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荷蘭發明將跑步機跟自行車相結合的新自行車是真的嗎
是的。
荷蘭大叔Bruin Bergmeester 發明一款走路就能動的自行車(Lopifit)。
走路自行車看起來像是自行車與跑步機的結合體,但是使用者不必費力跑動,而是像散步一樣悠閑自在。
走路自行車由後輪的250W的馬達提供動力。人站在中間的履帶上,像走路般移動雙腳,就能夠觸發電動機,使履帶滾動,從而讓自行車前進。
使用者的走路速度會影響自行車的前進速度,同時自行車具有6檔調速功能,最高時速可25km/h,是成人步行速度的4倍,續航可達55公里。
(1)省力自行車新發明擴展閱讀
這位發明家大叔從小其實是一枚「搗蛋鬼」,沒事就愛在家各種 「強拆」,電視、收音機、鬧鍾都未能逃脫Bruin的「魔掌」,厲害的事,大多數時候,他都可以過目不忘,把自己拆過的東西裝回去。
後來,大叔不情願地成為了上班一族,每天蹲在電腦前,渾身不爽,不夠時間出去走路運動的他只能偶爾在健身房不情願地踩踩跑步機。有一天他正踩得沒勁兒時,看到幾枚年輕人騎著單車,歡快飄過,於是,Bruin靈光一閃為什麼不把跑步機跟自行車結合起來。
於是世界上第一款戶外走路自行車,驚艷地誕生了。
㈡ 自行車是怎麼發明的
德萊斯(1785—1851)。
德萊斯原是一個看林人,每天都要從一片林子走到另一片林子,多年走迴路的辛苦,激答起了他想發明一種交通工具的慾望。他想:如果人能坐在輪子上,那不就走得更快了嗎!就這樣,德萊斯開始設計和製造自行車。他用兩個木輪、一個鞍座、一個安在前輪上起控製作用的車把,製成了一輛輪車。人坐在車上,用雙腳蹬地驅動木輪運動。就這樣,世界上第一輛自行車問世了。
1817年,德萊斯第一次騎自行車旅遊,一路上受盡人閃的譏笑,……他決心用事實來回答這種譏笑。一次比賽,他騎車4小時通過的距離,馬拉車卻用了15個小時。盡管如此,仍然沒有一家廠商願意生產、出售這種自行車。
1839年,蘇各蘭人馬克米廉發明了腳蹬,裝在自行車前輪上,使自行車技術大大提高了一步。此後幾十年中,涌現出了各種各樣的自行車,如風帆自行車、水上踏車、冰上自行車、五輪自行車,自行車逐漸成為大眾化的交通工具。以後隨著充氣輪胎、鏈條等的出現,自行車的結構越來越完善。
德萊斯還發明了絞肉機、打字機等,都能減輕勞動強度。現在鐵路工人在鐵軌上利用人力推進的小車,也是德萊斯發明的,所以稱它為「德萊斯」。
㈢ 自行車是如何發明的,你知道嗎
㈣ 老外發明新型自行車,騎起來更輕松,為何永遠不掉鏈子
因為它採用了一個新的技術,他讓碳變變得非常長,直接攔在了後輪上,利用你的體重在施加一定的壓力就可以進行運轉。
㈤ 自行車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自行車是法國人西夫拉克發明的,公元1790年,研製成木製自行車,無車把、腳蹬、鏈條。車的外形像一匹木馬的腳下釘著兩個車輪,兩個輪子固定在一條線上。由於這輛自行車沒有驅動裝置和轉向裝置,座墊低,只能兩腳著地,向後用力蹬,使車子沿直線前進。
自行車是人類發明的最成功的一種人力機械之一,它是由許多簡單機械組成的復雜機械。清朝康熙年間,黃履庄潛心研製了自行車。《清朝野史大觀》記載:「黃履庄所制雙輪小車一輛,長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須推挽,能自行。
行時,以手挽軸旁曲拐,則復行如初,隨住隨挽日足行八十里。」由此可見,他製造的自行車,前後各有一個輪子,騎車人手搖軸旁曲拐,車就能前進,這是史料最早記載的自行車。黃履庄以後大約100年,法國人西夫拉克1790年才製成了木製自行車。
(5)省力自行車新發明擴展閱讀:
全世界最著名的自行車賽——環法自行車賽於1903年7月1日首次拉開帷幕。這個點子是《名車志》的記者吉奧-勒富樂及其編輯亨利-德斯格蘭格的想出來的:60名參賽者騎車環法行駛2500公里。最終只有21人完成比賽。
