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乘法發明

乘法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10 06:43:16

❶ 乘法是哪國人發明

從小學就開始使用的+、-、×、÷四種法則符號,簡稱四則。使用雖普通,多不知道其由來。
一(減)的符號,是船員使用桶中的水時,為表示當天用水的份量,而以橫線做的記號,藉以表示減少水量,後來減法便以「-」作為減法符號。
船員重新在使用過的桶內加水時,便在原來「-」的記號上加一縱線,所以加法便以「+」作為符號。
-和+的符號,於一四八九年,首度出現在德國偉德曼所著的算術相關的讀物中。
一六三一年英國歐烈特,在自己撰寫的「數學之鑰」中使用「×」(乘)的符號,他把斜放的十字當作乘法符號。「÷」(除)的符號有兩種說法。一是該符號代表除法以分數的形式來表示,一的上方和下方各加「‧」,分別代表分子分母。另一種說法,以分數表示時,橫線上下的「‧」是用來與「-」區別的符號。
德國知名科學家萊布尼茲,則認為「×」的符號,雖然使用普遍,卻容易和代表未知數的「X」混淆。所以他主張採用「^」符號來代替。他還主張以「:」替代「÷」的符號。不過這兩種符號,迄今並未實施。

❷ 九九乘法表是誰發明的

具體誰發明的不詳,產生年代在春秋戰國時期

其內容最早見於《演算法大成》

拓展資料

乘法口訣回

乘法口訣(也答叫「九九歌」)在我國很早就已產生。

最初的九九歌是以「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口訣。

大約公元5~10世紀間,「九九」口訣擴充到「一一如一」。大約在宋朝(公元11、12世紀),九九歌的順序才變成和現代用的一樣,即從「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元朱世傑著《算學啟蒙》一書所載的45句口訣,已是從「一一」到」九九「,並稱為九數法。現在用的乘法口訣有兩種,一種是45句的,通常稱為小九九;還有一種是81句的,通常稱為大九九。

❸ 乘法是誰發明

一點都不喜歡,嗯後被男背到第六個不會被

❹ 乘法數字是誰發明的

九九乘法表是中國對世界貢獻很大的發明。 在春秋戰國時代的中國人發明了十進位制專,之後還發明九九表屬。雖然九九表的最初創始人還難以考證,但是在諸子百家的《荀子》、《管子》、《淮南子》等古籍中,都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等口訣

❺ 乘法是誰發明的

九九乘法口訣最早是由中國人發明,在諸子百家的《荀子》、《管子》、《淮南子》等古籍中,都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等口訣。

但是古代的乘法口訣和現代的有所不同,古代的九九乘法口訣又稱「小九九」,它的排列順序與現在的正好相反,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到「二二得四」結束,因為乘法口訣的開頭的。

兩個字是「九九」,所以人們簡稱它為「九九」。大約到了十三四世紀的時候,數學家們認為「九九八十一」到「二二得四」不符合數學上的從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所以才改過來變為「二二得四」到「九九八十一」,另外又加上了「一一得一」這一行,一直沿用到現在。

乘法也可以被視為計算排列在矩形(整數)中的對象或查找其邊長度給定的矩形的區域。 矩形的區域不取決於首先測量哪一側,這說明了交換屬性。 兩種測量的產物是一種新型的測量,例如,將矩形的兩邊的長度相乘給出其面積,這是尺寸分析的主題。

(5)乘法發明擴展閱讀:

古巴比倫數學使用60進制,考古發現的一塊古巴比倫泥板證實了這一點。這塊泥板上有一個正方形,對角線上有四個數字1, 24, 51, 10。

最初發現這塊泥板時人們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後來某牛人驚訝地發現,如果把這些數字當作60進制的三位小數的話,得到的正好是單位正方形對角線長度的近似值:1 + 24/60 + 51/60^2 + 10/60^3 = 1.41421296296... 這說明古巴比倫已經掌握了勾股定理。

