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太閣立志傳5 第四次川中島合戰
[觸發條件]
1.武田居城兵力>25000,上杉兵力>15000
2,武田擁有海津城,上杉擁有飯山城
3.上杉出兵關東,武田圍攻箕輪的事件發生過(箕輪是否打下無所謂,最好打下,雖然歷史上沒打下-_-b)
[川中島合戰前夕]
--[武田]
武田信玄駐扎海津城,上杉謙信固守妻女山,山本勘助提出建議,藉助早晨的濃霧偷襲上杉,武田兵分兩路,一路從背後偷襲上杉,一路固守八潘原配合偷襲部隊夾擊上杉,但卻被上杉謙信識破,直接攻擊武田信玄本隊,武田軍處於下風.
--[上杉]
會抓一個農民詢問得知明日將有大霧,決定偷襲武田本隊,給不給獎賞無所謂
[川中島合戰]
--[武田]
武田家 合計8000
軍團長 武田信玄2000騎兵
二備隊 武田信繁2000足輕
三備隊 山本勘助1250足輕
四備隊 飯富昌景1250足輕
五備隊 武田勝賴1500足輕
上杉家 合計13000
軍團長 上杉謙信3154足輕
二備隊 柿崎景家3151足輕
三備隊 村上義清2363足輕
四備隊 宇佐美定滿2343足輕
五備隊 齋藤朝信1969騎兵
此戰必須要輸,按照歷史來玩嘛-_-b,讓信玄一人單槍匹馬上去挨揍.其他人後退,就OK,完了以後,武田信繁,山本勘助戰死,得到此二人人物卡,且連鎖獲得真田幸村(真田信繁)卡
--[上杉]
武田家 合計8000
軍團長 武田信玄1884騎兵
二備隊 武田信繁1882足輕
三備隊 武田義信1882足輕
四備隊 飯富昌景1176足輕
五備隊 山本勘助1176足輕
上杉家 合計13000
軍團長 上杉謙信2892足輕
二備隊 柿崎景家2888足輕
三備隊 村上義清2166足輕
四備隊 宇佐美定滿2166足輕
五備隊 色部長實2888足輕
沒什麼好說,直接沖上去毆打武田本隊即可
② 太閣立志傳5武田信玄我為啥觸發不了箕輪城攻城戰和第四次川中島合戰
長野家是不是被滅了?甲斐一帶的事件,有些武田家是不能觸發的,只能「被觸發」。
長野家
箕輪城之戰
1,關東管領襲名事件發生。
2,武田家和長野家非同盟關系。
3,武田家領有南信濃全境。
上杉家
川中島合戰
1,關東管領襲名事件發生。
2,亂麻之章1558年7月之後,日輪之章1561年之後。
3,武田家、上杉家存在。
4,武田家和上杉家非同盟關系。
5,武田家領有海津城、小諸城。
6,上杉家領有飯山城。
7,武田信繁、武田義信、山縣昌景、山本勘助、馬場信房、飯富虎昌、高阪昌信、小山田信茂在武田家。
8,柿崎景家、村上義清、宇佐美定滿在上杉家,據點在上杉家本城。
關東管領襲名
1,亂麻之章1557年8月之後,日輪之章1560年8月之後。
2,上杉家、北條家、長野家存在。
3,太田三樂齋為岩槻城城主。
武田家
川中島合戰
1,關東管領襲名事件發生。
2,亂麻之章1558年7月之後,日輪之章1561年之後。
3,武田家和上杉家非同盟關系。
4,武田家領有海津城、小諸城。
5,武田家未占據二條城、駿府城。
6,上杉家領有飯山城。
信玄上洛
1,武田信玄存在。
2,今川家存在。
3,武田家領有甲斐、南信濃全境和駿河部分城池。
4,武田信玄本城在甲斐、北信濃、南信濃。
「川中島合戰」事件只要發生,武田信繁、山本勘助就會死去,沒有所謂「平局」
③ 信長野望14上杉戰國傳川中島之戰之前如果已經打下了葛尾城和砥石城還能觸發嗎
《信長之野望14:創造》上杉家戰國傳達成條件總匯[圖]
《信長之野望14:創造》中的戰國傳是需要一定的達成... 川中島之戰 1551年家督繼承 1560年桶狹間合戰 1...
