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火山口

馬鞍山火山口

發布時間:2021-04-24 03:16:37

① 崑山馬鞍山是活火山嗎

崑山不是山,好不好

② 中國有幾座活火山

中國全新世以來有過噴發的活火山現已知的、較為確切的有以下幾處:
1.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
一般認為五大連池火山群由14座火山組成,如果包括火山區西部的蓮花山,五大連池火山群應由15座火山組成,火山岩分布面積達800多km2。老黑山、火燒山1719~1721年的噴發距今還不到300年,是我國活火山中有歷史記載、噴發時間和地點最為確切的一處活火山。

2.黑龍江鏡泊湖火山
黑龍江鏡泊湖全新世火山,共有13個火山口,均為復式火山。推測鏡泊湖全新世火山最晚一期活動可能在1000年左右。從現有火山地質和年代學證據,鏡泊湖發生的全新世火山噴發活動是沒有異議的。

3.吉林長白山天池火山
吉林長白山天池火山是目前我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新生代多成因復合火山,主峰將軍峰位於朝方,海拔2749m。天池火山的火山活動經歷了造盾(2.77-1.203Ma早更新世)、造錐(1.12-0.04Ma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噴發三個發展階段,三個階段岩漿成分從玄武質→粗面質→鹼流質代表其演化過程(劉若新等,1998;樊祺誠等,1999)。歷史上長白山地區有過多次噴發的「史料記載",1668年和1702年兩次天池火山噴發是可信的(崔鍾燮等,1995)。通過火山地質學和精細的14C年代學研究,全新世以來天池火山至少有兩次(公元1199年和約5000年前)大規模噴發。公元1199~1201年天池火山大噴發是全球近2000年來最大的一次噴發事件,當時噴出的火山灰降落到遠至日本海及日本北部。

4.吉林龍崗火山
龍崗火山群有160餘座星羅棋布低矮火山錐,顯示高密度、多中心爆炸式噴發特點。靖宇縣城以西至靖宇-輝南交界以龍灣為代表的低平火山口 (maar)成為龍崗火山群的一大景觀,其中大龍灣和三角龍灣已開發成為我國境內唯一的、風景優美的低平火山口旅遊風景區。就在龍灣環繞的地區一座高聳的火山錐—金龍頂子火山拔地而起。龍崗火山是中國少數幾個近代仍有噴發活動的第四紀火山之一。

5.雲南騰沖火山
西南邊陲的雲南騰沖火山由於徐霞客記載了1609年打鶯山火山噴發。根據火山地質、地貌、岩漿演化和水熱活動特點,一般都把黑空山、打鶯山、馬鞍山作為全新世火山。對徐霞客游記中記載的1609年打鶯山火山「山火」是否為火山噴發起因,迄今沒有找到年代學等有關方面的證據。從李根源《烈遺山記》中描述的「騰沖多火山,志載明成化、正德、嘉靖、萬曆年間(公元1465-1620年)火山爆發多次」,說明幾百年前,騰沖火山區有過噴發活動。騰沖火山區是我國活火山區地熱顯示最顯著的地區,如熱海地區的水溫都在100℃左右,近年的水熱活動似有增強趨勢,發生多起水熱爆炸事件。微震觀測存在岩漿沖擊型地震(韓新民等,1996)與地震測深剖面和大地電磁測深結果都指示了可能存在殼內岩漿房的信息(劉寶誠等,1986;孫潔等1989;白登海等,1994;闕榮舉1998),所有這些是否醞釀著新的噴發危險,不能不對騰沖火山未來的活動投以特別的關注。

6.新疆阿什庫勒火山
阿什庫勒火山群位於新疆於田縣以南約120km的青藏高原西北緣的西昆侖山,由10餘座主火山和數十個子火山組成,包括西山、阿什山、大黑山、烏魯克山、迷宮山、月牙山、氂牛山、黑龍山、馬蹄山、東山和椅子山等。這些火山幾乎均為中心式噴發,形成圓錐狀或截頂圓錐狀火山錐,絕大多數火山是第四紀形成的,最近的一次為1951年5月27日阿什火山噴發(劉嘉麒和買買提依明,1990)。據新疆日報1951年7月5日報道:「在於田縣蘇巴什以南,昆侖大坂西溝一帶,5月27日上午9時50分發生火山爆發。第一次爆發時只見一個山頭上發出轟隆巨響,接著煙灰像一條大圓柱似的自山頂冒出。接著又連續爆發了3次,每次只隔幾分鍾,未發出巨響,只有煙灰上冒。以後幾天又看到火山冒煙……」。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次關於火山噴發的報道。根據報道和有關的考察意見,此次火山噴發屬爆炸式噴發,比較一致的看法無熔岩溢出。由於這里數十座火山都保存較完好,1951年噴發距今已約50年,特別是沒有熔岩流的溢出,缺乏明顯的地貌標志。因此,鄧萬明(1989)對阿什山火山(或稱為1號火山)是否就是1951年5月27日噴發的火山提出質疑。這給我國境內最新活動火山打了個大問號,也由此可見對歷史記載的火山噴發時間、地點的確定實非易事。

