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王家嶺救援創造了中國事故救援史上的奇跡

王家嶺救援創造了中國事故救援史上的奇跡

發布時間:2020-12-19 13:45:45

❶ 王家嶺礦難的細節

、奇跡的價值與意義
山西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搶險救援指揮部5日15時召開第十次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劉德政表示,截至目前,事故井下153名被困人員中已有115人獲救。山西省省長王君同日接受中央電視台采訪時透露,預計礦井下還有38人有生還可能。 有細心的記者發現,就在所有人掛心被困井下的工人無心他顧之際,王家嶺煤礦周邊遠遠近近的桃花忽然開放了。我們寧願相信,這恰如其分的燦爛乃是對生命的禮贊。如果說奇跡已經降臨,它首先是生命的奇跡。9個日夜對於常態的生活而言,只能算是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但對於隔絕於井下的150多名同胞而言,沒有食物,沒有音訊,只有無邊的黑暗和隨時可能沒頂而來的大水,在那裡,每一分鍾都是人世間最漫長的煎熬。

但他們挺過來了,這些在塵世間摸爬滾打久經歷練的兄弟,吃樹皮,喝臟水,把礦燈收集起來,以保證救援到來的那一刻它們還能准確指示自己的方位。生的信念,生的毅力,讓這些平日里默默無聞的兄弟成為光彩照人的群體。4月2日,那幾聲敲擊鑽桿的聲音,單調而微弱,卻又是這世界上最扣人心弦的聲音。那一刻,多少人頓時淚雨滂沱。4月5日,一名被救的工人在擔架上聽到掌聲也鼓起掌來,這是9晝夜被困後虛弱的手,也是人世間最有力的手。

奇跡,首先是生命的奇跡,同時也是救援的奇跡。不拋棄,不放棄,這句大地震時曾經激盪人心的誓言,再一次被承諾,並且再一次見證奇跡。那些9個日日夜夜不眠不休的救援者,你們應當獲得敬意。那些給予獲救工人以細致治療的醫生和護士,你們應當獲得敬意。尤其是那些淚水流盡的親人,那些望眼欲穿的家屬,你們應當獲得敬意。堅信奇跡,本質是敬畏生命。不敢、不能、不準怠慢生命,才終於迎來了絕處逢生的奇跡。

我們為已經發生的奇跡喜淚縱橫,我們祈禱奇跡能夠延續,祝願礦井下所有的同胞都能得以生還。但同時我也深知奇跡的真正含義,奇跡之奇在於它的非比尋常、難以復制。就在此刻,河南伊川正發生針對另一場礦難的救援。沒有誰不願意誠心祈禱奇跡的發生,但伊川礦難已經造成28人死亡,仍有多人下落不明。任何關於災難的奇跡,都只能出現在災難之上。與其期盼災難之後的奇跡,不如遠離災難本身。

一次又一次的血淚教訓再三證明,天災雖難防,人禍卻可免。絕大多數的礦難,都是本可避免的人禍。3月30日,在王家嶺礦難發生後的第三天,國家安監總局、國家煤監局聯合發出的事故通報稱,王家嶺煤礦施工過程中存在違規違章行為,工作面出現透水徵兆後,沒有按照規定及時撤人和採取有效應對措施。施工方為了經濟利益趕工期,更被認為是導致礦難的首要原因。山西省副省長陳川平說,「王家嶺礦難就壞在『勇爭第一』上。」

若無爭進度第一爭來的礦難,又何需百餘名同胞平安被救的奇跡?在奇跡發生之後,奇跡很容易成為最耀人眼目的事件。總結救援的經驗,以便在今後的救援工作中發生更多的奇跡,這樣的出發點當然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我們不要忘掉礦難本身,奇跡的應當歸於奇跡,責任的同樣應當歸於責任。不能以奇跡來混淆和中和責任,與奇跡和救援成果需要肯定一樣,事故的責任也必須有人來承擔。救援的成果將減輕事故的嚴重程度,這一點沒有疑問,但這顯然並不意味著事故可以因此一筆勾銷。

只有責任的歸於責任,人禍所導致的礦難才能有所遏制,生命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保障。在這個基礎上,奇跡才有價值和意義。
2、奇跡源自堅韌不拔和爭分奪秒
[9]5日,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搶險救援工作取得重大進展。5日凌晨0點至1時15分之間,首批9名生還者順利升井,截至15時40分左右共有115人被救升井。

看著一名名被救工人魚貫而出,接受診治,恐怕沒有人不激動和感慨。這是生與死的搏鬥,這是曙光與黑暗的博弈,這是欣喜與悲傷的交織,這是夢魘與現實的交錯。所幸的是,已經有115名工人被營救出來,115個瀕臨破碎的家庭復原,這些焦灼而揪心等待的被困工人家屬終於可以有所釋然了。

報道中有一個令人感到溫情的細節――一名獲救工人躺在病床上,向醫生藉手機,他要給家人打一個電話,報一聲平安。當醫生把手機交給他時,他激動地撥通了熟悉的電話號碼,對自己的妻子說:「我很好,你和孩子還好嗎?」一句報好,一句問好,寥寥數字,讓人熱淚盈眶,只要工人好就好,工人好了,這個家庭就好了。

