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奚仲發明了

奚仲發明了

發布時間:2020-12-19 16:02:52

① 古代奚仲是什麼人他是哪個時代的人,做什麼的

奚仲(東夷薛國人),今山東省滕州市,夏朝時期工匠。相傳其發明了兩輪馬車。回
據《滕答縣志》記載:「當夏禹之時封為薛,為禹掌車服大夫。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以木為車蓋仍纘車正舊職,故後人亦稱奚仲造車。」奚仲因造車有功,被夏王禹封為「車服大夫」(亦稱「車正」)。
馬車的出現,其貢獻不亞於「四大發明」,奚仲是古薛國地面上出現最早的、最大的發明家、政治家,過世後被百姓奉為車神。後人在薛城區千山頭修建了奚公祠常年祭拜,以求出行平安。「祭拜奚仲,平安出行」的民諺流傳至今。

② 關於奚仲的作文400字左右

說到奚仲,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奚仲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之後。是奚姓、任姓、薛姓的祖先,因擅長造車,曾任夏王朝「車正」,被封於薛,為薛國始祖。奚仲的故里,就在山東省棗庄市薛城區的奚村,古稱奚邑。
奚仲生活在夏初,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與熏陶,非常喜愛科學技術,再加上天資聰明、勤奮好學,青年時期就成為遠近聞名的能工巧匠。奚仲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他充分的發揮了自己的才智,潛心研究總結前人的經驗,在進行創新和改革,決心把車造成,為人們解決陸路交通運輸的困難,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終於試製成功了。奚仲發明了車,其貢獻不亞於「四大發明」。奚仲是當今薛城地面上出現最早的,也是最大的發明家、政治家,過世後被百姓奉為「車神」,後人修建了奚公祠常年祭拜,以求出行平安。「祭拜奚仲,平安出行」的民諺流傳至今。
奚仲發明的馬車是什麼形狀,由於時代相當遙遠,不可能有實物保存下來。但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卜辭中,已出現象形文字「車」。觀其字形結構,分別由輪、軸、輿、轅等部件組成。這是一種單轅車,由車輿下方向前伸出一根較直轅木,牽車的馬匹分別套在轅木左右兩側,通常由兩匹馬駕駛,多者可用4匹,但絕不能用單數。這種以木為主體結構的馬車雖然比較簡單,但已大大方便了交通運輸,成為貴族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在當時,馬車還是一種特殊的禮器,是特權階層身份、地位的象徵。也是奴隸主和貴族死後的重要陪葬品。
馬車的發明是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以馬力代替人力,提高了交通性能,增強了人們的地域拓展能力,有利於各地區的聯系和信息交流,擴大了各地之間的經濟和文化交流,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奚仲為民族和人類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世世代代的人們都在景仰、懷念他。

③ 奚仲奉做出了什麼貢獻為何他被奉為車神

從古至今,車都是人們出行最為便捷有效的交通工具。據說,車是一個叫奚仲的人造的,古人把奚仲看成是車的鼻祖。

奚仲因為造車,被人們奉為車神。為了紀念奚仲,讓後人知道奚仲造車,為人造福,人們自發地興建了很多奚仲廟,時常祭祀,以表示對車神的敬畏,也希望車神可以保佑人們出入平安。

④ 夏代奚仲造馬車有什麼重要意義

車輛為人類服務了幾千年。我國夏朝初年的奚仲,在薛地造出了用馬牽引的木製車輛,被後世專稱為造屬車的鼻祖、車神、車聖。

奚仲發明的馬車,是我國古代科技史上的一個偉大創舉,它不但解決了古代落後的交通問題,而且還促進了道路設施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擴大了商貿運輸和文化交流活動,奠定了社會發展的基礎。

⑤ 奚仲發明的馬車結構有什麼特點

奚仲發明的馬車是一種單轅式馬車,它是後來秦漢時期雙轅車的先驅。奚回仲當時還沒有答青銅配件,構成單轅車的各種部件均應是木製品。

馬車分別由輪、軸、輿、轅等部件組成。這是一種單轅車,由車輿下方向前伸出一根較直轅木,拉車的馬匹分別套在轅木左右兩側。通常由兩匹馬駕駛,多者可用4匹,但絕不能用單數。

這種設計結構較為合理,各個部件的製作均有一定的標准,因而堅固耐用,駕駛起來也十分靈便。

這種以木為主體結構的馬車雖然比較簡單,但已大大方便了交通運輸,不僅是奴隸主貴族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也被用於戰爭當中。

⑥ 傳說中車的發明者

世界公認抄的汽車發明者是德襲國人卡爾·佛里特立奇·賓士。他在1885年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輛馬車式三輪汽車,並於1886年1月29日獲得世界第一項汽車發明專利,這一天被大多數人稱為現代汽車誕生日,賓士也被後人譽為「汽車之父」。1887年,卡爾·本茨將他的第一輛汽車賣給了法國人埃米爾·羅傑斯,這是世界上第一輛現代汽車的銷售。同年,卡爾·本茨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車製造公司——賓士汽車公司。 賓士將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汽車事業。

⑦ 車輪是如何發明的

你能想像車輪和陶有莫大的關系嗎?你能想像車輪和核有什麼共同之處嗎?