7.台灣島大屯火山和龜山島火山
大屯火山群和龜山島火山分別位於台灣島西北部和東部海上。大屯火山群由20餘座大小不等的火山組成。火山活動始於2.8~2.5Ma,最近的噴發活動發生在0.2~0.1Ma左右,但現今的水熱活動和地震活動性卻令人對火山可能的重新噴發擔憂。火山區內溫泉遍布,有名的至少就有16處,還有一些無名的溫泉,且地表溫度可達100°C左右,陽明山等地強烈的噴氣活動和地表的泉華足以證明大屯火山區水熱活動的強度。He同位素示蹤表明,大屯火山區的He主要是來自岩漿的氣體,自然使人聯想到可能存在地下岩漿房。大屯火山區附近的微震活動頻繁,尤其集中在馬槽地區,震級常小於3.0。1986年發生在陽明山竹子湖地區超過5級地震,可能是造成震後的馬槽地區大規模山崩和泥石流的直接原因。大屯火山與最近噴發距今15~7.5萬年的美國西部黃石公園火山有相似之處。按照現有定義,大屯火山與黃石公園火山均屬「死」火山,但它們都有強烈的地表和地下活動性,與世界上絕大多數活火山相似,而被視為可能會死灰復燃的活火山。
台灣島北部宜蘭東北約20公裏海上的龜山島火山,位於硫球火山島弧的西緣,主要由安山質火山岩所組成。島上的火山地形保持的相當完整,後火山活動的硫磺噴氣及溫泉活動也相當劇烈。採集到位於較下部安山岩角礫含有捕獲的石英砂岩塊,石英經熱釋光定年距今約7000年,表明安山岩噴發年代約7000年左右,因在火山角礫岩之上還有熔岩流的分布,故龜山島火山最近的一次噴發可能小於7000年(宋聖榮,2000)。

8.海南瓊北火山
雷瓊地區是華南沿海新生代火山岩分布面積最大的一片火山岩,火山活動始於早第三紀,延續至全新世。火山岩面積達7300km2,可辨認的火山口共計177座,海拔均低於300m。海南島北部(瓊北)第四紀火山區的石山、永興一帶大小三十幾個火山口明顯地呈北西方向排列,形成典型的中心式火山群,是瓊北最新期火山。

③ 中國境內有沒有火山

中國吉林長白山天池火山、雲南騰沖火山、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歷史上有過多次火山噴發的記載,黑龍江鏡泊湖火山、吉林龍崗火山、瓊北火山全新世以來有過噴發。近年的觀測與研究表明,長白山、騰沖等火山區存在火山地震、高熱流、水熱活動等,預示著這些火山存在再次噴發的潛在危險。
中國火山分布

①東北地區是中國新生代火山最多地區,共有34個火山群,計640餘座火山,並有大面積的熔岩被。主要分布在長白山地、大興安嶺和東北平原(見五大連池火山群)及松遼分水嶺3地區,具有活動范圍廣、強度高、噴發期數多、分布密度大等特點。新第三紀時期多有規模巨大的沿斷裂溢出的基性玄武岩,覆蓋於廣大準平原面之上,成大面積的熔岩高原及台地;規模較小者後期被侵蝕切割為方山、嶺脊、尖山、殘丘等;第四紀以後噴發規模漸小,熔岩充填谷地,覆於河流階地之上成低台地,或堵塞河流堰塞成湖,如「地下森林」火山群的熔岩流阻塞牡丹江上游,使之成為中國最大熔岩堰塞湖——鏡泊湖;晚期則以強烈的中心式噴發為主,形成由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火山彈、火山礫、火山砂、火山灰等)組成的突兀於熔岩高原、台地之上眾多的火山錐。以長白山地區為例:在以長白山火山錐為中心的廣大地面上,熔岩高原、熔岩台地呈環帶狀分布,覆蓋面積達萬余平方公里。一般認為東北區晚新生代以來的火山活動共有9期,其中以上新世中期(第三期)噴發為最強烈,此後規模和強度逐漸減弱。

②內蒙古高原亦為中國晚新生代火山活動較頻繁地區。在大興安嶺新華夏隆起帶和陰山東西向復雜構造帶截接部位之北側,以錫林郭勒盟為中心的內蒙古高原中部,發育有大片第三紀末至第四紀初期的玄武岩組成的熔岩台地,總面積約1.2萬多平方公里,規模僅次於長白山區。台地上規律地排列著許多第四紀死火山錐。按其分布的可分為3片:巴彥圖嘎熔岩台地集中於中蒙邊界,至少有40餘座火山;阿巴嘎火山群規模最大,熔岩台地之上有206座成截頂圓錐形、鍾形、馬蹄形、不規則形火山錐;達來諾爾熔岩台地面積約3100平方公里,102座火山錐成華夏向雁行式排列有序。以上均為新第三紀寧靜式裂隙噴溢到第四紀後逐漸轉為多次強烈的中心式噴發而形成。內蒙古高原南部的集寧周圍直至山西右玉、大同,及張北漢諾壩玄武岩台地一帶,稱察哈爾火山區。該區恰值陰山東西向復雜構造帶與大興安嶺新華夏構造帶之截接部位,又為祁呂東翼反射弧的斜接所復雜化。所以,玄武岩台地的分布明顯受控於北東向及東西向構造。該區熔岩面積很大,如察哈爾熔岩台地面積約4400多平方公里,但後期火山活動規模及火山錐數目均遠不及高原中部。第四紀火山錐僅分布在玄武岩台地的南北兩側,如大同火山群可見保存完好的火山錐10餘個,另外還有由9座火山組成的馬蘭哈達火山群和由7座火山組成的岱海南部火山群。據推斷該區火山活動始於中新世末—上新世初,到更新世末甚至全新世方結束。