④ 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為何五次合戰川中島
因為川中島位於信濃國,而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都有不得不爭奪信濃之理。
上杉謙信原名長尾景虎,統治區域是越後,原先統治關東地區的幕府各種公方和幕府高官關東管領,從幾十年前開始,領地就被北條早雲侵略,北條早雲死後,北條氏綱繼續攻打扇谷、山內兩上杉氏,勢力擴張到武藏國和安房國,關東管領上杉憲政岌岌可危。
在此危局下,上杉憲政無子,遂與長尾景虎結盟,許諾長尾景虎若能消滅北條氏康,則以關東管領之位相酬,於是長尾景虎開始了與北條氏康長達十幾年的爭奪關東牆頭草小諸侯的戰爭。
⑤ 求一副上杉武田川中島合戰的圖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4%A8%D6%D0%B5%BA&in=24752&cl=2&cm=1&sc=0&lm=-1&pn=121&rn=1&di=727832601&ln=218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4%A8%D6%D0%B5%BA&in=24752&cl=2&cm=1&sc=0&lm=-1&pn=6&rn=1&di=629201761&ln=218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4%A8%D6%D0%B5%BA&in=22291&cl=2&cm=1&sc=0&lm=-1&pn=11&rn=1&di=577785801&ln=218
這里有幾幅,看看是不是你想要的.
⑥ 第四次川中島合戰中到底是武田贏了還是上杉贏了
個人覺得,看勝負主要還是看戰略意圖有沒有達到其目的性。
武田的目的其實是專奇襲,想用自己本屬陣士兵拖延上杉軍,用奇兵背後出擊,奇襲上杉。但是卻被上杉看破,反而以8000士兵死守本陣,苦戰上杉13000士兵,總兵力優勢沒有發揮作用。
作為偷襲的奇兵也是最後趕來,遲遲才和本陣軍馬會和,但是這時卻無力和本陣軍隊合圍上杉軍,結果是兩軍各自退兵。
戰役結果顯然是武田沒達到自己奇兵突襲上杉軍的戰略意圖,反而損失了武田信繁、諸角虎定、山本勘助三名戰將,可以說是惜敗了。
希望你能採納!
⑦ 太閣5里川中島合戰如何發生呢
1.武田居城兵力>25000,上杉兵力>15000 2,武田擁有海津城,上杉擁有飯山城 3.上杉出兵關東,武田圍攻箕輪的事件發生過(箕輪是否打下無所謂,最好打下,雖然歷史上沒打下-_-b) [川中島合戰前夕]--[武田]武田信玄駐扎海津城,上杉謙信固守妻女山,山本勘助提出建議,藉助早晨的濃霧偷襲上杉,武田兵分兩路,一路從背後偷襲上杉,一路固守八潘原配合偷襲部隊夾擊上杉,但卻被上杉謙信識破,直接攻擊武田信玄本隊,武田軍處於下風. --[上杉]會抓一個農民詢問得知明日將有大霧,決定偷襲武田本隊,給不給獎賞無所謂 [川中島合戰]--[武田]武田家 合計8000 軍團長 武田信玄2000騎兵 二備隊 武田信繁2000足輕 三備隊 山本勘助1250足輕 四備隊 飯富昌景1250足輕 五備隊 武田勝賴1500足輕 上杉家 合計13000 軍團長 上杉謙信3154足輕 二備隊 柿崎景家3151足輕 三備隊 村上義清2363足輕 四備隊 宇佐美定滿2343足輕 五備隊 齋藤朝信1969騎兵 此戰必須要輸,按照歷史來玩嘛-_-b,讓信玄一人單槍匹馬上去挨揍.