我們不得不說,115名被困工人安全被救出,的確是奇跡,正如國家安監總局局長駱琳所稱:王家嶺煤礦搶險救援在中國事故搶險救援史上創造了兩個奇跡,一個是被困工人的生命奇跡,一個是事故救援的奇跡。這感天動地的生命奇跡是如何創造的?一方面是被困工人信念堅定,樂觀向上,不等不靠,頑強自救。他們被困在暗無天日的井下,從不放棄求生的希望,從不絕望地束手待斃,相反,在那種命懸一線的困境中,他們互相鼓勵,積極求生。比如,幾個工人集中在一起,輪流用礦燈晃動,以讓救援人員看到;他們在井下靠吃施工用的木頭柱子上的松樹等樹皮,喝涼水,捱過了艱難的8晝夜。天救自助之人,正是在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支配下,礦工們一次次超越生命極限,終於等到了曙光。

另一方面與救援大軍日夜兼程的施救有關。事故發生後,震驚世人,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救援隊員,始終秉承一個理念,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盡百倍努力,決不輕言放棄!猶記得張德江副總理在視頻通話中說,抱著一個153名被困人員都有生還可能的信念,在有效的時間內,盡最大努力,不拋棄、不放棄,「我真心希望看到被困礦工救出來」,「最低要做7天以上救援的准備,甚至10天的准備。」在施救過程中,情況不可謂不復雜,險象不可謂不環生,難題不可謂不頻發,但是救援隊員始終千方百計、爭分奪秒,為早日救出被困工人兄弟不辭辛苦。

可以說,115名工人被救出,是當之無愧的生命奇跡,我們有理由欣慰甚至欣喜,因為在整個事件過程中我們看到了被困工人堅韌不拔的偉大精神,看到了救援大軍尊重生命的可貴品質。但是,同樣不容迴避的是,還有38名被困工人沒有救出,如何盡快救出他們,是所有人的期盼。而這38名工人背後就是38個家庭,希望這些家庭一樣能完好無缺。

還不容迴避的是,盡管115名被困工人被救出,但是救人是救人,事故是事故。從此前媒體報道可以看出,此次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是一個問題重重的事故標本,可資吸取的教訓很多,暴露出來的積弊很多,惟有好好總結才能對得起那些頑強自救的工人和晝夜施救的救援大軍。因此,就必須啟動問責機制。據報道,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救援進入最後關頭,事故調查工作也即將展開。搶險救援指揮部新聞發言人劉德政證實,指揮部已要求生產經營單位按照事故調查的要求,做好有關准備,特別是一些基礎資料、基本情況要實事求是。這是官方首次表示將啟動問責程序。誠然,只有問責責任人,才能更好得使其他人汲取教訓,告慰被困工人。
3、不拋棄不放棄見證生命奇跡
從9名到115名,平安生還者的名單不斷拉長。從料峭凌晨到正午暖陽,迎接被困工友升井的風門一次次打開。華晉焦煤王家嶺煤礦「3·28」透水事故發生8天8夜後,153人中已有115條頑強生命平安獲救。

在王家嶺煤場通風巷廣場群眾的含淚歡呼中,這個傳統的清明節變成了百餘名工人兄弟的「重生日」。

正如國家安監總局局長駱琳所言,王家嶺煤礦搶險救援在中國事故搶險救援史上創造了兩個奇跡,一個是被困工人的生命奇跡,一個是事故救援的奇跡。

這是一組令人感動的數據:被困人員在井下190多個小時,堅守生存希望,突破生理極限;3000多名搶險救援人員,日以繼夜,抽水17萬方;低窪積水巷道長達500多米,運送排水設施巷道長達600多米,傾角25度斜坡作業,工作最大斷面只有30平方米……救援難度之大,絲毫沒有阻礙全力救人的決心。

這是一個以人為本的國家挽救生命的錚錚誓言和如鐵信念:「要人給人,要物給物,一切為此讓路」「一切為了排水,一切為了救人」「不惜一切代價,調動一切力量」……排水遇阻、地形復雜、生命信號時隱時現,不管出現任何困難,搶險指揮部都沒有一絲一毫動搖,始終抱著要讓受困兄弟全體生還的信念。正是把最可寶貴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被困人員的傷亡才能降到最低。

奇跡的發生,更離不開科學施救和有力組織。事故發生後,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科學部署,有關領導坐鎮指揮、直接指導,制定了排水救人、通風救人、科學救人的原則;國家安監總局和山西省領導靠前指揮,使搶險救援工作始終在科學的軌道上推進。

190多個小時里,3000多人直接參加搶險,數萬人外圍提供支持,十幾個國有大企業、十幾個山西廳局有序參與。當第一批被救工人升上井口,現場數千人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掌聲,彰顯了全社會的關愛,更表達了對生命的禮贊和對這場大救援的致敬。

搶險還在進行,希望仍在延續。我們期盼著,讓呂梁山深處的春日繼續見證生命的奇跡

❷ 急 求一片七年級思想品德的論文,要體現 珍愛生命 的觀點,字數1000字左右,背景材料是 智力礦難救援 快!