③海南島北部與雷州半島的火山及熔岩地貌的形成是與該區強烈的新構造運動密切相關。該區第三紀初期開始斷陷下沉,沉積厚度達3000餘米,其中夾有數十層薄層玄武岩。第四紀初雷瓊地區上升,火山活動也最強烈。早期為裂隙式的平靜溢流,成大規模熔岩被,而後逐漸轉為猛烈但規模較小的中心式噴發,至全新世漸趨停息。在地表形成了大面積的熔岩台地及星羅棋布的火山錐。據統計玄武岩流面積達7500平方公里,火山錐近70個。

④著名的騰沖火山群位於滇西橫斷山系南段的高黎貢山西側,火山及熔岩流以騰沖縣城為中心成一南北向延伸的長條形,面積87×33平方公里,計有火山錐70餘座,其中火口完整的22座,遭破壞的10座,其餘為無火口火山。火山及熔岩活動自上新世始至全新世。本區以極豐富的地熱資源著稱於世,據1974年不完全統計,騰沖縣79個泉群中,溫度在90℃以上者有10處,地表天然熱流量達25.498× l04千焦耳/秒,一年相當於燃燒27萬噸標准煤。在地熱區高溫中心熱海熱田,遍布汽泉、熱泉、沸泉,水聲鼎沸,水汽蒸騰、數里之外可見。另外該區地震頻繁,並具岩漿沖擊型地震的特點:小震、群震、淺震甚多。表明熱田下部存在尚未溢出的殘余岩漿體活動,成為地熱流的強大熱源,目前火山仍處微弱活動過程。

⑤在羌塘(藏北)高原北部,由於上新世以來青藏高原強烈隆起,伴隨著強烈的地殼運動,留下了分布較廣的多期火山活動遺跡。可劃分為6個火山群。其中西昆侖山中克里雅河上游位於海拔4700米處的高145米的1號火山,曾於1951年5月27日爆發,延續數晝夜,為中國大陸火山活動的最新記錄。該區位置最南的大火山群——巴毛窮宗火山群,最高達5398米,是中國最高的火山。

⑥台灣島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帶內,北部大屯火山群為早更新世—晚更新世期火山活動的產物,並有澎湖列島等火山島。這些火山不僅形成了台灣島北部獨特的火山海岸,而且有些火口至今仍有硫氣噴出。如由7個小山峰組成的七星火山的東南山腹冷水坑爆裂口的硫氣孔,硫的最高年產量達455噸。

⑦太行山東麓有名的井陘雪花山玄武岩(N2—Q1)、湯陰黑山頭玄武岩(Q1—Q2)等及河北平原內部黃驊附近的「小山」和無棣附近的「大山」也為新生代以來火山活動的產物。華北平原底部並發現有4層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夾層,說明在太行山的抬升和華北平原的下沉過程中,也曾伴隨有多次岩漿噴出活動。

⑧南京附近有上新世噴發的上「方山」玄武岩和下「方山」玄武岩,長江北岸的盱眙、六合(見六合縣)及南岸江寧一帶均有由10餘座火山錐組成的小型火山群。

④ 中國有多少個火山

有34個火山群。

從中新世到更新世的2000多萬年的地質歷史中,中國是個多火山國家,那時中國的火山噴發,尤其是東北地區,並不亞於日本。

近代中國火山活動也非常頻繁,1951年5月27日,新疆於田縣南部克里亞河源頭發生了一次火山活動,隨著隆隆的巨響,亂石飛濺、濃煙四起,彌漫的火山灰頃刻間遮住了天日,一座新生的火山-卡爾達西火山誕生了。

(4)馬鞍山火山口擴展閱讀

中國火山的自然危害:

其中的火山碎屑流是主要的火山殺手之一,具有極大的破壞性和致命性。由於其速度很快,因而很難躲避,火山碎屑流是氣體和火山碎屑的混合物。

它不是水流,而是一種夾雜著岩石碎屑的、高密度的、高溫的、高速的氣流,常緊貼地面橫掃而過。火山碎屑流溫度可達1500°F,速度可達每小時100-150英里,它能擊碎和燒毀在它流經路徑上的任何生命和財物。火山碎屑流起因於火山爆炸式噴發或熔岩穹丘的崩塌。

⑤ 中國的「活火山」有幾個

中國的「活火山」有8個.

⑥ 中國的活火山有幾個

8個。

1、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

一般認為五大連池火山群由14座火山組成,如果包括火山區西部的蓮花山,五大連池火山群應由15座火山組成,火山岩分布面積達800多km^2。老黑山、火燒山1719~1721年的噴發距今還不到300年,是我國活火山中有歷史記載、噴發時間和地點最為確切的一處活火山。

2、黑龍江鏡泊湖火山

黑龍江鏡泊湖全新世火山,共有13個火山口,均為復式火山。推測鏡泊湖全新世火山最晚一期活動可能在1000年左右。從現有火山地質和年代學證據,鏡泊湖發生的全新世火山噴發活動是沒有異議的。



3、吉林長白山天池火山

吉林長白山天池火山是目前我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新生代多成因復合火山,主峰將軍峰位於朝方,海拔2749m。

通過火山地質學和精細的14C年代學研究,全新世以來天池火山至少有兩次(公元1199年和約5000年前)大規模噴發。公元1199~1201年天池火山大噴發是全球近2000年來最大的一次噴發事件,當時噴出的火山灰降落到遠至日本海及日本北部。

