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全玻璃是誰發明的
安全玻璃是謝瓦爾德納澤發明的。
1998年月9日夜,喬治亞總統謝瓦爾德納澤在乘一輛賓士汽車回家途中,突然,從夜色籠罩下的密林里竄出20多個殺手,向總統座車瘋狂掃射並投擲手榴彈,汽車傷痕累累,但幸運的是謝瓦爾德納澤毫發無損,這要歸功於德國政府贈送給他的這輛從價值50萬美元的賓士牌防彈汽車。
(1)防彈玻璃什麼時候發明的擴展閱讀:
一、使用地點
安全玻璃通常用在一些重要設施,如銀行大門、貴重物品陳列櫃、監獄和教養所的門窗等。這些部位有可能遭到持各式各樣凶器的群匪連續襲擊。而高強度安全玻璃能在一段時間內抵禦穿透,為其他裝置作出反應贏得足夠的時間。世界上一些最著名的文物,如《蒙娜麗莎》和《獨立宣言》就是用安全玻璃保護的。
防彈玻璃是由多層玻璃與多層PVB中間膜粘結加工而成,也可以是普通玻璃加貼防彈膜製成,它可抵禦住手槍、步槍甚至炸彈爆炸的強烈沖擊。在全球城市恐怖爆炸事件中,玻璃碎片是造成人員傷害的主要原因。
爆炸發生時,玻璃碎片像雨點一樣橫飛,甚至可以飛到幾千米以外的地方,造成的受傷害人數佔到90%以上。夾層玻璃在爆炸事件中即使被震碎,仍可完整地保留在框中,大大降低了玻璃碎片對人的傷害。
二、鑒別方法
1、最重要和最保險的辦法,就是產看安全玻璃上有沒有3C認證標志。因為按照規定,安全玻璃上必須要3C認證標志。
2、靠聽,也就是說用手敲擊玻璃,如果玻璃發出清脆響聲,則說明玻璃是鋼化玻璃,反之則為普通玻璃。
3、使用偏振光片,是鋼化玻璃可以透過偏振光片在玻璃的邊部看到彩色條文,而在玻璃的面層觀察,可以看到黑白相間的斑點。偏振光片可以在照相機鏡頭或者眼鏡中找到,觀察時注意光源的調整,這樣更容易觀察。
『貳』 防彈玻璃是誰發明的
防彈玻璃通常是透明的材料,譬如聚碳酸酯纖維熱塑性塑料(一般為力顯樹脂)。它具有普通玻璃的外觀和傳送光的行為,對小型武器的射擊提供一定的保護。
防彈玻璃通常包括聚碳酸酯纖維層夾在普通玻璃層之中。子彈容易擊穿外表的一層玻璃,但堅固的聚碳酸酯纖維層會在它可能擊穿玻璃內在的層之前停止子彈的運動。防彈玻璃通常厚達70毫米至75毫米。
歷史上,防彈玻璃曾由液體橡膠粘在一起的玻璃板料製成。這些大塊的防彈玻璃已經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做了公共的的用途,通常厚達100毫米至120毫米,而且極端重。
單向防彈玻璃
譬如一些銀行防彈車的用途促進了單向防彈玻璃的發明。這種玻璃將抵抗接踵而來的小型武器射擊玻璃的外側,卻會允許在玻璃的對側(里側)的射擊,譬如防衛者從防彈車的里側射擊,從而通過玻璃射擊在外部威脅者上。
單向防彈玻璃通常被製成二層:在外部的易碎的一層和在裡面的柔韌的一層。當一個子彈從外部射出時,子彈會先擊中易碎的一層,並打碎一個區域。這會吸收一些子彈的動能,並且在一個更大的區域傳播動能。當減慢的子彈擊中柔韌的一層時,它就被擋住了。但是,當子彈從裡面射出,它會先擊中柔韌的一層。子彈能把柔韌的一層擊穿是因為它的能量集中於一個小范圍,脆的一層在柔韌的那層向外彈時向外碎裂,而且不妨害子彈的前進。