智利礦工
我相信,不僅僅是中國,全世界都應該明白,人是最寶貴的,比金錢,資源,政治等更重要,人和人的生命是每個國家最寶貴的財富。我們必須改善礦工們的安全狀況,不允許他們在危險的情況下工作,我們不能等到有人失去生命了才去改善安全系統,我們不能等到有人受到傷害了才為他們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
中國,作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礦難大國,礦難經驗不可不謂不豐富,而人的性命,是堆起這些經驗的唯一原材料!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禮義道德廉恥不可不謂不深遠,但在熏心的利益面前,這些東西就成了初生的嬰兒!央視在報道王家嶺礦難時嘴裡曾大呼小叫的高喊什麼「奇跡」「奇跡」時,我們就很清楚地知道他們說的奇跡和以上智利救援人員所說的奇跡其實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奇跡!雖然同樣的以人為本,鏡頭對準的卻是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焦點!在中國,一個小小的卑微礦工竟然要這么多領導到現場做這么多的重要批示,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國務院強烈要求礦領導必須帶隊下礦的的規定或許還墨跡未乾,就有許多的中國礦工被臨陣提拔成了礦領導,這在中國的提拔史上也算是個奇跡!而居然還有人會對中國習以為常的礦難驚呼奇跡,那就更是奇跡中的奇跡了!
生命如果真的會被重視,就不會有人能在這么多的慘劇發生以後還能夠不知廉恥的說出沒有強拆就沒有新中國這樣的話,生命如果是最寶貴的,就不會有民工為了討回他們那一點微薄的辛勞血汗錢而被打死,生命如果真的比金錢,資源,政治更重要,毒食品,毒奶粉的陰影就不會一次又一次的在我們的身邊徘徊!生命如果真的是一個國家的財富,我們的GDP就不會是一片血染的顏色!不能把凌駕於生命上的利益搬開,我們的生命就如同被埋在坍塌的礦井下一般,黑暗,無助,恐慌甚至絕望。人性因生命而延續,生命又因人性而尊嚴!在那一片被貪婪,慾望和利益遮擋而失去人性的天空下,生命不過是一具具卑微的沒有尊嚴的行屍走肉而已,或者只能是一個印記,僅此而已。 8月5日,聖何塞銅礦塌方,33位礦工被困700米深處的礦井。一天天過去,救援人員還是無法下井營救。這些礦工還活著嗎?
8月22日,礦難後第17天,救援人員靠鑿通的一條直徑10厘米巷道,發現了礦工。礦工向地面傳回字條:「我們33人都在避難所內,全部安好。」……
井下礦工說,他們在最初17天里,「每人每48小時吃兩湯勺的罐頭魚、半片餅乾和半杯牛奶」。如果這座銅礦當初未按照智利礦井應急制度設立井下避難所,沒有避難所中儲備的氧氣、食物和水,33個礦工幾乎無法重見天日。
現在,人們對一個個礦工接連獲救歡欣鼓舞,但不該忘記曾立頭功的避難所。事實上,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在內的很多國家,都立法要求煤礦必須在井下設置緊急避難所。比如美國,要求煤礦避難所配有食物、飲用水、通信設備和廁所等,每個避難所最多可為15人提供4天生存所需。