4、吉林龍崗火山

龍崗火山群有160餘座星羅棋布低矮火山錐,顯示高密度、多中心爆炸式噴發特點。靖宇縣城以西至靖宇-輝南交界以龍灣為代表的低平火山口 (maar)成為龍崗火山群的一大景觀,其中大龍灣和三角龍灣已開發成為我國境內唯一的、風景優美的低平火山口旅遊風景區。

就在龍灣環繞的地區一座高聳的火山錐—金龍頂子火山拔地而起。龍崗火山是中國少數幾個近代仍有噴發活動的第四紀火山之一。

5、雲南騰沖火山

西南邊陲的雲南騰沖火山由於徐霞客記載了1609年打鶯山火山噴發。騰沖火山區是我國活火山區地熱顯示最顯著的地區,如熱海地區的水溫都在100℃左右,近年的水熱活動似有增強趨勢,發生多起水熱爆炸事件。

微震觀測存在岩漿沖擊型地震與地震測深剖面和大地電磁測深結果都指示了可能存在殼內岩漿房的信息,所有這些是否醞釀著新的噴發危險,不能不對騰沖火山未來的活動投以特別的關注。

6、新疆阿什庫勒火山

阿什庫勒火山群位於新疆於田縣以南約120km的青藏高原西北緣的西昆侖山,由10餘座主火山和數十個子火山組成。這些火山幾乎均為中心式噴發,形成圓錐狀或截頂圓錐狀火山錐,絕大多數火山是第四紀形成的,1951年5月27日阿什火山噴發(劉嘉麒和買買提依明,1990)。

7、台灣島大屯火山和龜山島火山

大屯火山群和龜山島火山分別位於台灣島西北部和東部海上。火山活動始於2.8~2.5Ma,最近的噴發活動發生在0.2~0.1Ma左右,但現今的水熱活動和地震活動性卻令人對火山可能的重新噴發擔憂。大屯火山與最近噴發距今15~7.5萬年的美國西部黃石公園火山有相似之處。

台灣島北部宜蘭東北約20公裏海上的龜山島火山,位於硫球火山島弧的西緣,主要由安山質火山岩所組成。島上的火山地形保持的相當完整,後火山活動的硫磺噴氣及溫泉活動也相當劇烈。

8、海南瓊北火山

雷瓊地區是華南沿海新生代火山岩分布面積最大的一片火山岩,火山活動始於早第三紀,延續至全新世。火山岩面積達7300km^2,可辨認的火山口共計177座,海拔均低於300m。

