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上第一件衣服是誰發明的
在古羅馬,最初的紐扣是用來做裝飾品的,而系衣服用的是飾針。13世紀,紐扣的作用才與今天相同。那時,人們已懂得在衣服上開扣眼,這種做法大大提高了紐扣的實用價值。16世紀,紐扣得到了普及。
紐扣是誰發明的?
紐扣是人類常相伴守的生活服裝用品。對它的使用,已經有六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公元四千年前,伊朗的 祖先波斯人,就已經用石塊做成紐扣使用。我國周代已開始採用上衣下裳制。不論男女都穿著上衣下裳的兩截衣服。朝內有專管製作禮服的官員,文武百官做大典時,必須穿著禮服。當時對服裝的使用比較規范,服裝制度也相當完備。周朝反映周王朝禮儀的《周禮》、《禮記》等書中出現了「紐」字,「紐」是相互交結的紐結,也就是扣結。根據現在我收藏的西周銅制陰文紐扣及我國考古發現,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對紐扣的使用。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的戰國文物中,就已用蘭、蘋果綠、淺灰色的綠松石做成的圓、橢圓、動物頭狀和不規范形狀的紐扣。每顆都有一、二個小孔。有的鐫刻花紋,造型別致,艷麗多彩,具有妙美的蠟光光澤。現在收藏的紐扣藏品中,仍然有用小石塊、貝片、動物角和核桃、椰殼製作的簡單紐扣。這說明我們華夏民族在周朝、春秋戰國時期,就已有人使用紐扣。日本出土的古墳時代中期,以人體形象做成的埴輪上所展現的圖樣顯示,男服裝是衣和裙子組成,衣為窄袖上衣,前胸的對襟由紐扣連接。可見,日本人在古墳時期前就已經使用了紐扣。
十六世紀,中國人把紐扣傳到了歐洲,當時只有男人使用,女性使用者較少,多數人只是用做服飾。一些達官貴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富有,用珍貴的金銀、珍珠、寶石、鑽石、犀角、羚羊角、象牙的貴重的材料,精做成紐扣使用。法國有國王路易十四,用1.3萬枚珍貴紐扣鑲做一件王袍的記載。我現在的藏品中,就有用珍貴的牛角、羚羊角、象牙、金銀貴重材料製作的珍貴紐扣。
拉鏈的兩個雛形分別來自美國人Elias Howe(Elias Howe,1851年美國專利)和Whitcomb Judson(Whitcomb Judson,1891年和1893年專利),稱為「自鎖扣」。兩種都採用鉤環來絞合;前者未被商業製造,後者被用來系鞋和靴子。
現代的拉鏈是1914年由出生於瑞典的加拿大人Gideon Sundback(Gideon Sundback)發明的,他是Judson所開公司的一個雇員。他用凸凹絞合代替了鉤環結構,於1917年申請了獨立專利,稱為「可分式扣」(Separable Fastener)。拉鏈於20世紀20-30年代開始在兒童和男性服裝上流行。這時候拉練的兩條在下端還是固定在一起的,以後才分開以便用在外套上。
安全別針的起源可追溯至西元前十四世紀的麥錫尼文化(麥錫尼第三時代晚期)。那時被稱為「Fibulae」(復數形式,單數為fibula),其用法和今日的安全別針相同且外觀也相似。但之後安全別針就失傳了。
一直到1849年時,近代的安全別針才由瓦特·杭特(Walter Hunt)重新再發明,當時它的專利權售價是四百美金。
不會是一片葉子吧O(∩_∩)O哈哈~
『貳』 世界上最早的衣服是誰發明的
汽車早發明