智利聖何塞銅礦被困700米深井下的33名礦工陸續重見天日,創造了礦工被困地底時間最長、且成功生還的世界紀錄。
我們在屏幕上看到,北京時間11點15分,首名獲救礦工點燃了現場氣氛,智利總統與其熱烈擁抱;第二名獲救礦工帶頭喊「智利萬歲」,還將自己包里的一塊礦石送給救援人員和總統留作紀念。接下來,第三名、第四名……陸續被救了上來。其中一位外籍礦工還和妻子當場擁吻。
看著屏幕上那激動人心的場面,不禁熱淚涌流,思緒萬千……我們不會忘記,8月5號,聖何塞銅礦突發礦難,33名礦工被困在700米深井下,牽動著無數人的心。8月22號,得知被困礦工全都倖存後,救援人員就通過細管向井下輸送飲用水、葯品和多種食物。8月24號救援人員接通了井下的電話線,實現了與被困礦工直接通話,並向井下輸送高科技攝錄機,隨時了解被困礦工的生活動態。礦工時在井下還能與家人互通書信,視頻通話,及時閱讀當天的報紙,了解國際國內重要事件,最新動態。同時,救援工作也在抓緊進行。為了挖掘逃生通道,設計了三套計劃。9月25號,特製的營救艙被運到礦場。
礦工們長期不見天日,難免焦慮,心理學家告訴救援人員不要給礦工們「你們馬上會獲救」的心理暗示,告訴礦工的親人不要說「我們希望你早日出來。」而是說,「我們會一直等你到出來的那一天。」在整整68天里,人文關懷處處體現,直至人員升井,奇跡出現。難怪被困礦工會激動地說,「我要向智利總統皮涅拉致敬,謝謝你在這樣的困難時刻,幫助在礦井裡的我們。
看到智利在「地獄」里待了2個月之後的33名礦工終於回到了親人身邊,實在為他們高興,也不禁更羨慕他們的安全設施,以人為本。正如中國被困25天獲救的礦工趙衛星所說,他一直知道庇護所,但「只是聽過,從來沒有見過」。他所在的「晴隆的那個礦井裡面沒有庇護所,它是個小礦井,智利的是大礦井,條件不一樣。」趙衛星回憶說,透水事故發生後,他們三個人就躲在平常工作的巷道裡面,雖然手裡有礦燈,但一般不輕易打開,只有聽到響動後,才會打開一下
金槍魚、牛奶、餅干、牛肉、米飯、水果……這是智利礦工被困井下兩個月中的食物,同時他們還要做做運動防止長胖。而樹皮、滲透水,這是趙衛星他們被困井下25天中唯一能吃的東西,等被救出來時,他們的皮下脂肪消耗殆盡。「沒有吃的,沒有喝的,那時候我們只有一點點滲透水能喝。」被困第5天後,他們把井下架棚子木頭上的皮剝下來吃,卻發現根本消化不了,胃疼得厲害。經過長達69天漫長而痛苦的等待之後,命運終於向他們打開了生命之門。我們要贊嘆生命的頑強,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穿越那無盡的孤獨和茫然的未知
北京時間13日上午11點10分左右,智利聖何塞銅礦礦難的首名升井礦工阿瓦洛斯搭乘特製救生艙回到地面,成功獲救。據電視畫面顯示,阿瓦洛斯出井後與家人擁抱,現場一片掌聲和歡呼聲。隨後,第二名,第三名……被困礦工正在陸續升井中。此時,智利33名礦工「重見天日」的過程,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新華網10月13日)
經過長達69天漫長而痛苦的等待之後,命運終於向他們打開了生命之門。我們要贊嘆生命的頑強,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穿越那無盡的孤獨和茫然的未知;我們要感慨生命的高貴,升井礦工從容的表情與自信的笑容,向人們傳遞出即便面對死神也不曾畏懼的信念。我們同樣要謳歌生命的美好,29 歲的艾端-泰特納在井下迎來了自己女兒的誕生。
置於礦難頻發的現實語境,聖何塞銅礦礦難的救援工作顯然更能激起國人的感觸和共鳴。按照習慣思維和通常的話語模式,此次礦難井下礦工被困了69 天,比歷史上最長的被困時間還長了19天,最終33名礦工等來升井的時刻,足以稱得上是救援史上令人驚嘆的一大「奇跡」,事實上,已經有不少媒體頻頻用上了這樣的字眼。可是,此次礦難救援真的僅僅是一個奇跡嗎?
礦難發生之後,礦場當局把希望寄託在受困礦工可能已抵達避難處,那裡備有氧氣、水與食物。17天之後,礦工們向地面傳送了一張字條:「我們全部 33人都在避難所里,我們狀況良好。」這引發了普遍的慶祝活動。人們的自信是有理由的。正是這小小的避難所,以及不多的食物和水,為被困礦工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質生存條件,使他們度過了最初的恐懼和驚慌。
在遭遇礦難之後和被救援人員發現之前,智利被困礦工迅速組織起來,首先成立了臨時的領導小組,對給養進行了配給,並很快建立了生活區和日常生活秩序,甚至想到了用礦燈來分出白天和黑夜。這一切富有成效而具科學性的自救行動,顯然是礦工在漫長的時間里能夠保持精神狀態的至關重要的原因。很難想像,如果他們平時不是有尊嚴地活著,維護著最起碼的勞動體面,如果他們永遠只是一群麻木而毫無權利可言的勞動「機器」,他們能夠如此理性地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嗎?
當我們形容一次成功的救援為「奇跡」的時候,不免帶有僥幸的意味。但智利礦難的救援過程雖然也充滿了種種不測和未知,但並不僥幸,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必然。縱然,智利的礦企和管理部門也和我們一樣,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弊端,但這次智利礦難中,有一些事實和經驗還是很值得我們深刻反思和體會的
能看電視直播,能錄音、錄像,還能唱歌、玩牌、玩電子游戲……在地下700米深處,智利33名被困礦工的生活並不單調。但對於被困25天的趙衛星來說,那些天中他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在黑暗中等待。真是「國情不同,國家不一樣」啊。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❸ 王家嶺礦難中共有幾人成功獲救,創造了中國礦難救援史上的奇跡

2010年3月28日14時30分左右,中煤集團一建公司63處碟子溝項目部施工的華晉公司王家嶺礦內(在山西容省臨汾市鄉寧縣境內,為中煤集團與山西焦煤集團合作組建的華晉煤業公司所屬)北翼盤區101回風順槽發生透水事故,初步判斷為小窯老空水。事故造成153人被困。經全力搶險,115人獲救,另有38名礦工遇難。

❹ 王家嶺礦難奇跡的真相_手腕暴露的騙局

王家嶺礦難奇跡的真相_手腕暴露的騙局
王家嶺礦難,我們偉大的黨,偉大的政府告訴我們:礦難不要緊,奇跡才是真,只要有黨在,一切皆可能!

但是,真相就是真相,不是任誰都可以掩飾的,也許是天意,也許是百密一疏,但恰恰就是政府允許我等屁民百姓看的視頻畫面,徹底暴露了所謂救援"奇跡"的真相.

請看這位"被救"礦工的手和手腕.

這是在官方視頻中截取的幾個圖片,雖然不是很清晰,但仍然可以看到,黑黑的手和潔白的手腕.

先不說在那不是人呆的井下巷道里餓.冷.泡了8天8夜,剛一出來就會這么有勁的鼓掌,就算在井下進行了輸液或簡單救治....能恢復這么快?咱們工人有力量嘛!