海南島北部(瓊北)第四紀火山區的石山、永興一帶大小三十幾個火山口明顯地呈北西方向排列,形成典型的中心式火山群,是瓊北最新期火山。

⑦ 中國最近一次火山噴發是哪一年

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 一般認為五大連池火山群由14座火山組成,如果包括火山區西部的蓮花山,五大連池火山群應由15座火山組成,火山岩分布面積達800多km2。老黑山、火燒山1719~1721年的噴發距今還不到300年,是我國活火山中有歷史記載、噴發時間和地點最為確切的一處活火山。 資料 中國全新世以來有過噴發的活火山現已知的、較為確切的有以下幾處: 1.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 一般認為五大連池火山群由14座火山組成,如果包括火山區西部的蓮花山,五大連池火山群應由15座火山組成,火山岩分布面積達800多km2。老黑山、火燒山1719~1721年的噴發距今還不到300年,是我國活火山中有歷史記載、噴發時間和地點最為確切的一處活火山。 2.黑龍江鏡泊湖火山 黑龍江鏡泊湖全新世火山,共有13個火山口,均為復式火山。推測鏡泊湖全新世火山最晚一期活動可能在1000年左右。從現有火山地質和年代學證據,鏡泊湖發生的全新世火山噴發活動是沒有異議的。 3.吉林長白山天池火山 吉林長白山天池火山是目前我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新生代多成因復合火山,主峰將軍峰位於朝方,海拔2749m。天池火山的火山活動經歷了造盾(2.77-1.203Ma早更新世)、造錐(1.12-0.04Ma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噴發三個發展階段,三個階段岩漿成分從玄武質→粗面質→鹼流質代表其演化過程(劉若新等,1998;樊祺誠等,1999)。歷史上長白山地區有過多次噴發的「史料記載",1668年和1702年兩次天池火山噴發是可信的(崔鍾燮等,1995)。通過火山地質學和精細的14C年代學研究,全新世以來天池火山至少有兩次(公元1199年和約5000年前)大規模噴發。公元1199~1201年天池火山大噴發是全球近2000年來最大的一次噴發事件,當時噴出的火山灰降落到遠至日本海及日本北部。 4.吉林龍崗火山 龍崗火山群有160餘座星羅棋布低矮火山錐,顯示高密度、多中心爆炸式噴發特點。靖宇縣城以西至靖宇-輝南交界以龍灣為代表的低平火山口 (maar)成為龍崗火山群的一大景觀,其中大龍灣和三角龍灣已開發成為我國境內唯一的、風景優美的低平火山口旅遊風景區。就在龍灣環繞的地區一座高聳的火山錐—金龍頂子火山拔地而起。龍崗火山是中國少數幾個近代仍有噴發活動的第四紀火山之一。 5.雲南騰沖火山 西南邊陲的雲南騰沖火山由於徐霞客記載了1609年打鶯山火山噴發。根據火山地質、地貌、岩漿演化和水熱活動特點,一般都把黑空山、打鶯山、馬鞍山作為全新世火山。對徐霞客游記中記載的1609年打鶯山火山「山火」是否為火山噴發起因,迄今沒有找到年代學等有關方面的證據。從李根源《烈遺山記》中描述的「騰沖多火山,志載明成化、正德、嘉靖、萬曆年間(公元1465-1620年)火山爆發多次」,說明幾百年前,騰沖火山區有過噴發活動。騰沖火山區是我國活火山區地熱顯示最顯著的地區,如熱海地區的水溫都在100℃左右,近年的水熱活動似有增強趨勢,發生多起水熱爆炸事件。微震觀測存在岩漿沖擊型地震(韓新民等,1996)與地震測深剖面和大地電磁測深結果都指示了可能存在殼內岩漿房的信息(劉寶誠等,1986;孫潔等1989;白登海等,1994;闕榮舉1998),所有這些是否醞釀著新的噴發危險,不能不對騰沖火山未來的活動投以特別的關注。 6.新疆阿什庫勒火山 阿什庫勒火山群位於新疆於田縣以南約120km的青藏高原西北緣的西昆侖山,由10餘座主火山和數十個子火山組成,包括西山、阿什山、大黑山、烏魯克山、迷宮山、月牙山、氂牛山、黑龍山、馬蹄山、東山和椅子山等。這些火山幾乎均為中心式噴發,形成圓錐狀或截頂圓錐狀火山錐,絕大多數火山是第四紀形成的,最近的一次為1951年5月27日阿什火山噴發(劉嘉麒和買買提依明,1990)。據新疆日報1951年7月5日報道:「在於田縣蘇巴什以南,昆侖大坂西溝一帶,5月27日上午9時50分發生火山爆發。第一次爆發時只見一個山頭上發出轟隆巨響,接著煙灰像一條大圓柱似的自山頂冒出。接著又連續爆發了3次,每次只隔幾分鍾,未發出巨響,只有煙灰上冒。以後幾天又看到火山冒煙……」。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次關於火山噴發的報道。根據報道和有關的考察意見,此次火山噴發屬爆炸式噴發,比較一致的看法無熔岩溢出。由於這里數十座火山都保存較完好,1951年噴發距今已約50年,特別是沒有熔岩流的溢出,缺乏明顯的地貌標志。因此,鄧萬明(1989)對阿什山火山(或稱為1號火山)是否就是1951年5月27日噴發的火山提出質疑。這給我國境內最新活動火山打了個大問號,也由此可見對歷史記載的火山噴發時間、地點的確定實非易事。 7.台灣島大屯火山和龜山島火山 大屯火山群和龜山島火山分別位於台灣島西北部和東部海上。大屯火山群由20餘座大小不等的火山組成。火山活動始於2.8~2.5Ma,最近的噴發活動發生在0.2~0.1Ma左右,但現今的水熱活動和地震活動性卻令人對火山可能的重新噴發擔憂。火山區內溫泉遍布,有名的至少就有16處,還有一些無名的溫泉,且地表溫度可達100°C左右,陽明山等地強烈的噴氣活動和地表的泉華足以證明大屯火山區水熱活動的強度。He同位素示蹤表明,大屯火山區的He主要是來自岩漿的氣體,自然使人聯想到可能存在地下岩漿房。大屯火山區附近的微震活動頻繁,尤其集中在馬槽地區,震級常小於3.0。1986年發生在陽明山竹子湖地區超過5級地震,可能是造成震後的馬槽地區大規模山崩和泥石流的直接原因。大屯火山與最近噴發距今15~7.5萬年的美國西部黃石公園火山有相似之處。