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誰發明了輸入法

誰發明了輸入法

發布時間:2020-12-19 16:23:31

『壹』 搜狗輸入法是誰發明

才下載了個搜狗輸入法,用了用的確不錯,真正做到了「e人為本」哈哈,所以特別想知道這位發明者有知道的嗎拜託給點解下~

『貳』 漢語拼音輸入法軟體是誰發明的

應該是根據中國的漢語拼音方案開發的軟體,拼音方案是上世紀50年代我國的漢語專家起草擬定的,如果沒有這個基礎,軟體編寫不出來,比如香港,台灣沒有使用拼音的地區,就沒有拼音輸入。
至於誰發明的,應該是微軟最先推出的,應該算吧。我給你轉一段,相信你會明白的:經常使用電腦的人都知道,電腦輸入法中有一種叫「微軟拼音漢字輸入法」,能夠大大提高輸入速度,讓很多使用者受益匪淺。它的發明者就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的王曉龍教授

王曉龍早在讀碩士研究生的時候就開始了漢字輸入技術研究。怎樣才能在輸入少量信息量的情況下,讓計算機做出最有效的信息處理呢?他想到了小學生學習時常被聽寫。如果能用聽寫模擬過程代替計算機的輸入法,輸入一些信息不就會輸出整句整句的話了嗎?既然人能聽明白一句話並把它准確地默寫出來,那麼擁有人工智慧的計算機也一定能。有了這一目標,他開始潛心研究。

殫精竭慮,幾度寒暑,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王曉龍開發的漢字語句輸入法成型了。然而實踐發現,它的准確率卻只有60%至70%,和王曉龍當初的設想有很大差距。

最復雜的問題也許需要最簡潔的思路。王曉龍又想到了小學生識字的過程——開始不認字,學一遍下次就認識了。他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編寫程序,很快就有了收獲,新的發現讓語句輸入法准確率提高到了90%以上。

1996年,他與美國微軟公司達成協議,授權美國微軟公司在Windows操作系統上使用該技術,也就是今天被廣泛使用的微軟拼音輸入法。

1996年,他終於認識到宣傳推廣不是他的長項,他與微軟公司達成協議,授權美國微軟公司在Windows操作系統上使用該技術,也就是今天被廣泛使用的微軟拼音輸入法。這也是迄今為止微軟公司在中國開發的惟一項目。
參考地址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306111221855.html

『叄』 五筆是誰發明的

五筆字型輸入法是王永民發明的。

1983年8月,王永民發明了一種漢字輸入法,稱為五筆字型輸入法。因為發明人姓王,所以也稱為「王碼五筆」。五筆字型完全依據筆畫和字形特徵對漢字進行編碼,是典型的形碼輸入法。

五筆是20世紀末期中國以及一些東南亞國家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的最常用的漢字輸入法之一。五筆相對於拼音輸入法具有重碼率低的特點,熟練後可快速輸入漢字。五筆字型自1983年誕生以來,先後推出三個版本:86五筆、98五筆和新世紀五筆。

(3)誰發明了輸入法擴展閱讀:

五筆輸入法的優勢如下:

1、打字如寫字,輕松不用找。

打出一個字的過程與手寫極為相似,只打單字就可以達到60~120字的速度(遠比手寫輕松、快捷)。而且基本不用選字,可以讓思維專注於要寫的文章內容上。

2、漢字拼積木,語文步步高。

五筆輸入法不但對大腦有益,同時對語文漢字教學的意義也十分重大。如「美」,是「丷+王+大」,而不是有些同學寫的「丷+四橫+人」。「尷」的半包圍部分是尢,而並非「九」。

3、應用范圍廣。

五筆的應用范圍更廣,而語音輸入不可避免會受到場合、時間、方言及多音字等方面的影響,不適合人多或嘈雜的地方,比如課堂。語音輸入既可能相互之間產生干擾,也可能打擾別人的休息或工作。