在1903年製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動力進行載人飛行的飛機「飛內行者」1號,並且容獲得試飛成功。
世界公認的汽車發明者是德國人卡爾·佛里特立奇·賓士。他在1885年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輛馬車式三輪汽車,並於1886年1月29日獲得世界第一項汽車發明專利,這一天被大多數人稱為現代汽車誕生日,賓士也被後人譽為「汽車之父」。
『叄』 最早的衣服是那個國家發明的
像房屋、衣服、用火等生產生活現象都絕對不是個人能發明的,而是人類在生產實踐中總結歸納而慢慢演變而來的。
比如說《黃帝內經》,這是一部以黃帝的名義寫的醫學著作,但真正的作者是黃帝的可能性很小,因為《黃帝內經》是在春秋戰國時寫成的,黃帝著成這部醫學著作的人們假託的一個名義。
至於衣服的由來,我們知道最早的人類是衣不蔽體的,後來隨著人類生產能力的提高,人們開始用樹葉或草皮等覆蓋在身上來取到保暖和保護身體的作用。此後人類手工作業能力發展,人類開始學會用麻、棉等材料製作衣物,這才慢慢演變成我們今天的衣服。
總之一句話,一切的創造發明都是人類在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只有一切具體的科技發明才是個人創造的。
『肆』 空調服是什麼樣的衣服據說是外國人發明的他的名字叫什麼
空調服是在人的上衣的左右腰間處安裝了兩個小型風扇,將室外的空氣吸到衣服內,
通過能使汗水蒸發的汽化熱吸收人體表面的熱量,使人體冷卻,是一件讓人感到涼快舒適的產品。
外國的是誰發明的真的很難查證,據了解,中國人秦國光在1989年申請了國家專利認證。
『伍』 誰發明的衣服
樓主說的駐巢氏或者燧火氏都是民間傳說。像房屋、衣服、用火等生產生活現象都絕對不是個人能發明的,而是人類在生產實踐中總結歸納而慢慢演變而來的。
比如說《黃帝內經》,這是一部以黃帝的名義寫的醫學著作,但真正的作者是黃帝的可能性很小,因為《黃帝內經》是在春秋戰國時寫成的,黃帝著成這部醫學著作的人們假託的一個名義。
至於衣服的由來,我們知道最早的人類是衣不蔽體的,後來隨著人類生產能力的提高,人們開始用樹葉或草皮等覆蓋在身上來取到保暖和保護身體的作用。此後人類手工作業能力發展,人類開始學會用麻、棉等材料製作衣物,這才慢慢演變成我們今天的衣服。
總之一句話,一切的創造發明都是人類在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只有一切具體的科技發明才是個人創造的。
『陸』 中國古代有布 那外國古代有布嗎 布是中國最早發明的嗎如果是的話。那中國的造布技術沒有傳到外國時
我想說——復你知道制了還問蝦米?
養蠶繅絲的技術的嫘祖發明的,這個的確是中國第一。中國絲綢有名不在話下,據說約公元前49左右,羅馬凱撒大帝執政時,曾穿著中國的絲綢衣服參加某活動。
中國的養蠶繅絲應該被傳入了外國,但外國的織布業不會差到哪兒去
關於人種問題——
膚色是適應環境的表現,而不是智商的劃分。白種人或黑種人也不乏天才(比如說中國人作為黃種人卻從來沒拿過諾貝爾獎)。不僅僅是科學家,甚至爵士樂等音樂是黑人創造的,鑄幣機是白人發明的,包括我們使用的電腦,也不是黃種人發明的的。
黑人白人體力最好,但不否認黃種人體力也很好。
至於進化順序,有很多偶然性,不能就此斷言黃種人最高級。
發言完畢,請打分
『柒』 世界上第一個發明衣服的人是哪個
在古羅馬,最初的紐扣是用來做裝飾品的,而系衣服用的是飾針。13世紀,紐扣的作用才與今天相同。那時,人們已懂得在衣服上開扣眼,這種做法大大提高了紐扣的實用價值。16世紀,紐扣得到了普及。
紐扣是誰發明的?
