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思維溝通技巧
倍壘企業內訓服務是根據企業的培訓需要,為企業量身定製的培訓課程,可以按照企業內不同層級後不同部門的需求,制訂相應的培訓計劃和方案。倍壘的內訓體系與傳統的內訓體系相比:在課前,以客戶期望所達到的目的為基準,設置更貼近於客戶需求的更具專業性和針對性的課程。在課中,致力於發展出多樣性、適用性的教學模式,讓學員不僅能學懂,還能運用到工作當中去。在課後,積極接受客戶反饋,持續改進,希望和客戶建立持續性的合作關系。
2
坦白地說,(道德層面的)將心比心或換位思考,即便不是騙人的鬼話,也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原因不僅僅是由於「位置決定腦袋」的常識告訴我們,「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除非有一天我們屁股確實坐在了位置上,才會感受到位置上的快樂或艱難,否則,換位思考連一種理解都算不上,更不要說行動了。
3
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我們對於溝通的深度誤解:溝通不是勸誡!或者說,勸誡式的溝通,只是傳統工業組織的溝通方式。
4
人與人之間對於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比我們想像中的差異還要大得多。人與人之間能否有效溝通,並不在於某些細枝末節的溝通技巧,而是取決於我們溝通的目的是什麼。
5
如果我們高效溝通的目的是期待著另外一幅從未看過的情景,那麼,三季人不僅不會引發沖突,反而會帶給我們一種意外的驚喜:原來世界還有另外一副模樣——這就是三季人的貢獻價值。事實上,非我同類的異類人群,正是我們期待貢獻不同看法的人!相反,假如我們是同一類人,包括了思維方式甚至行為舉止都是那麼相同或相似,我們反而無法獲得期待已久的創造力!因此,只有從貢獻而非說服的角度,我們才會理解為什麼「質疑與被質疑」成為合作的雙方。
6
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溝通技巧也分兩種,一種直線或垂直的製造組織「說服式溝通」,另外一種圓的創造組織「貢獻式溝通」,如果固執己見而不貢獻新看法,溝通很容易演化為沖突。
7
事實上,「說服式溝通」作為傳統工業組織的主流溝通方式,要麼試圖說服,要麼苦口婆心勸誡。「貢獻式溝通」恰好相反,如果我們不貢獻出新看法或新思維,那麼,溝通很可能演變成爭辯的斗雞場。至少,對於典型的工業組織而言,如果一個管理者跟一個被管理者說溝通一下,你就要小心了!因為他的所謂溝通,至少隱含著命令的成分。
8
當然,「說服式溝通」與「貢獻式溝通」之間,還有一種夾心層的溝通方式,即:包容式溝通。某種程度上,「包容式溝通」也是工業組織最大尺度的溝通方式。
9
至少,慢慢習慣並學會了「只需分享、無須認同」的包容式溝通,表明當下中國社會已經進入了一個多元化的包容時代,減少了大量的無意義的沖突。當然,我們需要警惕「包容式溝通」的陷阱:某些精通權術的中國管理者們,以「包容式溝通」的名義借機找出誰是支持者誰又是反對者。從這個角度來說,貢獻式溝通與包容式溝通,完全是兩回事。換言之,包容式溝通與我們是否貢獻智慧一點關系都沒有,最多隻意味著管理者的大度或寬容。
10
事實上,真正意義上的貢獻式溝通,總是表現為「我需要你(的智慧)」。尤其是對於急於找到創新之路、卻找不到路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11
這也意味著:第一,貢獻式溝通與傳統說服式溝通完全扯不上邊;第二,貢獻式溝通與允許異見的包容式溝通,只是表面相似,實則完全不同。
這也是「貢獻式溝通」並不會引發人與人發生激烈沖突的原因:幾乎沒有人會拒絕他人的善意。因為,當我們在溝通時,說出了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新思維或新方法,不僅不會換來對方的白眼,反而會贏得對方更多的尊重。
如前所述,我們只有貢獻出我們與眾不同的智慧,才意味著我們真正理解了什麼是貢獻式溝通!