讓我們看他的黑黑的手和潔白的手腕!

難道是在井下被救的時候清洗了身體而忘記了清洗手掌?亦或是故意留著這黑黑的手掌讓人知道:這是個井下被救的礦工?

聯想到事故現場戒嚴,聯想到井下人數的顛三倒四,聯想到不肯公布的被困礦工名單......

不能再聯想了.

就用這個礦難救援史上的"奇跡"結束這次礦難吧,否則實在找不出還能有什麼東西可以讓我等屁民百姓宣傳弘揚的了.

但那些永遠深埋地下的冤魂會答應嗎?

天朝盛世,萬古莫及.
這個是我看到的原文,不過很多事情空口無憑,不能憑文章武斷,不過我想說,我國或許有一些事情民眾看到的和真相有一點距離,但我黨始終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點沒有改變,絕大多數人過著安穩的生活。唉 說多了..
還是那句老話:莫談國事.....

❺ 在牽動億萬中國人心的山西王家嶺礦「3.28」透水事故人員的營救中,頑強的中國人創造了一個奇跡,從死神手


①∵ρ=
m
V


∴每小時抽水的質量是m=ρV=1.0×10 3 kg/m 3 ×2585m 3 =2.585×10 6 kg;
②水對礦井底部壓強減少了△版p=ρgh=1.0×10 3 kg/m 3 ×9.8N/kg×2m=1.96×10 4 Pa.
故答案為:權2.585×10 6 ;1.96×10 4

❻ 王家嶺的生命奇跡憑什麼可以期待

經過緊張而揪心的八天八夜,王家嶺逢凶化吉,已有115名工人成功獲救。
這當是一個令人喜極而泣的結果。2007年河南陝縣煤礦透水事故,69名工人在被困三天後全部獲救,主管安全生產的副縣長當眾痛哭。的確,太不容易了,長太息以掩涕兮,哀礦工生之多艱!
蒼天保佑,此次王家嶺創造了存活8天的更大奇跡,同時又刷新了一項紀錄,「礦難發生190小時後救出了大部分礦工,創造了中國礦難救援史上的一個奇跡。」如此之幸,怎麼長歌當哭都不為過。
應該說,各個環節緊密相扣,各方力量團結合作,不拋棄不放棄的以人為本,讓我們在無私奉獻與頑強拼搏中贏得了與死神的賽跑,讓世界再次見證了國人在災難面前眾志成城的感動力量。
奇跡讓人感動,也讓人反躬自省。
因為壞事或能變為好事,幸運卻不能隨便復制。在河南陝縣為遇險工人大團圓而彈冠相慶的兩周後,山東就重復了同樣的「事件」,又一次因罕見暴雨造成洪水入井。這次很不幸,積水達千萬方,怎麼抽都抽不完,172人全部遇難。
王家嶺礦難雖然最終取得了一個比較理想的救援結果,可喜可賀,慶幸之餘,仍讓人心有餘悸——
如果井下條件只能讓生命堅持3到5天,又會是怎樣的結果?如果排水量能早點達到2000方每小時,救援時間是不是可以往前趕?如果積水不是13萬方而是更多,153條人命又將如何安放?
雖然往壞處想有點殘忍,但並非不會發生。115條人命的存活,其實經不起簡單的追問。
誠然,種種情況增加了搶險難度,但大談成功的同時,也不必諱言,王家嶺煤礦只有兩台水泵,有工人反映救援工作缺乏協調性,排水速度難以預期,說明應急工作尚有不足。
這並不是一葉障目的吹毛求疵,就像這起「事件」本來可以避免,如果一切還可做得更好,當以完美為快。
奇跡讓人高興,亦需戒慎恐懼的反思。王家嶺救援的成功,不是礦難的結束,只是吸取教訓、洗心革面的開始。如何讓警鍾真正長鳴,如何避免對生命的漠視,避免對隱患的麻木不仁,讓王家嶺成為安全生產的新起點,而不是一個「事故——整頓——事故」輪回的節點,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還有待各方的真抓實干。
我們希望,「王家嶺」這三個字今後能被銘記,不僅僅因為它曾經讓全中國見證過一次感人的奇跡,還因為它從此成為一條安全生產的分水嶺。

❼ 山西王家嶺礦難救援工作創造了奇跡,然而一些記者還了解到王家嶺煤礦曾誕生一個病態的「奇跡」:在「勇爭

(1)礦工的生命健康權受到了侵害。
(2)生命健康權是內不容侵犯的。生命健康權是公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容享受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生命一旦喪失,任何權利都失去了意義。因此在珍愛、享有自己生命健康權的同時,也負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權的義務,這是道德義務也是法定義務。