其他人後退,就OK,完了以後,武田信繁,山本勘助戰死,得到此二人人物卡,且連鎖獲得真田幸村(真田信繁)卡--[上杉]武田家 合計8000 軍團長 武田信玄1884騎兵 二備隊 武田信繁1882足輕 三備隊 武田義信1882足輕 四備隊 飯富昌景1176足輕 五備隊 山本勘助1176足輕 上杉家 合計13000 軍團長 上杉謙信2892足輕
⑧ 日本戰國武田家與上杉家在川中島進行多少次決戰
5次。除了第一次武田信玄勝利以外其餘基本平手第一回川中島合戰:天文二回十二年(公元1553年)四月答至九月,甲軍勝利。 第二回川中島合戰:弘治元年(公元1555年)七月至十月,雙方平手。 第三回川中島合戰:弘治三年(公元1557年)二月至十月,雙方平手。 第四回川中島合戰:永祿四年(公元1561年)九月,雙方平手(史上有爭議)。 第五回川中島合戰:永祿七年(公元1564年)七月至十月,雙方平手。最激烈是第四次,武田重臣死了幾個
⑨ 日本戰國,第五次川中島合戰之後,上杉家滅亡的原因是什麼不要叫我去看百科全書。
一、首先說明的是:上杉家從未滅亡,一直存續到日本幕府後期;
二、詳解:
1、簡介上杉家族:
上杉氏是古代日本一個名門氏族。原為公家,受命統治關東。在鐮倉時代、室町時代及江戶時代家族擁有一定地位。上杉氏出自勸修寺流藤原氏。第一代是上杉重房,名字取自於京都上杉。後來與足利氏進行婚姻增加影響力。
2、詳解上杉家族史:
1552年,北條氏康攻陷山內上杉家的居城平井城,上杉憲政長子龍若丸被北條氏康逮捕並遭處刑。上杉憲政投奔越後的長尾景虎。1561年,上杉憲政將上杉姓氏及關東管領一職讓與長尾景虎,並將名字中的「政」字賜與他,長尾景虎因此改名上杉政虎(後改稱上杉謙信)。之後上杉憲政隱居於越後的御館。在這期間,上杉氏的臣屬紛紛倒戈,唯獨長野業正依然支持上杉憲政,並且與上杉謙信交好。此時,武田和北條都意識到上杉謙信有進入關東的意圖,便率先攻打長野業正的居城-箕輪城,此時日本戰國最老成的名將時年57歲的長野業正出場,面對強敵據守9年之久,直到1561年病逝。其子業盛子代父職,在上泉氏等「長野十六槍」的全力協助下,誓死鎮守箕輪。然而局勢已無可避免地倒向了武田氏。永祿4年11月,長野氏最大的助力小幡氏歸降武田信玄,以箕輪城為中心的一揆一角被撕破。永祿7年,倉賀野城、安中、松井田三城相續陷落,武田大軍逼近幾成孤城的箕輪。永祿8年,箕輪城周邊総社· 白井兩城破。翌年(永祿8(1566)年)9月,武田軍以二萬兵力對箕輪城發起總攻勢,在勇將藤井友忠等戰死後,已有覺悟長野業盛大開城門,果敢殺出,突入武田名將馬場信房之陣,斬敵十八騎而回。世人震撼,謂之「虎父無犬子也」!最末,自知不敵的業盛在城破時留下辭世之句「春風一度,梅櫻飄落,吾之奈何;今昔身滅,空留殘名,箕輪永伴」後自害。享年19歲。上州長野氏,滅亡。
1578年,上杉謙信暴斃之後,上杉氏出現後繼者之爭。養子上杉景勝(長尾政景之子)和上杉景虎(北條氏康第七子)爭奪上杉氏家督一職。上杉憲政支持上杉景虎,其居館御館成為景虎的據點,因此稱為御館之亂。上杉憲政與景虎的長子北條道滿丸前往與上杉景勝交涉途中被刺客暗殺而亡。享年五十六歲。