事實上,真正擁有智慧的人與他人溝通時,絕無一根筋式的固執己見,絕無喜歡專挑人家毛病的性格缺陷,相反,它們總是本著「東方不亮西方亮、此路不通走彼路」的智慧原則,顯得機智又靈活,絕不跟你無休無止地糾纏與爭辯。因為它們懂得一個常識,辯論不是溝通的目的,甚至連溝通手段也不是!事實上,當一個人有了想法而又試圖與你溝通時,一部分原因是期望得到你的認同或贊賞,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期望得到你與眾不同的智慧點撥。一般來說,同一事物或同一問題,至少有三種或三種以上的不同角度或不同解決方法,因此,只有當我們需要說出第二種、甚至第三種的看問題角度或解決方法,才是智慧工作者的溝通方式。
「智者務實,愚者爭鳴」,不理解這句古人古訓的人,就無法理解什麼是貢獻式溝通。
我們也可以這樣來理解:競爭也分兩種,一種是與他人競爭,另一種是與自己競爭。一般來說,自己與他人之間的競爭模式,主要適用於工業組織體力勞動者以及部分知識工作者;而自己與自己之間的競爭,才是智慧工作者的競爭方式——這也是「創造」之所以很難的原因之一:戰勝他人易,戰勝自己難。事實上,自己與自己之間的競爭,主要是指擺脫或戰勝自己習慣性的思維方式。從這個角度來說,創造性的工作,最大的敵人其實就是自己。與自己早已經習慣了的思維方式做斗爭。反過來說,由於擺脫自己習慣的思維方式很困難,這時候,就需要他人的新鮮智慧來幫忙,雖然有時候他人智慧見解聽起來很刺耳。
因此,職業溝通時我們是否貢獻智慧,有一個簡單判斷標准,就是看我們是否會說「還有」。一般來說,與人溝通時有三種態度:第一種是「不」,第二種是「可是」,第三種是「還有」。
第一種「……不」。通常來說,否定他人的結果,往往引發爭吵甚至激烈沖突。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工業組織「說服式溝通」時代:當工業組織管理者試圖說服他人時,結果只能是二選一:要麼是,要麼否,沒有第三種回答的可能。換言之,假如我們否定了管理者的命令,等同於宣布自己是一個不服管教的搗亂分子。當然,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生產或製造的本質就是「服從命令聽指揮」,如果我們試圖貢獻自己智慧,與破壞嚴密生產流程沒什麼區別。從這個角度來說,傳統工業組織是一個不允許說「否」的時代。
第二種是「……可是」。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常識或體會,只要一聽到「可是」這個詞,立即就會意識到:無論前面聽到了多少動聽的贊許之詞,後面的話多半是否定自己——這也是稍微「懂一點溝通技巧」的人慣用的一種方法:先肯定,後否定。或先鼓勵,後批評,並把它冠以一種所謂「溝通技巧」的美名。只是它們並沒有意識到:這種一冷一熱的反差,不僅不利於溝通與合作,反而是變相否定他人的智慧。事實上,溝通與合作的精髓,就在於我們是否吸收他人的智慧。假如我們不能理解這一點,那麼,所謂團隊合作就變得毫無意義。
第三種是「……還有」。一般來說,當我們說出「還有」時,通常是眼睛中放射著光芒,意思是「我怎麼沒想到?」,接下來,我們的智慧會如泉涌般地被釋放出來,包括了一系列的「除此之外,還應該或還有……」等字樣的詞句。它才代表著肯定他人智慧的同時,由此獲得某種啟發而生出了新智慧。也就是說,它不僅僅代表著我們贊美他人的智慧,同時,也代表著是因為受到了他人智慧的啟發而萌生出了自己的智慧。
事實上,我們嘗試著慢慢學會說「還有」,對於他人而言是一種智慧的貢獻,對於我們自己而言,也是一種萌生新智慧的思維方式的訓練。就如同你,如果只是簡單的同意或否定我所提倡的「新溝通方式」,並不意味著你貢獻了你的智慧。相反,只有當你由此獲得了某種啟發,說出了「除了『貢獻式溝通』之外,還有其他更有效的溝通方式」,才代表著你真正懂得了什麼是貢獻式溝通!它的話外音,沒有了他人的智慧貢獻,我的與眾不同的智慧也不會誕生——這才是真正有價值的「貢獻式溝通」。
