞雜切成細塊,放入油鍋中用油炒
F. 洱源有什麼好玩的
進入洱源,首先你進入洱源的鄧川鎮,這里最有名的的鄧川乳扇,有六詔之一的鄧鄧賧詔德源城遺址,德源山還有白潔聖妃廟,大理的火把節也是因她而發展起的。
沿著320國道再北走5、6公里就到右所鎮,鳳羽河從右所鎮的老街和新鎮政府中間穿過,河岸兩旁都是百年的合歡樹,每到秋天愛好攝影的人都喜歡來這里取景。如果你去過杭州西湖,那麼你一定要去看看右所的西湖,右所的西湖,與湖邊的村舍相連,早晨或者日暮,這里炊煙裊裊,泛舟於湖上,你可以看見湖光倒影的村莊。新鎮政府門口,從去年開始正在恢復東湖濕地,據說古代這里田田荷花數達萬畝,與西湖互相映襯,猶如兩個姐妹。
再往下就是右所鎮的下山口村,因溫泉而出名,特別是普陀泉,遊客慕名而來的特別多。
然後進入洱海縣城,洱源有溫泉村之稱,因它城內江干村、寧湖村多處出熱水而聞名,現在的茈碧湖之濱的大理地熱國,更是吸引全國旅行者,還有令人驚奇的熱水魚。到溫泉村,建議去小家別院,他們的溫泉很乾凈,甚至可以煮雞蛋吃,小時候我們就經常去煮雞蛋。9月是茈碧湖茈碧花盛開的季節,因茈碧花和玉白菜、金豬而出名,茈碧花可以做菜,因此你可以在茈碧湖旁邊的農家樂品嘗一下。茈碧湖旁邊的標山寺,早期與雞足山齊名,但毀於戰火或無人照理,一致逐步落寞。
沿著洱源城邊滇藏公路直走,可以到三營鎮,即施浪詔故地,三營鎮因特製的毛驢肉出名,號稱「上有龍肉,下又毛驢肉」。
在北走就進入牛街鎮,這里有火焰山溫泉,即死火山口,地熱資源豐富。還有與茈碧湖遙相呼應的海西海,當年楊慎游歷至此,寫下「竹澄梅海」。
洱源縣的西南口,通鳳羽鎮,這里被稱為桃花源,早期是羅武人居住,盛產金黃色的鳳羽菜籽油,雲南省各地幾乎都有鳳羽菜籽油榨油點。風景,徐霞客都有記載。鳳羽街上鳳翔村,有鎮蝗塔、定風塔等,寺院保存較好的帝釋山廟宇,僧院眾多,旁邊還有元代的火葬墓群,還有從天而降的白石江瀑布。寺廟最神奇的是被徐霞客成為「鶴林海眼」的鶴林寺,周邊是遍地的山茶花,從寺廟山門的各扁題字來看,在古代鶴林寺聲譽遠播,而且寺內有地下泉眼,還有白鶴棲息於此,傳說:你在這里可以看見前身;但是寺廟毀於文革的破四舊,寺廟的雕梁、雕面,要麼被毀壞,要麼被變賣,現在只剩遺址。再往南走,就到整個洱海的源頭——清源洞,《徐霞客游記》里描寫的非常詳細,清源洞有迷宮、蝙蝠宮、上層天堂、下層地獄,最里處是清源洞出水處。鳳羽小吃有:小米做的小白糖、豆粉、燉梅。
G. 大理洱源的傳說
源縣位於大理市北,洱海之源。國土面積2875平方公里,是白、彝、回、傣、傈僳等23個民族雜居、以白族為主的少數民族縣,1999年末總人口32.04萬人。洱源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被人們贊譽為「魚米之鄉」、「梅子之鄉」、「乳牛之鄉」、「溫泉之鄉」、「蘭花之鄉」,是富饒美麗的地方,還以其燦爛的文化、古樸神奇而詩情畫意的人文景觀著稱於世。 [編輯本段]概況洱源風光旖旎,景色迷人,是大理蒼山洱海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滇藏公路、大麗公路穿境而過,縣境內旅遊景點集中連片,形成地上地下,熱水冷水,湖泊山川,名勝古跡、民族風情全方位立體開發的格局。這里地熱資源豐富,年產38-78℃溫水308萬立方米。建材資源質地優良,尤以品質一流的米黃、桃紅大理石為人所贊。洱源縣探索和總結出了一條符合縣情的烤煙、林果、乳畜、水產、大蒜、生物資源、旅遊等產業協調發展的路子,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得到持續、健康發展。交通、通訊、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投資環境得到改善。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建成旅遊文化大縣、綠色經濟強縣的總目標,擴大開放。 [編輯本段]建置沿革洱源,西漢至隋朝均屬葉榆縣地。唐麟德元年(664)設治,境內置浪穹、鄧備、舍利等州,六詔中境內有浪穹、鄧賧、施浪,南詔時為浪穹州。大理國時設寧北賧、鄧賧、鳳羽郡。元憲宗七年(1257)置浪穹、德源兩個千戶所,隸大理萬戶府。至元十一年(1274)雲南行省建立,置鄧川州,領浪穹、鳳羽兩縣,隸大理路。明裁鳳羽縣,並歸浪穹,設鄧川州,領浪穹縣,隸大理府。
