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區公共配套面積怎麼算
住宅小區公共配套設施是以小區居住人口為控制指標。通常此類的公共配套(含商業配套)會佔小區總建築面積的5%。
住宅配套設施,指為城鎮居民創造衛生、安全、寧靜、舒適的居住環境而必需的住宅附屬設施。一般分為教育設施、醫療衛生實施、文化體育設施、社區服務與行政管理設施、郵政及市政共用設施、商業服務配套及其他等七大類。
公共服務設施可以分成兩類:
第一類是與基本居住有關的各種公用管線以及設施,包括水、電、天然氣、有線電視、電話、寬頻網路、供暖、雨水處理、污水處理等,這些設施保障基本居住需求的滿足;
第二類是與家庭生活需求有關的各種公共設施,包括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金融郵電、社區服務、行政管理等設施,這些設施是對基本居住需求之上的更高生活需求的滿足。
② 小區公共活動用房應該是建築總面積的多少
住宅小抄區公共配套設施是以小區居住人口為控制指標。通常此類的公共配套(含商業配套)會佔小區總建築面積的5%。
住宅配套設施,指為城鎮居民創造衛生、安全、寧靜、舒適的居住環境而必需的住宅附屬設施。一般分為教育設施、醫療衛生實施、文化體育設施、社區服務與行政管理設施、郵政及市政共用設施、商業服務配套及其他等七大類。
(1)教育設施包括:幼兒園、中小學。
(2)醫療衛生設施一般包括:衛生站、衛生服務中心等。 (3)文化體育設施包括:綜合文化活動中心、文化活動站、居民運動場/館。
(4)社區服務與行政管理設施包括:老年人福利院、老年人服務中心、托老所、老年人服務站點、托兒所、市政及其他管理用房、社區服務中心、社區居委會、物業管理用房、業主委員會用房、 (5)郵政及市政公用設施包括:燃氣供應站、變電站、垃圾壓縮站、郵政分局、公共廁所、社會停車場/庫、公交首末站、電信營業所、電信分局。
(6)商業服務配套包括:肉菜市場、百貨商店等。
(7)其他一般指公變房、水池及泵房、鍋爐房、開閉站、換熱站等
③ 小區公用活動室面積有什麼規定
住宅小區公共配套設施是以小區居住人口為控制指標。通常此類的公共配套(含商業配套)會佔小區總建築面積的5%。
住宅配套設施,指為城鎮居民創造衛生、安全、寧靜、舒適的居住環境而必需的住宅附屬設施。一般分為教育設施、醫療衛生實施、文化體育設施、社區服務與行政管理設施、郵政及市政共用設施、商業服務配套及其他等七大類。
(1)教育設施包括:幼兒園、中小學。
(2)醫療衛生設施一般包括:衛生站、衛生服務中心等。 (3)文化體育設施包括:綜合文化活動中心、文化活動站、居民運動場/館。
(4)社區服務與行政管理設施包括:老年人福利院、老年人服務中心、托老所、老年人服務站點、托兒所、市政及其他管理用房、社區服務中心、社區居委會、物業管理用房、業主委員會用房、 (5)郵政及市政公用設施包括:燃氣供應站、變電站、垃圾壓縮站、郵政分局、公共廁所、社會停車場/庫、公交首末站、電信營業所、電信分局。
(6)商業服務配套包括:肉菜市場、百貨商店等。
(7)其他一般指公變房、水池及泵房、鍋爐房、開閉站、換熱站等。
④ 一個住宅小區公共建築應佔小區總建築面積的多大比例
住宅小區公共配套設施是以小區居住人口為控制指標。通常此類的公共配套版(含商業配套)權會佔小區總建築面積的5%。
住宅配套設施,指為城鎮居民創造衛生、安全、寧靜、舒適的居住環境而必需的住宅附屬設施。一般分為教育設施、醫療衛生實施、文化體育設施、社區服務與行政管理設施、郵政及市政共用設施、商業服務配套及其他等七大類。
(1)教育設施包括:幼兒園、中小學。
(2)醫療衛生設施一般包括:衛生站、衛生服務中心等。 (3)文化體育設施包括:綜合文化活動中心、文化活動站、居民運動場/館。
(4)社區服務與行政管理設施包括:老年人福利院、老年人服務中心、托老所、老年人服務站點、托兒所、市政及其他管理用房、社區服務中心、社區居委會、物業管理用房、業主委員會用房、 (5)郵政及市政公用設施包括:燃氣供應站、變電站、垃圾壓縮站、郵政分局、公共廁所、社會停車場/庫、公交首末站、電信營業所、電信分局。
(6)商業服務配套包括:肉菜市場、百貨商店等。
(7)其他一般指公變房、水池及泵房、鍋爐房、開閉站、換熱站等。
⑤ 小區公共配套設施應該包括哪些
以北京市為例: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本市新建改建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實行指標管理的通知》:
一、非規模居住區按以下規定配建公共服務設施,
(一)居住人口3000-5000人的居住組團.按居住小區指標配置托幼園所、衛生站、綜合便民店、居委會、綜合服務站、自行車存車處、居民汽車場(庫)及必要的市政站點,酌情安排第三產業設施。總指標.建築面積每千八1300-1500平方米;
(二)居住人口1.5萬-3萬人之間的居住區.按居住區低限指標(每項100平方米/千人)設置綜合食品商場、綜合百貨商場、綜合服務樓和集貿市場.形成擴大小區級購物中心;其餘項目均按小區指標配置。總指標.建築面積每千人2760-3300平方米。
二、地區級公共服務設施按以下規定設置:
文化活動中心(建築8000-1萬平方米.用地0.5公頃)、購物中心(建築4萬-6萬平方米.用地2-2.5公頃)和體育場(館)、綜合醫院、敬老院、殘疾人托養所、市政管理機構