22
因此,「貢獻式溝通」絕非憑空提出一種新觀點,恰好相反,它是針對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它的正確次序是:先有問題,後有觀點,而不是相反。
❷ 尋找寫作的技巧
從往屆閱卷情況看,考生對加點詞的解釋、內容的理解,只要認真審題,明確題旨,一般不會失分。易失分的是句子解釋和課外文言文閱讀中那兩個加點詞的解釋及句子解釋,這兩道題也是最能拉開差距的。要在這道題上勝過別人,就要平時多練習,去揣摩解釋中哪些是要點,具體做到:
首先,帶點詞語的考試。它們的解釋是有范圍的,應該以書本中的注釋為標准,如果解釋沒有按照書本,即使解釋得相當精彩,在考試中也是容易失分的,因為考試答案是局限於教材的。
其次,句子解釋的考試。雖說是用現代漢語解釋句子的意思,卻寧可做成是翻譯,因為今年語文的考試是全市統批,意味著將有統一的標准,因此與其模稜兩可的解釋,不如做到字字落實。文言語句的翻譯,應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抓住句子中關鍵字詞,逐字對應翻譯,同時做好留、補、刪、換、調。文言文翻譯的方法一般有:①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同的詞語。②補。即補充單音詞為雙音詞,或補出省略成分等。③刪。即刪除不需要譯出的虛詞等。④換。即用意思相同的現代漢語詞替換古漢語詞。⑤調。即調整詞序或語序,使之合乎現代漢語習慣。
最後,開放性試題鼓勵創新。鼓勵張揚個性,但並不意味著可以放任自流、隨心所欲,而要冷靜思考,分析題意,按要求思維發散開去,發散的角度越多越好,然後再對這些角度進行分析比較,從中找出最佳點,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考場作文寫作技巧
五分鍾審題
十分鍾構思
四十分鍾成文
一、五分鍾審題
1.確立准確的內容
看到作文題目後,我們該寫些什麼?這是所有命題作文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思維的發散:具體到考場作文,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發散自己的思維:
①把握話題作文,仔細審題,充分利用作文題中的提示性語言,來獲得寫作內容。
②圍繞話題展開多層次聯想,多角度拓展寫作內容。
A.類似聯想:由話題出發,聯想到與話題同類或相似的事物,從而確定寫作的內容。
B.內斂式聯想:給一些寬泛型的話題添加一些限製成分,縮小話題的外延,明確寫作的范圍。
C.逆反式聯想:從話題的反面著手,確定寫作的范圍和內容。
D.虛實轉換聯想:有些作文話題往往是從繽紛繁雜的現象中抽象出來的一些概念,既有虛的一面,也有實的一面。
思維的歸納:即表現內容的確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下面兩點:
①要寫自己熟悉的內容;
②要寫自己駕馭得了的內容:由同學們的認知水平、思想深度乃至於語言表達能力所決定。
通過思維的發散和思維的歸納,一篇文章的表現內容得以最終確立。
2.突出明確的中心
為了明確點明中心,我們可以在文章內容構思好以後,圍繞中心編寫幾段話,將它們安插在文章的開頭、結尾或是文章的過渡、轉折的地方,既提醒自己不要偏離中心,也提醒閱卷老師你有明確的中心意識。
①表現中心的確立存在一個是否符合題意的問題
有些同學在審題時能夠注意准確把握話題的范圍和內涵,但是在寫作過程中沒有圍繞中心鋪展渲染的意識,結果是要麼中心渙散,要麼表現中心偏離題意。