❽ 世界十大救援奇跡是哪些

No.1王家嶺礦難 被救人數:至少115名礦工 3月28日,王家嶺200餘名礦工下到礦井中進行挖掘作業。沒過多久,巨大的水流奔涌而出,將部分礦井工作面全部淹沒。雖然有108人及時安全地上到地面,但仍有153人被困井下。 當天17點開始,中國政府即組織救援,這場中國礦難史上最大的救援行動就此展開。截至4月15日,王家嶺礦難共救出115名被困人員。《時代》周刊稱,此次成功救出上百名礦工的喜訊令全國上下都頗感欣慰。 No.2哈德遜河奇跡 被救人數:115人 2009年1月15日,在全美最繁忙的商業區曼哈頓中城第48街附近的哈德遜河水域上,一架飛機跌跌撞撞地試圖要迫降在河面上。原來,這架空客A320飛機因在起飛不久遭遇鳥群而導致雙側引擎受損,不得不將哈德遜河面當作臨時跑道。最終,機長薩倫伯格憑借多年的經驗和出色的駕駛技巧帶著機上全部115人迫降在哈德遜河上,創造了世界航空史上最成功的迫降奇跡。 No.3營救傑西卡 被救人數:1人 1987年10月14日,美國得克薩斯州米德蘭市的一場營救行動使這個小城聞名世界。 當時,18個月大的女童傑西卡·麥克盧爾一不小心掉到一口廢棄的井中。這口井寬20厘米,深7米,胖乎乎的傑西卡被牢牢地卡在了井底。最終,救援隊用一種類似於「水射流」的技術(從井底用高壓水柱將人「噴射」而出)把傑西卡成功救了上來。她頭纏綳帶被抱出井的照片贏得了1988年的普利策獎。傑西卡被困井下時並沒有又哭又鬧,而是一遍遍唱著自己最喜歡的兒歌,這一場面感動了無數美國人。 No.4搶修哈勃 被救機器:1個 1990年4月,哈勃望遠鏡升空作業。然而進入2000年後,這台在太空史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的望遠鏡卻狀況頻出,故障不斷。2009年,美國航空航天局痛下決心,對哈勃徹底大修。隨後,宇航員們乘坐「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用機械臂將望遠鏡從軌道上「鉗」下來,放在太空梭的貨艙上。經歷5次太空行走後,終於將哈勃望遠鏡整修一新。 No.5 2002年賓州礦難 被救人數:9人 2002年7月24日,美國賓州的9名礦工在一份錯誤圖紙的指引下不小心挖開了一座廢棄的礦井。礦井中淤積幾十年的泥水瞬間噴涌而出,9名礦工被困。地面人員確定礦工位置後,先打了小洞,注入大量空氣,以氣壓來防止水面繼續上漲。隨後,又打出一個稍大些的洞,放下僅能容一人的鐵籠,依次將礦工拉出,9名礦工全部被安全救出。 No.6烏拉圭空軍航班 被救人數:16人 1972年10月13日,烏拉圭空軍571號航班撞上了安第斯山脈。8天以後搜索任務宣告取消。但當時有人倖存下來,日子一天天過去,倖存者們在僅存的一些巧克力棒和幾瓶酒被消耗完畢後,他們最終做出了一個集體決定:吃死去的朋友和隊友的肉來維持生命。最後,倖存者中的兩位艱難跋涉了12天後翻山越嶺搬來了救兵,其他14名乘客於1972年12月23日終於獲救。墜機後,這些人在白雪皚皚的山頂度過了不可思議的72天, 1993年的電影《天劫餘生》正是根據他們的真實經歷改編。 No.7 1891年賓州礦難 被救人數:5人 1891年,在美國賓州黑澤爾頓市發生的一起礦難中,18名工人被埋在一片汪洋之中。最終,5名工人靠躲在高處的一個狹小空間而僥幸逃脫,就在那裡他們挨過了令人難以置信的19天,最終全部成功獲救。 No.8卡巴那圖營救 被救人數:516人 1942年,數萬名美國和菲律賓戰俘在日本人的驅趕之下,從菲律賓巴丹半島穿越近百公里的濃密叢林來到卡巴那圖地區,分住在這里的集中營。 1945年1月,美國輕騎兵特種部隊和菲律賓游擊隊開始營救關押在「卡巴那圖」集中營的戰俘。經過30分鍾的激戰後,營救人員以很小的代價救出了其中的516名戰俘,電影《大偷襲》正是根據他們的事跡改編而成。 No.9 潛艇大營救 被救人數:33人 1939年5月23日清晨,美國海軍「角鯊」號潛艇沉沒,26名海員頃刻溺斃。當時,沉沒船體中還有一艘「角鯊」號的姊妹潛艇,該艇中的33人僥倖存活了下來,他們通過摩爾斯電碼與外界保持聯系。隨後,曾發明逃生呼吸設備「莫姆森肺」的查爾斯·莫姆森帶領著一隊海軍潛水員潛入海底進行營救,最後,33名海員全部獲救。 No.10 海地地震倖存者 被救人數:1人 在海地毀滅性的7.0級地震發生15天以後,17歲的達琳·埃蒂安被救了出來,這只能用「奇跡」來形容她那種不屈不撓的求生意志
滿意請採納

❾ 有關山西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題材的作文

、奇跡的價值與意義
山西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搶險救援指揮部5日15時召開第十次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劉德政表示,截至目前,事故井下153名被困人員中已有115人獲救。山西省省長王君同日接受中央電視台采訪時透露,預計礦井下還有38人有生還可能。 有細心的記者發現,就在所有人掛心被困井下的工人無心他顧之際,王家嶺煤礦周邊遠遠近近的桃花忽然開放了。我們寧願相信,這恰如其分的燦爛乃是對生命的禮贊。如果說奇跡已經降臨,它首先是生命的奇跡。9個日夜對於常態的生活而言,只能算是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但對於隔絕於井下的150多名同胞而言,沒有食物,沒有音訊,只有無邊的黑暗和隨時可能沒頂而來的大水,在那裡,每一分鍾都是人世間最漫長的煎熬。