毛瑞斯-蓋利成為世界上第一位環法賽的總冠軍。這項比賽受到法國人的熱捧,但是有一樣東西一直沒有出現,那就是現在廣為人們所熟知的黃色領騎衫。
黃色領騎衫直到1919年才出現。毫無疑問,這項比賽為它自己和自行車在歷史上爭得了一席之地,直到現在,它們都很受歡迎。配圖是1935年環法自行車賽時拍攝的照片,車手與他們的自行車合影留念。
㈥ 自行車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自行車最早起源於法國。1791年,法國人C.西弗拉克在玩具木馬上加裝兩個木輪,乘騎者用腳內在地面上撐容動行進,稱為木馬輪。1817年,法國人K.德萊斯發明了能轉向的木馬輪。1839年,蘇格蘭人K.麥克米倫將輪子改為鋼結構,且前小後大,用連著後輪的腳踏板驅動。1874年,英國人H.J.勞森在兩輪車上安上鏈條、鏈輪等傳動機構,用以轉動後輪驅動前輪,並可改變鏈輪的傳動速比。這就成了現代五花八門的自行車的雛形。再往後,有了輪胎和菱形車架,便有了現代的自行車。
自行車發展到今天,人們根據各種特殊的需要設計的各種類型的自行車,除了常見的普通的自行車外,還有各種輕便自行車、載重自行車、賽車,以及輪胎特製的山地自行車,還有車輪較小的適合婦女、兒童騎的小輪自行車和無橫杠自行車。總之是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由於道路擁擠以及汽車帶來的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等原因,自行車在西方國家又重新流行起來。在我們國家就更不用說了。在廣大的農村,從走親戚到逛街,人們已經習慣騎自行車而不願步行了。
㈦ 美國發明迴旋加速自行車,為什麼說可以取代傳統自行車
美國發明了一種迴旋加速自行車,既沒輪條,又沒鏈條,很有可能能夠取代傳統自行車。
三、安全系數高
這款自行車的車輪內圈還安裝了藍色的光圈,在車輪轉動的時候可以發出藍色的光,使整輛自行車看起來更加的酷炫了。不但如此,這個裝置還可以使自行車在晚上騎行的時候更加的安全,因為後面的車,在很遠的地方就可以發現自行車的存在了。
看到這樣酷炫的自行車,相信很多人都期待著它的上市。
㈧ 使用triz原理發明新型自行車,說明其使用了什麼原理
TRIZ就是「發明問題解決理論」的俄語縮寫,是由前蘇聯發明家阿奇舒勒在專1946年創立的,因而阿奇屬舒勒被尊稱為TRIZ理論之父。TRIZ理論被公認為是使人聰明的理論。
TRIZ有9大組成部分,核心是技術進化原理。按這一原理,技術系統一直處於進化之中,解決矛盾是其進化的推動力。TRIZ理論也可大致分為3個組成部分:TRIZ的理論基礎、分析工具和知識資料庫。其中,TRIZ的理論基礎對於產品的創新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分析工具是TRIZ用來解決矛盾的具體方法或模式,它們使TRIZ理論能夠得以在實際中應用,其中包括矛盾矩陣、物-場分析、ARIZ發明問題解決演算法等;而知識資料庫則是TRIZ理論解決矛盾的精髓,其中包括矛盾矩陣(39個工程參數和40條發明原理)、76個標准解決方法等等。
學習、研究、應用、推廣TRIZ理論可以大大縮短發明創造的進程,提升產品的創新水平。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尤其是進入21世紀,TRIZ理論已經成為一套解決新產品開發實際問題的成熟的理論和方法體系。TRIZ理論在我國推廣只有4/5年時間,還沒有真正讓技術從業人員掌握和在工作中應用,大力推廣的路子還比較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