車輪的發明應該是在最初的歐亞大陸文明(公元前1355年--公元前1000年)最早的車輪是一些圓形的板子,和軸牢牢釘在一起,後來,人們將軸裝到手推車上,輪子不直接與車身相連,再後來,出現裝有輪輻的車輪。它是怎麼出現的呢?

最早的文明出現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准確點說就是現在伊拉克南部。事實上,當時處於山區的人們開始逐漸遷移到大河流域,但這面臨一些列問題:河水泛濫的同時降雨量不足、石材的缺乏等,不過,好處卻是更顯而易見:土地肥沃、大量的木材、魚類......於是,灌溉出現。灌溉使食物產量增加,食物曾加導致人口增加,人口增加又使生產更多食物成為可能。於是,在這樣的循環下,冶金、犁、陶、風力包括車輪等一些列發明相繼出現。究竟這幾樣發明有什麼意義呢?

冶金——改變石器

犁——人類第一次開始使用人力以外的自然力量

風力——人類第一次開始成功利用人造力量作動力

陶——這個玩意不用我多說了吧,但我沒想到的是,它竟然和車輪有著直接的聯系

車輪——車輪的發明直接促使陶的批量生產成為了可能,想不明白這又什麼直接聯系嗎?呵呵,在《人鬼情未了》里,男女主人公製作陶器的時候,是有個玩意在轉動的,沒有輪子,怎麼轉呢?對了,車輪後來做成陶輪,陶工只需要一面用腳旋轉下面的輪盤,一面用手在上麵塑捏成器,這是能批量生產的轉折點。你能想像當時的車輪最後被運用到製造武器戰車嗎?這種在原始戰爭中具有極大威力的武器,起源就是車輪。或許人類的天性就是這樣,就像核能的發明是為了能源,卻也是被用來製造原子彈。

這些影響深遠的技術進步與制度變革伴隨而行,導致了後來階級的出現。

⑧ 奚仲的故事 奚仲造車的故事

奚仲,造車鼻祖,是奚姓、任姓、薛姓的祖先,也是古薛國的祖先。奚仲,魯國人,故里在今山東省棗庄市薛城區。奚仲因造車有功,被夏王禹封為「車服大夫」(亦稱「車正」),奚仲發明了車,其貢獻不亞於「四大發明」,奚仲是古薛國地面上出現最早的,也是最大的發明家、政治家,過世後被百姓奉為車神,後人修建了奚公祠常年祭拜,以求出行平安。「祭拜奚仲,平安出行」的民諺流傳至今。中國先秦史學會等聯合為薛城區頒發「造車鼻祖、奚仲故里」的牌匾,確認了「造車鼻祖、奚仲故里」在棗庄薛城奚村。

馬車的發明,是中國科技史上的一大創舉,它不但解決了落後的交通問題,而且還促進了道路設施的發展,擴大了商貿運輸和文化交流活動。
誰發明了世界上的第一輛馬車?關於這一問題史學界一直有爭議。
據《呂氏春秋通詮·審分覽·君守》考,奚仲是夏禹之時的車正,職掌車服諸事,傳說姓任,黃帝之後,為車的創造者,春秋薛國始祖。雖然一直有軒轅氏造車的說法,而關於「奚仲造車」,史書記載較多,《左傳》、《荀子》、《說文解字》、《通志·氏族》及《綱鑒易知錄》等均有記載。據《滕縣志》記載:「當夏禹之時封為薛,為禹掌車服大夫。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以木為車蓋仍纘車正舊職,故後人亦稱奚仲造車。」我國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學勤介紹說,根據記載,奚仲所造的「車」應該是具有一定技術標准,具有重大創新的馬車。經考證,中國先秦史學會、中國文化產業促進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一致認定:4000多年前的夏「車正」奚仲發明了馬車,是「造車鼻祖」。

⑨ 是誰發明了馬車

車在古代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因為發明了車,人類才解放了雙腳,有了代步回工具和搬答運工具。那你知道車是誰造的嗎?最早出現的是什麼車?
相傳,最早造車的是黃帝,除此之外還有「乘杜作乘馬」和「奚仲作車」兩種說法,也就是說,黃帝、乘杜和奚仲都可能是車的發明人。雖然車的發明人很難確定,但能夠確定的是車的發明與「橇(qiāo)」有關。當人們需要遷徙到另一個地方時,要搬運大量物品。

遷徙的路程遙遠,東西又多又重,這使人們犯了難。後來人們想到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利用中空的枯木來運載東西,後來又將幾根木頭捆綁成一排,然後在木排底下墊上原木,用滾動原木來替代拉動枯木,這讓人們拉起來更省力氣。後來原木演變成車輪,「橇」也慢慢演變成了「車」。

點擊查看更多《穿越時空看文明:全景手繪中國史》

閱讀全文

與奚仲發明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