60進制的使用為古巴比倫數學的乘法運算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障礙,因為如果你要背59-59乘法口訣表的話,至少也得背1000多項,等你把它背完了後我期末論文估計都已經全寫完了。另一項考古發現告訴了我們古巴比倫數學的乘法運算如何避免使用乘法表。

考古學家們發現一些泥板上刻有60以內的平方表,利用公式ab = [(a+b)^2 - a^2 - b^2]/2 可以迅速查表得到ab的值。

另一個公式則是ab = [(a+b)^2 - (a-b)^2]/4,這說明兩個數相乘只需取它們的和平方與差平方的差,再兩次取半即可。平方數的頻繁使用很可能加速了古巴比倫人發現勾股定理的過程。

❻ 乘法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九九乘法口訣最早抄是由中國人發明。在諸子百家的《荀子》、《管子》、《淮南子》等古籍中,都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等口訣。
但是古代的乘法口訣和現代的有所不同。古代的九九乘法口訣又稱「小九九」,它的排列順序與現在的正好相反,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到「二二得四」結束,因為乘法口訣的開頭的

兩個字是「九九」,所以人們簡稱它為「九九」。大約到了十三四世紀的時候,數學家們認為「九九八十一」到「二二得四」不符合數學上的從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所以才改過來變為「二二得四」到「九九八十一」,另外又加上了「一一得一」這一行,一直沿用到現在。

乘法口訣就是這樣發明
是中國人首次發明的
所以我們要為中國感到驕傲

❼ 乘法是誰發明的

1631年英國歐烈特,在自己撰寫的「數學之鑰」中使用「×」(乘)的符號,他把斜放的十字當作乘法符號

❽ 九九乘法表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九九乘法口訣復最早是由中制國人發明的。古代的九九乘法口訣又稱「小九九」,它的排列順序與現在的正好相反,因為乘法口訣的開頭的兩個字是「九九」,所以人們簡稱它為「九九」。《管子》中曾提到「安戲作九九之數以應天道」。我國最遲於春秋魯桓公時已有「九九」,在戰國時代,九九口訣已經相當流行,諸子著作如《苟子》等已把乘法口訣的文句作為科學上的論證來引用了。

❾ 九九乘法表是什麼時候誰發明的

這個沒有明確的答案,只能說勞動人們智慧的結晶,現在只能考證最早出現的年代,看我下面網路了一下最好的結果把。

里耶古鎮九九乘法表就是中國人發明的,根據劉徽的「九章算術」中記載,伏羲氏根據八卦,作九九之合爻之變,說明九九乘法的起源相當早。此外在管子、老子、戰國策等先秦典籍中,也有書中有二七十四、六七四十二等字句,足見九九乘法表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相當普及,甚至還傳唱「九九歌」。齊恆公納賢的故事說明,到公元前7世紀時,九九歌訣已不希罕。也許有人認為這種成績不值一提。但在古代埃及作乘法卻要用倍乘的方式呢。舉個例子。如算23×13,就需要從23開始,加倍得到23×2,23×4,23×8,然後注意到13=1+4+8,於是23+23×4+23×8加起來的結果就是23×13。從比較中不難看出使用九九表的優越性了。根據考古專家在湖南張家界古人堤漢代遺址出土的簡牘上發現的漢代"九九乘法表",竟與現今生活中使用的乘法口訣表有著驚人的一致。這枚記載有"九九乘法表"的簡牘是木質的,大約有22厘米長,殘損比較嚴重。此前在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一枚秦簡上也發現了距今2200多年的乘法口訣表,並被考證為中國現今發現的最早的乘法口訣表實物。除了里耶秦簡外,與張家界古人堤遺址發現的這枚簡牘樣式基本一致的"九九乘法表"還曾在樓蘭文書中見到過,那是寫在兩張殘紙上的九九乘法表,為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上個世紀初期發掘。乘法表在古代並非中國一家獨有,古巴比倫的泥版書上也有乘法表。但漢字(包括數目字)單音節發聲的特點,使之讀起來朗朗上口;後來發展起來的珠算口訣也承繼了這一特點,對於運算速度的提高和演算法的改進起到一定作用。

閱讀全文

與乘法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