清沿明建置。民國元年(1912),浪穹縣改稱洱源縣,鄧川州改為鄧川縣,兩縣先屬迤西道,後屬大理督察專員公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洱源、鄧川兩縣同屬大理專區。1956年起同屬大理白族自治州。1958年10月,洱源、鄧川、劍川三縣合並,成立劍川大縣。1961年10月,撤銷劍川大縣,原洱源、鄧川兩縣合並稱為洱源縣。2003年12月,區劃調整,雙廊、江尾兩鎮劃歸大理市,江尾鎮改稱上關鎮;2005年1月,茈碧鄉和玉湖鎮合並後稱為茈碧湖鎮。2006年末,洱源縣轄茈碧湖、鄧川、右所、三營、鳳羽、喬後等6鎮和牛街、煉鐵、西山等3鄉,共2個社區、88個村委會。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洱源縣是洱海的發源地,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東與鶴慶縣相連,南與大理市、漾濞縣接壤,西與雲龍 縣分疆,北與劍川縣相毗鄰。全縣總面積2533平方千米。縣城駐地茈碧湖鎮,海拔2060米,距省會昆明471千米,距州府下關73千米。洱源屬北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類型,具有干濕季分明、光照充足,「四序恆溫」、立體氣候和區域性小氣候明顯等特點。年平均降水732毫米,50多年來年降雨量最多的是1966年,達1140.5毫米,最少的是1958年,僅為469.7毫米。年平均日照2061.0~2439.4小時,日照百分率55~57%。
洱源壩區(溫涼層)年平均氣溫13.9℃,50多年來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1958年6月2日,達32.0℃,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1962年1月4日,為-8.1℃。2月尾「回頭霜」,4月初「倒春寒」,5~6月乾旱,7~9月連續降雨的洪澇,8月底9月初低溫,「一冬干」、「一春干」,以及局部地區的冰雹是境內間有發生的主要災害性氣候。2006年,洱源地區總降雨量547.8毫米,比歷年平均偏少171.4毫米,比上年偏少25.6毫米;年平均氣溫為15.3℃,較歷年偏高1.1℃;年日照總時數為2477.3小時,比歷年平均偏多49.4小時,比上年偏多149.5小時;年極端最高氣溫29.5℃,最低氣溫為-2.6℃。洱源縣地處橫斷山脈與雲貴高原交界地帶,境內山嶺縱橫,層巒疊嶂,盆地、河谷錯落其間,湖泊庫塘星羅棋布,山溪河流如織。
全縣海拔從1645米至3958.4米,地形垂直變化明顯,地貌復雜多樣。縣域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東部馬鞍山、中部羅坪山、西部西羅坪山三支主山脈從北至南縱貫全境,形成東南部落漏河峽谷、西部黑潓江峽谷,以及中部三營、玉湖、鳳羽、右所、江尾等五個高原盆地。境內水文也呈多樣性特徵,主要河流有黑潓江、鳳羽河、彌茨河、彌苴河、永安江、羅時江,天然湖泊有海西海、茈碧湖、西湖和東湖,共匯入較大的支流100條、山溪436條。河流、湖泊隨山勢分為黑潓江、彌苴河、落漏河三大水系,分屬金沙江、瀾滄江兩大流域。東北部馬鞍山支系南無山為境內最高點,海拔3958.4米;西部黑潓江南出縣境處的烏梢箐口為最低點,海拔1645米。 [編輯本段]民族宗教洱源是以白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縣,白、漢、彝、回、傈僳、納西、傣、藏等族為世居民族,民族分布呈大雜居小聚居。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境內共有27個民族成分。2006年底,全縣人口275844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87270人,占總人口的67.9%。白族人口169759人,占總人口的61.5%。漢族88574人,占總人口的32.1%;彝族9338人,回族6211人,傈僳族1080人,藏族208人,納西族404人,傣族120人。