4、可以閱讀甚至列印文字。

用五筆打出的文字,可以直接閱讀、編輯或列印,甚至電腦可以朗讀。而錄音10個小時,要聽一遍必定要再花10個小時。若要整理成文字,至少還需要比10小時更多的時間。

『肆』 輸入法是誰發明的

這要看是什麼輸入法,不同的公司會有不同的輸入法。例如,騰訊公司的就是QQ輸入法。

『伍』 搜狗拼音輸入法誰發明的

搜狗拼音輸入法(簡稱搜狗輸入法、搜狗拼音),是2006年6月由搜狐公司推出的一款漢字拼音輸入法軟體。這一軟體免費提供用戶下載和使用,目前是國內主流的拼音輸入法軟體之一

『陸』 搜狗輸入法是誰發明的

搜狗輸入法是搜狗(Sogou)公司於2006年6月推出的一款漢字輸入法工具。
是一個團隊開發出來的,不是某個人發明的。

『柒』 電腦拼音輸入法是誰發明的

經常使用電腦的人都知道,電腦輸入法中有一種叫「微軟拼音漢字輸入法」,能夠大大提高輸入速度,讓很多使用者受益匪淺。它的發明者就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的王曉龍教授 王曉龍早在讀碩士研究生的時候就開始了漢字輸入技術研究。怎樣才能在輸入少量信息量的情況下,讓計算機做出最有效的信息處理呢?他想到了小學生學習時常被聽寫。如果能用聽寫模擬過程代替計算機的輸入法,輸入一些信息不就會輸出整句整句的話了嗎?既然人能聽明白一句話並把它准確地默寫出來,那麼擁有人工智慧的計算機也一定能。有了這一目標,他開始潛心研究。 殫精竭慮,幾度寒暑,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王曉龍開發的漢字語句輸入法成型了。然而實踐發現,它的准確率卻只有60%至70%,和王曉龍當初的設想有很大差距。 最復雜的問題也許需要最簡潔的思路。王曉龍又想到了小學生識字的過程——開始不認字,學一遍下次就認識了。他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編寫程序,很快就有了收獲,新的發現讓語句輸入法准確率提高到了90%以上。 1996年,他與美國微軟公司達成協議,授權美國微軟公司在Windows操作系統上使用該技術,也就是今天被廣泛使用的微軟拼音輸入法。 1996年,他終於認識到宣傳推廣不是他的長項,他與微軟公司達成協議,授權美國微軟公司在Windows操作系統上使用該技術,也就是今天被廣泛使用的微軟拼音輸入法。這也是迄今為止微軟公司在中國開發的惟一項目。

『捌』 全拼輸入法是誰發明的

李金楷先生

『玖』 搜狗拼音輸入法的創始人是誰

搜狗拼音輸入法(簡稱搜狗輸入法、搜狗拼音)是2006年6月由搜狐(NASDAQ:SOHU)公司推出的一款Windows平台專下的漢屬字拼音輸入法,至2007年3月,已推出多個版本。與整句輸入風格的智能狂拼不同的是它偏向於詞語輸入特性,為中國國內現今主流漢字拼音輸入法之一,奉行永久免費的原則