②我們還要注意培養自己明確點明中心的意識。
為了明確點明中心,我們可以在文章內容構思好以後,圍繞中心編寫幾段話,將它們安插在文章的開頭、結尾或是文章的過渡、轉折的地方,既提醒自己不要偏離中心,也提醒閱卷老師你有明確的中心意識。
表現中心的確立有品位高低之分
①要有深刻的思想:對科學的世界觀有必要有所了解,掌握發展的觀點、全面的觀點、聯系的觀點,提高自己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使自己作文的立意做到深刻。
②要有小中見大的眼光:對平凡的生活現象進行
深刻的思考,有獨到深刻的見解,才能夠使文章中心的確立不同凡響。
④要有化實為虛的能力:在立意時展開聯想和想像,跳出材料的束縛,運用隱喻、象徵等手法,藉助於虛擬的「形象」來表達思想,就可以迅速打開思路。
⑤要有時代意識:恰當地聯系時代內容,就能有效地提高文章中心的品位。需要提醒的是,話題的時代特色是融在文章之中的。
⑥要有新穎的角度:通過跳出思維定勢,採用逆向思維,來求得與眾不同的立意。
二、十分鍾構思
⒈確立合適的文體
如果所寫作內容比作人的軀干,寫作中心比作人的靈魂,那麼文章的體裁就應該是一件衣服。一件既合身又得體的衣服,能恰到好處地烘托出身體的美和穿著者審美眼光的高妙。
文體的選擇
①根據話題的特點來確定文體。
②根據自身的特點來確定文體:大多數同學在文體上都有自己的偏好和特長,充分利用這個特點,在考場上揚長避短,盡量選用自己熟悉、擅長的文體,取得最佳效果。由於生活經歷和閱讀面的不同,同學們所掌握的寫作題材也不盡相同,針對不同類型的寫作題材,我們也應該選擇不同的文體。
文體的要求
一.記敘文
A.要處理好敘事詳略的問題。
B.要處理好敘述與描寫的關系。
C.要加強點題意識:文章只要能在關鍵處加上一些畫龍點睛的語句,對話題和中心加以強化和突出,它們完全可以成為一類卷。
二議論文
A.議論文中的敘述要簡潔。
B.議論文中的議論要有針對性。
⒉探究下筆的角度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每一個側面都能折射出特有的精彩。同樣的材料,我們只要運用得當,也能表達出屬於自己的獨特見解來。
視角轉換
同樣一件事,觀察者的身份、角度、立場、觀念、態度不同,得到的印象和結論也不會相同。
一、認真審題
考場上,要寫好作文,獲得高分,必須盡快進入寫作狀態。看到題目時,要聚精會神,不慌不忙,鎮定沉著,並且告誡自己,經過長期的准備,自己無論是在材料積累方面,寫作技巧方面,還是寫作速度方面都已胸有成竹,只要自己在戰略上藐視它,在戰術上重視它,就一定能夠發揮出自己的最好水平來。
在進入狀態後,應該立即審題。首先,把作文題仔細默讀一遍,然後從作文的范圍、立意、文體等方面進行審查。審題一定要認真,如果是材料作文或話題作文,一定要把所給的作文材料、提示語、話題(話題作文才有)和作文要求等認真地默讀一遍,對重點的字句還應該字斟句酌,否則會「一步走錯,全盤皆輸」。
審題時對於所給的材料要明確它的寓意,對於提示語要抓住其顯性信息(給予明顯提示的詞語),挖掘其隱性信息(含義深刻的詞語),對於所給的話題,要明確它的現實意義,對於文體要求要明確體裁,如果體裁不限,可以選寫自己最拿手的文體,但不要寫出非驢非馬的文章來。
二、大膽立意
「意猶帥也」,對於作文的立意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因為它是文章的統帥和靈魂,立意不對就會前功盡棄,立意不好就會大為遜色。而作文要獲得高分,立意時就應該大膽。大膽,就要想人之所未想,發人之所未發,緊密聯系當前社會的熱點,把握時代的脈搏,如以德治國、以法治國、執政為民、西部開發、祖國統一、反腐倡廉、反恐怖以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等,這些都是讀者所關心的。關注熱點,道出大家的心聲,才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把握時代脈搏,抒發真情實感,才容打動讀者。當然,這種關注和把握應該通過側面來反映,藝術地加以表現,而不是空喊幾句口號。