洱源既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縣,又是一個多宗教並存的地區,縣內的8個世居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境內存在的宗教有本土宗教、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和從本土宗教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白族本主崇拜等。宗教中除伊斯蘭教外,每一種宗教幾乎都是幾個民族共同信仰,7個世居民族都不同程度地保留著本土宗教。 [編輯本段]旅遊名勝洱源縣地處麗江、大理、迪慶三大風景區的樞紐地帶,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理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和風格多樣的旅遊資源。境內風景區名勝眾多,多達200餘處,可分為西湖、茈碧湖、海西海、鳥吊山景區。茈碧湖清如碧玉,它不僅盛產「巳時開放而未時收」的珍稀植物「茈碧花」而著名,而且還因湖中奇異的「水花樹」和羆谷山麓宛若世外桃源的梨園景色而令人神往;西湖水鄉湖中有村,村中有湖,柳岸蘆灣,煙渚漁歌,「翛翛然有江南風景」;海西海青山環抱,漪瀾靜謐;鳥吊山松濤窸窣,杜鵑燦爛,更有百鳥朝鳳的奇觀。境內還有許多奇峰幽洞、林海甘泉,以及霧蒸霞靄的溫泉、如雪花撒落的梅園。
洱源歷史悠久,民族文化積淀深厚。全縣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項,其中省級2項、州級4項、縣級13項。唐初浪穹詔主豐時設治潁州巷、築鳳凰台、鑿白沙井,南詔統一六詔時白潔夫人率兵抗敵,明大將傅友德與元右丞普顏篤大戰佛光寨,明建文帝避難眠龍洞、躬耕石龍寺等等,都留下許許多多傳說和遺跡。洱源是清華園最早的共產黨員施滉的故鄉,是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老區縣。洱源各族人民勤勞智慧,能歌善舞,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洱源是「神話王國」、「天女撒歌的地方」,是著名的「白族嗩吶之鄉」。湖光與山色,冷水與熱水,眾多的人文景觀,濃郁的民族風情,是旅遊投資的理想之地,也將吸引更多的遊客紛至沓來。2006年,全縣有星級賓館2家,全年接待遊客43萬人次,旅遊社會總收入2.93億元。 [編輯本段]物產資源洱源野生動植物資源多樣性特點突出。境內高山、亞高山與河谷、盆地相間,具備亞熱帶至高山寒溫帶的各種自然環境。現存厥類以上高等植物700多種,種子植物的15個地理成分齊全,有國家級珍稀瀕危植物11種(一類1種,二類10種)。在主要森林植被類型中,針葉林地域分布最廣,常見樹種分屬43科、95屬、249種。鳥類有上百種。
羅坪山至點蒼山一線及西部廣大山區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其中久負盛名的鳥吊山,候鳥南遷時節,百鳥翔集,蔚為壯觀。境內有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22種,其中一類的有金錢豹和黑鹿兩種。隨著山林經營體制改革的推進和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森林覆蓋率不斷回升,一些曾絕跡多年的野生動物種群活動也相繼出現。中草葯材品種多、蘊藏量大,植物類達860多種,動物類也有10餘種。花卉資源中,蘭科植物約有16屬、120餘種,分別佔全國的10%和12%。洱源,家養蘭花歷史悠久,名品層出,是全國聞名的「蘭花之鄉」。洱源壩區沃野平疇,分布著廣闊的水域,主產稻穀、蠶豆、烤煙、油菜、大蒜及各種水產品。早熟大蒜個頭大、色澤好、食味香,富含多種維生素,倍受中外客商青睞,大蒜種植已發展成產值超億元的農村產業。得灌溉之利,享漁田之饒,洱源向為「魚米之鄉」。且水草豐茂,飼料充足,乳牛飼養歷史悠久,是全國著名的「乳牛之鄉」。山區土地廣袤,牧草豐盛,主產玉米、薯類和雜糧,林果和畜牧業的發展極具潛力。境內適宜梅子生長的光、熱、水、土等自然條件優渥,所產鮮梅個大肉厚質優,種植、加工、銷售相連接的梅子產業已經崛起,洱源已成為名符其實的「梅果之鄉」。