『拾』 搜狗輸入法的發明人

馬占凱-----Sogou輸入法之父的故事
中文輸入法這樣亟待改善但缺乏商機的「荒原」,如何成為一個創新主戰場
經過幾個月前搜狐與谷歌那場聲勢浩大的「抄襲風波」,現在你 已經可以重新估量輸入法對於一家網路公司的價值:從4月8日搜狐公司發布聲明稱,谷歌拼音抄襲了搜狗輸入法詞庫,至今搜狐的股價已經增長了接近 50%。而在此之前的1年時間里,搜狐的股價下跌了18%。雖然將階段性的股價變化歸結於某一種力量的結果是天真的,但一個較為准確的說法是:通過一款幾 兆大小的輸入法軟體,市值近12億美元的搜狐重新撬動了華爾街對自己的熱情。
這是怎麼開始的?答案:這是一次為偷懶而創新的結果。
2005年,本科剛畢業、在太原一家國企做機械設計的馬占凱找到了一種省力的方法:寫東西時,如果輸入法不能直接打出所需詞語,他不願意去輸入法的詞表 里一頁一頁尋找想敲的字,而是在搜索框里輸入相應的拼音(比如:zhoujielun),獲得搜索引擎相應的提示(「您要找的是不是:周傑倫」),由此復 制粘貼。
這名沒有任何計算機背景,但每天可能使用百餘次搜索的年輕人,曾經自己猜測出一套解釋:搜索引擎有一個人工整理的巨大詞 庫。但稍微刨根問底之後,他發現,搜索引擎充分利用了用戶輸入的關鍵詞,每當某個關鍵詞的搜索量達到一定的數目,比如幾百萬次,那麼這個關鍵詞就自動被收 入搜索引擎的詞庫。換言之,用搜索引擎來生成一個常用詞的巨大詞庫,花費極小。 這讓馬占凱隱隱覺得,讓搜索引擎來做輸入法大有可為。
如果當時他認識任何輸入法業內人士,他的想法會被無情打擊:誰還會在2005年進入輸入法行業呢?早在1980、1990年代,微軟就相繼收購了智能 ABC和微軟拼音,捆綁在Windows操作系統之中。此後還有一些來自民間程序師的作品,到2005年,這幾乎已經成為一個寡頭壟斷的領域:智能 ABC、紫光拼音、拼音加加和微軟拼音占據了輸入法市場的90%。
理論上,所有這些產品都具備充分的改進空間。它們都是由人工整理詞庫,成本高且效果不好,很多詞不能及時被收入詞庫。占市場第一位的紫光拼音,甚至2003年到2006年初沒有推出一個升級版本。
但商業的力量阻止了改善的動力。輸入法是一個叫好不叫座的產品。盡管中國的用戶不可避免使用到它,但是卻無法靠它取得收入。於是,輸入法領域的狀態是:不斷有人看到市場需求,不斷有人做出解決了某些問題的新產品,卻沒有人能堅持長期而頻繁的升級和維護過程。
從某種程度上說,馬占凱改變了這一切。如今,他已是搜狗輸入法的產品經理,他創意和設計的輸入法,為搜狐提供了一個接觸廣泛用戶的新通道:8月底第11 版輸入法推出,新產品將和用戶賬戶綁定,通過同一賬戶可以在不同電腦上使用自己的個性化輸入法。於是,輸入法和博客一起,成為整個搜狐產品的入口,將為帶 動其新聞、社區等產品產生積極效用。
更重要的是,自QQ旋風般占據四億網民的桌面開始,客戶端軟體就展示了其巨大的想像空間。而輸入法是客戶端中粘性大、使用頻率高的軟體之一,比如,紫光拼音2005年的下載量就僅次於騰訊的QQ,約為2到3億。
雞肋
在中國科技業商業化程度不高時,輸入法曾是創新最密集的領域——除了拼音、五筆,還有自然碼等數十種相關產品。
早在1980年代末,哈工大的一位博士生王曉龍就研發出了一款支持整句輸入的輸入法系統,後來為微軟所收購,成為微軟拼音。早期,輸入法領域還有「中文 之星」所提供的新拼音輸入法,以及後來同樣被微軟收購的智能ABC。「中文之星」留給很多人的記憶已經淡薄,然而這款讓計算機識別中文的產品,其開發者包 括新浪奠基人王志東,以及後來的拼音加加的創始人廖恆毅。