防彈玻璃在具有玻璃的透光、透像性能的同時,還對槍彈射擊具有防護能力的玻璃。防彈玻璃的防彈原理是它能將子彈的沖擊動能轉化為玻璃的彈性勢能和碎片的表面能。防彈玻璃實際上是由透明膠合材料將多片玻璃或高強度有機板材粘接在一起製成的。一般有以下三層結構:
①承力層:該層首先承受沖擊而破裂,一般採用厚度大、強度高的玻璃,能破壞彈頭或改變彈頭形狀,使其失去繼續前進的能力。
②過渡層:一般採用有機膠合材料,粘接力強、耐光性好,能吸收部分沖擊能,改變子彈前進方向。
在夾層玻璃中夾一層非常結實而透明的化學薄膜。這不僅能有效地防止槍彈射擊,而且還具有抗浪涌沖擊、抗爆、抗震和撞擊後也不出現裂紋等性能。
③安全防護層:這一層採用高強度玻璃或高強透明有機材料,有較好的彈性和韌性,能吸收絕大部分沖擊能,並保證子彈不能穿過此層
防彈玻璃最重要的性能指標就是防彈能力。防彈能力的指標是從兩方面來衡量的,一方面是安全防護能力,另一方面是所防護槍支的殺傷能力。
根據對人體防護程度的不同,防彈玻璃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安全型,一種是生命安全型。安全型防彈玻璃在受到槍擊後,其非彈著面無飛濺物,不對人體構成任何傷害;生命安全型防彈玻璃在受到槍擊後,非彈著面有飛濺物飛濺,但子彈不能穿透玻璃,可能對人體造成二次傷害。防彈玻璃根據防不同槍種防彈能力又有不同的要求。防彈玻璃分為三大系列,第一是航空防彈玻璃,第二是車輛、船舶用防彈玻璃,第三是銀行用防彈玻璃。厚度在18mm至40mm之間。
『叄』 玻璃彈珠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760年就有了。。。。
『肆』 防彈玻璃 發明的故事
20世紀初,法國一座城市接連發生多起車禍,除了直接死傷外,有相當多的乘客是被飛濺的碎玻璃刺傷的。
一位叫貝奈狄特斯的法國科學家注意讀到乘客被玻璃刺傷的新聞,使他回想起做實驗時碰到的一件事。
有一次,他在整理化學葯品時,不小心把一隻葯瓶打翻在地。奇怪的是,玻璃葯瓶竟沒有打碎,只是表面出現些裂紋。他仔細研究了原因,原來這葯瓶曾裝過三硝酸纖維素脂的溶液,溶液已揮發,在葯瓶內壁均勻地附著形成一層薄膜,正是這層薄膜使得瓶子沒有摔得玻璃四濺。
要是在車窗的玻璃里加上一層這樣的薄膜,乘客不就能免遭玻璃碎屑飛濺之苦了嗎?想到這里,貝奈狄特斯連夜試驗,成功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塊安全玻璃。這種玻璃有三層,兩邊是普通玻璃,中間一層是三硝酸纖維素脂,三層緊壓到一起成為整體。安全玻璃外觀上和普通玻璃沒什麼區別,一旦受到劇烈撞擊時,它只會碎裂而不會飛濺。
科學家在科學試驗中的發現和發明,使安全玻璃的種類不斷增多。現代許多交通工具,如火車、電車、汽車的車窗均採用鋼化玻璃製作。許多高級轎車的車窗玻璃還採用安全性能高的防彈玻璃。這種玻璃由三層構成,兩邊是普通玻璃,中間是用玻璃纖維浸漬環氧樹脂製成的防彈玻璃鋼,普通槍彈休想穿透它!