紐扣是人類常相伴守的生活服裝用品。對它的使用,已經有六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公元四千年前,伊朗的 祖先波斯人,就已經用石塊做成紐扣使用。我國周代已開始採用上衣下裳制。不論男女都穿著上衣下裳的兩截衣服。朝內有專管製作禮服的官員,文武百官做大典時,必須穿著禮服。當時對服裝的使用比較規范,服裝制度也相當完備。周朝反映周王朝禮儀的《周禮》、《禮記》等書中出現了「紐」字,「紐」是相互交結的紐結,也就是扣結。根據現在我收藏的西周銅制陰文紐扣及我國考古發現,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對紐扣的使用。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的戰國文物中,就已用蘭、蘋果綠、淺灰色的綠松石做成的圓、橢圓、動物頭狀和不規范形狀的紐扣。每顆都有一、二個小孔。有的鐫刻花紋,造型別致,艷麗多彩,具有妙美的蠟光光澤。現在收藏的紐扣藏品中,仍然有用小石塊、貝片、動物角和核桃、椰殼製作的簡單紐扣。這說明我們華夏民族在周朝、春秋戰國時期,就已有人使用紐扣。日本出土的古墳時代中期,以人體形象做成的埴輪上所展現的圖樣顯示,男服裝是衣和裙子組成,衣為窄袖上衣,前胸的對襟由紐扣連接。可見,日本人在古墳時期前就已經使用了紐扣。
十六世紀,中國人把紐扣傳到了歐洲,當時只有男人使用,女性使用者較少,多數人只是用做服飾。一些達官貴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富有,用珍貴的金銀、珍珠、寶石、鑽石、犀角、羚羊角、象牙的貴重的材料,精做成紐扣使用。法國有國王路易十四,用1.3萬枚珍貴紐扣鑲做一件王袍的記載。我現在的藏品中,就有用珍貴的牛角、羚羊角、象牙、金銀貴重材料製作的珍貴紐扣。
拉鏈的兩個雛形分別來自美國人Elias Howe(Elias Howe,1851年美國專利)和Whitcomb Judson(Whitcomb Judson,1891年和1893年專利),稱為「自鎖扣」。兩種都採用鉤環來絞合;前者未被商業製造,後者被用來系鞋和靴子。
現代的拉鏈是1914年由出生於瑞典的加拿大人Gideon Sundback(Gideon Sundback)發明的,他是Judson所開公司的一個雇員。他用凸凹絞合代替了鉤環結構,於1917年申請了獨立專利,稱為「可分式扣」(Separable Fastener)。拉鏈於20世紀20-30年代開始在兒童和男性服裝上流行。這時候拉練的兩條在下端還是固定在一起的,以後才分開以便用在外套上。
安全別針的起源可追溯至西元前十四世紀的麥錫尼文化(麥錫尼第三時代晚期)。那時被稱為「Fibulae」(復數形式,單數為fibula),其用法和今日的安全別針相同且外觀也相似。但之後安全別針就失傳了。
一直到1849年時,近代的安全別針才由瓦特·杭特(Walter Hunt)重新再發明,當時它的專利權售價是四百美金。
『捌』 是誰發明衣服的
我想是抄人類的祖先吧,衣服最早是用來禦寒的,並不是為了遮醜或者顯示身份的,草裙,獸皮裝都可以稱之為衣服!當生產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以後,有了絲綢,麻布等等產生,人們有了較多的物質基礎後才開始講究衣服的美醜,樣式,顏色等想法,還有才逐漸有了倫理道德可言,覺得不穿衣服與不好意思的想法!