傳統名特產品鄧川乳扇、鳳羽硯台等享譽省內外,「蝶泉」甜奶粉、「洱寶」雕梅和青梅爽獲國家綠色食品認證。洱源素有「高原水鄉」之稱,水資源極為豐富。西部黑潓江水系是瀾滄江的主要源流之一,多年平均徑流量6.38億立方米;幹流最大洪水達每秒1120立方米,境內落差達375米,平均坡降6.4‰,極具水電開發價值。東部氵彌苴河水系由彌茨河、鳳羽河、海尾河、彌苴河、羅時江、永安江等6條河流,以及與之連通的海西海、茈碧湖、西湖、東湖4個湖泊組成,水流南注洱海,多年平均徑流量4.82億立方米,占洱海多年平均徑流量8.13億立方米的60%,洱源因之被稱為洱海之源。全縣水能理論蘊藏量20.7萬千瓦,水電開發極具潛力。洱源地處滇西高溫熱水區,地熱資源得天獨厚,是聞名遐邇的「溫泉之鄉」。境內分布有九台——玉湖、牛街——三營、下山口——城西——溫水等地熱主顯示區,共有30餘處自然出露點,水溫在30~90℃,礦物質含量均達醫療熱礦水標准。
H.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下面有哪些鄉鎮,主要是想問下 有個叫什麼鐵鄉、、金什麼子變村的
三 營 鎮三營鎮位於洱源縣城北部,是縣內少數民族最多的鄉,也是全縣烤煙主產區。 鳳 羽 鎮鳳羽鎮位於洱源縣城西南方羅平山下,是個典型的農業鄉,被譽為「油菜之鄉」。 右 所 鎮右所鎮位於洱源縣東南部,鄧川鎮南端以湖泊秀美著稱。 芘 碧 鄉芘碧素有魚米之鄉、梅果之鄉的美譽,是洱源縣主要的商品魚產區。 玉 湖 鎮玉湖鎮位於洱源縣中部鳳凰山下,是洱源縣人民政府所在地。 牛 街 鄉牛街鄉地處洱源縣北端,是洱海的發源地。牛街多民族雜居的特點突出。 鄧 川 鎮鄧川鎮是洱源縣糧食和水產品的主產區之一是雲南省乳製品的主要生產基地。 煉 鐵 鄉煉鐵鄉位於洱源縣城西南方,是洱喬公路和平甸公路的交匯處。 喬 後 鎮喬後鎮位於洱源縣西北部。以鹽開發頗負盛名,喬後采鹽已有數百年歷史。 西 山 鄉西山鄉位於洱源縣西部是典型的山區縣。
I. 詳寫雲南大理洱源風景
In the summer I went to Yunnan in Dali, we sat in the Erhai Lake sightseeing ship.
I looked at the distant on the ship by heavy rain hangs over the city like cloud in the sky in tears. Look at the telescope at the Dali three pagodas, words like three big officer and then discuss the national dozen. Dali three pagodas there has already been the fog girl around, the fog girl dressed in white yarn from there flew over, then around where cruising infants.
I looked at the East, the West looked at, looked on, look, I found that Erhai's water is very clear, although "water have no fish, but I'll ship above can also saw the fish in droves to shape from here to swim, the shape is like a boat, that is shaped like a fisherman......
Erhai is a really big ah! If Lijiang's Jade Dragon Snow Mountain put here, maybe can't cover this in Erhai! Probably the Expo Park and Dali three pagodas placed here to make it completely over, without leaving any gaps.
Erhai ah Erhai, though you are not so magnificent sea, but you give others the water of life, you really is "not the appearance, water cannot be measured."! You're barking dogs seldom b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