三、慎重選材
立意決定之後,就要很好地圍繞主題選擇材料。選材時,應該持謹慎的態度,對材料百般挑剔,選取那些自己最熟悉的、最受感動的、最能反映主題的材料。這些材料可以是自己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中親身經歷的,或者是耳聞目睹的,也可以是從書本上、報刊上、影視中、網路里得到的。應該記住,只有最熟悉才能信手拈 來,只有最受感動才能抒發真情,打動讀者,只有最能反映主題,才能使文章具有表現力。
四、快速構思
選擇好材料之後,應該馬上考慮怎樣去安排這些材料。寫記敘文和說明文的,可以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事理順序來安排材料,寫議論文的,可以按事理順序(總分式,層進式,並列式,對照式)來安排材料,此外,還要注意那些該祥寫,那些該略寫,做到既先後得當,又祥略適宜。
五、巧擬文題
「題好一半文」,好的文題應該簡明生動、新穎獨特,為此,應該精心設計,認真推敲,仔細琢磨。能夠體現新意的文題通常有下列幾種:
1)以題顯旨:例如,《選擇博愛》(2002年高考優秀作文)
2)推陳出新:例如,《諫屈原書》(2002年高考優秀作文)
3)點石成金:例如,《毒剌》(2002年高考優秀作文)
4)數學式:例如,《7-1=0》(2001年高考優秀作文)
5)巧用修辭:
(1)引用式:例如,《誠信,直叫人生死相許》(2001年高考優秀作文)
(2)比喻式:例如,《誠信,人生的通行證》(2001年高考優秀作文)
(3)比擬式:例如,《誠信,生命因你而美麗》(2001年高考優秀作文)
(4)呼告式:例如,《朋友,請帶好你的護照》(2001年高考優秀作文)
(5)反問式:例如,《若有誠信,夫若何求》(2001年高考優秀作文)
(6)仿句式:例如,《誠以養德,信以修身》(2001年高考優秀作文)
(7)雙關式:例如,《生命「誠」可貴》(2001年高考優秀作文)
六、巧妙開頭
開頭切忌講些無關緊要、偏離題意的話,要盡快入題,吸引讀者。為此,可以巧設懸念,以發人深思,可以引用詩詞,使詩情洋溢,可以講述故事,引人入勝,可以引用名言,使文采斐然,還可以蘊含哲理,耐人尋味……總之,開頭要有統攝全篇、點明題旨、先聲奪人的功效,這樣才能吸引讀者。
七、學會轉折
作文時,我們經常發現,不少同學總覺得無話可寫,以至所寫的文章容量小,字數達不到要求,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作文的質量。這是不懂得轉折入題,思路不開闊的緣故。其實,轉折入題很簡單,只要緊扣主題展開聯想和 引申,張開想像的翅膀,由古到今,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由正面到反面,由自然現象到社會現象,讓自己的思路馳騁於古今中外,盪漾於天地四方,不就事論事,就會視通萬里,覺得有很多東西可寫。轉折入題,不僅能使自己思路開闊,還能增強文章的可讀性,使文章瑰麗多姿,讓人看了愛不釋手。
八、段首概括
考場作文,時間有限,老師評卷的時間也很有限,在每個段落的開頭用一句話概括本段的內容,既能使文章思路清晰,又能讓讀者(包括評卷老師)一目瞭然,既然如此,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九、錘煉字句