按照現有定義,大屯火山與黃石公園火山均屬「死」火山,但它們都有強烈的地表和地下活動性,與世界上絕大多數活火山相似,而被視為可能會死灰復燃的活火山。 台灣島北部宜蘭東北約20公裏海上的龜山島火山,位於硫球火山島弧的西緣,主要由安山質火山岩所組成。島上的火山地形保持的相當完整,後火山活動的硫磺噴氣及溫泉活動也相當劇烈。採集到位於較下部安山岩角礫含有捕獲的石英砂岩塊,石英經熱釋光定年距今約7000年,表明安山岩噴發年代約7000年左右,因在火山角礫岩之上還有熔岩流的分布,故龜山島火山最近的一次噴發可能小於7000年(宋聖榮,2000)。 8.海南瓊北火山 雷瓊地區是華南沿海新生代火山岩分布面積最大的一片火山岩,火山活動始於早第三紀,延續至全新世。火山岩面積達7300km2,可辨認的火山口共計177座,海拔均低於300m。海南島北部(瓊北)第四紀火山區的石山、永興一帶大小三十幾個火山口明顯地呈北西方向排列,形成典型的中心式火山群,是瓊北最新期火山。 中國火山分布 ①東北地區是中國新生代火山最多地區,共有34個火山群,計640餘座火山,並有大面積的熔岩被。主要分布在長白山地、大興安嶺和東北平原(見五大連池火山群)及松遼分水嶺3地區,具有活動范圍廣、強度高、噴發期數多、分布密度大等特點。新第三紀時期多有規模巨大的沿斷裂溢出的基性玄武岩,覆蓋於廣大準平原面之上,成大面積的熔岩高原及台地;規模較小者後期被侵蝕切割為方山、嶺脊、尖山、殘丘等;第四紀以後噴發規模漸小,熔岩充填谷地,覆於河流階地之上成低台地,或堵塞河流堰塞成湖,如「地下森林」火山群的熔岩流阻塞牡丹江上游,使之成為中國最大熔岩堰塞湖——鏡泊湖;晚期則以強烈的中心式噴發為主,形成由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火山彈、火山礫、火山砂、火山灰等)組成的突兀於熔岩高原、台地之上眾多的火山錐。以長白山地區為例:在以長白山火山錐為中心的廣大地面上,熔岩高原、熔岩台地呈環帶狀分布,覆蓋面積達萬余平方公里。一般認為東北區晚新生代以來的火山活動共有9期,其中以上新世中期(第三期)噴發為最強烈,此後規模和強度逐漸減弱。 ②內蒙古高原亦為中國晚新生代火山活動較頻繁地區。在大興安嶺新華夏隆起帶和陰山東西向復雜構造帶截接部位之北側,以錫林郭勒盟為中心的內蒙古高原中部,發育有大片第三紀末至第四紀初期的玄武岩組成的熔岩台地,總面積約1.2萬多平方公里,規模僅次於長白山區。台地上規律地排列著許多第四紀死火山錐。按其分布的可分為3片:巴彥圖嘎熔岩台地集中於中蒙邊界,至少有40餘座火山;阿巴嘎火山群規模最大,熔岩台地之上有206座成截頂圓錐形、鍾形、馬蹄形、不規則形火山錐;達來諾爾熔岩台地面積約3100平方公里,102座火山錐成華夏向雁行式排列有序。以上均為新第三紀寧靜式裂隙噴溢到第四紀後逐漸轉為多次強烈的中心式噴發而形成。內蒙古高原南部的集寧周圍直至山西右玉、大同,及張北漢諾壩玄武岩台地一帶,稱察哈爾火山區。該區恰值陰山東西向復雜構造帶與大興安嶺新華夏構造帶之截接部位,又為祁呂東翼反射弧的斜接所復雜化。所以,玄武岩台地的分布明顯受控於北東向及東西向構造。該區熔岩面積很大,如察哈爾熔岩台地面積約4400多平方公里,但後期火山活動規模及火山錐數目均遠不及高原中部。第四紀火山錐僅分布在玄武岩台地的南北兩側,如大同火山群可見保存完好的火山錐10餘個,另外還有由9座火山組成的馬蘭哈達火山群和由7座火山組成的岱海南部火山群。據推斷該區火山活動始於中新世末—上新世初,到更新世末甚至全新世方結束。 ③海南島北部與雷州半島的火山及熔岩地貌的形成是與該區強烈的新構造運動密切相關。該區第三紀初期開始斷陷下沉,沉積厚度達3000餘米,其中夾有數十層薄層玄武岩。第四紀初雷瓊地區上升,火山活動也最強烈。早期為裂隙式的平靜溢流,成大規模熔岩被,而後逐漸轉為猛烈但規模較小的中心式噴發,至全新世漸趨停息。在地表形成了大面積的熔岩台地及星羅棋布的火山錐。據統計玄武岩流面積達7500平方公里,火山錐近70個。 ④著名的騰沖火山群位於滇西橫斷山系南段的高黎貢山西側,火山及熔岩流以騰沖縣城為中心成一南北向延伸的長條形,面積87×33平方公里,計有火山錐70餘座,其中火口完整的22座,遭破壞的10座,其餘為無火口火山。火山及熔岩活動自上新世賈寥 率饋1廄 約 岣壞牡厝茸試粗 朴謔潰 ?974年不完全統計,騰沖縣79個泉群中,溫度在90℃以上者有10處,地表天然熱流量達25.498× l04千焦耳/秒,一年相當於燃燒27萬噸標准煤。在地熱區高溫中心熱海熱田,遍布汽泉、熱泉、沸泉,水聲鼎沸,水汽蒸騰、數里之外可見。另外該區地震頻繁,並具岩漿沖擊型地震的特點:小震、群震、淺震甚多。表明熱田下部存在尚未溢出的殘余岩漿體活動,成為地熱流的強大熱源,目前火山仍處微弱活動過程。 ⑤在羌塘(藏北)高原北部,由於上新世以來青藏高原強烈隆起,伴隨著強烈的地殼運動,留下了分布較廣的多期火山活動遺跡。可劃分為6個火山群。其中西昆侖山中克里雅河上游位於海拔4700米處的高145米的1號火山,曾於1951年5月27日爆發,延續數晝夜,為中國大陸火山活動的最新記錄。該區位置最南的大火山群——巴毛窮宗火山群,最高達5398米,是中國最高的火山。 ⑥台灣島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帶內,北部大屯火山群為早更新世—晚更新世期火山活動的產物,並有澎湖列島等火山島。這些火山不僅形成了台灣島北部獨特的火山海岸,而且有些火口至今仍有硫氣噴出。如由7個小山峰組成的七星火山的東南山腹冷水坑爆裂口的硫氣孔,硫的最高年產量達455噸。 ⑦太行山東麓有名的井陘雪花山玄武岩(N2—Q1)、湯陰黑山頭玄武岩(Q1—Q2)等及河北平原內部黃驊附近的「小山」和無棣附近的「大山」也為新生代以來火山活動的產物。華北平原底部並發現有4層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夾層,說明在太行山的抬升和華北平原的下沉過程中,也曾伴隨有多次岩漿噴出活動。 ⑧南京附近有上新世噴發的上「方山」玄武岩和下「方山」玄武岩,長江北岸的盱眙、六合(見六合縣)及南岸江寧一帶均有由10餘座火山錐組成的小型火山群。