『玖』 有哪些東西是外國發明的
外國的發明家及發明:
1、維爾納·馮·西門子
維爾納·馮·西門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1816年12月13日—1892年12月6日)世界著名的德國發明家、企業家、物理學家、電氣工程師,鋪設、改進海底、地底電纜、電線,修建電氣化鐵路,提出平爐煉鋼法,革新煉鋼工藝,創辦西門子公司。
1866年,維爾納-西門子研發出了直流發電機,最初運用於軍事目的,在功率和負荷能力進一步改進之後,發現這種機器在電車和電氣發動機領域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1879年,西門子公司為柏林街道安裝了路燈。1880年,電梯被製造出來。1881年,西門子建立了第一個電子公共交通系統,使有軌電車行駛在柏林近郊。從1877年開始,電話機也加入到公司產品行列。
2、亞歷山大·貝爾
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1847年3月3日-1922年8月2日),美國發明家、企業家。
貝爾的主要成就是發明了電話;此外,還製造了助聽器;改進了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對聾啞語的發明貢獻甚大;貝爾寫的文章和小冊子超過100篇。1881年,他為了發現美國總統詹姆士·加菲爾德體內的子彈設計了一個檢驗金屬的裝置,成為X光機的前身。還創立了英國聾啞教育促進協會。
3、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逝世於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發明家、企業家。
1877年,愛迪生發現電話傳話器里的膜板隨著說話聲會引起振動的現象,便拿短針作了試驗,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發。說話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針產生相應的不同顫動。那麼,反過來,這種顫動也一定能發出原先的說話聲音,於是他開始研究聲音重發的問題。
8月15日,愛迪生讓助手按圖樣制出一台由大圓筒、曲柄、受話機和膜板組成的「怪機器」,製成之後,愛迪生取出一張錫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紋的金屬圓筒上,讓針的一頭輕擦著錫箔轉動,另一頭和受話機連接,然後愛迪生搖動曲柄,對著受話機唱歌,之後把針又放回原處,再搖動曲柄,接著機器就回放出愛迪生的聲音。
12月,愛迪生公開展示這台「錫箔筒式留聲機」,轟動了全世界。
4、伽利爾摩·馬可尼
伽利爾摩·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1874年4月25日—1937年7月20日),義大利無線電工程師、企業家、實用無線電報通信的創始人。
1894年年滿二十歲的馬可尼了解到海因利希·赫茲幾年前所做的實驗,這些實驗清楚地表明了不可見的電磁波是存在的,這種電磁波以光速在空中傳播。
馬可尼很快就想到可以利用這種波向遠距離發送信號而又不需要線路,這就使電報完成不了的許多通信有了可能。例如利用這種手段可以把信息傳送到海上航行的船隻。
馬可尼經過一年的努力,於1895年成功地發明了一種工作裝置,1896年他在英國做了該裝置的演示試驗,首次獲得了這項發明的專利權。馬可尼立即成立了一個公司,1898年第一次發射了無線電。翌年他發送的無線電信號穿過了英吉利海峽。
雖然馬可尼最重要的專利權是在1900年授予的,但是他不斷地改進自己的發明,從中獲得了許多專利權。1901年他發射的無線電信息成功地穿越大西洋,從英格蘭傳到加拿大的紐芬蘭省。
5、卡爾·弗里特立奇·本茨
卡爾·弗里德里希·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1844年11月25日-1929年4月4日),德國著名的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現代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人稱「汽車之父」、「汽車鼻祖」。
1879年12月31日製造出第一台單缸煤氣發動機(轉速為200轉/分,功率約為0.7千瓦)。
1886年1月29日本茨終於又研製成功了單缸汽油發動機(與對手不同的是,本茨將發動機安裝在三輪車架上),發明了第一輛不用馬拉的三輪車(現保存在慕尼黑的汽車博物館)。
1886年1月29日卡爾·本茨試製成功世界上第一輛單缸發動機三輪汽車。
『拾』 是誰發明了衣服
像房屋、衣服、抄用火等生產生活現象都絕對不是個人能發明的,而是人類在生產實踐中總結歸納而慢慢演變而來的。
在原始社會階段,人類開始有簡單的紡織生產,採集野生的紡織纖維,搓績編織以供服用。隨著農、牧業的發展,人工培育的紡織原料漸漸增多,製作服裝的工具由簡單到復雜不斷發展,服裝用料品種也日益增加。
織物的原料、組織結構和生產方法決定了服裝形式,用粗糙堅硬的織物只能製做結構簡單的服裝,有了更柔軟的細薄織物才有可能制出復雜而有輪廓的服裝。最古老的服裝是腰帶,用以掛上武器等必需物件。裝在腰帶上的獸皮、樹葉以及編織物,就是早期的裙子。
中國人的祖先最初穿的衣服,是用樹葉或獸皮連在一起製成的圍裙。後來,每個朝代的服飾都有其特點,這和當時農、牧業及紡織生產水平密切相關。春秋戰國時期,男女衣著通用上衣和下衣裳相連的「深衣」式。
大麻、薴麻和葛織物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大宗衣著用料。統治者和貴族大量使用絲織物。部分地區也用毛、羽和木棉纖維紡織織物。漢代,絲、麻纖維的紡績、織造和印染工藝技術已很發達,染織品有紗、綃、絹、錦、布、帛等,服裝用料大大豐富。