在這些基礎之上,1996年,名噪一時的黑馬輸入法推出。其開發者王勵 在聯想漢卡待了三年多,在中文處理上積累了豐富經驗。那時,這個技術愛好者因為聯想要安排其去做管理職位而離開聯想,加入黑馬飛騰科技有限公司,主導起校 對技術的開發,並抽時間開發出了「黑馬神拼」。
直到前不久搜狗和谷歌的爭端激烈之時,中國最著名的博客之一王小峰還在其博客上稱贊使用多年的黑馬神拼質量之高,引發了外界對黑馬的關注。
王勵把黑馬輸入法歸為是有別於五筆的字輸入、智能ABC及搜狗輸入法等的詞輸入的第三代輸入法,在整句輸入上准確率很高。黑馬拼音的句庫來自報紙、文學 作品等成文的文字內容,並有自動學習功能,既杜絕了錯詞的出現,又具有相當高的智能化水平。不過,黑馬輸入法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體積大,有400多兆, 不利於傳播。
但在當時互聯網連接不暢情況下,這倒不成為問題。依靠光碟銷售,黑馬神拼給黑馬公司帶來了意料之外的收入。直到今天,黑馬採取的仍然是這種銷售模式。
不過,2001年,考慮到競爭對手是強大的微軟、輸入法又無法提供企業所需要的資金,王勵放棄在輸入法上的繼續更新,把精力集中到了黑馬的文字校對業務,只留下黑馬神拼2001版和一些輸入法底層技術作為銷售和合作之用。
而因為找不到合適輸入法使用、乾脆自己開發了拼音加加的廖恆毅,也一度因為每月上百元的注冊費無法支撐,而停止了開發和更新。
當然,這些人也並非沒有嘗試過尋找商業化途徑讓輸入法增值,不過僅僅停留在個人站長式的經營方式上。比如,廖恆毅曾將拼音加加的首頁放置了一個網路的搜 索框,進而和網路合作分成。後來,廖恆毅乾脆把首頁設成了一個類似hao123.com那樣的導航頁面,這樣一來,他便能每月從中獲得 10萬元左右的收入,這才結束了停止更新的日子。
「融資上市是一個機會,不過我只是一個資深技術人員,過程太復雜,無法把握。」王勵表示。
於是,這些輸入法的創始人們,幾乎都只把輸入法作為一個「副業」,自己卻不約而同的投入企業軟體這個「離錢更近」的領域。
這就使得2005年中,作為一個互聯網行業的門外漢,馬占凱有機會憑借一個資深互聯網用戶的體會、拿著對輸入法產品的重新定義敲開了搜狐的大門:體積小,容易在互聯網上傳播;能敲打出熱門詞語;有一個專門的團隊運作,更新快。
尋找伯樂
那時是馬占凱工作一周年,他終於忍受不了國有企業的沉悶與緩慢而辭職,懷揣著從親友那裡借來的錢,隻身來到北京,起初的目的是為了學些技能,再找工作。
在北京,撲面而來的,是互聯網的熾熱:一時間,李開復離開微軟來到谷歌中國、雅虎與阿里巴巴簽訂收購協議、網路即將上市前景看好!這讓輸入法的創意在馬的腦海中重新升起。
網路上市前半個小時,馬占凱趴在電腦前,按照網上的客服郵箱給網路寫電子郵件,簡要闡釋了輸入法的創意:把網路搜索默認的拼音提示都納入字型檔中,再加上在線同步升級資料庫的功能,互聯網上的熱詞馬上就能出現在輸入法的詞庫中。
發出去之後,馬坐立不安地等待回復,在腦子里又搜索了一遍,生怕遺漏任何會引起別人的注意的建議。第二天中午,馬又補充了一封信,加上在輸入法中集成百 度搜索和桌面搜索功能的提議。然而,幾天下來,不斷刷新郵箱的他只收到網路的一封例行回復,無任何進一步商談或合作意向。
馬不甘心,在又發去幾封郵件仍石沉大海之後,決定轉投搜狐。這一次,馬等來了迅速而且熱情洋溢的回復,搜狐的人表示對此很有興趣,約馬占凱三天之後到辦公室一談。
這三天的等待時間,馬占凱並沒有浪費。他全神貫注的待在電腦前,不斷使用搜索引擎、閱讀相關理論,想為來之不易的面試做足准備。於是,三天之後,在去搜 狐前,他把這三天的成果事先發了過去——30 頁的文檔,其中包括上萬字的搜索筆記、200個靈感點和100個小創意。
這種對搜索引擎的熟悉和產品思維為馬占凱順利贏得了第二份工作,成為搜狐的產品經理。