防彈玻璃通常是透明的材料,譬如聚碳酸酯纖維熱塑性塑料(一般為力顯樹脂)。它具有普通玻璃的外觀和傳送光的行為,對小型武器的射擊提供一定的保護。
防彈玻璃通常包括聚碳酸酯纖維層夾在普通玻璃層之中。子彈容易擊穿外表的一層玻璃,但堅固的聚碳酸酯纖維層會在它可能擊穿玻璃內在的層之前停止子彈的運動。防彈玻璃通常厚達70毫米至75毫米。
歷史上,防彈玻璃曾由液體橡膠粘在一起的玻璃板料製成。這些大塊的防彈玻璃已經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做了公共的的用途,通常厚達100毫米至120毫米,而且極端重。
單向防彈玻璃
譬如一些銀行防彈車的用途促進了單向防彈玻璃的發明。這種玻璃將抵抗接踵而來的小型武器射擊玻璃的外側,卻會允許在玻璃的對側(里側)的射擊,譬如防衛者從防彈車的里側射擊,從而通過玻璃射擊在外部威脅者上。
單向防彈玻璃通常被製成二層:在外部的易碎的一層和在裡面的柔韌的一層。當一個子彈從外部射出時,子彈會先擊中易碎的一層,並打碎一個區域。這會吸收一些子彈的動能,並且在一個更大的區域傳播動能。當減慢的子彈擊中柔韌的一層時,它就被擋住了。但是,當子彈從裡面射出,它會先擊中柔韌的一層。子彈能把柔韌的一層擊穿是因為它的能量集中於一個小范圍,脆的一層在柔韌的那層向外彈時向外碎裂,而且不妨害子彈的前進。
『伍』 玻璃是什麼時候被發明的
沒有人確切地知抄道玻璃是在何時襲、何地首先被製造出來的。公元前2600年左右,它出現於美索不達米亞(現今伊拉克)或埃及的早期文明中心地之一。
玻璃窗是一項更晚一些的發明。它們最初也是用吹氣來製造的。大容器被吹制出來,經弄平後就成為一片玻璃。公元100年左右才開始出現這種明亮的玻璃。
所以,公元100年左右玻璃用於建築上了。
『陸』 中國的玻璃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叫什麼
玻璃,在中國最早出現和生產的時間目前還沒有一個准確的定論,但自從周代以來的詩文傳志中經常出現以下名詞:「繆琳」、「火齊」、「琉璃」、「琅玕」、「頗黎」、「明月珠」,晉六朝記載中也出現了「玻璃」、「瑟瑟」,後人對此的註解多籠統地稱之為「不同種類的玉石」。
但聯系近些年來考古發掘中大量實物的出土及專家的具體分析,現普遍認為這些東西多與人造珠玉有所聯系。而其名稱則沒有一個嚴格地區分,多將半透明的稱為「璃」,透明的才稱「玻璃」。
中國發現最早的玻璃器始於春秋末、戰國初。這個時期的玻璃器數量少,品種單一,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劍格上的小塊玻璃。戰國早期的玻璃器數量有所增加,仍以蜻蜓眼等小型珠飾為主。
戰國中晚期玻璃器的數量及品種增加,除了珠、管小型裝飾品外,增添了璧、劍飾、印章等典型中國式樣的玻璃器,這個時期一般的士和庶民也可以用玻璃器隨葬。
(6)防彈玻璃什麼時候發明的擴展閱讀: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號楚墓出土的一把保存完好的青銅劍,劍長55.7厘米,寬4.6厘米,在此劍劍格的兩面鑲嵌了玻璃和綠松石,其中鑲嵌的玻璃塊僅存兩塊,呈淺藍色,半透明,內含較多小氣泡。兩塊玻璃形狀不同,一塊呈球冠形,另一塊形狀不規則,直徑都不足一厘米。
劍身上有八字鳥篆錯金銘文:「越王鳩淺(勾踐)自乍(作)用銓(劍)」,越王勾踐是春秋末越國的君王,在位之年為公元前497年至前465年,由此推斷越王勾踐劍上的玻璃製造年代不晚於春秋末年。解劍身上的兩塊小小藍色玻璃,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真正玻璃。
經科學測試和分析,越王勾踐上的玻璃主要成分為鉀鈣硅酸鹽,這種化學成分的玻璃是在古埃及和古巴比倫地區所沒有的,而中國原始瓷在燒成時溫度過高而流下來形成的透明釉滴,其成分恰是鉀鈣硅酸鹽,這種釉滴已是玻璃態物質,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古玻璃。
也由此可見,中國長江流域最早的古玻璃制備技術可能從原始瓷釉技術演變而來。
『柒』 玻璃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世界最早的玻璃製造者為古埃及人。從4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的遺跡里,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
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18世紀,為適應制望遠鏡的需要,制出光學玻璃。1874年,比利時首先制出平板玻璃。1906年,美國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機。
3000多年前,一艘歐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滿載著晶體礦物「天然蘇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貝魯斯河上。由於海水落潮,商船擱淺了,於是船員們紛紛登上沙灘。
(7)防彈玻璃什麼時候發明的擴展閱讀:
玻璃的分類:
1、鋼化玻璃。它是普通平板玻璃經過再加工處理而成一種預應力玻璃。
2、磨砂玻璃。它也是在普通平板玻璃上面再磨砂加工而成。一般厚度多在9厘以下,以5、6厘厚度居多。
3、噴砂玻璃。性能上基本上與磨砂玻璃相似,不同的改磨砂為噴砂。由於兩者視覺上類同,很多業主,甚至裝修專業人員都把它們混為一談。
4、 壓花玻璃。是採用壓延方法製造的一種平板玻璃。其最大的特點是透光不透明,多使用於洗手間等裝修區域。
5、 夾絲玻璃。是採用壓延方法,將金屬絲或金屬網嵌於玻璃板內製成的一種具有抗沖擊平板玻璃,受撞擊時只會形成輻射狀裂紋而不至於墮下傷人。故多採用於高層樓宇和震盪性強的廠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玻璃
『捌』 玻璃是哪個國家發明的中國什麼時候開始廣泛使用玻璃
世界最早的玻璃製造者為古埃及人。玻璃的出現與使用在人類的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從4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的遺跡里,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
雍正年間,廣州的對外貿易日漸繁榮。每年夏秋之際,計有進二十條西洋貿易大船到港,分別來自英國、法國、荷蘭,奧地利和瑞典。這些大船前來購買中國的茶葉、瓷器和絲綢,雖然船上帶來的基本上都是白銀,一般是三至五噸重的西班牙銀幣,但是也有一些西洋物產,比如呢絨,鍾表等,其中有一樣比較特別的物產,就是玻璃。
玻璃是非晶無機非金屬材料,一般是用多種無機礦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鋇、石灰石、長石、純鹼等)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輔助原料製成的。它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
普通玻璃的化學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鹽復鹽,是一種無規則結構的非晶態固體。廣泛應用於建築物,用來隔風透光,屬於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屬的氧化物或者鹽類而顯現出顏色的有色玻璃,和通過物理或者化學的方法製得的鋼化玻璃等。有時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稱作有機玻璃。
『玖』 安全玻璃是哪一年發明的
安全玻璃抄是作為一個正規的情況下,以替代在玻璃碎玻璃可能會導致傷害或死亡,特別是汽車。它使用了自20世紀初,但需求也在大幅增加的好處是實現和標准化。
起源
安全玻璃最初設想時,他在1903年下降了一則含有纖維素復合瓶由法國科學家愛德華降福。玻璃粉碎,但保持其形狀。鋼化玻璃發展於20世紀初,以及,首先由奧地利化學家魯道夫賽丹專利。
發展
1905年約翰船員申請了專利使用安全玻璃兩玻璃層樹樹脂類型。降福專利的「三元」在1909年的聚乙烯醇縮丁醛兩玻璃層層。安全玻璃發現了第一的防毒面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主要用途
類型
有兩種不同類型的安全玻璃夾層,和鍛煉。夾層玻璃由兩層玻璃是由一間塑料薄膜一起件。鋼化玻璃是普通玻璃的單件已被加熱和冷卻速度在特定它加強。
優點
安全玻璃是在任何地方使用的熱量會導致玻璃或定期的地方將是危險的問題,如果玻璃破裂。這是用在汽車車窗,滑動在公共建築的玻璃門,窗,玻璃鍋,烤箱門和安全防護眼鏡。
規例
使用和安全的玻璃強度規例發達國家20世紀60年代開始,帶動了玻璃工業的安全發展。
『拾』 什麼是防彈玻璃
防彈玻璃通常是透明的材料,譬如聚碳酸酯纖維熱塑性塑料(一般為力顯樹脂)。它具有普通玻璃的外觀和傳送光的行為,對小型武器的射擊提供一定的保護。
防彈玻璃通常包括聚碳酸酯纖維層夾在普通玻璃層之中。子彈容易擊穿外表的一層玻璃,但堅固的聚碳酸酯纖維層會在它可能擊穿玻璃內在的層之前停止子彈的運動。防彈玻璃通常厚達70毫米至75毫米。
歷史上,防彈玻璃曾由液體橡膠粘在一起的玻璃板料製成。這些大塊的防彈玻璃已經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做了公共的的用途,通常厚達100毫米至120毫米,而且極端重。
單向防彈玻璃
譬如一些銀行防彈車的用途促進了單向防彈玻璃的發明。這種玻璃將抵抗接踵而來的小型武器射擊玻璃的外側,卻會允許在玻璃的對側(里側)的射擊,譬如防衛者從防彈車的里側射擊,從而通過玻璃射擊在外部威脅者上。
單向防彈玻璃通常被製成二層:在外部的易碎的一層和在裡面的柔韌的一層。當一個子彈從外部射出時,子彈會先擊中易碎的一層,並打碎一個區域。這會吸收一些子彈的動能,並且在一個更大的區域傳播動能。當減慢的子彈擊中柔韌的一層時,它就被擋住了。但是,當子彈從裡面射出,它會先擊中柔韌的一層。子彈能把柔韌的一層擊穿是因為它的能量集中於一個小范圍,脆的一層在柔韌的那層向外彈時向外碎裂,而且不妨害子彈的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