以及消防隊(用地0.6公頃)、巡警隊(建築面積1000-1200平方米.用地0.45公頃)、公安交通管理機構(建築2000平方米。用地0.2公頃)、公交場站(建設500平方米。用地0.5公頃左右)地區公園(用地3公頃以上)和公共停車場(用地0.3公頃)等。
總指標:建築面積每千人1000-1200平方來。用地面積每千人1360-1500平方米。
(5)服務小區公共配套面積擴展閱讀:
社區配套還有小項目
社區可以配有儲蓄所、銀行分理處、郵政所、郵局以及電話局,社區服務可以配設社區服務中心、綜合服務部、自行車存車處、殘疾人康復托養所等。還有,每4500人應建一處佔地50平方米的公廁,每千人將擁有10平方米的公廁建築面積。
在規劃居住用地時,其居住人口如果達到居住小區級的(1萬至2萬人),其配套公建項目要比居住區級的(4萬至6萬人)配套標准相對低一些,比如教育指標,在居住小區內沒有要求建高中類學校,而在居住區內要求建;文化體育類指標要求有會所以及文化廣場就可以了,金融郵電類沒有要求設置銀行分理處等等。
⑥ 小區公共服務設施包括那些
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基礎設施和附屬設施。
1、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郵電、供水供電、商業服務、科研與技術服務、園林綠化、環境保護、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等市政公用工程設施和公共生活服務設施等。它們是國民經濟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在現代社會中,經濟越發展,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高;
完善的基礎設施對加速社會經濟活動,促進其空間分布形態演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往往需較長時間和巨額投資。
對新建、擴建項目,特別是遠離城市的重大項目和基地建設,更需優先發展基礎設施,以便項目建成後盡快發揮效益。
2、附屬設施
附屬設施是配套設施,使得基礎設施得到更好服務、發揮更大作用、實現保值和增值功能的設施。
《住宅建築規范》(GB50368-2005)規定,住宅應具有與其居住人口規模相適應的公共服務設施、道路和公共綠地。配套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公建)應包括:
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金融郵電、社區服務、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9類設施。配套公建的項目與規模,必須與居住人口規模相對應,並應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期交付。
設施需求:
(1)教育設施的配套質量需求逐步提高。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和教育意識的不斷增強,居民對教育設施的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於少年兒童比例的持續下降,住區內教育設施的配套面臨資源整合,提升質量、提高配套標准等潛在要求。因此,優化教育設施的資源配置,提高配套標准.提升配套質量是教育設施配套的發展趨勢。
(2}老年設施的配套需求面臨數量與質量的同步提高。老齡化程度的加重.使得社會對老年設施的需求激增。這就意味著住區將承擔更多的社會養老服務功能。因此,一方面住區內養老設施的數量需求持續增加,另一方面.居民經濟條件的改善。對養老設施的配套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社區服務設施的配套需求不斷增強。社區服務性設施包括基本的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各種活動站、服務站、社區管理等,是居民R常生活必須的基本生活設施,隨著住區老齡人口的增多和全民健身、保健意識的增強,居民對上述設施的數量和服務質量的需求日益提升。
⑦ 物業服務用房屬於配套公建嗎 物業服務用房都包括哪些
1、物業用房不是配套公建,就是單純的物業管理用房。物業用房和配套公建都是服務於小區業主的住戶的。但區別在於物業管理用房其建築面積分攤到業主的住房面積之中;而配套公建有獨立產權,可以注冊開辦商業設施,如洗衣店、理發館、健身房等等。
2、物業用房分三部分:一、物業辦公用房,包括物業各個辦公室、接待業主的服務大廳以及物業工作需要的庫房等等;二、物業設備設施用房,如配電室、污水泵房、高壓水泵房、電梯機房等等;三、物業後勤用房,主要是物業員工的宿舍、食堂等等。
⑧ 小區內公共面積權屬劃分
小區公共面積是業主共有,但不代表誰都可以無償使用.如果有業主委員會,應當就小區公共面積的使用制定一些規定.
1、公用面積是共有的;
2、公用面積是業主共同使用的;
3、誰長時間霸佔公用地區,可以要求其付費或者排除該妨害。
同意3樓上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