我們懂得,文章有文采才有可讀性,才有感染力,為此,寫作時應該錘煉字句,努力做到字斟句酌。考場作文由於時間有限,真正做到字斟句酌是比較難的。但是,恰當地使用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方法,恰當地使用特殊的句式(設問句、反問句、排比句、對偶句、倒裝句、假設句等),恰當地引用名人名言,同時,在句子的運用上做到長短結合、整散結合,文白結合,就會使文章熠熠生輝。
十、篇末點題
在寫作上,我國自古就有「鳳頭、豬肚、豹尾」之說,所以,好的文章,除了開頭要好,中間容量要大之外,結尾還應該像「豹尾」那樣簡短有力。使文章結尾簡短有力的方法很多,可以呼應開頭(或題目),使首尾一貫,可以含蓄雋永,耐人尋味,可以畫龍點睛,使主題升華,可以卒章顯志,點明主題……總之,結尾要做到精采有力,簡潔扣題。這樣,才能增強文章的表現力。
除了努力做到上述十點之外,還應做到字跡清楚,卷面整潔,因為寫作其實是一種創造美的過程,「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讀者(包括評卷老師)也是不能拒絕美的
❸ 有哪些技巧可以活躍自己的思維
(1)群策攻關法:群策攻關法是艾利克斯?奧斯伯恩於1963年提出的一種方法,它建立在與他人一起工作從而產生獨特的思想,並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這種方式所具有的力量的基礎上。在一個典型的群策攻關期間,一般是一組人在一起工作,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內提出盡可能多的思想。提出了思想和觀點以後,並不對它們進行判斷和評價,因為這樣做會抑制思想自由地流動,阻礙人們提出建議。批判的評價可推遲到後一個階段。應鼓勵人們在創造性地思考時,善於借鑒他人的觀點,因為創造性的觀點往往是多種思想交互作用的結果。你也可以通過運用你思想無意識的流動,以及你大腦自然的聯想力,來迸發出思想火花。
(2)創造「大腦圖」:「大腦圖」是一個具有多種用途的工具,它既可用來提出觀點,也可表示不同觀點之間的多種聯系。你可以這樣來開始你的「大腦圖」:在一張紙的中間寫下你主要的專題,然後記錄下所有你能夠與這個專題有聯系的觀點,並用連線把它們連起來。讓你的大腦自由地運轉,跟隨它一般的建立聯系的活動。你應該盡可能快地工作,不要擔心次序或結構。讓其自然地呈現出結構,要反映出你的大腦自然地建立聯系和組織信息的方式。一旦完成了這個工作,你能夠很容易地在新的信息和你不斷加深的理解的基礎上,修改其結構或組織。
(3)堅持寫「做夢日記」:夢是通向無意識的捷徑,是發現創造性思想的豐富和肥沃的土壤。除了從你的日常生活中獲取思想之外,夢也表達了你內心深處思想過程的邏輯和情感,而它們與你創造性的「本質」緊密相連。夢具有情感的力量,生動的圖像,以及不尋常的(有時候是奇怪的)聯結,它可以作為你創造性思考的真正的催化劑。然而,就像是陽光下的露水會被蒸發掉一樣,夢是很容易被忘記的。為了抓住你的夢,在你的床邊放一個便箋簿,把你所能回憶起來的夢的情景記下來。你的夢的其他情節可能會在白天被突然想起,盡可能地也把這些額外的細節記下來。記錄完你做的夢以後,要想辦法破譯你做的夢的含義,但是,也要讓夢的內容刺激你創造性的想像力。
❹ 如何訓練思維和做事的靈活性,可以通過常年累月地做技巧性強的數學題來訓練嗎
應該在做一些邏輯性的題,數學題訓練能鍛煉思維,邏輯題能提高思維邏輯性
❺ 如何理解思維有技巧
翻開講述「創造學」的著作,書中都羅列出一系列的思維方法。這些方法總結了前人在思維技巧上取得的豐富成果,是值得後來人認真汲取的寶貴財富。思維確實存在著技巧,掌握了思維技巧的人應當更聰明一些。
