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行政機關的下列新政行為中,不屬於行政給付的是
行政主體在特定情況下,依法向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提供物質利益或賦予其與物質利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行政給付的概念分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行政給付是政府提供必需的生存條件、防範生活風險和社會共同生活條件的行政義務。例如,政府向公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金,提供失業、疾病、養老保險,提供公共交通通訊和生活用水用電用氣。廣義的行政給付是政府滿足公民社會權和其他公法受益權行政義務的總和。它的特點就是行政給付行為。
行政給付的種類分物質和資金幫助與公用機構兩個方面。
一、物質和資金幫助
物質和資金幫助也有兩個方面:一是向公民提供生活物質保障和防範風險保障,比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農村的五保戶救濟金等;二是為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向個人或者企業提供的特定物質支持,如對企業科技開發的財政支持費用、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財政支持費用等。
二、公用機構的設立和運行
公用機構的設立和運行,是政府履行行政給付義務的方式之一,主要用於履行面向社會的普遍和持續的公共服務職能。例如,政府舉辦的學校、醫院、養老院、圖書館、博物館、廣播電台、出版社、垃圾處理機構等。它們承擔的主要是公共服務職能,不以營利為目的。
⑵ 行政給付要件是什麼
給付行政是國家作為給付主體對國民進行給付性行政,包括給國民提供相關設施、環境條件、資金、服務等,以保障國民過上有尊嚴的生活。給付行政法體系應主要包括供給行政、社會保障行政、資助行政等三個方面。
行政給付的種類有很多,主要包括物質、資金幫助和公用機構。目前在我國物質、資金幫助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撫恤金。這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行政給付形式。一般包括對特定犧牲、病故人員的家屬的撫恤金、殘疾撫恤金以及烈軍屬、復員退伍軍人生活補助費、退伍軍人安置費等。2.特定人員離退休金。這里指由民政部門管理的軍隊離休、退休幹部的離休金或退休金和有關補貼。3.社會救濟、福利金。這里包括農村社會救濟,城鎮社會救濟,精簡退職老弱病殘職工救濟以及對社會福利院、敬老院、兒童福利院等社會福利機構的經費資助。4.自然災害救濟金及救濟物資。這里包括生活救濟費和救濟物資、安置搶救轉移費及物資援助等。5.社會養老保險金等。公用機構的設立和運行,是政府履行行政給付義務的方式之一,主要用於履行面向社會的普遍和持續的公共服務職能。
⑶ 行政獎勵與行政給付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行政給付,是指行政主體在特定情況下,依法向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提供物質利益或賦予其與物質利益有關的權益的行政行為。
行政獎勵,是指行政主體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序,對為國家和社會作出重大貢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給予物質或者精神鼓勵的行政行為,比如國家科學技術獎勵。
行政給付和行政獎勵的區別有兩點
1、行政給付給的是符合條件的特殊人群,比如低保戶的低保費,軍人的安置費,而獎勵給的是有特殊貢獻的人。
2、行政給付只有物質上的幫助,而行政獎勵包括物質和精神。
⑷ 行政補償和行政給付的區別
行政給付是行政機關給予某些特殊群體或者個人以某種物質幫助的行為。行政給付的形式包括發放撫恤金、社會保險金、最低生活保障費等
⑸ 「行政給付」指什麼
行政給付又稱行政物質幫助,它是指行政機關對公民在年老、疾病或喪失勞動能力等情況或其他特殊情況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或政策等規定,賦予其一定的物質權益(如金錢或實物)或與物質有關的權益的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給付的主要形式:1.撫恤金。這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行政給付形式。一般包括對特定犧牲、病故人員的家屬的撫恤金、殘疾撫恤金以及烈軍屬、復員退伍軍人生活補助費、退伍軍人安置費等。2.特定人員離退休金。這里指由民政部門管理的軍隊離休、退休幹部的離休金或退休金和有關補貼。3.社會救濟、福利金。這里包括農村社會救濟,城鎮社會救濟,精簡退職老弱病殘職工救濟以及對社會福利院、敬老院、兒童福利院等社會福利機構的經費資助。4.自然災害救濟金及救濟物資。這里包括生活救濟費和救濟物資、安置搶救轉移費及物資援助等。5.社會養老保險金等。
⑹ 什麼是行政給付,行政給付的種類有哪些