御館之亂最終以上杉景勝的勝利告終。關原會戰以後,上杉家被轉封到米澤藩,上杉景勝成為米澤藩第一任藩主,直至幕府末期。
日本更注重姓氏的延續,只有家族姓氏不斷有人繼承,即使毫無血緣也是可以的。所以說上杉憲政的死不算上杉家滅亡。
⑩ 日本戰國,第五次川中島合戰之後,上杉家滅亡的原因是什麼不要叫我去看百科全書。
請不要亂說.第五回川中島合戰在永祿七年(公元1564年)發生,在永祿四年最大規模的第四次川中島合戰後,雙雄在永祿七年再度碰頭,早在永祿五年,武田信玄與北條氏康的聯軍反擊在上野、武藏的上杉勢力。上杉謙信疲於奔命去應付,加上冬天的來臨,犀川以北的地區已經被冰封,令到上杉謙信被迫圍攻下野佐野城(現今杤木縣佐野巿),等待雪融才退兵。如此同時,武田信玄攻陷了奧信濃的飯山城,繼續去越後攻擊。最後,上杉謙信在永祿六年四月二十日,援軍被武田、北條聯軍所延誤,處於劣勢的上杉謙信,在六月,退兵回越後。之後在永祿六年十二月,武田、北條聯軍,繼續攻擊上野的上杉勢的諸城,然且上杉謙信也再度出兵關東,翌七年四月,武田、北條聯軍從上野轉戰關東各地區,分散了上杉謙信的軍力和戰事。
永祿七年,武田信玄派遣密使,誘使會津黑川城的蘆名盛氏出兵越後,而武田信玄則從川中島往春日山城出發,實行夾擊上杉領地。三月十八日,武田軍抵達信濃與越後的邊境,並且攻擊要點野尻城(現今上水內郡信濃町),而越後因領內動湯不安,武田軍藉此繼續攻入越後,侵略村落。而蘆名盛氏也在四月出兵越後,攻擊越後菅名庄(現今新潟縣五泉巿),得知情報的上杉謙信從關東慌忙地退兵,最後擊敗了野尻城的武田軍,使武田信玄的計劃告吹。
不久,飛驒國的櫻洞城(現今岐阜縣益田郡荻原町)城主三木良賴和廣瀨高堂城(現今同吉城郡國府町)城主廣瀨宗城的爆發斗爭,而武田信玄也牽涉其中,高原諏訪城(現今吉城郡神岡町)的江馬時盛表態支持廣瀨宗城,而他們更向武田信玄請求支援和依賴。而且三木良賴和江馬時盛的兒子輝盛也向上杉謙信請求支援,一場小國內的小斗爭,演變成武田和上杉兩雄的爭斗,武田信玄派遣山縣昌景支援廣瀨宗城,而越後上杉軍也支援三木良賴。武田軍入主飛驒國,開拓了機會攻擊越中等地,更可藉此在越中和信濃夾擊上杉謙信。聰明的上杉謙信知道這個腹背受敵的危機稍處理不慎,不單是保護不了春日山城,嚴重的將招致滅亡。上杉謙信也下決定,再度在川中島和武田信玄決戰。
上杉謙信在永祿七年七月下旬,從春日山出發,二十九日抵達善光寺,八月一日,在更級八幡社(現今更埴巿)祈求消滅信玄。八月三日,渡過犀川,並在川中島布陣。翌日,向常陸的佐竹義昭發出書信,信中要求佐竹義昭能夠出兵牽制北條氏康的軍隊,以方便他從川中島進入上野、武藏國。而武田信玄的信濃軍從塩崎城出發,雙軍在川中島對峙六十日,不分勝負,如此同時,在關東的上杉勢力.下野佐野城的佐野昌綱突然變節,反叛上杉謙信,向北條氏康投降,使上杉謙信計劃打破,最後退兵回飯山城,修補城池的防備,以防信玄的入侵,在十月一日,退兵回春日山城,謙信的退兵,代表著長達十一年的川中島合戰終於畫上句號。而信玄也繼續漫長的征戰歲月
在後來秀賴與家康對抗時上衫支持西軍.西軍敗後德川縮小了上衫家的領土.上衫家得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