思維技巧很多,如綜合思維、類比思維、側向思維……。一個人掌握的思維技巧愈多,運用起來愈靈活。思維技巧並無好壞之分,有些人可能習慣於某些技巧,另外一些人可能得益於另一些技巧。各種思維技巧的運用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的神經系統在傳遞信息時有差別。有些人反應快些,有些人反應慢些。有時候可能是一維傳遞,即思維沿著一條線定向的快速傳遞;有時候可能是二維傳遞,即思維鋪開在一個面上擴展;有時候可能是三維傳遞,即思維在三維空間上彌散。
可以這么說,任何思維都離不開思維技巧,科學思維也好,藝術思維也好,其他思維也好。而且諸多事例表明,科學與藝術在思維技巧上是相通的。
盡管思維技巧多種多樣,但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在頭腦中打開思維的通道思維技巧的作用在於當你的思維受阻時,幫助你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就是說,當你的思維遇到了「山窮水盡疑無路」時,思維技巧能引導你「柳暗花明又一村」。
自然界和社會中的事物千變萬化,錯綜復雜。有些事物之間有緊密的聯系,有些毫不相干。人們頭腦中的信息也是如此,人腦就是客觀世界的縮影,各種信息進入大腦呈有序與無序兩種狀態。如何把需用的信息與正在進行中的思維聯系起來,這里邊就有個思維技巧的作用。思維技巧能幫助你在頭腦中打開思維的通道,掀起思維風暴,產生奇思妙想。
有很多運用思維技巧解決問題的例子,比如諸葛亮草船借箭、曹沖稱象、司馬光砸缸等故事。晚清時期有一位竹禪和尚,善畫人物。有一年竹禪雲游到了北京,被召到宮里作畫。一天,慈禧太後拿出一張5尺長的宣紙,要畫一幅9尺高的觀音菩薩立像。宮中畫家無人敢應聲,竹禪說「我來接旨」。他拿過宣紙一揮而就,大家看了無不稱奇嘆絕。原來竹禪把觀音畫成了正在彎腰拾那凈水瓶中的柳枝,如若直起腰來剛好9尺身長。
2.在頭腦中開展實驗推理善於運用思維技巧的人,能在頭腦中進行模擬實驗和思辨推理。在初中物理課上,老師講過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同時扔下兩個重量不等的球,結果兩球同時落地,否定了亞里士多德關於重球先落地的理論。
而實際情況是,伽利略在扔球之前先在自己的頭腦中做了一次模擬實驗。他讓一根線把兩個重量不等的球拴在一起,然後想像會發生什麼情況。如果按照亞里士多德所說,重球落得快輕球落得慢,那麼輕球必定在後面牽制著重球,其作用相當於一個剎車,重球勢必降低速度,因而這兩組合不能像單個重球那樣快地落到地面。然而用線系住的兩個球已變成了較其中任何一球都要重的一個整體,那麼按照亞里士多德的理論,這個整體物落下的速度應當比其中任何一球的下落速度更快。伽利略在此發現了亞里士多德理論的疑點,從而導致了著名的自由落體運動定律的發現。
3.在頭腦中進行抽象與形象的變換把抽象變成形象,或者把形象變成抽象,也需要藉助於思維技巧。有一次宋徽宗以「踏花歸來馬蹄香」詩句為題令畫院的畫師們畫出其中意境。這個題目出的確有一定難度。繪畫所表現的是視覺形象,若把花香這個抽象的概念通過畫面表現出來,當然是很困難的事。許多畫師都是畫達官顯貴、文人仕女騎著馬在花叢中穿行,徽宗看了連連搖頭。但有一幅畫的是一匹奔馬,後面跟著幾只翻飛追逐的蝴蝶,令其大為贊賞。一看就使人感到春風拂面,花香襲人。
再舉一個科學方面的例子。(a+b)2是一道代數題。學過初中代數的人都能算出(a+b)(a+b)=a2+b2+2ab,但是這個結果不通過抽象的運算也可以形象地表示出來,見圖。
圖以a+b為邊長的正方形面積(引自《視覺思維》)
❻ 如何激發自己的思維潛能