行政給付一般是指行政主體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向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提供物質利益或者賦予其與物質利益有關的權益的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給付主要有以下四種::
撫恤金。
特定人員離退休金。
社會救濟福利金。
自然災害救濟金及救濟物資。
拓展資料:行政給付體現了國家對於社會特殊群體、弱勢群體的關心和幫助。行政給付是為特殊的人進行一些行政物質幫助。行政給付是推行政機關通過行政給付行為賦於給付對象一定的物質上的權益或與物質相關的權益,物質上的權益表現是可以直接幫助到對方,比如給付相對人一定數量的錢或實物。而物質有關的權益則主要表現為讓相對人免費人學受教育、享受公費醫療待遇等。
⑺ 行政給付行為指
給付行政是指政府通過給予公民法人利益和便利等方式實現行政目的的活動。 也稱行政物質幫助,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對特定的相對人提供物質利益或與物質利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其中,「物質權益」主要表現為給付相對人一定數量的金錢或實物;「與物質有關的權益」的表現形式很多,如讓相對人免費入學接受教育、給予相對人享受公費醫療待遇等。
根據我國有關行政給付的法律、法規,我國的行政給付形式主要包括如下幾類:
撫恤金
撫恤金的發放對象主要是烈士和因公殉職、負傷、病故、殘廢的軍人、警察或者其家屬,其主要形式又包括革命軍人犧牲病故撫恤金、革命殘疾軍人撫恤金、護理費、治療費等。
生活補助費
生活補助費的發放對象主要是烈軍屬、復員退伍軍人,以及因工傷事故致殘的公民,其主要形式包括復員退伍軍人與烈軍屬定期定量生活補助費、臨時補助費,因公傷殘補助費等。
安置
安置的形式主要有發放安置費與提供一定的住所等。安置費的發放對象主要是復員、轉業、退伍軍人,如復員軍人建房補助費。
救濟
救濟的形式包括發放救濟金與發放救濟物資等等,其對象主要是因為某種情況而生活陷入困境的公民,如農村的五保戶、貧困戶,城鎮的貧困戶,發生自然災難的地區的災民等。
優待
優待的對象是生活上處於某種困境的公民或者法律、法規規定應該予以優待的特定社會成員,如貧困學生、獨生子女等。對於上述優待對象,行政主體可以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減免其學費,或者提供其他的優待措施。
社會福利
社會福利的對象既包括一般的公民,又包括某些特殊身份的社會成員,其基本方式是舉辦社會福利事業或者發放社會福利金。社會福利事業一般由政府採取資金扶助及政策優惠的方式扶植某些社會福利機構的發展,如社會福利院、兒童福利院、敬老院,以及安置機構、社會殘疾人團體、福利生產單位與科研機構(如假肢科研機構與生產企業)等。 從廣義上講,現代國家的行政給付還包括政府資助發展的社會保障事業,如對於失業人員的失業救濟金、保險金,老人的養老保險金,社會一般成員的醫療保險、安全保險、財產保險,等等。這些行政給付往往採取社會化、企業化的方式經營運作,並能夠多方面的吸收各種資金參與活動,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體現了廣泛的適應性。
⑻ 行政給付是依申請還是依職權的行政行為
應該是依申請的行政行為,形式主要有:發放退休金、退職金、失業救濟金、最低生活保障費、補助等,都需要申請的。
⑼ 行政給付就是行政救助嗎兩者是等同的還是有區別
行政救助與行政給付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兩個不同的概念,行政給付包括行政物質幫助、行政供給和行政補貼,而行政救助即行政給付中的行政物質幫助,是行政給付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二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給付范圍的大小不同,行政給付在給付范圍上要大於行政救助。但二者在理論基礎、實施主體等方面是一致的。(如有參考價值請採納)
⑽ 行政給付是什麼求解答
行政給付又稱行政物質幫助,它是指行政機關對公民在年老、疾病或喪失勞動能力等情況或其他特殊情況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賦予其一定的物質權益或與物質有關的權益的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給付具有以下特徵:1、行政給付是行政機關所作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2、行政給付的對象是特定的公民;3、行政給付是依據法律和行政法規實施的行政行為;4、行政給付的內容是賦予被幫助人以一定的物質權益或與物質相關的權益。
行政給付的內容是指行政機關通過行政給付行為賦予被幫助人的權益。它不同於行政獎勵的內容,不具有精神上和職務上的權益,一般只具有物質上的權益和與物質有關的權益兩部分內容。
(1)物質上的權益。表現為幫助人獲得一定數量的實物,一定數額的貨幣、物品等。
(2)與物質有關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