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矩陣是誰發明的 如題.是否有人發明它呢
弗羅伯紐斯
在矩陣論的發展史上,弗羅伯紐斯 (G.Frobenius,1849-1917) 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他討論了最小多項式問版題,引進了矩陣的權秩、不變因子和初等因子、正交矩陣、矩陣的相似變換、合同矩陣等概念,以合乎邏輯的形式整理了不變因子和初等因子的理論,並討論了正交矩陣與合同矩陣的一些重要性質.
② 科學家最初發明行列式和矩陣是為了解決什麼
是為了求解線性方程組,一般是工程和生活中遇到的線性問題。
③ 矩陣的發明對量子物理學的發展起到怎樣的貢獻
首先矩陣是個抄數學概念 剛提出來的時候是沒用把它用在物理上的
當時海森堡依據 「從一切可觀測的量出發得到的結論才是可靠的」這一基礎發展他的理論 得出一種和以往截然不同的表徵方法和演算法 對當時物理學家來說是非常晦澀難懂的 但是其確實能解決量子力學的很多問題。後來有人發現海森堡這種表述其實就是數學里的矩陣(海森堡本人也沒想過) 再後來有人證明海森堡的矩陣表述和薛定諤波動方程(當時比較容易接受這個)的表述其實是等價的。
④ 矩陣到底是誰發明的
在數學中,矩陣(Matrix)是一個按照長方陣列排列的復數或實數集合 ,最早來自於方程組的系數及常數所構成的方陣。這一概念由19世紀英國數學家凱利首先提出。
⑤ 科學家最初發明行列式和矩陣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
當時是為了統一解決線性方程組求解,以及分析解的結構
⑥ 矩陣制研究體制是由誰發明的
矩陣制的英文是 Matrix ,它創始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已引起業界廣泛關注,其設計思想符回合人性,講解簡單、容易推廣、獲答利豐厚。「矩陣制」擺脫了原「層級制」本質的缺陷,是多層次直銷獎金制度的一種革命性進步。與矩陣制相像的制度為「階層制(Uni_level )」,經典的矩陣制的設計是在固定前排寬度、固定代數內提取固定百分比的獎金比率(如15代1%)。
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一種全新的制度開始流行,就是矩陣制。這種制度設計的精神主要有以下幾點:
1、穩定忠實消費者;
2、更高的收入來自更深的穩定組織網;
3、穩定的收入來自固定重復消費的組織網;
4、消費者互助,強者幫助弱者。
矩陣制的精神和其他制度不同的地方在於,它把運作重點放在整個組織的結構上,而非其他制度著重與如何取得較高的獎金比例。矩陣制強調的是一個完全消費導向的組織網。
⑦ 科學家最初發明行列式和矩陣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
行列式是為了解決2,3階線性方程組的公式解問題
有 Crammer 定理
矩陣起初是線性方程組的速記形式
它省略了未知量直接把未知量的系數以及常數構成一個數表 與 方程組一一對應
⑧ 旋轉矩陣的發明者是誰
旋轉矩陣(Rotation matrix)是在乘以一個向量的時候改變向量的方向但不回改變大小的效果的矩答陣。旋轉矩陣不包括反演,它不可以把右手坐標系改變成左手坐標系或反之。所有旋轉加上反演形成了正交矩陣的集合。對於3D坐標系,任意兩個坐標系卻不能等價。實際上,存在兩種完全不同的3D坐標系:左手坐標系和右手坐標系。如果同屬於左手坐標系或者右手坐標系,則可以通過旋轉來重合,否則不可以
1,Patric Ostergard
他的主要貢獻是用了全新的模擬退火演算法解決了旋轉矩陣的構造問題,運用他的模擬退火程序,可以很迅速的產生許許多多的旋轉矩陣。
2,Alex Sidorenko
他研究出了許多旋轉矩陣和幾種產生旋轉矩陣的基於禿嶺瀏覽的一般方法。
3,Greg Kuperberg
他注意到線性的[v,t]編碼的補集可以給出區組長度不定的覆蓋設計,而這可以產生對現有的旋轉矩陣的一系列改進。
4,Dan Gordon
他收集的旋轉矩陣是迄今為止最全面,最權威的
⑨ 矩陣型組織結構是誰提出來的或者說是誰發明的
是由威廉.大內的Z理論(1981)首次提出來的; Z理論是由美國日裔學者威廉.大內在1981年出版的《Z理論》一書中提出來
⑩ 旋轉矩陣的發明者是誰
旋轉矩陣是世界上著名的澳大利亞數學家底特羅夫研究的。
旋轉矩陣(Rotation matrix)是在乘以內一個向量的時候改變向容量的方向但不改變大小的效果的矩陣。旋轉矩陣不包括反演,它不可以把右手坐標系改變成左手坐標系或反之。所有旋轉加上反演形成了正交矩陣的集合。對於3D坐標系,任意兩個坐標系卻不能等價。實際上,存在兩種完全不同的3D坐標系:左手坐標系和右手坐標系。如果同屬於左手坐標系或者右手坐標系,則可以通過旋轉來重合,否則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