1、發現或挖掘潛能,可以從這4個表現去考量。當你看到某件事,覺得自己也能很好地做好的時候;當你對某件事自動自發迫不及待的想嘗試的時候;當你發現自己學某件新鮮事物學得很快的時候;當你做完某件事後,有強烈的滿足感、自豪感、快樂感的時候。要想更好地通過該模型去尋找到自己天賦潛能,就要多開眼界、多嘗試、多體驗,這很重要。
2、藉助別人來發現自己的天賦潛能。因為有些潛能,可能我們不自知(當局者迷),比如請熟悉自己的人回答:在你眼中,我哪些方面的表現比較突出?舉一個例子說明一下。
3、潛力不是能力,要想把潛力變成能力,需要對潛力進行開發,讓它發揮優勢。比如你有演講的熱情和潛力,但你可能從來沒做過公眾演講,周圍的人也沒有廣泛覺得你演講能力強,那麼這只能說他具備某種潛力,而不是優勢能力。
4、開發天賦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你去刻意的練習。在投入的過程中,還要持續向外取得反饋、向內自我反思,結合知識和技能,廣泛獲得支持系統,始終如一地打造優勢、才能取得好的成果。當然了,這不是空說,潛力是可以發展成優勢能力的,這里簡單舉個我自己的例子:我自己並不知道自己有快速閱讀的能力,但因為我需要大量閱讀,我就去學習、練習了,使其成為了我的優勢能力。一開始是找各種方法嘗試,後來用了「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來練習。一開始我自測的閱讀速度是300字左右每分鍾,堅持訓練一個月後,我的閱讀速度掌握到了兩千字左右每分鍾,後來繼續練習掌握到三千多字,成為了我的優勢能力。
❼ 邏輯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怎樣從小培養孩子這種能力
我們每天都會跟很多人說話交流時會有一種感覺,有的人思路非常清晰,說話很有條理,跟他說話很有效率,很快就能明白他要說的中心思想;有的人卻正好相反,說話顛三倒四,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聽得人雲里霧里,半天不知道他要表達什麼。我們當然更願意跟前一種人溝通。那麼,大家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也需要跟他人溝通,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跟前面那種人一樣。其實造成這種不同,是邏輯思維能力的問題。
閨蜜是一個事業非常成功的女性,我非常佩服她做事的效率以及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跟她說話,一分鍾溝通、三分鍾確定,第四分鍾就可以去執行了,效率不是一般的高。她的大腦隨時在運轉,思路非常清晰,每次說話也是一語中的,可見她的邏輯思維能力非常地強。但是,她的兒子卻很讓她頭疼,兒子6歲了,說話還是顛三倒四,描述一件事情時東說一句西說一句,閨蜜每次都在旁邊聽得冒火,卻又不知道該怎麼樣培養孩子。
❽ 如何靈活運用創新思維技巧
1.自由思考復 隨心所欲,瘋狂的想法制也是好的. 不可能和不可思議的想法也是好的. 事實上,在每個會議的上都有那麼幾個主意離奇古怪惹人發笑. 請記住實用的想法經常來自那些愚蠢,不切實際和不可能的主意. 允許你自己的思考跨越普通和常規的界限,智慧的方案就能隨之產生. 一些「瘋狂的」想法也變得實用.
2.在其它想法上改進,修改,構建新的想法. 剛才提出的想法好在什麼地方?能用嗎?把它怎麼變化一下就更好或者更瘋狂了?有時這叫做騎肩,搭車或者打乒乓. 把另一個想法作為刺激產生你自己的改進或者變化. 就像我們以前說的那樣,把一個不能用的方案的一部分改變之後有時就產生了一個偉大的方案。
❾ 創造性思維的衍生技巧是
創造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