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賞析荷塘月色的語言特點!
本文成功地描寫了荷塘的月色和月下的荷塘,於景色描寫中寄託著自己的真情實感,這種成功,也得益於他對語言的巧妙運用。
文章多處使用比喻、通感、疊字等,使得全文語言典雅,充滿詩情畫意。比如作者連用三個比喻寫靜態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繪出了淡月輝映下荷花的晶瑩剔透,綠葉襯托下荷花的忽明忽暗以及荷花纖塵不染的美質。
通感的使用更使文章的語言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通感就是在描寫客觀事物時,憑借人們各種感覺間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語言把某一感觀上的感受移到另一感觀上,使「一種感覺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領會到屬於另一種感覺的印象」(錢鍾書語)。例如:「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清香」本來是屬於嗅覺的,作者卻將它轉化成聽覺上的「渺茫的歌聲」,令人聯想到若有若無、輕淡幽香、沁人心脾等,其間感覺的轉移伴隨著想像的跳躍。
此外,疊字的運用不但傳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使文氣舒展,給人音韻和諧的美感。如「蓊蓊鬱郁」「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樹、「曲曲折折」的荷塘、「隱隱約約」的遠山,「亭亭」的荷花、「田田」的葉子、「縷縷」的清香、「脈脈」的流水,「密密地」挨、「靜靜地」瀉、「重重」圍住等等,比比皆是,獨具匠心。
B. 參差意思是什麼
參差意思是復:
1,長短、高低不齊的制樣子,。
2,差不多,相似。
3、錯過;蹉跎。
拼音:【cēn cī】
出自:朱自清 《荷塘月色》:「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參差的近義詞:
1、雜亂,拼音,【zá luàn】,基本釋義:多而亂,沒有秩序或條理。出自,冰心《超人》:依舊熱得很,腦筋似乎很雜亂,屋子似乎太空沉。
2、雜沓,拼音,【zá tà】,基本釋義:紛亂;雜亂。出自,茅盾 《路》五:「接著是雜沓的腳步聲,接著是窗玻璃響。」
3、錯落 ,拼音【cuò luò】,基本釋義:交錯紛雜。出自,郭沫若 《創造十年續篇》七:「他說,他寫東西在中途錯落不得一個字,錯落了往往會使全篇文字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