⑧ 我國的火山分布情況是怎樣呢

中國的火山,約660座,其中絕大部分是死火山。活火山和休眠火山主要分布在台灣省、昆侖山區、黑龍江省、長白山和雲南騰沖等地。黑龍江和吉林共有230多座,其中著名的有五大連池和白頭山。內蒙古是我國火山數量最多的地區,共有270多座,我國最大的,包含有100多座火山的火山群,就分布在這里,其中達里火山群有多達56座火山。台灣省正好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中,是我國火山活動最為劇烈的地方。澎湖列島、火燒島、釣魚島等都是海底火山噴發而成的火山島。台灣最著名的大屯火山群,在島的北部,由10多座海拔千米左右的火山組成。

⑨ 海南的名勝古跡是什麼

海南旅遊簡介。 1、海口市是海南的省會,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繽紛的霓虹燈與成行的椰子樹也許是海口最具特色的景象。除此以外,當地的水質、大氣環境以及生態環境質量均為國內外一流水準,匯聚了陽光、沙灘、海水、綠色、空氣這五個現代旅遊要素。 海口名勝古跡眾多,旅遊景點相對集中,其中有被譽為海南第一樓的五公祠;明代清官海瑞的墓園;風光旖旎的假日海灘;市區附近還有蜚聲海外的瓊台書院,攝人心魄的馬鞍山火山口公園,漲潮時出現海上森林奇觀的東寨港紅樹林,這些都會讓你的海口之行充滿意趣和新奇。 2、 海南東線指的是文昌、瓊海、萬寧、陵水一帶,這里陽光充足、雨水豐富,歷來是經濟作物的生產基地。 東線一帶很早以前就有漢族人居住,是海南經濟比較發達、文化傳統相對深厚的地區,文昌和萬寧歷來就是海南人才輩出的地方,而文昌又是海南著名的僑鄉,在當地幾乎每家每戶都有海外關系。 東線最具特色的景觀就是海邊婆娑的椰林,據統計,共有20萬畝的椰林逶迤分布在東線一帶,景色十分宜人。東線的交通在海南也最為便捷,有高速公路貫穿南北,將文昌、瓊海等海南重點的旅遊區聯結了起來,此外該地區還有許多美麗的景緻有待開發,所以東線可以說是海南目前最熱的旅遊地帶之一。 3、 樂東、東方、昌江、儋州、臨高等地構成了海南西線蒼莽的旅遊風景線。 西線保存著許多原始森林和熱帶雨林,其中尖峰嶺、壩王嶺林區是國家級森林保護區,那裡蔓藤纏綿,行走其間須用砍刀開路。這片樂土上生活著許多在世界其它地方已看不到的動物,如長臂猿、雲豹、眼鏡王蛇、穿山甲、大型蜥蜴等。 西線的自然條件較為惡劣,歷史上漢人極少涉足,只有黎、苗族同胞以特有的方式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他們保留著包括紋身在內的各種神秘習俗,甚至還有傳聞說他們會施蠱放毒。其實黎、苗族同胞都是和善好客的民族,只要你尊重他們,他們就會把你當作朋友。 如今的西線已經繁華了很多,西線高速公路的開通為人們來這里觀光提供了方便。 4、 海南中線是以五指山市為中心,包括保亭、瓊中、屯昌等縣在內的海南中部旅遊區。這一帶的地理特徵是多山,盤山公路在山間蜿蜒穿行,當地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汽車,組織來這里的旅行團不多,但如果你是個喜歡探險的背包族,到這里就來對地方了。 五指山市原名通什市,黎語意為肥沃的河谷,這座內陸城市是海南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城市,著名的五指山就在該市東部。 五指山市內布滿菠蘿蜜、椰子樹和鳳凰樹,是一座具有典型熱帶景觀的城市,又被稱為翡翠城。黎族和苗族世代聚居在通什及其周邊地帶,因而這里至今仍保留著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人們來到通什除了游覽鼎鼎大名的五指山,很重要的一項節目就是目睹和體驗黎苗族人的生活--了解黎苗族民俗、觀賞苗族歌舞、品嘗黎苗族飲食 。為了獲得以上的各種體驗,你既可以拜訪普通的黎苗族人家,也可以到黎苗民族歌舞長廊、民族文化村之類的地方去參觀。 5、 三亞,是個被大自然寵壞了的地方。大自然把最宜人的氣候、最清新的空氣、最和煦的陽光、最湛藍的海水、最柔和的沙灘、最風情萬種的少數民族、最美味的海鮮...都賜予了這座海南島最南端的海濱旅遊城市。 雖然三亞自古以來是貶官謫宦流放之地,可這段悲愴的歷史留給後人的卻是耐人尋味的歷史遺跡。伴著不息濤聲的歷史名人雕塑群的天涯海角;訴說鹿回頭美麗愛情故事的鹿回頭山頂公園;傳播佛教文化的南山文化旅遊區;東方夏威夷亞龍灣;水暖沙白灘平的避寒勝地大東海;神秘浪漫的蜈支洲島...文化和自然的完美結合更增加了三亞深厚的底蘊。 到了三亞,沒有人不為這里的大海所動容,沖浪、海底漫步、海釣、潛水與神奇的海洋世界零距離接觸,盡情舒展身心,探索海底世界;或是靜靜地躺在沙灘上聽聽海浪聲,讓陽光親吻肌膚。此時此刻,大肚能容容天下之美食也在三亞得到了最好的回應,生猛海鮮、風味美食,別愧對了胃。

⑩ 中國哪裡的火山岩最好!

