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最高人民法院下發的會議紀要通知是否能適用
會議紀要不能適用。它只是告訴你怎麼理解自己開會都說了什麼。具體的還需要引用法條,不能引用會議紀要。
B. 最高檢察院和最高法院發的會議紀要能當法院判案的依據嗎
原則上不能。
一般來說,最高院與最高檢發布的司法解釋才能作為法院判案的依據,會議紀要只能作為參考適用。
C.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法發19號《會議紀要》若干問題的請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破產法司法解釋》第六十八條的請示的答復
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2003]冀民二請字第4號《關於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破產法司法解釋〉第六十八條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前,針對債務人的財產,已經啟動了執行程序,但該執行程序在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後僅作出了執行裁定,尚未將財產交付給申請人的,不屬於司法解釋指的執行完畢的情形,該財產在債務人被宣告破產後應列入破產財產。但應注意以下情況:
一、正在進行的執行程序不僅作出了生效的執行裁定,而且就被執行財產的處理履行了必要的評估拍賣程序,相關人已支付了對價,此時雖未辦理變更登記手續,且非該相關人的過錯,應視為執行財產已向申請人交付,該執行已完畢,該財產不應列入破產財產;
二、人民法院針對被執行財產採取了相應執行措施,該財產已脫離債務人實際控制,視為已向權利人交付,該執行已完畢,該財產不應列入破產財產。
此復
D. 最高人民法院座談會紀要的法律效力
這種會議紀要是沒有法律效力的。最高院發布的公文中只有司法解釋才具有法律效力。
較早的時候確實有會議紀要作為司法解釋來適用的情況,如89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全國法院減刑、假釋工作座談會紀要》的通知」,便是作為司法解釋使用的。但97年後,最高院出台了「關於司法解釋工作的若干規定」,對司法解釋進行了規范,會議紀要便不得再作為司法解釋了。
根據這個規定,司法解釋有以下幾個特點:
1、必須經最高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並由最高院以公告的形式在《人民法院報》上公開發布。
2、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對某一類案件或某一問題的如何適用法律作出的規定,稱為「解釋」;第二種是對審判工作提出的規范和意見,稱為「規定」;第三種是對各高院及解放軍軍事法院就具體問題請示所作的答復,稱為「批復」。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形式。
3、司法解釋必須在首部寫明「*年*月*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次會議通過」的字樣。
4、司法解釋可以在司法文書中援引的,包括判決書,但在格式上需先引用適用的法律條款,再引用適用的司法解釋條款。
E. 最高院民商事會議紀要可否在判決書中引用
作為審判的指導,判決書中引用的是法律法規的規定
F. 最高法院每年的審判會議紀要都在哪兒發布
我看了一下,只能在「法院資訊---要聞」裡面找到,其他地方沒找到。還是持續關注最高院的新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