馬決定繼續去游說搜狐公司副總裁王建軍。為了使自己更具有說服力,他統計了QQ和輸入法在各大下載網站上的下載量,並逐個分析了輸入法這個領域的競爭對手,把這些做成兩份 PPT。其顯示: QQ有約5億次下載,而輸入法的下載量是2到3億次。 第二次看完PPT之後,王明確:一定要做。
事實上,輸入法的開發,與搜狐的戰略轉移有很大關系。 1998年,張朝陽仿效雅虎的網頁目錄模式建立搜狐,進入大而全的門戶運作。然而,2003年左右,這種內容主導的思路產生了動搖。讓搜狐有切膚之痛的關鍵在於:在諸多重要產品上,如搜索、即時通訊等,搜狐都因為技術不如對手而落後甚遠。
不久之後,搜狐建立研發中心,主要是在搜索領域加強技術研發,即研製搜狗搜索引擎。一則從長遠來看,搜索是互聯網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二則搜索本身技術 含量較高,研發出來的技術也可以輻射到搜狐的其他產品領域。早期,研發中心甚為保密,並未和搜狐在同一辦公樓,也沒有門牌標識。由於與網易研發中心同處一 樓,張朝陽每次去時都要拉低帽沿,生怕被對方員工認出。
即便採取此般暗渡陳倉之道,挑戰仍然顯而易見:網路的技術已經積累4年之久,搜狗能依靠什麼突破口迎頭趕上?
正在搜狐高管們為這件事情頭疼的時候,輸入法的創意擺在了眼前。「輸入法的開發,是搜狗的搜索技術發展過程中結出的一個果實,同時也可以提高搜狗的品牌形象。」搜狐技術副總裁王小川告訴《環球企業家》。
王小川正是統籌輸入法開發的技術小組的負責人。在收購紫光拼音不成的情況下,2005年10月,一個幾人組成的小組開始進行技術上的摸索,直到 2006年6月5日搜狗輸入法第一個版本發布,首階段工作持續了八個月。
事實上,因搜狗的搜索引擎的使用量不高,當時拼音提醒和糾錯功能都還沒有實現,因此在詞庫整理和篩選並不容易。
除了搜索關鍵詞之外,「詞庫運動」還幾乎動用了整個搜狐的資源。比如,開發人員從go2map.com處要到地理信息名詞列表,從搜狐音樂搜索得到歌曲和歌手名稱列表,從體育頻道獲得體育明星和賽事名詞列表⋯⋯跨部門的合作耗費了諸多精力和時間。
另外,由於詞語來源於互聯網,和黑馬神拼等相比,搜狗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錯詞。搜狗每周會發布一份錯詞報告,糾正詞庫中的錯誤。正因此,在第一版推出之後的十個月里,搜狗輸入法幾乎一個月就推出一個新版本,不斷的糾正詞庫錯誤,提高准確率,並添加一些吸引用戶的小功能,比如輸入法皮膚、自定義詞庫。
於是,這個新興的輸入法一經推出,馬上獲得了預期的效果,迅速出現在無數人的桌面上,取代了原本紫光們的位置。
谷歌輸入法則更進一步,其能跟網路賬戶綁定。也就是說,無論你在任何電腦上,登錄你的個人賬戶,便能使用你已熟練操作的詞庫。同時,谷歌的「一鍵搜索」則讓搜狗員工嘆息品牌效應的威力。
馬占凱稱,自己最初的創意里也包括「一鍵搜索」,即在輸入法框上集成搜索。它被討論數次,一直擱置未實行的原因,在於搜狗為避免被誤認為「流氓軟體」的謹慎考慮,「這會影響用戶體驗,也不能帶來太多搜索量」,馬認為。
業內有人士稱,在技術領域,搜狗和谷歌輸入法的技術能力都不強,並不如黑馬和微軟。但搜狐和谷歌在易用性上的突破,讓它們暫時成功。
在一篇總結性質的PPT中,馬占凱寫道:在gmail之前大家以為email就是這樣了,在搜狗輸入法之前大家以為輸入法就是這樣了,中國互聯網領域很多都沒有開始商業化運作,機會還很多。
對於輸入法而言,商業化運作剛剛開始,成功也有多種可能性。

閱讀全文

與誰發明了輸入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