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五彩涼山智慧旅遊公共服務平台

五彩涼山智慧旅遊公共服務平台

發布時間:2021-04-29 02:31:02

1. 涼山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土生土長的涼山人

肯定對涼山各個地方的名字熟悉的不得了

西昌、德昌、會理、普格、越西等等

但這些耳熟能詳的地名

你知道是怎麼得來的嗎?

背後的寓意又是什麼?

來和小編一起看看

唐屬南詔,宋隸大理國,明屬建昌等司,清屬寧遠府。

1952年建自治區,1955年改自治州。

以大涼山得名,山中四時多寒。

以下是涼山彝族自治州17縣市名字的由來

01

西昌市

西漢置邛都縣,為越?Q郡治。

元置建昌路,明為建昌府,清雍正六年(1728年)置西昌縣,為寧遠府治。

1913年廢府改縣。1979年析設市,1986年西昌縣並入。以舊名建昌且地處川西,故名。

2

鹽源縣

西漢置定?縣,唐改昆明縣。明置鹽井衛,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鹽源縣。

以地有鹽井資源豐富而得名。

1964年改彝族自治縣,1978年復改鹽源縣。

3

德昌縣

元置昌州與德州,後置德昌路。

1941年置德昌設治局,1945年改德昌縣。

以元德昌路得名。

4

會理縣

西漢置會無縣,唐改會川縣,元升路。

《元史?6?地理志》:「其地當征蠻之要沖,諸酋聽會之所,故名。」明改衛,清置會理州,1913年改會理縣。

會通河流經縣東,以川原並會為其所得名。

5

會東縣

1952年析會理縣與雲南巧家縣部分地設縣。以在會理之東得名。

6

寧南縣

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建越崔郡,郡下設會無等縣,寧南屬會無縣轄。至寧南建縣的兩千年間,其歷史沿革隨會理(古稱會無)縣演變。

寧南建縣始於公元1931年1月1日,因地處寧屬(整理委員會)之南,故名為「寧南」。

7

昭覺縣

清宣統二年(1910年)由西昌縣城析置昭覺縣。「昭覺」系「交腳」諧音,彝語意為「傾斜的壩子」。

8

普格縣

1952年設普格縣。「普格」,彝語意為「山埡口下的草甸子」。彝族人稱普基,普格即由普基轉音而得名。

9

雷波縣

元設雷波長官司,清置雷波廳,1914年改縣。縣西有池名雷波盪,水常清澈,因夏日雷震,波光相激,故呼為「磨簸」,漢譯為「雷波」。縣名源此。

10

布拖縣

布拖為彝語「布特」之譯音。「布」指刺蝟,「特」指松樹。古稱基那布特。兩漢屬越崔郡管轄。元稱里州。清屬西昌管轄,遂為布拖。

11

金陽縣

金陽縣,以在金沙江之陽得名。

12

喜德縣

1952年置喜德縣。「喜德」為彝語「些奪」譯音,「些」意為「鎧甲」,「奪」意為「產地」,以古時曾產鎧甲而得名。

13

冕寧縣

西漢置台登縣,明設寧番衛,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冕寧縣,以冕山得名。冕山以其山高聳如冠而得名。

14

越西縣

北周置邛都縣,元置邛都州,明置越?Q衛,清改廳。

1914年改越?Q縣,以越?Q水得名。

1959年簡改為越西縣。

15

甘洛縣

1956年置呷洛縣,「呷洛」,藏語意為「苦盡甘來」。1959年簡改甘洛縣。

16

美姑縣

1952年由昭覺縣析置美姑縣。以境內有大渡河支流美姑河得名。「美姑」,彝語意為「地中心」。

17

木里縣

舊木里宣慰使司地,1953年建自治區,1955年改自治縣。以木里河流經而得名。「木里」,藏語意為「高而寬廣美麗」。

素材來源| 涼山之窗

綜合整理| 五彩涼山智慧旅遊公共服務平台

溫馨提示,長按下方兩個二維碼

驚喜等著你哦

微信公眾號

五彩涼山APP

注?7?五彩涼山智慧旅遊公共服務平台長期對外徵稿,徵稿郵箱:。一經採用,優先享受我們的免費試吃試睡體驗游活動。

2. 12301國家智慧旅遊公共服務平台網址

閱讀全文

與五彩涼山智慧旅遊公共服務平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楚楚街轉讓 瀏覽:414
馬鞍山何家俊 瀏覽:505
經濟糾紛起訴狀ppt 瀏覽:235
馬鞍山有絲足的嗎 瀏覽:249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瀏覽:520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
無損檢測證書 瀏覽:825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