但他們挺過來了,這些在塵世間摸爬滾打久經歷練的兄弟,吃樹皮,喝臟水,把礦燈收集起來,以保證救援到來的那一刻它們還能准確指示自己的方位。生的信念,生的毅力,讓這些平日里默默無聞的兄弟成為光彩照人的群體。4月2日,那幾聲敲擊鑽桿的聲音,單調而微弱,卻又是這世界上最扣人心弦的聲音。那一刻,多少人頓時淚雨滂沱。4月5日,一名被救的工人在擔架上聽到掌聲也鼓起掌來,這是9晝夜被困後虛弱的手,也是人世間最有力的手。

奇跡,首先是生命的奇跡,同時也是救援的奇跡。不拋棄,不放棄,這句大地震時曾經激盪人心的誓言,再一次被承諾,並且再一次見證奇跡。那些9個日日夜夜不眠不休的救援者,你們應當獲得敬意。那些給予獲救工人以細致治療的醫生和護士,你們應當獲得敬意。尤其是那些淚水流盡的親人,那些望眼欲穿的家屬,你們應當獲得敬意。堅信奇跡,本質是敬畏生命。不敢、不能、不準怠慢生命,才終於迎來了絕處逢生的奇跡。

我們為已經發生的奇跡喜淚縱橫,我們祈禱奇跡能夠延續,祝願礦井下所有的同胞都能得以生還。但同時我也深知奇跡的真正含義,奇跡之奇在於它的非比尋常、難以復制。就在此刻,河南伊川正發生針對另一場礦難的救援。沒有誰不願意誠心祈禱奇跡的發生,但伊川礦難已經造成28人死亡,仍有多人下落不明。任何關於災難的奇跡,都只能出現在災難之上。與其期盼災難之後的奇跡,不如遠離災難本身。

一次又一次的血淚教訓再三證明,天災雖難防,人禍卻可免。絕大多數的礦難,都是本可避免的人禍。3月30日,在王家嶺礦難發生後的第三天,國家安監總局、國家煤監局聯合發出的事故通報稱,王家嶺煤礦施工過程中存在違規違章行為,工作面出現透水徵兆後,沒有按照規定及時撤人和採取有效應對措施。施工方為了經濟利益趕工期,更被認為是導致礦難的首要原因。山西省副省長陳川平說,「王家嶺礦難就壞在『勇爭第一』上。」

若無爭進度第一爭來的礦難,又何需百餘名同胞平安被救的奇跡?在奇跡發生之後,奇跡很容易成為最耀人眼目的事件。總結救援的經驗,以便在今後的救援工作中發生更多的奇跡,這樣的出發點當然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我們不要忘掉礦難本身,奇跡的應當歸於奇跡,責任的同樣應當歸於責任。不能以奇跡來混淆和中和責任,與奇跡和救援成果需要肯定一樣,事故的責任也必須有人來承擔。救援的成果將減輕事故的嚴重程度,這一點沒有疑問,但這顯然並不意味著事故可以因此一筆勾銷。

只有責任的歸於責任,人禍所導致的礦難才能有所遏制,生命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保障。在這個基礎上,奇跡才有價值和意義。
2、奇跡源自堅韌不拔和爭分奪秒
[9]5日,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搶險救援工作取得重大進展。5日凌晨0點至1時15分之間,首批9名生還者順利升井,截至15時40分左右共有115人被救升井。

看著一名名被救工人魚貫而出,接受診治,恐怕沒有人不激動和感慨。這是生與死的搏鬥,這是曙光與黑暗的博弈,這是欣喜與悲傷的交織,這是夢魘與現實的交錯。所幸的是,已經有115名工人被營救出來,115個瀕臨破碎的家庭復原,這些焦灼而揪心等待的被困工人家屬終於可以有所釋然了。

報道中有一個令人感到溫情的細節――一名獲救工人躺在病床上,向醫生藉手機,他要給家人打一個電話,報一聲平安。當醫生把手機交給他時,他激動地撥通了熟悉的電話號碼,對自己的妻子說:「我很好,你和孩子還好嗎?」一句報好,一句問好,寥寥數字,讓人熱淚盈眶,只要工人好就好,工人好了,這個家庭就好了。

我們不得不說,115名被困工人安全被救出,的確是奇跡,正如國家安監總局局長駱琳所稱:王家嶺煤礦搶險救援在中國事故搶險救援史上創造了兩個奇跡,一個是被困工人的生命奇跡,一個是事故救援的奇跡。這感天動地的生命奇跡是如何創造的?一方面是被困工人信念堅定,樂觀向上,不等不靠,頑強自救。他們被困在暗無天日的井下,從不放棄求生的希望,從不絕望地束手待斃,相反,在那種命懸一線的困境中,他們互相鼓勵,積極求生。比如,幾個工人集中在一起,輪流用礦燈晃動,以讓救援人員看到;他們在井下靠吃施工用的木頭柱子上的松樹等樹皮,喝涼水,捱過了艱難的8晝夜。天救自助之人,正是在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支配下,礦工們一次次超越生命極限,終於等到了曙光。