中國全新世以來有過噴發的活火山現已知的、較為確切的有以下幾處:(8處)
1.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
一般認為五大連池火山群由14座火山組成,如果包括火山區西部的蓮花山,五大連池火山群應由15座火山組成,火山岩分布面積達800多km2。老黑山、火燒山1719~1721年的噴發距今還不到300年,是我國活火山中有歷史記載、噴發時間和地點最為確切的一處活火山。

2.黑龍江鏡泊湖火山
黑龍江鏡泊湖全新世火山,共有13個火山口,均為復式火山。推測鏡泊湖全新世火山最晚一期活動可能在1000年左右。從現有火山地質和年代學證據,鏡泊湖發生的全新世火山噴發活動是沒有異議的。

3.吉林長白山天池火山
吉林長白山天池火山是目前我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新生代多成因復合火山,主峰將軍峰位於朝方,海拔2749m。天池火山的火山活動經歷了造盾(2.77-1.203Ma早更新世)、造錐(1.12-0.04Ma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噴發三個發展階段,三個階段岩漿成分從玄武質→粗面質→鹼流質代表其演化過程(劉若新等,1998;樊祺誠等,1999)。歷史上長白山地區有過多次噴發的「史料記載",1668年和1702年兩次天池火山噴發是可信的(崔鍾燮等,1995)。通過火山地質學和精細的14C年代學研究,全新世以來天池火山至少有兩次(公元1199年和約5000年前)大規模噴發。公元1199~1201年天池火山大噴發是全球近2000年來最大的一次噴發事件,當時噴出的火山灰降落到遠至日本海及日本北部。

4.吉林龍崗火山
龍崗火山群有160餘座星羅棋布低矮火山錐,顯示高密度、多中心爆炸式噴發特點。靖宇縣城以西至靖宇-輝南交界以龍灣為代表的低平火山口 (maar)成為龍崗火山群的一大景觀,其中大龍灣和三角龍灣已開發成為我國境內唯一的、風景優美的低平火山口旅遊風景區。就在龍灣環繞的地區一座高聳的火山錐—金龍頂子火山拔地而起。龍崗火山是中國少數幾個近代仍有噴發活動的第四紀火山之一。

5.雲南騰沖火山
西南邊陲的雲南騰沖火山由於徐霞客記載了1609年打鶯山火山噴發。根據火山地質、地貌、岩漿演化和水熱活動特點,一般都把黑空山、打鶯山、馬鞍山作為全新世火山。對徐霞客游記中記載的1609年打鶯山火山「山火」是否為火山噴發起因,迄今沒有找到年代學等有關方面的證據。從李根源《烈遺山記》中描述的「騰沖多火山,志載明成化、正德、嘉靖、萬曆年間(公元1465-1620年)火山爆發多次」,說明幾百年前,騰沖火山區有過噴發活動。騰沖火山區是我國活火山區地熱顯示最顯著的地區,如熱海地區的水溫都在100℃左右,近年的水熱活動似有增強趨勢,發生多起水熱爆炸事件。微震觀測存在岩漿沖擊型地震(韓新民等,1996)與地震測深剖面和大地電磁測深結果都指示了可能存在殼內岩漿房的信息(劉寶誠等,1986;孫潔等1989;白登海等,1994;闕榮舉1998),所有這些是否醞釀著新的噴發危險,不能不對騰沖火山未來的活動投以特別的關注。

6.新疆阿什庫勒火山
阿什庫勒火山群位於新疆於田縣以南約120km的青藏高原西北緣的西昆侖山,由10餘座主火山和數十個子火山組成,包括西山、阿什山、大黑山、烏魯克山、迷宮山、月牙山、氂牛山、黑龍山、馬蹄山、東山和椅子山等。這些火山幾乎均為中心式噴發,形成圓錐狀或截頂圓錐狀火山錐,絕大多數火山是第四紀形成的,最近的一次為1951年5月27日阿什火山噴發(劉嘉麒和買買提依明,1990)。據新疆日報1951年7月5日報道:「在於田縣蘇巴什以南,昆侖大坂西溝一帶,5月27日上午9時50分發生火山爆發。第一次爆發時只見一個山頭上發出轟隆巨響,接著煙灰像一條大圓柱似的自山頂冒出。接著又連續爆發了3次,每次只隔幾分鍾,未發出巨響,只有煙灰上冒。以後幾天又看到火山冒煙……」。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次關於火山噴發的報道。根據報道和有關的考察意見,此次火山噴發屬爆炸式噴發,比較一致的看法無熔岩溢出。由於這里數十座火山都保存較完好,1951年噴發距今已約50年,特別是沒有熔岩流的溢出,缺乏明顯的地貌標志。因此,鄧萬明(1989)對阿什山火山(或稱為1號火山)是否就是1951年5月27日噴發的火山提出質疑。這給我國境內最新活動火山打了個大問號,也由此可見對歷史記載的火山噴發時間、地點的確定實非易事。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火山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
系統平台使用權授權合同 瀏覽:75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統計表 瀏覽:664
1968年斯班瑟發明了膠水新配方 瀏覽:652
楚楚街轉讓 瀏覽:414
馬鞍山何家俊 瀏覽:505
經濟糾紛起訴狀ppt 瀏覽:235
馬鞍山有絲足的嗎 瀏覽:249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瀏覽:520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
無損檢測證書 瀏覽:825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