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侯德榜是我國著名的化學家,由他發明的侯氏制鹼法製得的純鹼中可能含有少量雜質氯化鈉,現取僅含氯化鈉雜
反應放出的CO2的質量為:33.2g+130g-150g=13.2g
設參加反應的Na2CO3質量為x,生成的NaCl的質量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13.2g
106 |
44 |
x |
13.2g |
117 |
44 |
y |
13.2g |
36.5g |
150g |
2. 下列關於一些我國古代工藝中,沒有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 A.火葯的發明 B.瓷器的燒制 C.
A、使用火葯的過程中火葯爆炸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於化學變化. B、瓷器的燒制的過程中發生復雜的化學反應,有新物質生成,屬於化學變化. C、活字印刷的過程中只是將活字組合在一起,將染料印刷在紙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於物理變化. D、用鐵礦石煉鐵的過程中有新物質鐵等生成,屬於化學變化. 故選C. |
3. 化學問題:我國古代的化學工藝像()()()發明很早。我國人民在()製造出了青銅器。
(火葯)(濕法煉銅)(冶金術) (商代) 望採納
4. 我國古代發明有哪些與化學有關
強調化學因素的話 最集中體現在火葯的發明上 明顯就是將幾種物質混合專的新物質產生了新的化學屬作用
其餘的三樣都停留在物理以及實踐領域 與化學的關系不明顯
補充 活字印刷 是在雕版印刷的基礎上把單字雕成磨具 來組裝印刷 不屬於化學范疇
5.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中,什麼屬於化學成就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及印刷術。火葯屬於化學成就。
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射葯和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葯的重要組成部分。
火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成就。火葯是以其殺傷力和震懾力,帶給人類消停戰事、安全防衛的作用,成為了人類文明重要發明之一。
火箭的發展,使人產生了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的願望。根據史書的記載,14世紀末,明朝的一位勇敢者萬戶坐在裝有47個當時最大的火箭的椅子上,雙手各持一個大風箏,試圖藉助火箭的推力和風箏的升力實現飛行的夢想。盡管這是一次失敗的嘗試,但萬戶被譽為利用火箭飛行的第一人。為了紀念萬戶,月球上的一個環行山以萬戶的名字命名。
中國的火葯推進了世界歷史的進程。恩格斯曾高度評價了中國在火葯發明中的作用:「現在已經毫無疑義地證實了,火葯是從中國經過印度傳給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葯武器一道經過西班牙傳入歐洲。」
火葯動搖了西歐的封建統治,昔日靠冷兵器耀武揚威的騎士階層日漸衰落了!火葯的發明大大的推進了歷史發展的進程,是歐洲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的重要支柱之一。
6.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中與化學關系較小的是()A.造紙B.制火葯C.燒瓷器D.指南
造紙、印刷復術、指南針制和火葯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A、造紙,其中應用了將打碎的纖維漿漂白這一環節,屬於化學變化,屬於化學的應用,故選項錯誤.
B、火葯的主要成分有硫磺、木炭、硝酸鉀等物質,其中的木炭是由木材隔絕空氣加熱製成,屬於化學變化,屬於化學的應用,故選項錯誤.
C、燒瓷器的原理:瓷器是以粘土為主要原料以及各種天然礦物經過粉碎混煉、成型和煅燒製得的材料以及各種製品,屬於化學應用,故選項錯誤.
D、指南針在地球的磁場中受磁場力的作用,所以會一端指南一端指北,不屬於化學工藝,與化學關系較小,故選項錯誤.
故選:D.
7. 我國古代的下列成就中不屬於化學工藝的是()A.製造青銅器B.燒制瓷器C.火葯的發明D.指南針的發
A、青銅器的製造,屬來於研究、源製取的新物質,屬於我國古代化學工藝成就,故選項錯誤.
B、燒制瓷器,屬於研究、製取的新物質,屬於我國古代化學工藝成就,故選項錯誤.
C、火葯的發明,屬於研究、製取的新物質,屬於我國古代化學工藝成就,故選項錯誤.
D、指南針的發明只涉及到物理變化,不屬於化學工藝,不屬於我國古代化學工藝成就,故選項正確.
故選D.
8.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中,哪兩種與化學有關為什麼
火葯造紙
造紙是一項重要的化學工藝,紙的發明是中國在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上,所做出的回一項十分答寶貴的貢獻,是中國化學史上的一項重大的成就。
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葯,顧名思義就是(著火的葯)。它的起源與煉丹術有著密切的關系,是古代煉丹士在煉丹時無意中配製出來。左圖為元代銅火銃。
它是硫黃,硝石,炭的混合物,而前兩項在漢代成書的中國第一部葯物學典籍(神農本草經)里都被列為重要的葯材。就是火葯本身也被歸入葯類,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說,火葯能治瘡癬,殺蟲,辟濕氣和瘟疫。火葯的發明是人們長期煉丹,制葯實踐結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9. 造紙術算是中國古代的化學發明嗎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化學發明,將草木等物質進行化學反應
10.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中,與化學關系非常密切的是______和______
火葯,造紙術。
一、造紙術
西漢時利用石灰水制漿,東漢時改用草木灰水制漿,草木灰水有較大的鹼性,有利於提高紙漿的質量。「漢代造紙工藝流程圖」形象地再現了兩漢時期的造紙術,將麻頭、破布等原料經水浸、切碎、洗滌、蒸煮、漂洗、舂搗、加水配成懸浮的漿液、撈取紙漿、乾燥後即成為紙張。
古代造紙術是利用化學中碳的完整性不易變化的穩定性。
二、火葯
中國是最早發明火葯的國家,隋代時,誕生了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體系火葯。黑色火葯在唐代(9世紀末)時候正式出現。原理是:硝酸鉀分解放出的氧氣,使木炭和硫磺劇烈燃燒,瞬間產生大量的熱和氮氣、二氧化碳等氣體。由於體積急劇膨脹,壓力猛烈增大,於是發生了爆炸。
恩格斯則在《德國農民戰爭》中明確指出:「一系列的發明都各有或多或少的重要意義,其中具有光輝的歷史意義的就是火葯。現在已經毫無疑義地證實了,火葯是從中國經過印度傳給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葯武器一道經過西班牙傳入歐洲。」
英國漢學家麥都思指出:「中國人的發明天才,很早就表現在多方面。中國人的三大發明(航海羅盤(司南),印刷術,火葯),對歐洲文明的發展,提供異乎尋常的推動力。」
來華傳教士、漢學家艾約瑟最先在上述三大發明中加入造紙術,他在比較日本和中國時指出「我們必須永遠記住,他們(指日本)沒有如同印刷術、造紙、指南針和火葯那種卓越的發明。這個發明清單被後來的著名英國生化學家、歷史學家和漢學家李約瑟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