另一方面與救援大軍日夜兼程的施救有關。事故發生後,震驚世人,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救援隊員,始終秉承一個理念,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盡百倍努力,決不輕言放棄!猶記得張德江副總理在視頻通話中說,抱著一個153名被困人員都有生還可能的信念,在有效的時間內,盡最大努力,不拋棄、不放棄,「我真心希望看到被困礦工救出來」,「最低要做7天以上救援的准備,甚至10天的准備。」在施救過程中,情況不可謂不復雜,險象不可謂不環生,難題不可謂不頻發,但是救援隊員始終千方百計、爭分奪秒,為早日救出被困工人兄弟不辭辛苦。

可以說,115名工人被救出,是當之無愧的生命奇跡,我們有理由欣慰甚至欣喜,因為在整個事件過程中我們看到了被困工人堅韌不拔的偉大精神,看到了救援大軍尊重生命的可貴品質。但是,同樣不容迴避的是,還有38名被困工人沒有救出,如何盡快救出他們,是所有人的期盼。而這38名工人背後就是38個家庭,希望這些家庭一樣能完好無缺。

還不容迴避的是,盡管115名被困工人被救出,但是救人是救人,事故是事故。從此前媒體報道可以看出,此次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是一個問題重重的事故標本,可資吸取的教訓很多,暴露出來的積弊很多,惟有好好總結才能對得起那些頑強自救的工人和晝夜施救的救援大軍。因此,就必須啟動問責機制。據報道,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救援進入最後關頭,事故調查工作也即將展開。搶險救援指揮部新聞發言人劉德政證實,指揮部已要求生產經營單位按照事故調查的要求,做好有關准備,特別是一些基礎資料、基本情況要實事求是。這是官方首次表示將啟動問責程序。誠然,只有問責責任人,才能更好得使其他人汲取教訓,告慰被困工人。
3、不拋棄不放棄見證生命奇跡
從9名到115名,平安生還者的名單不斷拉長。從料峭凌晨到正午暖陽,迎接被困工友升井的風門一次次打開。華晉焦煤王家嶺煤礦「3·28」透水事故發生8天8夜後,153人中已有115條頑強生命平安獲救。

在王家嶺煤場通風巷廣場群眾的含淚歡呼中,這個傳統的清明節變成了百餘名工人兄弟的「重生日」。

正如國家安監總局局長駱琳所言,王家嶺煤礦搶險救援在中國事故搶險救援史上創造了兩個奇跡,一個是被困工人的生命奇跡,一個是事故救援的奇跡。

這是一組令人感動的數據:被困人員在井下190多個小時,堅守生存希望,突破生理極限;3000多名搶險救援人員,日以繼夜,抽水17萬方;低窪積水巷道長達500多米,運送排水設施巷道長達600多米,傾角25度斜坡作業,工作最大斷面只有30平方米……救援難度之大,絲毫沒有阻礙全力救人的決心。

這是一個以人為本的國家挽救生命的錚錚誓言和如鐵信念:「要人給人,要物給物,一切為此讓路」「一切為了排水,一切為了救人」「不惜一切代價,調動一切力量」……排水遇阻、地形復雜、生命信號時隱時現,不管出現任何困難,搶險指揮部都沒有一絲一毫動搖,始終抱著要讓受困兄弟全體生還的信念。正是把最可寶貴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被困人員的傷亡才能降到最低。

奇跡的發生,更離不開科學施救和有力組織。事故發生後,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科學部署,有關領導坐鎮指揮、直接指導,制定了排水救人、通風救人、科學救人的原則;國家安監總局和山西省領導靠前指揮,使搶險救援工作始終在科學的軌道上推進。

190多個小時里,3000多人直接參加搶險,數萬人外圍提供支持,十幾個國有大企業、十幾個山西廳局有序參與。當第一批被救工人升上井口,現場數千人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掌聲,彰顯了全社會的關愛,更表達了對生命的禮贊和對這場大救援的致敬。

搶險還在進行,希望仍在延續。我們期盼著,讓呂梁山深處的春日繼續見證生命的奇跡

❿ 排序題:那些九個日日夜夜不眠不休的救援者,你們應當獲得敬意。不拋棄,不放棄,這句大地震時曾經激盪人

( )那些9個日日夜夜不眠不休的救援者,你們應當獲得敬意。

( )不拋棄,內不放棄,這句大地震時曾經激盪人心容的誓言,再一次被承諾,並且再一次見證奇跡。

( )奇跡,首先是生命的奇跡,同時也是救援的奇跡。

( )堅信奇跡,本質是敬畏生命。

( )尤其是那些淚水流盡的親人,那些望眼欲穿的家屬,你們應當獲得敬意。

( )不敢、不能、不準怠慢生命,才終於迎來了絕處逢生的奇跡。

( )那些給予獲救工人以細致治療的醫生和護士,你們應當獲得敬意。

思路點撥:

這段話是對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中創造奇跡衛士的贊揚,排句序是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首先要通讀全段,理解這段話的結構,然後按照「總—分—總」的結構,進行排序。

參考答案:3 2 1 6 5 7 4

閱讀全文

與王家嶺救援創造了中國事故救援史上的奇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